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在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同时吸入噻托溴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预计值、FVC和FEV1/FVC)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治疗12周后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下降,6MWD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COPD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观察。方法 128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沙美特罗替卡松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空白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急性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结束时,三组治疗组与空白组相比较,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显著提高,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下降,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联合治疗组分别与噻托溴铵组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比较,FEV1显著提高,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下降,各组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增加。结论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次数,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中重度COPD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毛美琴  赵正宇  沈健 《海峡药学》2011,23(6):132-134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48例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A组给予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B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的评分、肺功能的检测和6 min步行距离(6MWT)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及6MW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COPD,疗效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国产噻托溴铵(天晴速乐)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临床诊断为COPD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使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疗程3个月。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FEV1%预计值来评价肺功能的变化,评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长效抗胆碱药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优于单纯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可使COPD得到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8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μg,每日2次与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每日1次;噻托溴铵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每日1次;沙美特罗替卡松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μg,每日2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肺功能。结果: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噻托溴铵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组、联合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显著提高(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改善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组、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肯定,优于单用一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及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稳定期C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稳定期C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18 μg,吸入,1次/d)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人剂(50μg/500μg,吸入,2次/d)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按需吸入异丙托溴铵或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前、后8周运动耐量的变化及治疗前、治疗后8周后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6MW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治疗组中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FVC、FEV1,和FEV1%pre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稳定期C组COPD患者,优于异丙托溴铵或沙丁胺醇按需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68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活量(FVC)、第1秒呼气容积(FEV1)、第1秒呼吸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等肺功能指标和运动耐力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两组治疗后FVC、FEV1、FEV1%及6MWT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联合用药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够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组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老年医院教学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组D组COPD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 CAT )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6min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 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PaO2高于对照组,PaCO2、CAT评分、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6MWD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 FEV1/FVC%、FEV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组D组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急性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和大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临床确诊为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1吸/次,1次/d;B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松吸入剂(50/500μg)1吸/次,2次/d;C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吸/次,1次/d)与大剂量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1吸/次,2次/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后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治疗后3个月,C组FEV1及6MWT与A组及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FEV1及6MWT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对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噻托溴铵或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单药治疗,联合治疗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并分析茚达特罗在中重度激素耐药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处于稳定期的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 COPD患者,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组以茚达特罗替代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患者用药12周后的肺功能指标、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变化.结果 使用茚达特罗组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在用药后12周后的FEV1 和 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均有差异性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肺活量(FVC)无统计学差异性改变(P>0.05).结论 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可以改善中重度激素耐药型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能够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对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87例Ⅲ-Ⅳ级COPD稳定期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吸入噻托溴铵及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9、12个月进行COPDAssessment Test(CAT),肺功能检测和累计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次数。结果两组的肺功能、CAT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Ⅲ-Ⅳ级COPD稳定期的病患者,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或联合噻托溴铵均可以持续改善病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但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思力华)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5)给予噻托溴铵,观察组(n=55)采取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FVC)分别为(2.39±0.47)L、(2.39±0.39)L和(65.35±2.5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呼吸内科10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43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29例,噻托溴铵组28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及治疗后肺功能改善率。结果: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的总有效率为88.4%,明显高于噻托溴铵组的67.9%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的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的肺功能改善率高于其他两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方法 93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三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A组)、噻托溴铵组(B组)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组(C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12周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min步行距离(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SGRQ),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的作用。结果治疗后12周,C组FEV1、6MWT及SGRQ与A组及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EV1、6MWT及SGRQ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对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噻托溴铵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吸入剂单药治疗,联合治疗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7),对照组单独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变化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8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FEV1、FEV1%、FVC、IC及呼吸困难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漪  戴百章  吴进  谢作舟  吴涛 《医药导报》2009,28(9):1149-1151
[摘要]目的评价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筛选合格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分别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比较二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及4周肺功能中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和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的改变。 结果68例受试者最终完成试验55例,其中A组25例,B组30例。治疗后二组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St George’呼吸问卷得分值降低,生活质量上升。B组患者依从性较好,稳定期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疗效均较好。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使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治疗后2周患者肺功能,并比较上午10:00测定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FEV1和FVC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6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能加快改善患者肺功能,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疗程6个月,比较二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FEV1、FEVl/FVC及FEVl/预计值)及生活质量(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可有效预防急性加重的发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