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剂量西酞普兰抗抑郁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西酞普兰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将抑郁发作的患者分别用西酞普兰20 mg/d、 40 mg/d,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31例完成6周观察,20 mg组14例,40 mg组17例.两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差异无显著性.阻滞因子的改善20 mg组显著好于40 mg组.焦虑因子的改善40 mg组显著好于20 mg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西酞普兰20 mg/d、 40 mg/d均有很好的抗抑郁疗效,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不良反应。方法神经内科脑梗死出院患者共140例,随机分成2组:20mg/d阿托伐他汀组,40mg/d阿托伐他汀组,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40mg/d,同时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d,连续用药8周,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20mg/d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肌肉疼痛1例,肝功能异常2例,共4例;40mg/d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肌肉疼痛2例,肝功能异常2例,共5例。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40mg/d,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我科从1987年4月——1989年8月收治40例脑血栓急性期病人,其中20例为初期用甘露醇治疗,其治疗结果较之常规治疗组有较明显的疗效。本文就脑血栓急性期何时采用甘露醇和血管扩张药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40例,分两组:治疗组发病后前5天用20%甘露醇治疗20例;对照组仅用血管扩张药治疗20例。治疗组男19例,女1例,发病年龄50—72岁,CT证实梗塞灶最大面积为3.0×2.5cm~2,其中6例为多发灶,发病时血压高者10例,有意识障碍者3例,瘫肢上、下肢肌力0—3级者12例,4级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神经内镜与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丘脑出血40例,采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20例(内镜组),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20例(定向组)。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血肿量小于40 ml两组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血肿量大于40 ml,内镜组住院时间少于定向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患者预后,出血小于40 ml两组无明显差异;出血大于40 ml,内镜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定向组(P0.05)。结论对于丘出血,神经内镜和立体定向技术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少量出血两组无明显差异,对于中大量出血,内镜技术优于立体定向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1年来,我科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观察80例,随机分为奥扎雷钠注射液治疗组40例,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8岁,平均67岁;病情轻度12例,肌力Ⅳ级;中度20  相似文献   

6.
白蛋白佐治脑出血时血清SOD、LPO含量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40例脑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测定治疗7d、14d后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以对白蛋白的脑保护作用进行初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脑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40例,不包括破入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白蛋白治疗组19例。两组按出血量多少分为3型:轻型(出血量10~20ml)、中型(出血量20~40ml)、重型(出血量>40ml)。1.2 给药方法 自发病第1天起对上述患者进行系统脱水治疗。对照组只使用甘露醇,治疗组在使用等量甘露醇的基础上加用20%的白蛋白10g/d。轻…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132例脑血管病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并与眼底改变及正常人球结膜微循环的对比,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对象 正常组58人,其中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20~70岁,既往均身体健康。40岁以上选择血压、胆固醇、心电图、心肺、血、尿糖检查正常及眼都无感染的征象者。高血压病组40例,年龄30~78岁,男性35例,女性5例。脑血管病组132例,其中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像学分型指导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治疗的价值。方法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DAI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分型组(40例,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六型,根据分型结果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和对照组(40例,不进行影像学分型)。结果出院时按GOS评估预后,分型组恢复良好20例,中残2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生存3例,死亡7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0例,中残5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生存5例,死亡12例。分型组恢复良好率(50%,20/40)明显高于对照组(25%,10/40;P〈0.05)。结论根据影像学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可提高DAI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年龄对视动性眼震(OKN)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选择正常成人,其中男46例,女106例。按年龄分成3组:20-39岁、40-59岁、69-79岁,每组50人。均有3组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OKN测试。结果 3种试验条件下60-79岁组的增益值(Gain,平均慢相速度和靶速度的比值)均低于20-39岁组及40-59岁组(P<0.05)。结论 年龄对OKN试验的主要参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在脑出血手术前后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05-2011-05收治的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40例,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8例,死亡1例,显效率77.5%;对照组40例,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6例,死亡4例,显效率为50%.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可消除患者焦虑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10-09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加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微创术+纳洛酮针治疗组(A组)40例,女19例,男21例;年龄45~75岁,平均62.6岁;出血量:20~40mL 9例,41~60mL 21例,61~80mL 8例,>80mL 2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9例,脑叶4例,丘脑7例,其中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国产扎来普隆胶囊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扎来普隆胶囊组20例,佐匹克隆胶囊组20例,治疗2周,采用睡眠障碍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扎来普隆胶囊组有效率为75%,佐匹克隆胶囊有效率为80%,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扎来普隆胶囊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睡眠障碍的新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震颤麻痹药物治疗血管性Parkinson综合征(VP)的疗效。方法:将40例血管性Parkinson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16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8例,总有效率4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震颤篥痹药物治疗血管性Parkinson综合征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疏血通治疗脑梗死40例,收到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8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2003-04~2004-04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病人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6~36h,平均20h。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1)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4~70岁,平均58岁;合并高血压18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12例。(2)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0岁,平均60岁;合并高血压20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10例。两组病人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入选病人要求血小板>10·0×106/…  相似文献   

15.
纳洛酮治疗脑梗塞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临床资料 1、病例及分组:按入院的先后次序将脑梗塞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组和维脑路通组。全部病人均经头颅CT扫描明确诊断。 2、一般资料:纳洛酮组30例,男20例,女10例,35~76岁。维脑路通组30例,男21例,女9例,40~78岁。  相似文献   

16.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 方法 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早期加用神经节苷脂20mg/d,连用7d. 结果 40例患儿,平均病程(9±0.4)d,1例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死亡;对照组40例,平均病程(14±0.5)d,4例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死亡.结论 早期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缩短病程,同时可以明显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压氧在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贝尔面患者瘫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药物、红外线理疗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2组疗程均为20 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为7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理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贝尔面瘫,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8.
我科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0例给予拉氧头孢钠治疗,并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05—2012-05我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40例,均经脑脊液检查确诊。男21例,女19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9.5个月。4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哭闹23例,呕吐19例,嗜睡12例。脑膜刺激征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加强血压管理,分析血压管理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管理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血压管理目标:SBP 120-160mmHg。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死亡情况。结果 4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收缩压(SBP)为120mmHg≤SBP≤159mmHg时疗效最好,高于或低于此范围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升高。影响疗效的主要血压因素为血压的连续性变化率。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变化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降压应及时、合理、个体化。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1991年2月~4月对8例胶质母细胞瘤,4例星形细胞瘤进行了瘤内氨甲蝶呤(MTX)含量测定,病人均在术前全麻后给药,共分为3组。Ⅰ组(4例):自颈动脉穿刺后,先注入罂粟碱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罂粟硷0.4mg/kg),30~40秒注完,而后3~5分钟注入 MTX20mg。Ⅱ组(4例):单纯自颈动脉注入MTX20mg,3~5分钟注完。Ⅲ组(4例):自周围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