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实验性隐睾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②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隐睾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单侧隐睾模型.术后7天采用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表达的变化.③结果 与正常侧睾丸相比,隐睾侧睾丸重量明显减轻,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生精细胞与精子的数量减少,可见较多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在支持细胞、间质细胞胞质中均有表达,假手术组波形蛋白沿基膜形成棕色的环,并随支持细胞胞质呈辐射状伸向管腔,而隐睾组可见波形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波形蛋白丝排列紊乱.④结论 隐睾能导致睾丸内波形蛋白表达增高,影响支持细胞的功能,从而促进生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镉(Cadmium)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表达和血睾屏障的影响。方法:21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镉组(0.1%氯化镉腹腔内注射,1 mg/(kg.bw),每周连续注射5 d,处理后1、2、3、4周取材)和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镧示踪组和镉加镧组(镉剂量同上,1周取材),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均为3只动物。取睾丸作光镜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血睾屏障超微结构及镧示踪观察。结果:波形蛋白阳性产物主要在支持细胞近基室腔的胞浆中表达,并向曲细精管管腔呈辐射状延伸;E-钙黏蛋白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生精上皮近腔室的支持细胞和部分生精细胞胞浆中。镉处理后两种蛋白阳性产物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支持细胞胞质特化区和紧密连接破坏。镉加镧处理组硝酸镧透过支持细胞紧密连接间隙。结论:镉减弱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造成支持细胞血睾屏障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愤怒应激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愤怒组.愤怒组大鼠采用“夹尾激怒法”刺激大鼠,每次夹尾30 min,间隔3h再刺激1次,每天2次,连续14 d.对照组不予夹尾激怒,余同愤怒组.14 d后,HE染色法、TUNEL法分别检测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生精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愤怒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生精上皮层数减少,各级生精细胞及支持细胞排列松散、不规则,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核浓缩凝集,生精细胞脱落明显,管腔内精子数量减少;②两组大鼠睾丸存在生精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愤怒组大鼠生精细胞凋亡显著增高(P<0.05).结论:愤怒应激导致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增加,可导致愤怒应激大鼠睾丸生精细胞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谷氨酸单钠对大鼠睾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新生期Wistar大鼠皮下注射10%谷氨酸单钠(MSG),观察其青春期(52日龄)及成年期(100日龄)的睾丸。结果:各期给药组睾丸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睾酮(T)浓度给药组各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期给药组睾丸发育停滞,生精细胞停留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阶段、曲细精管内未见精子细胞,无精子形成。结果表明:新生期注射MSG的大鼠睾丸的生精过程受到阻滞。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青春期前苯甲酸雌二醇(EB)暴露对SD大鼠睾丸发育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21 d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EB 0.1、100.0 μg/(kg·d)2个实验组(Aea和Aeb组)和1个对照组(AC组),于青春期前,即出生后第22 d(PND 22)实验组每日皮下注射相应剂量的EB,共14 d,对照组仅注射溶媒(玉米油).观察各组大鼠睾丸下降时间.于青春期晚期(PND 50)、性成熟后(PND 64)和成年期(PND 130)分批处死各组大鼠,称量睾丸质量,测定大鼠血清睾酮浓度,观察睾丸形态学改变以及PND 130大鼠附睾尾精子质量.结果 AC、Aea和Aeb组睾丸下降时间分别为出生后(27.00±0.89)d、(27.50±1.05)d和(43.17±1.72)d,其中Aeb组较AC组明显延迟(P<0.01).PND 50时,与AC组比较,Aeb组血清睾酮浓度明显降低(P<0.05),单侧睾丸质量减轻(P<0.01),生精小管发育较差、生精上皮中细胞数目减少、精子发生阻滞、间质细胞发育幼稚.PND 64时,与AC组比较,Aeb组单侧皋丸质量和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与PND 50时类似,但总体较PND 50时有所改善.PND 130时,与AC组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单侧睾丸质量和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无明显差异,但Aeb组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下降(P<0.05),a+b级精子比例降低(P<0.01).结论 青春期前小剂量EB暴露对SD大鼠睾丸发育及功能无明显影响,大剂量EB(100.0 μg/(kg·d)×14 d]暴露对大鼠睾丸发育及功能有明显的近期(PND 50和PND 64)和较远期(PND 130)毒性作用,该毒性作用随鼠龄增长而逐渐减退,其机制可能与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的发育及功能受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对大鼠睾丸组织结构及生精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另设3个小组(1 d组、1周组和2周组),每组9只。实验组背部皮下注射体积分数60%CCl4-橄榄油溶液(0.03 mL.kg-1)。1 d组于实验第1天注射,1周组实验第1天和第4天注射,2周组实验第1天、第4天、第8天和第11天注射。