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多奈哌齐组14例;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16例,共服用16周。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总分及成人韦氏记忆测验记忆商(MQ);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参数改变。结果(1)治疗前多奈哌齐组及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在MMSE的亚项记忆力和回忆力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16周后多奈哌齐组及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在MMSE的亚项记忆力和回忆力上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别(P<0.05);(2)治疗前多奈哌齐组及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在MQ的亚项图片回忆、再认及背数方面上无显著差别,治疗后多奈哌齐组及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在亚项图片回忆、再认及背数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提高;联合治疗组更为显著。(3)治疗前TCD检测两组患者均可显示双侧脑血流不对称、血管阻力指数增高,治疗后自身对照脑血流趋于对称,血管阻力指数降低,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组改变明显(P<0.05),多奈哌齐组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力及脑血流改善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盐酸多奈哌齐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06—2015-06收治的147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采用修订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与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观察治疗前后2组HDS评分及MMSE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2组治疗前后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查,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HDS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显著提高,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2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P0.01),研究组治疗后潜伏期缩短更明显,波幅增高更显著(P0.01)。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片对脑卒中后VCI患者的认知能力和P300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后VC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90例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90例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MMSE评分和P300相关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MMSE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300潜伏期和波幅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VCI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护理及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及治疗3个月,2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睡眠障碍起效快、效果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6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养血清脑颗粒+盐酸氟西汀联合治疗(治疗组)和单纯盐酸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显效率(48.7%对47.1%)和总有效率(79.4%对76.5%)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HAMD总评分和各项目评分也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的睡眠障碍项目评分在第2周时有显著差异(P〈0.05),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症状2个项目评分在第2周和第4周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可改善卒中后抑郁的某些症状,优于单用盐酸氟西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天智颗粒联合多奈哌齐在血管性痴呆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给予天智颗粒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评定2组治疗前后认知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及Blessed行为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1%,对照组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天智颗粒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5种脑诱发电位指标及其治疗前后的特点。方法应用美国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8例抑郁障碍患者(患者组)和33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失匹性负波(MMN)和关联性负变(CNV)。对其中18例患者随访至缓解期(治疗第9周末)。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出现AEP-N1潜伏期长[对照组(88±18)ms,患者组(104±25)ms],N1-P2波幅低[对照组(5.3±1.9)μV,患者组(3.7±1.6)μV];VEP-N1潜伏期长[对照组(125±19)ms,患者组(141±21)ms],N1-P2波幅低[对照组(8.4±2.9)μV,患者组(6.9±2.6)μV];P300-P3b潜伏期长[对照组(316±26)ms,患者组(330±21)ms],P3.和P弘的波幅均低;CNV中的M1和M2波幅低,反应时间(RT)长[对照组(213±81)ms,患者组(306±126)ms],均P〈0.01和P〈0.05。(2)随访部分患者,AEP中的N1-P2波幅、VEP中的N1潜伏期、P300中的P3b潜伏期,MMN波幅及CNV的波幅和RT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抑郁障碍患者的AEP、VEP、P300和CNV,较正常对照组有改变。治疗后随抑郁症状的改善,与认知功能有关的指标也有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VD患者80例随机分2组进行临床对照,治疗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片治疗,2组病人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比较及CB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CBA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VD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视觉P300在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Nicolet脑诱发电位仪对39例VaD患者分别在多奈哌齐治疗前和治疗32周后进行视觉P300检测,并与34例健康老人作对照,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VaD组MMSE[(16.4±3.9)分]分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8.0±1.5)分]。视觉P300表现为P2、N2、P3靶刺激潜伏期延长,靶刺激P2、P3波幅低,非靶刺激P2波幅低。治疗后VaD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其视觉P300主要表现为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增高。结论视觉P300有助于反映VaD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P300这一指标的变化值得进一步跟踪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104例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94例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60 d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为88.5%(92/104),复方丹参片对照组为68.1%(6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是治疗偏头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帕利哌酮和阿立哌唑对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恢复及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事件相关脑电位N400 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双盲、对照的 研究方法,选取2016 年8 月至2018 年8 月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片,初始剂量 每日10 mg,根据病情每周每日增加5 mg,最大剂量为每日30 mg。观察组患者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初 始剂量每日6 mg,根据病情每周每日增加3 mg,最大剂量为每日12 mg。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 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BDNF水平及事件相关电位N400变化。