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胆囊癌早期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 ,早期确诊较为困难 ,临床确诊的多为进展期胆囊癌 ,手术切除率低。 1987年Nimura报告胆囊癌的进展形式为 :(1)肝床、肝实质浸润。 (2 )沿Glis son鞘向肝门部浸润。 (3)以上 [(1)、(2 ) ]二者兼有。 (4 )广泛的淋巴结转移 ,(5 )特殊类型 ,浸润肝床向肝内膨胀性增殖 ,不浸润胆管。沿胆管向肝门部或向肝十二指肠韧带浸润。根据胆囊癌病期、累及范围 ,可采用多种术式。作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治疗胆囊体、颈部癌沿胆总管全程浸润转移 1例。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  病人女 ,5 0岁。右上腹间…  相似文献   

2.
胆囊癌占各种胆道疾病手术的1~2%,5年生存率在0~10%之间,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是10~30%。作者对1970~1989年113例得到治疗的胆囊癌病例进行分析和随访,男87例,女26例,确诊时平均年龄64.7岁,76例(67%)手术切除,其中34例(30%)施行根治性手术,42例(37%)行姑息性手术。37例(33%)只行剖腹探查、内引流或未手术治疗。 胆囊癌的手术方式与其局部浸润、淋巴转移、静脉转移及胆管内扩散有关。胆囊癌常浸润至肝脏第ⅠVb、Ⅴ和Ⅵ段,文献报道是65~95%;淋巴转移以胆囊管、胆管及肝门区淋巴结为第1站,胰头周  相似文献   

3.
血管生成与胆囊癌发展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胆囊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用抗人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的单克隆抗体测定42例人胆囊癌组织中的MVD,并分析其与胆囊癌各种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MVD与胆囊癌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1)和远处转移(P<0.05)密切相关,而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MVD>54.82的胆囊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结论 肿瘤微血管密度与胆囊癌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对判断胆囊癌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胆囊癌、胆囊腺瘤中的表达 ,以探讨其对胆囊癌Nevin分期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从我院 1990年~ 2 0 0 0年 110例胆囊癌和 80例胆囊腺瘤手术病人中随机选择 44例 ,其中胆囊癌 2 4例 (病理检测结果表明 ,13例有远处转移 ,其中 5例转移至肝脏 ,8例淋巴血行转移中 ,4例肝十二指肠韧带、胃右动脉旁和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4例转移至胰腺 ,一例腹腔广泛转移 ,一例转移至大网膜 ) ,胆囊腺瘤 2 0例 ,根据临床资料 (肿瘤浸润的层次 ,侵犯的范围等 ) ,胆囊癌作Nevin分期 ,Ⅰ、Ⅱ、Ⅲ期 11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膜型1基质金属蛋白酶(MT1-MMP)在胆囊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胆囊癌74例和胆囊腺瘤、慢性胆囊炎各10例的石蜡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测定上述病变组织的MMP-1、MT1-MMP表达。应用Kaplan-Meier生存比较、Cox风险模型分析与胆囊癌血管生成拟态(VM)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结果①胆囊癌MMP-1、MT1-MMP表达明显高于胆囊腺瘤、胆囊炎(P0.000 1);VM(+)胆囊癌MT1-MMP表达明显高于VM(-)胆囊癌(P=0.003 9),而MMP-1则无差别。②MMP-1表达与VM(-)胆囊癌的Nevin分期(P=0.003 6)、分化程度(P=0.010)、肝转移(P=0.003)和淋巴结转移(P=0.002)正相关;MT1-MMP表达与VM(-)或VM(+)胆囊癌的Nevin分期(P=0.013或P=0.033)、浸润深度(P=0.045或P=0.035)、淋巴结转移(P=0.046或P=0.025)和肝转移(P=0.030或P=0.027)正相关;MMP-1、MT1-MMP表达与VM(-)胆囊癌正相关。③VM(+)胆囊癌MT1-MMP表达在Nevin S3~S5期(P=0.000 1)、侵犯浆膜(P=0.001)、淋巴结转移(P=0.000 2)和肝转移(P=0.004)同样分组条件下分别明显高于VM(-)胆囊癌;MMP-1仅在肝转移组,VM(+)胆囊癌表达显著高于VM(-)(P=0.038)。④无论在MMP-1、MT1-MMP单独表达阳性或二者均阳性,VM(+)胆囊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都明显短于VM(-)组(P=0.025 1或P=0.022 5或P=0.025 0)。Cox多因素分析表明,VM、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手术方式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胆囊癌MMP-1、MT1-MMP高表达,MT1-MMP表达与胆囊癌VM相关,MMP-1则与胆囊癌VM无关。MMP-1、MT1-MMP可作为评判胆囊癌Nevin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或肝转移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而MT1-MMP还可作为判断胆囊癌否存在VM和VM胆囊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肝外胆管恶性肿瘤的25%。据统计,胆囊癌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女∶男约为3∶1)。胆囊癌转移途径以淋巴转移和肝脏直接浸润最为常见。目前,手术仍是胆囊癌最有效的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人胆囊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技术检测KISS-1在59例胆囊癌(其中肝脏侵犯13例,淋巴结转移13例)、7例癌旁和6例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KISS-1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和癌旁组织(P<0.05).