对照组于实验的第1天、第4天、第8天和第11天背部皮下注射橄榄油(0.012 mL.kg-1)。实验第14天处死大鼠,取睾丸、附睾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睾丸的组织结构和生精细胞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睾丸生精细胞p53蛋白的表达。结果HE和天狼猩红染色显示,对照组和1 d组大鼠睾丸基膜完整,间质偶见少量纤维,生精细胞在管内排列紧密有序,可见许多精子生成;1周组和2周组部分大鼠睾丸基膜增厚,间质纤维化明显,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生精上皮层数减少,精子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睾丸和附睾脏器系数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和1 d组偶见p53蛋白阳性细胞;1周组和2周组p53蛋白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和1 d组明显增多,精子数目明显减少(P<0.05),2周组p53蛋白阳性细胞率较1周组明显增多,精子数目明显减少,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l4可使大鼠睾丸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生精细胞p5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强度电磁场对大鼠睾丸生精上皮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暴露于0.1mT电磁场中,12周后处死动物迅速取出睾丸,锋利预冷刀片切开,取1 mm×1 mm×2 mm的组织于戊二醛磷酸缓冲液固定,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睾丸生精上皮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电镜下生精细胞排列出现紊乱,精原细胞内细胞器变性多见;支持细胞线粒体空泡化,嵴消失,内质网肿胀。结论低强度电磁场可导致大鼠睾丸生精上皮超微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8.
小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睾丸生殖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生精细胞、支持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在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的超微结构特点,了解雄性生殖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过程,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间及3种生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关系.方法:分别取生后5天、10天、20天雄性小鼠睾丸,固定后作超薄切片,染色后透射电镜下观察并拍片记录.结果:生精小管的细胞组合在不同发育阶段表现不同.生后5天,小管管腔很小,管壁细胞排列呈单层,细胞类型仅有精原细胞和幼稚的支持细胞两种,且均于基膜相贴,睾丸间质细胞不可见.生后10天,小管管腔增大,细胞排列呈2~3层,精原细胞增殖分化,支持细胞、睾丸间质开始发育.生后20天,细胞层数增多,出现各级生精细胞,增殖的子代细胞分布于近腔面,可见胞质间桥和变态发育中的精子;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发育成熟.结论:生精细胞在生精小管中的分布具有规律性,不同发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细胞组合.在发育过程中,间质细胞、支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成熟先于生精细胞的分化,表明生精细胞的发育分化受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及基膜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Fas/FasL系统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雄性生殖毒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大鼠多代繁殖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通过对睾丸组织损伤的观察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的检测和分析,探讨不同剂量DBP对成年F;代大鼠(PND70天)睾丸损害的情况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随着DBP染毒剂量的增高,PND70天F1代雄性大鼠睾丸曲细精管生精上皮退化变性,生精细胞脱落至曲细精管管腔面,甚至有部分曲细精管内的生精细胞耗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每天250和500mg/kg)大鼠睾丸组织Fas/FasL染色范围扩大,着色细胞数量增多,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DBP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损伤可能是由于DBP启动了睾丸支持细胞Fas/FasL系统,阻抑生精过程造成的,Fas/FasL系统在DBP的雄性生殖毒性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础理论     
050434 衰老对小鼠睾丸结构和精子发生的影响 /陈秋菊…∥生殖与避孕 —2004, 24 ( 6 ) —326 ~329昆明小鼠分为 18月龄老龄组 15只和 6月龄青年对照组 15只,取睾丸称重,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结构,计数萎缩曲细精管的比例,定量分析睾丸精子发生的状态。结果:老龄小鼠睾丸有部分曲细精管萎缩,多为局灶性,管内生精细胞减少,生精阻滞常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阶段,或有生精细胞脱落至管腔。老龄组萎缩管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P<0 01)。定量分析显示老龄组曲细精管横截面内球形精子细胞和延长精子细胞与支持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1 ),…  相似文献   

11.
成人睾丸组织在裸鼠体内的存活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成人睾丸组织为供体,免疫缺陷小鼠为受体,研究成人睾丸组织中生精细胞异种移植后的存活及变化情况。方法将成人正常睾丸组织植入去势裸鼠背部,于移植后110d取出移植物,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在一例移植前显示非正常生精上皮结构标本的移植物中,大多数生精小管中只含有Sertoli细胞,而另一例移植前显示出正常生精上皮结构的标本,在移植到裸鼠背部110d后,仍然观察到圆形和长形精子细胞存在。结论将成人睾丸组织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110d后仍观察到有生精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12.
