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膝退行性骨性关节病又称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实际上并非炎症,主要为退行性变,属关节提前老化,特别是关节软骨的老化。骨关节炎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膝关节受累最为常见,其引起的下肢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概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局部疼痛是OA患者最常见的主诉。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该病的始发部位在软骨,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是人体中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损伤非常常见,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膝关节损伤诊断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MRI因其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已成为目前国内外较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本文主要就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诊断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李晶  张建 《新疆医学》2013,43(7):10-13,17
目的:分析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MRI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有明确膝关节外伤史,且经关节镜和手术证实为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膝关节MRI表现,着重观察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髓的改变。结果:35例患者共发现52处软骨损伤,其中软骨形态正常,信号异常7处(5例),软骨局限性变薄6处(4例),软骨压迹5处(3例),软骨凹凸不平7处(4例),软骨裂隙状中断10处(6例),软骨缺损11处(9例),软骨缺损伴关节内游离软骨体6处(4例)。MRI还发现软骨损伤附近骨挫伤、隐匿性骨折、半月板及韧带等其他关节结构的损伤。结论:MRI检查能较准确的显示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部位、范围和类型,是急性软骨损伤较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本中心2 479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视频及病历资料,分析不同程度关节软骨损伤的病例构成比、性别比、平均年龄与分布、发生部位与数量及常见与高发疾病的分布。结果关节软骨损伤者占55.1%,与无软骨损伤者比较,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1.31±15.88)岁,30~59岁为高发年龄段;右膝多于左膝(P<0.05),好发部位为股骨滑车、胫骨外侧平台、髌骨;其常见疾病为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原发性OA,高发疾病为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僵直和粘连、髌骨轨迹异常。关节软骨损伤病例中Ⅰ~Ⅳ级者分别占27.45%、29.94%、14.71%、27.89%,各级别损伤者的性别比、平均年龄与分布、损伤部位与数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十分常见,患者年龄分布范围大,中青年为主要人群,性别构成比相近。不同程度、不同疾病关节软骨损伤病例性别构成比不同,不同程度软骨损伤病例年龄分布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在膝关节急性关节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急性软骨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7例(平均年龄29.4岁)膝关节急性损伤关节积血患者在1~5d内行膝关节镜手术。结果膝关节镜检查发现7例髌骨软骨骨折、3例股骨髁软骨骨折、6例胫骨平台软骨骨折。结论关节镜是诊断膝关节急性软骨损伤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7例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男10例,女7例,以20~40岁多见。病程由2个月~24年。临床主要表现关节疼痛、轻度肿胀及功能障碍。以膝关节发病最多,有12例。主要X线表现为关节腔内骨软骨游离体、悬垂体的存在及关节退行性变。本病应与剥脱性骨软骨炎、骨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及神经营养性关节病等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软骨磁共振成像序列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种磁共振(MR)扫描序列对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7种MR序列组合对29例疑诊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30个膝关节进行检查.MR序列为:附加脂肪饱和的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密度加权快速涡流自旋回波序列(TSE-T1WI-SPIR、TSE-T2WI-SPIR、TSE-PDWI-SPIR),分别附加脂肪饱和、水激励、磁化传递的三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FFE-SPIR、3D-FFE-WATS、3D-FFE-MTC),附加水激励的三维平衡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BFFE-WATS).分析各序列中病变软骨的表现形式,评价其对于软骨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30个膝关节中,检出骨关节炎13个,剥脱性骨软骨炎2个,软骨挫伤6个,软骨未见异常9个.3D-FFE-SPIR发现损伤最多为45处,其次为3D-FFE-WATS(39处)和3D-BFFE-WATS(33处),TSE-T2WI-SPIR(31处),TSE-PDWI-SPIR(31处),TSE-TIWI-SPIR(23处),最少为3D-FFE-MTC(16处).结论:3D-EFE-SPIR为目前显示关节透明软骨和软骨病变的最敏感扫描序列,水激励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取代常规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技术用于常规临床检查.BFFE-WATS对软骨病变检出能力与TSE-T2WI-SPIR、TSE-PDWI-SPIR相当,稍逊于3D-FFE-WATS,但可清晰显示关节积液,其扫描速度快,在匀场良好的前提下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MRI检查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半月板或軔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关节铣检查为“金标准”,分析MRI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86例患者中,MRI检查关节面430个,其中144个关节面检出软骨病变184处;关节镜检查关节面430个,其中159个关节面检出软骨病变199处。以关节镋检查为“金标准”,膝关节软骨退变MRI分期的准确率为80.9%,与关节镜分期呈中度到高度一致。结论:膝关节软骨退变的检查中MRI诊断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8.
