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洪莹 《现代实用医学》2022,(12):1562-1564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TE)技术联合血清无创诊断模型(FIB-4指数)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TE的适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以肝脏硬度值(LSM)、FIB-4指数联合预判肝纤维化程度,并与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纤维化F0期7例,F1期10例,F2期13例,F3期15例,F4期25例。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越高,LSM、FIB-4指数越高(均P<0.05)。AUC_(LSM)为0.892(95%CI0.838~1.000,P<0.05)、AUC_(FIB-4)为0.731(95%CI0.744~0.994,P<0.05),敏感性分别为82.31%、75.00%,特异性分别为90.00%、82.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55%、83.3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2%、80.49%。Youden指数分别为0.9031、0.8886;LSM、FIB-4指数与“金标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8(95%CI 0.8234~0.9283,P<0.05)、0.9366(95%CI 0.8996~0.9602,P<0.05);LSM、FIB-4指数之间相关系数为0.8131(95%CI 0.7192~0.8815,P<0.05)。结论TE技术联合FIB-4指数可预判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是对肝脏穿刺活检技术的有益补充。以其高准确度、高敏感性等技术优势可以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无创检查提供更为经济、便捷的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检查与血清学评分模型(APRI、FIB-4)对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接受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确诊,术前完善FibroScan检查,同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根据公式计算出APRI评分及FIB-4指数,以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为金标准,根据ROC曲线评价FibroScan、APRI、FIB-4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能力.结果 FibroScan、APRI、FIB-4与肝纤维化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roScan、APRI、FIB-4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1、0.703、0.629(P均<0.01),诊断早期肝硬化(S≥4)的AUC分别为0.842、0.786、0.746(P均<0.01);FIB-4不能诊断显著肝纤维化,FibroScan、APRI对显著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诊断能力较好.结论 FIB-4指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肝纤维化效能较差,FibroScan、APRI评分对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早期肝硬化的识别效能较好,但仍无法完全代替肝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与FIB-4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肝脏病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共计110例,FibroTouch测量肝脏硬度值(LSM),同时完善FIB-4数值.结果 LSM数值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分别是0.532,0.670;均P<0.001).LSM数值在HBV DNA(copies/mL)<103、103~105、>10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3±4.39)kPa、(14.57±5.17)kPa、(22.45±10.68)kPa,P<0.05].FIB-4及FibroTouch预测严重肝纤维化的AUROC分别为0.789(95%CI 0.711~0.854,P<0.001)及0.866(95%CI 0.788~0.924,P<0.001);预测早期肝硬化的AUROC分别为0.778(95%CI 0.689~0.852,P<0.001)及0.830(95%CI 0.746~0.895,P<0.001).结论 LSM数值与HBV DNA水平,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FibroTouch及FIB-4对于慢乙肝严重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Fi-broTouch优于FIB-4.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硬度值(LSM)联合S指数预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一般资料,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LSM检测,计算S指数、APRI和FIB-4指数,并进行肝穿刺活检。绘制各模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ROC曲线,比较各模型之间的AUROC。结果:根据肝穿刺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显著纤维化组(n=86)、显著纤维化组(n=71)、肝硬化组(n=30),3组间年龄、PLT、GGT、ALB、S指数、HA、LN、LSM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指数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s=0.738,P<0.001)。S指数和LSM诊断显著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73和0.792,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66和0.879。两者联合诊断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08和0.988。联合检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ROC显著高于LSM、APRI和FIB-4(P<0.001),但与S指数的AUROC无明显差异(P=0.070)。联合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和FIB-4指数无创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65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并于穿刺当日检测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LSM),根据临床指标分别得出APRI和FIB-4指数结果.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LSM、APRI及FIB-4指数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其对显著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和肝硬化(S=4)的预测价值,并将APRI、FIB-4指数分别与LSM值联合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并利用联合法计算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LSM值(rs=0.622,P<0.001)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明显高于APRI及FIB-4指数.在265例患者中,FibroTouch在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肝硬化(S=4)的AUC分别为0.810、0.881、0.961,明显高于APRI和FIB-4相应的ROC曲线下面积.据ROC曲线得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肝硬化(S=4)的FibroTouch、APRI和FIB-4各自截断值,得出在肝纤维化各分期的诊断中,FibroTouch特异度及敏感度均高于APRI、FIB-4.同时将FibroTouch分别与APRI、FIB-4联合诊断,并联诊断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其与APRI并联时其敏感度可达到91.11%以上,与FIB-4并联时敏感度亦可明显上升.而串联诊断则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其中FibroTouch与APRI串联时其特异度可达94.42%以上.