在胆囊癌中,KISS-1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而与胆囊癌的浸润深度、肝脏侵犯及临床分期(Nevin分期)有关(P<0.01).KISS-1在Ⅰ Ⅱ期和Ⅲ Ⅳ期以及V期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3%、57.1%和27.8%,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2).结论 KISS-1的表达降低与人胆囊癌的发生及其侵袭、转移过程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正>胆囊癌是指发生于胆囊底部、体部、壶腹和颈部(包括胆囊管)的恶性肿瘤,在胆道系统中发病率最高,并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由于解剖位置特殊,早期无特异性症状,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此外,特殊的解剖位置使胆囊癌极易向肝脏等邻近器官浸润并发生淋巴结转移而不能根治性切除。上述原因导致该肿瘤的预后非常差,5年生存率不足5.0%~([2])。胆囊癌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治疗的时机和肿瘤的分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晚期胆囊癌中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20例晚期胆囊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5天静脉给药;替吉奥60 mg/m2/d,分两次口服,持续口服14天,三周为1周期,至少应用两周期,两疗程后评价患者的疗效、毒副反应等。结果入组20例均可评价疗效,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8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为30%,肿瘤控制率70%。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无1例死亡,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皮疹、肝功能损害。结论晚期胆囊癌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的近期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可。  相似文献   

10.
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胆道系统肿瘤的2/3,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5位.胆囊癌的疗效长期徘徊不前,5年总体生存率为5%.综合治疗依然是胆囊癌治疗的主要方式.随着对胆囊癌浸润、转移途径的了解,外科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支持的进步,放、化疗方案的改进,胆囊癌的综合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1.
胆囊癌的侵袭转移特点与其解剖结构密切相关。直接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是胆囊癌的主要侵袭转移途径。国内外一致认为,手术是治疗胆囊癌的惟一根治性手段,主要根据其TNM临床分期选择手术方式。对T1b及以上的胆囊癌,建议行D2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2.
胆囊的解剖学特点及胆囊癌浸润转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癌的侵袭转移与胆囊的解剖特点密切相关。胆囊具有直接连接肝床、薄弱的黏膜下肌层、丰富多向的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胆囊静脉直接汇入门静脉、与周围脏器关系密切等解剖特点。肝转移和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浸润转移方式,胆管转移多表现为直接浸润并且常伴有神经侵犯。周围脏器侵犯、腹腔播散和远处转移是胆囊癌的晚期表现。从解剖和病理生理的角度认识胆囊癌的浸润转移特性,将有助于理解不同部位、类型、不同进展期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3.
103例原发性胆囊癌疗效及预后评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经验,探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其预后的影响,并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13例胆囊癌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分期、外科手术方式等相关因素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103例患者获随访,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9.6±18.4)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0%、25.0%、8.0%;根治性切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42.0%、19.0%,与姑息手术组、剖腹探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扩大根治者生存(16.2±3.7)个月,明显长于姑息性切除术者的(9.2±1.1)个月(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治疗方法与胆囊癌的预后独立相关。结论胆囊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早期发现率低,早期诊断和手术是提高胆囊癌预后的关键。高危患者可适当放宽胆囊切除的指征,对未能手术的高危患者应定期随访、严密监测;对晚期胆囊癌应行积极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胆囊癌是一种浸润转移早、预后差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化放疗,疗效均不甚满意。本研究探讨中药斑蝥的低毒提取物去甲斑蝥素对人原发性胆囊癌GBC-SD细胞的基质溶解相关基因蛋白MMP2、TIMP2和MMP2/TIMP2的影响,以探讨其抗侵袭转移机制。 1.实验材料:人胆囊癌GBC-SD细胞株:购自上海细胞所国家细胞库。药物:去甲斑蝥素,购自北京第四制药厂。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相似文献   

15.
