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 ,观察丹参酮ⅡA(TSN)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采用3 H -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 ,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 -fosmRNA的表达。结果 TSN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 (P <0 .0 5 )及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 -fosmRNA表达的增强 (P <0 .0 5 ) ,其效果与Ang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相似。结论 TS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 ,这与其抑制了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曾艳  夏敬胜  冯俊 《医药导报》2008,27(6):630-631
[摘要]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血管紧张肽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并研究其对心肌细胞c ju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胰酶消化,差数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①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②10 6mol&#8226;L-1AngⅡ+10 5mol&#8226;L-1氯沙坦组:用AngⅡ刺激心肌细胞肥大,氯沙坦进行干预;氯沙坦进行干预30 min后,加入AngⅡ刺激心肌细胞;③10 5mol&#8226;L-1氯沙坦组;④10 6mol&#8226;L-1 AngⅡ组。 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测定心肌细胞3H 亮氨酸掺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心肌细胞c jun mRNA的表达。结果AngⅡ作用24 h后,AngⅡ组心肌细胞直径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沙坦抑制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直径增大,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Ⅱ作用24 h后,心肌细胞合成速率AngⅡ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氯沙坦对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ngⅡ刺激的心肌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P<0.01)。在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作用30 min后,心肌细胞c jun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预先加入氯沙坦作用30 min,可阻断AngⅡ的作用(P<0.01)。结论氯沙坦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氯沙坦抑制了心肌细胞c jun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潘勇军  李晓勇  杨光田 《医药导报》2008,27(9):1019-1021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肽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大鼠胸主动脉中层平滑肌,贴壁法培养平滑肌细胞,建立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丹参酮ⅡA对VSM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原癌基因c fos和c myc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随着丹参酮ⅡA浓度增加,VSMC增殖活性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使VSMC G0/G1期比例升高(P<0.01),S期比例下降(P<0.01);丹参酮ⅡA各组随着浓度的增加,VSMC中c fos和c my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下调VSMC中c fos及c myc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及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H^3]-亮氨酸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用West—ern-blot测定p-ERK表达。结果:STS能显著降低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蛋白合成速率上升,同时对p-ERK表达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STS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机制与抑制p-ER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实验用新生大鼠,差数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丹参酮ⅡA和缬沙坦(valsartan)进行干预;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测定心肌细胞3H-亮氨酸参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c-myc和c-jun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用MTT法检测发现,培养的心肌细胞中加入TSN(5~80μmol·L-1),24h后会产生微弱的细胞毒性,但心肌细胞单层在TSN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同步收缩。在AngⅡ持续作用7d后,血管紧张素Ⅱ组心肌细胞直径增大(28·5±3·8)μm,与对照组(19·8±1·9)μm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SN抑制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直径增大(21·3±2·5)μm,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Ⅱ作用24h后,心肌细胞合成速率AngⅡ组(1900±100)cpm较对照组(1205±129)cpm明显增加(P<0·01),TSN和valsartan本身对心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没有影响,但均能抑制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P<0·01)。