<正>膝关节是人体结构中最复杂,所受的杠杆作用最强、损伤最多的关节。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病理表现为关节软骨、软骨下骨质及滑膜的一系列改变。早期病变症状不明显,至中后期和进展期疼痛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准确评价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对临床治疗的决策非常重要。本研究对我院2011—2013年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经关节镜治疗患者37例,共39个膝关节。旨在探讨骨关节炎(OA)患者  相似文献   

9.
关节滑膜软骨瘤病2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关节病。李瑞宗[1] 统计在滑膜肿瘤与瘤样病变中 ,滑膜软骨瘤病占 6 7%。国内此类报告尚不多 ,我们自 1978~ 1999年 3月共收治 2 1例 ,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2例 ,女 9例。年龄 2 6~ 58岁。发病时间 1~ 5年。发病部位膝关节 9例 ,髋关节 8例 ,肘关节 4例。 3例无关节肿胀 ,其余 18例均有关节肿胀。每例均有关节疼痛 ,活动受限 ,髋关节与膝关节受累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跛行。 16例关节活动有响声及粗糙摩擦感。外伤史均不确切。X线片检查 18例显示病变关节部位有散在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急性软骨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7例(平均年龄29.4岁)膝关节急性损伤关节积血患者在1~5d内行膝关节镜手术。结果 膝关节镜检查发现7例髌骨软骨骨折、3例股骨髁软骨骨折、6例胫骨平台软骨骨折。结论 关节镜是诊断膝关节急性软骨损伤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兔膝关节软骨下自体骨移植后软骨下骨厚度及固定对软骨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耳白兔74只。其中 10只分为I、II两组 ,每组 5只 ,分别建立保留不同软骨下骨厚度的膝关节软骨下大块骨缺损的动物模型 ,术后 1周测量软骨下骨残留厚度。另 6 4只建立动物模型后 ,采用立柱式自体髂骨移植。按保留软骨下骨厚度及术后是否固定随机分为A、B、C、D 4组。A、B组采用I组模型 ,C、D采用II组模型 ,A、C组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6 0°位固定 ,4周解除固定 ,B、D组未固定。于术后 12周取材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 ,对关节软骨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I组平均残留软骨下骨的厚度为 1.42mm ,1周时软骨下骨未发生坏死。II组软骨下骨平均残留厚度为 0 .86mm ,1周时全部软骨下骨发生坏死。A、B组 12周时软骨面无 1例塌陷 ,A组 6 .2 5 %的软骨发生退变 ,B组 12 .5 %的软骨发生退变。C、D组 12周时仅 1例关节软骨面塌陷 ,C组 18.7%的软骨发生退变。D组 43.7%的软骨发生退变。经 χ2 检验 ,B组与D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C组与D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关节软骨下骨移植时过多刮除软骨下骨将引起软骨下骨缺血坏死 ,增加软骨退变的发生率。术后固定对关节软骨退变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本院治疗的21例25个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膝关节镜下的检查及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有19例23个关节得到随访,平均26个月(10~60个月)。治愈16例,好转3例。结论关节镜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和病变滑膜切除彻底等优点,是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断和治疗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膝关节软骨的T2值,探讨膝关节软骨的T2值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47例共56个膝关节作为病例组;无膝关节疾病的健康志愿者15 例共30 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组。两名放射科医师依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标准对膝关节常规序列上痛风的表现和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进行评估,将ICRS I-II级划为轻度软骨损伤,III-IV级划为重度软骨损伤。分别测量髌骨、股骨滑车、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内侧胫骨平台、外侧胫骨平台的软骨T2值,比较病例组关节软骨T2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并对组间和组内进行一致性验证。结果:病例组膝关节各部位测量的软骨T2 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组间和组内一致性均较好。