卡培他滨抑制肝细胞癌肺转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对肝细胞癌(HCC)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HCC及其肺转移灶组织中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的表达;3例肝癌切除术后复查发现肝癌肺转移的病人采用PD-ECGF相关的卡培他滨化疗(剂量为1250mg/m^2,2次/d,口服持续14d,再停止7d,21d为一个化疗周期);每例病人5~6个周期。结果10例HCC组织中有7例表达PD-ECGF,癌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率仅30%(3/10),而其肺转移灶组织中有8例表达。3例病人均能耐受卡培他滨治疗,未见严重的化疗并发症。1例口服卡培他滨疗程结束后复查发现肿瘤完全缓解,肺转移灶消失;1例肺转移灶稳定无进展;1例肺转移灶进展并转移至脑部。3例病人发现肝癌肺转移后生存分别已达18、13和5个月。结论PD-ECGF在HCC肺转移灶组织中高表达,卡培他滨口服化疗可作为治疗肝癌肺转移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Flt-4 在mRNA 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0 年8 月至2010 年8 月我院手术切除病理明确的19 例原发性胆囊癌和13 例胆囊腺瘤样息肉新鲜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在mRNA 和蛋白水平检测Flt-4 在原发性胆囊癌和胆囊腺瘤样息肉的表达情况,并分析Flt-4 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的病例与胆囊癌肝浸润、淋巴转移、病理分级和Nevin 分期等恶性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在胆囊癌和胆囊腺瘤样息肉组织中Flt-4 mRNA 阳性表达率为73.68%(14/19)和7.69%(1/1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免疫组化染色Flt-4 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42%(13/19)和7.69%(1/1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Flt-4 的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肝浸润、淋巴转移和Nevin IV、V 期组明显高于无肝浸润、无淋巴转移和Nevin I、II、III 期组(P<0.05),而在高、中和低分化组三者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Flt-4 在mRNA 和蛋白水平均存在高表达,Flt-4 的阳性表达同胆囊癌肝浸润、淋巴转移和Nevin 分期明显相关,但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囊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28例晚期胆囊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静脉给药;替吉奥60 mg/m2/d,分2次口服,第1~14天,3周为1周期,至少应用2周期,2个疗程后评价患者的疗效、临床受益反应、毒副反应等。结果入组28例均可评价疗效,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10例、进展9例,总有效率为32.1%,肿瘤控制率53.6%。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无一例死亡,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皮疹、肝功能损害。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囊癌近期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8.
<正>胆囊癌是常见的胆道系统肿瘤之一,发病率列消化系统肿瘤第6位,为(0.5~2.7)/10万。胆囊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疾病进展迅速,易浸润周围组织和血管,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初诊胆囊癌病人多已晚期,40%~75%的病人合并远处转移,预后极差~([1])。50%~70%的胆囊癌是在初诊为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中及术后发现~([2]),即意外胆囊癌(incidental gallbladder cancer, IGBC)。IGBC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进展期胆囊癌的转移方式和扩大根治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介绍进展期胆囊癌转移方式和手术方法的最新进展。方法 对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进展期碍囊癌的转移和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淋巴转移和肝浸润是进展期胆囊癌的主要转移方式,日本胆道外科协会的胆囊癌分期比国际抗癌联盟的分期更为合理。进展期胆囊癌中,T2n1-2M0的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效果最好;对侵周围脏器但尚无n3转移的患者,可实施扩大根治术;对已有n3、n4淋巴结转移或手术已不能完整切除肿瘤的患者,手术意义不大。结论 胆囊癌分期以采用日本胆道外科协会的标准为宜,对进展期胆囊癌的病例进行性的行扩大根治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多数胆囊癌病人在就诊时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低,目前胆囊癌的治疗效果还不甚理想。姑息性治疗包括姑息性手术、辅助放化疗、靶向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解除黄疸是胆囊癌姑息性手术的主要目的,应尽量考虑作内引流术。辅助放疗对伴有淋巴结转移和局部浸润的胆囊癌病人是有益的,放射剂量越高对肿瘤控制效果越好,为了降低毒副反应,可行放疗强度调节治疗。胆囊癌的辅助化疗方案应包含gemcitabine,与柏类或阿霉素类联合可能会增加其疗效。胆囊癌靶向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成熟的药物用于胆囊癌的靶向治疗。总体来说,目前有关胆囊癌的姑息性治疗的研究还比较局限,尚需开展多中心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来评价出较好的胆囊癌辅助治疗方案,以延长胆囊癌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