结果 观 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 表(PAN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1);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PAN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BDNF 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且观察组患者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在匹配条件 下,治疗后两组患者N400 潜伏期显著短于治疗前(P< 0.01),波幅高于治疗前(P< 0.01);在非匹配条件 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400 潜伏期显著短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TESS 评分分 别为(4.87±1.28)、(5.01±1.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7.50%)与对照组 (2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有效调节BDNF水平及事件相关电位N400 变化,耐受性好,值得 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对脑小血管病(CSVD)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CI)患者在神经电生理方面的影响。方法将60例CSVD合并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治疗,每晚睡前服用,连服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定量脑电图(qEEG)和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全脑δ+θ波与α+β波比值和P300值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δ+θ)/(α+β)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300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SVD所致CI患者经多奈哌齐治疗后神经电生理指标发生变化,推测多奈哌齐对CSVD所致CI患者认知功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奥卡西平(OXC)+左乙拉西坦(LEV)对成人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接诊的70例成人颞叶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纳入35例,行OXC+LEV治疗)、对照组(纳入35例,行OXC治疗),评价组间P300潜伏期及波幅、临床记忆量表(CMS)、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AIS-RC)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P300潜伏期及波幅(P3波幅、N2波潜伏期、P2波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组间P3波幅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N2波潜伏期、P2波潜伏期较短(P<0.05);(2)治疗前,组间CMS评分(图像自由回忆、联想记忆、指向记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组间联想记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图像自由回忆、指向记忆评分较高(P<0.05);(3)治疗前,组间WAIS-RC评分[操作智商(PIQ)、言语智商(VIQ)、总智商(FIQ)]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组间PIQ、VIQ评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临床疗效的长期影响。方法以40例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难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立非手术组(43例)和正常组(32例)进行对照。采用美国NICOLET SPRIRIT脑诱发电位生理仪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测临床表现。结果与术前比较,随访时手术组P300表现为靶刺激N2、P3、P4潜伏期和非靶刺激P2潜伏期缩短(P〈0.05),靶刺激N1潜伏期延迟(P〈0.05),靶刺激P2、P3波幅和非靶刺激P2波幅降低(P〈0.05),靶刺激P4波幅升高(P〈0.05);与非手术组比较,靶刺激N1、N2、P3潜伏期和靶刺激P2、P3、P4波幅及非靶刺激P2波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术前手术组和非手术组P300表现为靶刺激N2、P3、P4潜伏期延迟(P〈0.05),靶刺激N1潜伏期缩短(P〈0.05),靶刺激P3波幅、非靶刺激P2波幅降低和靶刺激P4波幅升高(P〈0.05);术后手术组P300各潜伏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波幅指标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手术组潜伏期和波幅的主要指标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非手术组相比较,随访时手术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愈率、依从性显著升高(P〈0.05),锥体束外症状发生率、病残率、复发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脑立体定向手术对Cz脑区事件相关电位P300产生明显影响,并改善了精神分裂症症状和社会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2例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60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为88.5%(46/52例),复方丹参片对照组为68.1%(32/47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3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立普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经颈动脉超声及血液分析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服用立普妥20 mg,1次/d。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口服,3次/d,同时给予立普妥20 mg,口服1次/d,共6 m,6 m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观察两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斑块厚度及斑块数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斑块厚度有所减小,且治疗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治疗后两组斑块面积均减小,且治疗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立普妥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可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和面积,降低动脉硬化指数,从而有效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8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治疗,10mg/次,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1袋/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30d。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偏头痛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型病(AD)患者的效果及对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2例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联合综合康复训练,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事件相关电位。结果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身体健康、精力状况、记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内源性电位N2、P3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3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有助于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能与调节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特征.方法:对曾因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36例患者行ERP检测,检测结果与28名健康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P3a和P3b潜伏期延长.N2潜伏期有延长趋势,N1和N2-P3b波幅降低.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ERP成分较正常人明显改变,表明其存在相应高级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9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按就时间顺序分为A组(对照组)、B组(养血清脑颗粒组)、C组(联合用药组)各30例,分别观察3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变化,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EDD)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C组经过治疗后,NO水平升高,ET-1水平和FIB减低,t-PA活性增强,PAI-1活性降低,EDD显著改善,两治疗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治疗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血栓前状态,可以作为脑血栓形成的一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