在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作用30min后,c-fos、c-myc和c-jun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预先加入TSN或valsartan作用30min,可阻断AngⅡ的作用(P<0·01),而TSN和valsartan本身对原癌基因c-fos、c-myc和c-junmRNA的表达无影响。结论TS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可能与其抑制了原癌基因c-fos、c-myc和c-ju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AT1亚型受体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LT)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c-fos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变化的影响。方法 斑点杂交及Fura-2技术。结果 AngⅡ10nmol/L能诱导培养乳鼠心肌细胞c-fos的一过性高表达及[Ca^2 ]的显升高。LT20μmol/L能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c-fos的高表达,而血管紧张素AT2亚型受体拮抗剂PD123319则无明显作用。LT1-100μmol/L能剂量依束性地抑制AngⅡ引起的[Ca^2 ]i升高。结论 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c-fos高表达及[Ca^2 ]i升高可能是通过AT1亚型受体介导而实现的,LT可能是一种治疗心肌肥厚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熊娟  潘勇军  郭桂香  杨光田  阮艳梅 《医药导报》2009,28(10):1265-1268
目的 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 抑制血管紧张肽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应用AngⅡ刺激培养的心肌细胞制作肥大心肌细胞模型,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及测定心肌细胞3H 亮氨酸掺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fura-3/AM孵育心肌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及Felix软件分析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Western blot 检测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CaN) 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Ⅱ组心肌细胞明显肥大(P<0.01),3H-亮氨酸掺入量明显增加(P<0.01),川芎嗪+AngⅡ组心肌细胞肥大及3H-亮氨酸掺入量明显抑制(均P<0.01),与氯沙坦+AngⅡ组差异无显著性. AngⅡ组较对照组细胞内Ca2+浓度及CaN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川芎嗪+AngⅡ组较AngⅡ组Ca2+浓度及CaN 蛋白表达则受到明显抑制(P<0.01或P<0.05),氯沙坦+AngⅡ组与川芎嗪+AngⅡ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川芎嗪能明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与干预Ca2+/Ca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应用不同的信号通道阻断剂阻断AngⅡ作用后内脂素的表达情况,研究内脂素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SD乳鼠(出生2~3 d),利用差速贴壁法提取原代心肌细胞并进行培养,48 h后改为无血清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后分组。分别应用不同的信号通道阻断剂阻断AngⅡ的干预作用。应用RT-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心肌细胞中内脂素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心肌细胞脑氨钠素( BNP)表达情况。结果心肌细胞活力(光密度值)和BNP表达水平在AngⅡ浓度为10-8、10-7、10-6 mol/L时逐渐升高,AngⅡ浓度为10-6 mol/L时达峰值,而AngⅡ浓度升高为10-5 mol/L时心肌细胞活力下降,BNP表达水平下降。内脂素和内脂素mRNA水平,在AngⅡ浓度为10-8、10-7、10-6 mol/L时呈逐渐升高趋势, AngⅡ浓度为10-5 mol/L时达峰值。在AngⅡ浓度为10-6 mo1/L时,心肌细胞活力、内脂素mRNA表达和内脂素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心肌细胞MTT产物( OD值)、内脂素mRNA和蛋白表达、BNP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D123319预干预组和AngⅡ干预组内脂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替米沙坦预干预组(P<0.05)。AngⅡ组内脂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AG490+AngⅡ组、SP600125+AngⅡ组和U0126+Ang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G490+AngⅡ组、SP600125+AngⅡ组和U0126+AngⅡ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中内脂素表达的增加,由AT1-R-JAK/STAT信号通路所介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异钩藤碱对Ang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原癌基因c-fos、骨桥蛋白(OPN)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表达的作用,旨在探讨异钩藤碱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Wistar大鼠胸主动脉VSMC,利用细胞计数和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异钩藤碱(10^-7、10^-6、10^-5M)和厄贝沙坦(10^-5M)对AngⅡ/(10^-6M)诱导大鼠VSMC增殖的影响;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药物对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药物刘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SMC中c-fos、OPN、PCNAmRNA表达水平。