Cao P  Xue JX  Jia RP  Xu LW  Li WC  Qian M  Chen B  Bo C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0):2135-2138
目的 探讨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睾丸扭转复位后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获取大鼠骨髓源性EPC,采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eGFP)转染EPC.将大鼠分3组,每组各6只.假手术组:左侧睾丸未扭转;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睾丸扭转复位后经股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EPC组:睾丸扭转复位后注射1 ml EPC悬液(EPC数为1.0×106个).另外对3只睾丸扭转复位后大鼠进行Ad-eGFP转染后的EPC移植.术后5 d,观察移植EPC的归巢特征,并检测各组睾丸组织病理变化以及凋亡细胞/生精小管情况.结果 重复感染倍数(MOI)=50时,Ad-eGFP对EPC的转染效率>73.7%.Ad-eGFP EPC移植后5 d,可在左侧睾丸组织中发现绿色荧光细胞.假手术组生精细胞结构正常,凋亡细胞/生精小管为0.09±0.02.IRI组生精细胞稀少,凋亡细胞/生精小管为2.82 ±0.81.EPC组生精上皮较IRI组显著增厚,EPC组凋亡细胞/生精小管为0.32±0.09,低于I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PC移植可改善睾丸扭转导致的生精功能障碍,对生精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ransplante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on the spermatogenic functions in testicular detorsion. Methods Bone-marrow-derived EPCs were obtained from rats and transfected by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denovirus (Ad-eGFP).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n=6 each). In the sham group, left testis was not twisted. In the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 group, 1 ml saline was injected into the femoral vein of each rat after testicular detorsion. In the EPCs group, 1 ml EPCs suspension (1.0×106 EPCs) was injected into each rat after testicular detorsion. The Ad-eGFP transfected EPC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3 additional rats of testicular torsion-detorsion. At Day 5 post-transplant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lanted EPCs homing were detected.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apoptotic cells/seminiferous tubules in left testis were examined. ResultsWhen the value of multiplication of infection (MOI) was at 50, the transfection rate of EPCs by Ad-eGFP exceeded 73.7%. At Day 5 post-treatment, the cells exhibiting green fluorescence were detected in left testis. The germ cells in rats of the sham group were normal. And the ratio of apoptotic cells to seminiferous tubules was 0.09±0.02. The germ cells in rats of the IRI group were much fewer. And the ratio of apoptotic cells to seminiferous tubules was 2.82±0.81. As compared with the IRI group, seminiferous epithelium was thicker in the EPCs group. And the ratio of apoptotic cells to seminiferous tubules was 0.32±0.09 in the EPCs group. It wa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IRI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Conclusion The transplantation of EPCs is effective for treating the spermatogenic dysfunctions caused by testicular torsion so as to greatly enhance the spermatogenic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3.
韩妲丽  邢新  王晓云 《医学综述》2008,14(17):2567-2570
睾丸中主要包括3种细胞,支持细胞与间质细胞及生精细胞。生精细胞与生精有关;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而支持细胞主要维持睾丸曲细精管的结构、维持血睾屏障的完整性、维护睾丸组织天然免疫豁免的功能以及对生精细胞及间质细胞功能的调控,因此间质细胞与支持细胞为组织工程睾丸组织构建的潜在种子细胞。本文就间质细胞及支持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R)敲除小鼠睾丸生精功能及p63在曲细精管中表达的改变.方法 采用雄性Flox-AR小鼠与雌性ACTB-Cre小鼠交配,并敲除胚胎中AR,筛选AR敲除(AR敲除组)和AR未敲除(对照组)雄性小鼠各10只,对比睾丸曲细精管生精功能及p63的表达.结果 两组小鼠曲细精管内径、管周膜厚度、管壁生殖细胞层数、生殖细胞成熟度评分及总Makler评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精原细胞及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成熟精子中表达呈阴性,且AR敲除组表达阳性率及HSCR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AR表达与小鼠睾丸曲细精管p63表达关系密切,AR敲除小鼠睾丸曲细精管生精功能受损、p63表达下调,p63调控生殖细胞的早期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视黄酸对隐睾生精细胞增殖分化及减数分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0 只SD 孕 鼠随机分为3 组,每组10 只,取子代雄鼠进行研究。