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裸鼠体内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 (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SACC)裸鼠移植瘤模型上 ,观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edhumantumornecrosisfactor α ,rhTNF α)诱导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及bax、bcl 2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 6× 10 10 /L的SACC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动物模型后 ,按rhTNF α 10 0× 10 4IU /kg或 10× 10 4IU /kg瘤体内直接注射给药。采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及原位凋亡试剂检测盒观察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bax、bcl 2的表达情况。结果 移植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凋亡细胞核消失后出现钙盐沉积 ,形成砂粒小体。凋亡细胞对bax、bcl 2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 (P <0 .0 5 )。结论 砂粒体钙化是TNF α诱导的SACC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特征和归宿 ;TNF α诱导的细胞凋亡能够特异性增强bax、bcl 2基因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不同剂量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 -α)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体内诱导。方法 利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 (SACC - 83)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 ,局部肿瘤内直接注射rhTNF -α,选用两个不同剂量 (1 0 0× 1 0 4 IU/kg和 1 0× 1 0 4 IU/kg) ,观察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体内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A实验组的抑瘤率为 52 .1 6 % ,B实验组的抑瘤率为 73 .0 1 %。②用药后三组瘤体体积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③三组流式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rhTNF -α可抑制裸鼠SACC移植瘤生长 ,使细胞增殖在G1 期发生阻滞。这种抑制主要通过细胞凋亡来实现的。②本文低剂量的rhTNF -α诱导凋亡的效果优于高剂量的rhTNF -α ,为临床SACC治疗提供了参考剂量  相似文献   

3.
Bax促凋蛋白在抗DDP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ax促调蛋白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化疗耐受的关系。方法:用浓度为1.0mg/L的顺铂作用于腺样囊性癌细胞,每次作用时间48h,经6个月后形成在该药物浓度下生长良好的耐顺铂细胞(SACC/DDP)。用AO荧光染色检测四种化疗药物甲氨喋呤(MTX)、平阳霉素(PYM)、长春新碱(VCR)、丝裂霉素(MMC)对两种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ax促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诱导,形成了在顺铂作用环境下生长稳定的细胞株SACC/DDP,较之母本细胞SACC,对四种化疗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凋亡率明显下降,Bax促凋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0.7%(P<0.01),明显弱于母本细胞。结论:经顺铂周期性诱导,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凋亡率下降,Bax促凋蛋白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化诱导剂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examethylene bisacetamide,HMBA)诱导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2mmol/LHMBA和1mg/L5-FU对培养的MEC-1细胞进行体外诱导72h后,分别采用光镜。TUNEL染色、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图像分析等方法进行凋亡指数、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HMBA诱导的MEC-1细胞凋亡指数为68.5%,明显高于对照组和5-FU组(P<0.01);bcl-2蛋白及mRNA的表 度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结论:HMBA对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弱了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负调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抗癌药5-FU联合α-IFN与ATRA对SACC-83细胞株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诱导分化剂联合抗代谢药物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的作用效能,寻找治疗SACC的新途径。方法: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α-干扰素(α-IFN)和5-氟尿嘧啶(5-FU),分别以单用、双用和联用对涎腺腺样囊性癌-83(SACC-83)细胞株作用,用MTT法、软琼脂集落形成、BrdU掺入法和形态学观察的方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结果:①随着单用、双用和联用,SACC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升高、平板克隆形成率逐渐下降、DNA合成受抑制。②癌细胞异型性逐渐消失,成熟细胞特征逐渐增多。③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可见大量凋亡小体。结论:3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可对SACC细胞产生显著的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亡作用。联合抗代谢药物诱导分化对SACC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ed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rhTNF-α)和全反式与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应用光镜,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在采用rhTNF-α或ATRA诱导72h后,光镜观察发现癌细胞核缩小,染色质呈新月状;电镜观察发现癌细胞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出现死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用药24h后凋亡峰开始形成,72h后细胞凋亡率最高。结论:rhTNF-α与ATRA可诱导体外SACC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
王丽京  王静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2):120-122,T005