结果:异钩藤碱和厄贝沙均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VSMC增殖,阻滞细胞由GO/GI期向S期转化,升高上清液中NO含量和NOS活性,随着异钩藤碱浓度的增加,c—fos、OPN、PCNAmRNA表达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激活角度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 Asulfonate,ST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亮氨酸参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ERK1/2蛋白(p-ERK1/2)表达。结果(1)AngⅡ(1μmol·L-1)处理24h,心肌细胞[3H]-亮氨酸参入率、蛋白含量明显增加,STS能明显抑制AngⅡ介导心肌细胞[3H]-亮氨酸参入率、蛋白含量的增加;(2)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可见胞核内出现磷酸化ERK1/2荧光染色,丹参酮ⅡA可阻断AngⅡ引起的ERK1/2活化、入核过程;(3)用AngⅡ(1μmol·L-1)处理心肌细胞5min,磷酸化ERK1/2蛋白(p-ERK1/2)表达即开始增加,10min左右时最明显。以AngⅡ(1μmol·L-1)处理心肌细胞10min,磷酸化ERK1/2蛋白(p-ERK1/2)表达为标准,预先以STS(2,10,50μmol·L-1)处理心肌细胞30min,发现STS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4)预先以不同浓度STS处理心肌细胞30min,发现STS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STS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其机制与抑制磷酸化ERK1/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环孢素A(CsA)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它通过特异性地抑制T细胞中的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从而阻止IL-2等相应基因的转录表达.1998年Molkentin[1]发现CaN通路可能参与心肌肥大,研究CaN通路成了一大热点,本研究应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观察Cs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和细胞内Ca2 水平([Ca2 ]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南药学》2017,(2):183-186
目的探究姜黄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相关病理机制。方法 MTT法和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检测姜黄素的心肌细胞毒性;200 nmol·L~(-1) AngⅡ孵育心肌细胞24 h诱导心肌肥厚;α-actini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大小;q PCR检测心肌肥大标记物ANF、BNP、β-MHC的m 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AngⅡ受体的抑制蛋白ATRAP的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对心肌细胞无明显毒性;200 nmol·L~(-1)的AngⅡ刺激心肌细胞24 h显著诱导心肌细胞肥大;ANP、BNP、β-MHC的m RNA水平显著增高;AngⅡ受体的抑制蛋白ATRAP表达明显降低;姜黄素预作用细胞1 h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逆转AngⅡ降低的ATRAP表达。结论姜黄素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可能与其激活ATRAP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吴茱萸碱(Evo)、吴茱萸次碱(Rut)和吴茱萸总碱(Et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培养3d后的新生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vo组、Rut组和Eta组;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单个心肌细胞的表面积,BCA法测定细胞的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细胞肥大的标志性基因心房利钠因子(ANF)的表达.结果 AngⅡ能明显增加心肌细胞的表面积、细胞蛋白的含量和ANF的表达;Evo、Rut和Eta能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表面积的增加、细胞蛋白质含量的增多和ANF mRNA的表达,且抑制作用呈量效关系;但相同浓度的抑制效应无明显差别.结论 Evo、Rut和Eta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但抑制效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mRNA的时相性表达。方法 AngⅡ(1.0μmol·L~(-1))刺激H9c2细胞,分别于0 min、5 min、10 min、30 min、1 h、2 h、3 h、6 h、12h、24 h、48 h,罗丹明标记鬼笔环肽染色并检测细胞面积;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D、E,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1、2、4、6,以及CDK抑制因子p21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随着AngⅡ刺激时间的延长,H9c2细胞面积逐渐增大;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均于刺激后出现短暂反应性表达增加,周期蛋白E与CDK2、CDK4 mRNA在5 min时达到峰值,周期蛋白D mRNA在10 min时达到峰值,随后一直呈减少趋势;CDK6与周期蛋白B mRNA表达出现双峰现象,分别于5 min和30min达第一峰,随后表达减少,于2 h达最低点,接着又表达增加,于12 h达第二峰。p21 mRNA表达量于30 min达峰值,随后逐步减少,3 h时表达最低,之后又缓慢增加。结论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发生的病理过程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震荡性表达相关,各因子共同促进细胞肥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花前胡甲素(Pd-Ia)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核转录因子c-Ju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核转录因子c-Jun蛋白表达情况;[3H]亮氨酸掺入法及[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细胞内蛋白、DNA合成。结果:AngⅡ(10-6 mol·L-1)刺激心肌细胞2 h后,细胞核内c-Jun蛋白表达显著增强,为对照组的2.8倍(P<0.01);24 h后,细胞内DNA、蛋白合成显著增加(P<0.05)。白花前胡甲素对此有显著抑制作用(P< 0.05)。