对照组常规饲养不给任何药物或试剂;模型组采用雄激 素拮抗剂氟他胺(Flu)复制隐睾大鼠模型;干预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在子代雄鼠生精细胞发育时期予以视黄 酸干预。采用TUNEL 法检测生精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睾丸组织中c-Kit、Stra8、Scp3 蛋白的 表达,qRT-PCR 检测睾丸组织中Stra8、c-Kit、Scp3 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 检测睾丸组织中Stra8、 Scp3、c-Kit 和PLZF 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干预组中可见大量精子细胞排列 整齐;而模型组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紊乱,且曲细精管管腔缩窄。TUNEL 检测结果显示,与对 照组和干预组比较,模型组可见大量生精细胞凋亡。对照组和干预组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P <0.05)。对照 组和干预组Stra8、c-Kit、Scp3 mRNA 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 <0.05)。对照组和干预组PLZF 蛋 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 <0.05)。结论 视黄酸促进生精细胞发育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隐睾生精细胞 增殖分化及减数分裂有关,可一定程度上恢复隐睾大鼠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和分析雄性裸鼹鼠中可育个体和不可育个体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初步探索雄性不可育个体不能繁育后代的原因。方法 健康雄性裸鼹鼠可育个体和不可育个体各5只,先采集一侧睾丸和附睾组织,称重后换算脏器系数;再采集另一侧睾丸组织,用中性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后制备组织切片;取另一侧附睾用作精子计数、精子活动度的测定;采集血清测定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浓度。结果 与可育个体组相比较,不可育个体组的睾丸重量下降(P<0.05),附睾重量显著下降(P<0.01),且睾丸系数和附睾系数均显著下降(P<0.01);精子数量显著减少(P<0.01),精子活动度也显著减弱(P<0.01);血清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睾丸组织切片观察显示,不可育个体各级生精细胞严重脱落,排列混乱无序,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有减少。 结论 雄性裸鼹鼠不可育个体生殖系统存在睾丸和附睾萎缩、生精功能下降和性激素分泌减少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已知初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一钠(MSG)可引起下丘脑弓状核严重损毁。本研究证实,雄性大鼠生后2及4天经腹腔注射MSG(4mg/g体重),成年后睾丸电镜观察,曲细精管内各级生精细胞发生明显改变,胞质出现空泡,线粒体变性,嵴断裂;核膜缺损,核质疏松,染色体遭到严重破坏。提示:睾丸超微结构变化,可能来自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与下丘脑弓状核损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生后不同年龄SD大鼠睾丸生精小管、间质细胞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探讨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睾丸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发育及变化规律。方法取10天、20天、30天、4月、12月、24月龄雄性大鼠睾丸,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的变化,并进行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⑴生后10天睾丸生精小管细而稀疏,小管中仅见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可见单个和成群存在的间质细胞,20天小管中出现初级精母细胞,间质细胞消失,30天龄出现精子细胞,间质细胞再度出现;⑵4月龄生精小管密集、小管外直径和细胞层数均明显增加(P(0.05)并达最大值,上皮内生精活跃,间质内见有大量嗜酸性的间质细胞;⑶12月龄生精细胞层数减少并出现空泡变性,上皮变薄,间质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成纤维细胞增多,界膜增厚;⑷24月龄生精小管明显稀疏,上皮层数降低(P(0.05),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明显减少,内空泡增多,支持细胞也出现空泡变。结论生后10~30天生精小管内尚无精子形成,处于幼年期,除20天龄外,间质内均可见较多的间质细胞;4月龄的青年期生精小管内生精能力和激素分泌能力达高峰,处于生殖旺盛的性成熟阶段;12月龄的中年期睾丸出现衰老性变化,至24月龄老年期生精能力和激素奇泌能力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用光镜检查服棉酚、不育及正常人(各2例)睾丸活检,结果:不育者睾丸曲细精管管腔闭锁,基膜增厚,透明样变,腔内以支持细胞为主;生精上皮细胞疏松变薄,组合紊乱,并中止于精子细胞阶段。服棉酚者睾丸萎缩,多数曲细精管退化消失,各级生精细胞消失,仅存支持细胞,且呈空网状结构。间质胶原纤维增生,间质细胞和小血管变性,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电镜观察2例服棉酚1和4年后,停药7和1年精液标本。发现精液中生精细胞和畸形精子仍多,但细胞质内多膜层结构,线粒体呈空泡状,顶体和尾部均不发育。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多甙及其单体T4对大鼠精子发生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雷公藤多甙(GTW)抗生育作用部位主要在睾丸内,可致圆形精子细胞向长形精子转变过程受阻,附睾中出现大量头部异常的精子,精子头尾分离和贮积大量不活动精子。从雷公藤多甙分离的有效抗生育单体T_4,抗生育剂量为GTW的1/200,主要作用于附睾精子,对睾丸形态结构及精子形态的影响不明显。提示T_4作用部位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