结论: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的T2值明显高于健康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右膝关节非外伤性疼痛中,半月板损伤与关节软骨损伤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间,64例膝关节非外伤性疼痛患者的膝关节MRI资料,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通过Spearman分析方法,分析半月板损伤与相应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与相应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相关性是显著的(r=0.727,P=0.01)。结论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越严重,不及时治疗,会加重关节软骨的损伤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FFE-SPIR序列对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3例膝关节MR检查病例,用0.5 T超导磁共振仪,行膝关节矢状面扫描。采用SE-T1WI、SE-T2WI及3D-FFE-SPIR扫描序列。结果23例病例中,SE序列发现26处病灶,其中1级、2级8处,3级、4级18处,3D-FFE-SPIR序列发现35处病灶,其中1级、2级17处,3级、4级18处。3D-FFE-SPIR序列同SE序列比较,发现关节软骨病变具有优势(χ2=6.09,P<0.05),特别是1级、2级关节软骨早期病变的显示,3D-FFE-SPIR序列具有明显优势(χ2=26.01,P<0.01)。结论中场强MRI可以对膝关节软骨病变作出准确诊断。3D-FFE-SPIR序列应作为膝关节软骨病变的常规和首选序列,特别对早期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6.
马捷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1):954-955
目的:分析MR扫描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能力,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对临床行膝关节镜检查的膝关节疼痛患者进行术前MR成像,对MR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处理。结果:与关节镜对照,关节软骨损伤病例中在病变部位出现与损伤软骨区相对应的软骨下骨及骨髓内片状T1WI低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影。结论:MRI对关节软骨损伤病变的准确性与关节镜诊断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对膝关节急、慢性损伤时软骨关节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关节镜或临床证实的57例62个膝关节急、慢性损伤时软骨关节面损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能较好地显示膝关节病变的关节软骨,能对关节软骨损伤进行分级,同时还能显示骨骼、韧带、半月板、软组织损伤,明显优于传统X线检查。结论 MRI检查能清楚地显示膝关节急、慢性损伤时软骨关节面损伤的病变特点和严重程度,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MR扫描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能力,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对临床行膝关节镜检查的膝关节疼痛患者进行术前MR成像,对MR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处理.结果:与关节镜对照,关节软骨损伤病例中在病变部位出现与损伤软骨区相对应的软骨下骨及骨髓内片状T1WI低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影.结论:MRI对关节软骨损伤病变的准确性与关节镜诊断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激励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WATSc)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3D-WATSc序列检查和膝关节镜检查的80例膝关节受检病例,评估400个膝关节软骨面,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一致性指标采用Kappa值。结果 3D-WATSc扫描序列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为92.0%,特异度为90.6%,准确度为91.8%,0级Kappa值0.729、Ⅰ级Kappa值0.703、Ⅱ级Kappa值0.624、Ⅲ级Kappa值0.787、Ⅳ级Kappa值0.899。结论 3D-WATSc扫描序列与膝关节镜检查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是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诊断与治疗。方法就8例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做出临床诊断。7例行关节内游离体摘除和滑膜部分切除术,1例关节镜下游离摘除术。结果8例平均随访3.5年,除1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手术外,余7例未见复发。最终8例均治愈,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结论滑膜软骨瘤病诱因为外伤,膝关节多见。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关节内多枚游离体,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关节镜治疗,能以最小的损伤,取得最佳的外科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