结论:白花前胡甲素能够拮抗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c-Jun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 miR-34a 与自噬通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在血管紧张素(Ang)Ⅱ 诱导的原代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大鼠心肌细胞, 分成 3 组: 阴性对照慢病毒(NC)组、AngⅡ 刺激+阴性对照慢病毒(AngⅡ +NC)组、AngⅡ 刺激+miR-34a 过表达慢病毒(AngⅡ +miR-34a)组。激光共聚焦检测心肌细胞肥大变化; 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 miR-34a、心房钠尿肽(ANP)和 β- 肌球蛋白重链(β-MHC)表达; 利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测定 AMPK/mTOR 信号通路的活性变化。 结果 与 NC 组比较, AngⅡ +NC 组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增大(P< 0.05); 与 AngⅡ +NC 组比较, AngⅡ +miR-34a 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减少(P< 0.05)。 与 NC 组比较, AngⅡ +NC 组的 miR-34a 表达下调, ANP 和 β-MHC 表达上调(均 P< 0.05); 而与 AngⅡ +NC 组比较, AngⅡ +miR-34a 组的 miR-34a 表达上调, ANP 和 β-MHC 表达下调(均 P< 0.05)。 与 NC 组比较, AngⅡ +NC 组 p-AMPK/AMPK 增加, p-mTOR/mTOR 减少(均 P< 0.05); 与 AngⅡ +NC 组比较, AngⅡ +miR-34a 组 p-AMPK/AMPK 减少, p-mTOR/mTOR 增加(均 P< 0.05)。 结论 miR-34a 能抑制 AngⅡ 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其作用部分是通过改变 AMPK/mTOR 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系膜细胞(GMC)增殖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对血管紧张素-(1-7)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GMC,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Sar^1,Ile^8]-AngⅡ+Ang-(1-7)组、、PD123319+Ang-(1-7)组,通过[^3H]-Thymidine及[^3H]-Leucine掺入分别测定GMC的DNA、蛋白质合成;结晶紫染色检测细胞数日,观察系膜细胞增殖情况,探讨Ang-(1-7)是否通过AngⅡ受体发挥作用。结果: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GMC的DNA、蛋白质合成及细胞数日增加;[Sar^1,Ile^8]-AngⅡ和PD123319不影响Ang-(1—7)的上述作用。结论:Ang-(1—7)能抑制基础和AngⅡ诱导的GMC增殖,其作用的发挥不通过AngⅡ的AT1和AT2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麦冬皂苷D是否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引起的心肌肥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MTS法检测麦冬皂苷D的细胞毒性;其次将1μmol·L~(-1)的AngⅡ作用于H9c2细胞24h后引起心肌肥大,用不同浓度的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OPD)共处理,BCA法检测总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标志性肥大基因BNP和β-MHC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蛋白LC3B的表达,同时运用高内涵筛选技术检测心肌细胞自噬蛋白LC3B的表达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结果细胞活力的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ngⅡ不同浓度作用24 h后,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而麦冬皂苷D的高浓度(50~100μmol·L~(-1))可明显抑制细胞的活性;AngⅡ作用于心肌细胞24h后,可引起心肌肥大,导致特异性肥大基因mRNA表达上调,并且明显增加细胞总蛋白含量;同时使心肌细胞自噬增强;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而麦冬皂苷D共处理能明显逆转上述指标。结论麦冬皂苷D对AngⅡ所诱导的心肌肥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眼睛蛇毒心脏毒素(Cardiotoxin,CTX)对心肌细胞的形态、收缩幅度和细胞内钙离子([Ca^2+]i)的作用。方法 应用荧光计量法(以Fura-2/AM为荧光染料)及光学成像系统来测定单个心肌细胞[Ca^2+]i和收缩幅度。结果 0.001~1μmol/L的CTX使心肌细胞由杆状变成圆形,药物的作用从第1分钟时开始,到第20分钟时趋于稳定。在电刺激存在的情况下,1μmol/L的CTX最初导致电诱导的[Ca^2+]i和收缩幅度瞬间增加,接下来[Ca^2+]i时程延长,最终细胞对电刺激不敏感、突然收缩、[Ca^2+]i持续增高。在缺乏电刺激的情况下,1μmol/L的CTX可诱导Ca^2+震荡波、持续性[Ca^2+]i增高,这种作用与40mmol/L的KCl和10mmol/L咖啡因所引起的[Ca^2+]i瞬间增加不同。结论 CTX作用初期使[Ca^2+]i增高,使细胞[Ca^2+]。超载,同时伴随细胞形状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血脂康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简称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以及血脂康对AngⅡ此诱导作用的干预。方法用ELISA法检测AngⅡ对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用RT—PCR检测AngⅡ对内皮细胞E-选择素mRNA表达的影响,用细胞计数法观察经AngⅡ作用的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率,同时检测血脂康的干预效应。结果四种不同浓度的AngⅡ(10^-8、10^-8、10^-7、10^-6mol/L)能诱导内皮细胞E-选择素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率,且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而血脂康(500ng/ml)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E-选择素及其mRNA的表达,降低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率。结论血脂康能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