目的 探讨分化诱导剂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examethylene bisacetamide,HBMA)对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0.002mol/L HMBA对培养的MEC-1细胞进行体外诱导72h后,分别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图像分析等方法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PCNA),bax,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 经HMBA诱导的MEC-1细胞中PC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同时MEC-1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P<0.01)。结论 HMBA对MEC-1细胞的增殖基因PCNA有明显的负调控作用,从而可抑制其增殖;并且它能够特异性地上调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发挥了促进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涎腺肿瘤中P53,Bcl-2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 p5 3 ,bcl 2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 ,对 18例多形性腺瘤和5 2例恶性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和Bcl 2 ,P5 3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恶性涎腺肿瘤的凋亡细胞指数和增殖细胞指数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 (P <0 .0 5 ) ;恶性涎腺肿瘤中Bcl 2 ,P5 3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 (P <0 .0 5 )。结论 :在恶性涎腺肿瘤中 ,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且伴有P5 3的过度表达 ;Bcl 2蛋白在涎腺肿瘤中可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抗癌药5-FU联合a-IFN与ATRA对SACC-83细胞株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诱导分化剂联合抗代谢药物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的作用效能,寻找治疗SACC的新途径。方法: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a-干扰素(a-IFN)和5-氟尿嘧啶(5-Fu),分别以单用、双用和联用对涎腺腺样囊性癌-83(SACC-83)细胞株作用.用MTT法、软琼脂集落形成、BrdU掺入法和形态学观察的方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结果:①随着单用、双用和联用,SACC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升高、平板克隆形成率逐渐下降、DNA合成受抑制。②癌细胞异型性逐渐消失,成熟细胞特征逐渐增多。③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可见大量凋亡小体。结论:3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可对SACC细胞产生显著的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亡作用。联合抗代谢药物诱导分化对SACC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多西紫杉醇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 8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细胞计数法、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流式细胞术等研究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多西紫杉醇对SACC 83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生长抑制作用 ,药物作用 2 4、48、72h的IC3 0 (nmol/L)分别为 1.3 9、1.2 6、0 .47,IC50(nmol/L)分别为 13 .0 2、3 .3 4、1.2 6,相对抗肿瘤活性 (RAA)值分别为 3 3 0、12 98、3 42 6;药物作用于细胞 72h后 ,对照组G1、S、G2 期细胞 ( % )为 73 .8、19.8和 6.4,IC3 0 组为 65 .0、2 9.5和 5 .5 ,IC50 组为 5 7.6、42 .4和 0 ;对照组、IC3 0 组、IC50 组克隆形成率 ( % )分别为 3 6.0± 0 .5、8.3± 2 .5和 0 .5± 0 .3。结论 :多西紫杉醇对腺样囊性癌ACC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紫杉醇及β-榄香烯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的细胞毒作用。方法:应用药物敏感性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探讨紫杉醇与β-榄香烯(浓度比1:1)联合应用诱导SACC—LM细胞凋亡及其与G,期阻滞关系。结果:1)应用MTT比色法,紫杉醇与β-榄香烯联合(浓度比1:1)作用SACC—LM细胞24h后,其抑制率呈现出明显协同效应。2)流式细胞仪分析,25μg/mL紫杉醇与25μg/mL β-榄香烯协同用药作用SACC—LM细胞24h后诱导SACC—LM细胞发生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3)电镜观察,协同用药对SACC—LM细胞作用24h后,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结论:紫杉醇与β-榄香烯(浓度比1:1)对SACC—LM细胞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并诱导其产生凋亡,G1期阻滞能诱导SACC—LM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诱导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Genistein处理体外培养的SACC-83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bax、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利用电泳凝胶成像分析软件,对其结果进行量化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随着Genistein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SACC-83细胞经220μmol/LGenistein作用3d,其bax蛋白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43倍(P〈0.01),而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85%(P〈0.05)和35%(P〈0.01)。结论:Genistein诱导SACC-83细胞凋亡,与其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以及下调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三氧化二砷诱导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涎腺腺样囊性(SACC)细胞的作用机制,寻找治疗SACC的新途径.方法 应用As2O3对SACC细胞株作用,以 MTT、软琼脂集落形成和形态学分析法观察细胞的变化.结果 三氧化二砷作用后,癌细胞异形性逐渐消失,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可见凋亡小体.结论 As2O3对SACC细胞株具有显著的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进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Ezrin基因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gl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Ezrin基因对SACC肺高转移细胞(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M增殖、凋亡及侵袭活性的影响和作为SACC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检测石蜡包埋的43例SACC、4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及1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Ezrin的表达.设计并合成Ezrin特异性经化学修饰的双链siRNA和双链SiRNA阴性对照组,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ACC-M,将细胞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各组细胞中Ezrin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各组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差异.结果 15例正常涎腺组织Ezrin表达阳性4例,40例PA中23例、43例SACC中37例,Ezrin表达阳性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特异性siRNA转染ACC-M后,Ezrin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5).