结论 FibroTouch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APRI及FIB-4.APRI、FIB-4与FibroTouch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明显优于FibroTouch、APRI、FIB-4单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尾肢同源蛋白2(Pygo2)、Mac-2结合蛋白糖基化异构体(M2BPGi)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方法选取3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病理活检肝纤维化分期结果,将患者分别纳入S0组(n=49)、S1组(n=94)、S2组(n=53)、S3组(n=87)及S4组(n=62)。应用全自动酶标仪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Pygo2和M2BPGi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ygo2和M2BPGi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 结果检测血清Pygo2诊断S1的临界值为62.35 μg/L,灵敏度为79.73%,特异度为79.76%,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95%CI 0.774~0.877);检测血清M2BPGi诊断S1的临界值为0.74 g/L,灵敏度为79.39%,特异度为76.78%,AUC为0.784(95%CI 0.758~0.810)。平行联合检测诊断S1的灵敏度为90.20%,特异度为73.21%,AUC为0.903(95%CI 0.804~0.918)。检测血清Pygo2诊断S2的临界值为78.65 μg/L,灵敏度为82.67%,特异度为79.39%,AUC为0.829(95%CI 0.779~0.867);检测血清M2BPGi诊断S2的临界值为1.01 g/L,灵敏度为79.70%,特异度为78.62%,AUC为0.793(95%CI 0.763~0.815)。平行联合检测诊断S2的灵敏度为90.59%,特异度为77.48%,AUC为0.908(95%CI 0.799~0.919)。 结论血清Pygo2和M2BPGi单独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平行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纤维化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易发生肝纤维化。目的 探讨FIB-4指数、肝脏硬度值(LSM)对NAFLD合并T2DM患者出现显著肝纤维化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NAFLD合并T2DM的患者26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小板计数、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清蛋白、LSM,计算BMI、FIB-4指数、肝纤维化评分(NFS)。本研究以NFS>0.676分作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比较不同FIB-4指数、LSM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绘制FIB-4指数、LSM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Youden指数。结果 FIB-4指数>3.25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大于FIB-4指数≤3.25患者(P<0.05);LSM≥9.9 kPa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大于LSM<9.9 kPa患者(P<0.05)。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将FIB-4指数>3.25、LSM≥9.9 kPa作为预测显著肝纤维化的临界值。FIB-4指数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AUC为0.866〔95%CI(0.804,0.928)〕,灵敏度为44.4%,特异度为97.5%,阳性预测值为66.7%,阳性似然比为17.8%,Youden指数为0.419;LSM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AUC为0.901〔95%CI(0.850,0.952)〕,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Youden指数分别为74.1%、90.7%、45.5%、8.00%、0.648。结论 FIB-4指数与LSM均可用于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LSM简便、易检测,应作为首选,而对于无条件地区,可选择FIB-4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 FIB-4指数对谷丙转氨酶( 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6例 ALT 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 HBV 感染患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同时检测肝穿当天患者的 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等指标。根据 FIB-4计算公式得出 FIB-4指数值,以肝穿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 FIB-4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 FIB-4指数对显著肝纤维化、严重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 FIB-4指数逐步升高,在 S1~ S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 抗原阳性与阴性患者的 FIB-4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E 抗原阳性患者诊断显著肝纤维化、严重肝纤维化、肝硬化的 FIB-4指数截断值分别为1.283、1.283和1.449,分别对应不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而在 E 抗原阴性的患者中,其相应的截断值为2.094、2.094和2.415。结论 FIB-4指数对于 ALT 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 HBV 感染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无创肝纤维化评价指标,可使大部分患者避免肝穿活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RTE)技术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方法:应用RTE技术对4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数(liver fibrosis index,LF index)进行定量检测以评价肝脏纤维化程度,同时进行生化检测及肝活检,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纤维化分期各组的LF index、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ST-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FIB-4(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4 factor)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F index、APRI、FIB-4指数与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P均<0.001)。LF index与APRI、FIB-4指数间呈正相关(P<0.01)。肝纤维化S4期作为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时,LF index、APRI、FIB-4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4(P<0.001)、0.851(P<0.001)、0.899(P<0.001)。结论:RTE技术对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脾脏、肝脏弹性模量及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对乙肝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8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分析两组脾脏、肝脏弹性模量及FIB-4的差异以及各参数与肝硬化的相关性。并绘制脾脏、肝脏弹性模量及FIB-4单独及联合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结果 肝硬化组脾脏弹性模量、肝脏弹性模量及FIB-4均高于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脾脏、肝脏弹性模量、FIB-4均与肝硬化之间呈正相关,其中肝脏弹性模量相关系数最高。脾脏弹性模量、肝脏弹性模量及FIB-4诊断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94和0.87,各参数联合诊断效能均大于单一指标。结论 脾脏、肝脏弹性值及FIB-4对乙肝肝硬化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肝硬化效果大于单一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