结论 Ezrin的高表达可能在SA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一定作用,Ezfin特异性siRNA能有效沉默ACC-M细胞Ezrin基因,使体外培养的ACC-M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增殖受抑制并诱导细胞凋亡及降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ras基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作为SACC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H-ras靶向H-ras-shRNA质粒及阴性对照HK-shRNA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SACC-M细胞,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将细胞分为H-ras-shRNA转染组、HK-shRNA转染组及未转染细胞组.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法分析各组细胞中H-ras基因mRNA表达变化;荧光蛋白定量分析H-ras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裸鼠成瘤实验检测细胞在体内的成瘤能力,分析H-ras沉默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并导入SACC-M细胞,建立稳定表达质粒的细胞株.H-ras-shRNA质粒能有效降低SACC-M细胞中H-ras表达,H-ras基因抑制率为61.80%,H-ras蛋白表达抑制率为62.76%.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抑,G0G1期比例增加;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30.82%,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的4.29%和4.16%.H-ras沉默细胞的裸鼠体内成瘤能力降低.结论 H-ras靶向shRNA干扰质粒能持续有效的抑制SACC-M细胞中H-ras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降低细胞体内外的增殖活性,并能有效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地西他滨(decitabine)对体外培养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vstic carcinoma,SACC)细胞系细胞hMLHl的影响.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应用于SACC治疗的可行性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decitabine处理SACC细胞系SACC-83和SACC—LM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选取5Ixmol/L的decitabine处理细胞后,分别使用甲基化特异性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用药前、后hMLH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hMLHl蛋白表达和细胞周期、凋亡的变化。应用SPSSl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经decitabine处理后,SACC-83和SACC—LM细胞中hMLH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hMLHl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1.582倍和1.977倍(P〈0.05)。用药后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2种细胞系细胞晚期凋亡比例显著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DeCitabine可通过改变hMLH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上调蛋白表达;使SACC细胞阻滞于S期,Decitabine有可能作为SACC化疗药物或与顺铂联合使用,增强顺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与P53基因的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 p5 3基因的突变以及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edhumantumornecrosisfactor-α ,rhTNF -α)诱导凋亡过程中 p5 3基因的修复。 方法 ①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上 ,采用TNF -α 10 0× 10 4IU/kg或 10× 10 4IU/kg瘤体内注射 ,诱导腺样囊性癌移植瘤细胞凋亡 ;②采用DNA核酸序列测定方法 ,对移植瘤及凋亡诱导后的肿瘤分别进行 p5 3基因 6、7、8外显子的测定。 结果 发现腺样囊性癌移植瘤 p5 3基因第 8外显子的第 2 73、2 80号位点有点突变 ,其中 2 73位点为GCA→GCG ;2 80位点为GAG→GAC。第 6、7外显子未见突变。采用TNF -α治疗后 ,第 8外显子的第 2 80号突变位点得以修复正常 ,GAC→GAG ;而 2 73号突变位点未被修复。第 6、7外显子序列无变化。结论 ①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中 p5 3基因的第2 73、2 80号密码子有点突变 ;②TNF -α可以修复p5 3基因突变中的C :G配对的点突变 ,不能修复A :G碱基的突变 ;③TNF -α对正常基因序列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与 bcl-2翻译起始部位碱基互补的反义 bcl-2寡脱氧核苷酸 ( oligodeoxynucleotide,ODN)对 Bca-CD885细胞内源性 bcl-2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 以脂质体 Lepofectin为载体 ,一过性转染 2 0 μmol/L 反义及正义 bcl-2 ODN于 Bca CD885细胞中 ,FCM-抗体观测转染后 2 4h、3 6h、48h细胞内 bcl-2基因蛋白表达变化 ,RT-PCR技术检测转染后 2 4h bcl-2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转染反义 bcl-2 ODN后 2 4h、3 6h、48h Bca CD885细胞内 bcl-2基因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都明显下降 ( P<0 .0 5 ) ,而正义组与对照组无差异 ( P>0 .0 5 ) ;正反义组 bcl-2m RNA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 P>0 .0 5 )。结论 反义 bcl-2 ODN能在蛋白翻译水平特异性抑制颊癌细胞内源性 bcl-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对成骨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培养的第3代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分别加载0(对照组)、0.6、1.0、2.0、3.0、4.0、5.0 Pa流体剪切力1h后,静止培养24h.应用TUNEL法检测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Caspase-3蛋白.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0、0.6、1.0、2.0 Pa组,细胞凋亡及bcl-2、Caspase-3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3.0、4.0、5.0 Pa组间,随剪切力增大,细胞凋亡增加,Bcl-2表达量减少,Caspase-3增加,P<0.05.所有实验组间Bax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理范围的流体剪切力对成骨细胞凋亡无影响,而过大力值导致bcl-2表达减少,进而活化caspase-3,成骨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增殖的影响及对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 mRNA)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三氧化二砷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为研究对象,采用噻唑蓝 (MTT)、Annexin V/碘化丙锭(PI)染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TERT蛋白 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hTERT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As2O3能够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诱导 细胞凋亡,并有浓度、时间依赖性。5μmol/L As2O3组72 h细胞生长抑制率为83·40%±7·31%,细胞凋亡率为 26·40%±3·42%。As2O3能抑制hTERTmRNA的表达和翻译,随As2O3作用时间、浓度增加,细胞hTERTmRNA和蛋 白表达减弱,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可以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 诱导舌癌细胞凋亡,并抑制端粒酶催化亚基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hTERT转录和翻译可能是其作用机 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