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严志 《广东医学》1997,18(3):150-151
通过对115例病毒性肝炎患儿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测定和进行动态观察,并将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甲乙混合型肝炎患儿与32例正常儿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患儿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随着病情发展,甲型肝炎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明显升高,乙型肝炎却没有变化。表明机体感染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后,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会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对148例甲型肝炎患者和150例正常人血清进行类风湿因子检测的结果表明,甲型肝炎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本文并就甲型肝炎患者类风湿因子产生机理进行初步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7年7~10月,金沙县出现了甲型肝炎暴发病流行,我院共收治甲型肝炎病人364例(全县700多例)。通过严格隔离。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对症、支持等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及时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传染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勤环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2):894-894
一、病毒性肝炎1甲型肝炎: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报道了我国研制的规范化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及LA1株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并对135340名受试儿童随机分成LA1、H2株接种组及对照组,接种后观察发现对照组发生甲型肝炎37...  相似文献   

5.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目的观察我国研制的规范化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与LA1株的免疫原性并考核其保护效果。方法135340名受试儿童以系统随机分组方法,另360012名儿童以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疫苗接种组与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甲型肝炎发病率。此外,检测甲型肝炎抗体为阴性的部分易感者,在接种H2株与LA1株后2~6个月,抽血检测甲型肝炎抗体阳转率与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对照组发现甲型肝炎37例,两株疫苗接种组均未发现病例,保护率均为100%,两组保护率合并后的95%可信限下限为921%。用于现场研究的H2株(1070TCID50)抗体阳转率为9487%,LA1株(10675TCID50)为8316%。抗体阳转率与疫苗滴度有剂量效应关系。活疫苗接种2次,抗体阳转率达100%。观察期间未发现任何严重副反应。结论H2株与LA1株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良好,与国外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相比具有同等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甲型肝炎发病率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目前认为,控制甲型肝炎的最有效手段是接种甲肝疫苗,我省1992年开展甲肝疫苗接种工作以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甲型肝炎发病率明显降低,现将我镇五年来甲肝疫苗预防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甲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研究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科,武汉430030林剑国,石淑仙关键词甲型肝炎;杀伤细胞.天然中图法分类号R512.6+1,R392,12为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变化在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发病中的作用,我...  相似文献   

8.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我国虽然乙型肝炎现患率较高,但甲型肝炎暴发或散发流行仍时有发生,甲型肝炎仍是我国发病较高的一种肝炎[1],本文针对2010年2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我县暴发流行性甲型肝炎97例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次在南也门近海中国捕鱼船队中甲型肝炎流行的调查和控制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医院周丽娟南也门为中东地区沿海国家,经济情况和卫生条件较差,人们卫生习惯不良,胃肠道传染病如甲型肝炎、伤寒、霍乱、痢疾等常易以暴发流行方式传播。1994年初,该地流行甲型肝炎,居民...  相似文献   

10.
甲型肝炎抗原于1973年由Feinstone氏用免疫电镜法在实验性甲型肝炎患者的急性期大便中发现。1975年Maynard氏在哥斯达黎加的一次甲型肝炎流行中,从急性期病人的大便中证实了上述结果。通过人体、黑猩猩、狨猴的实验性感染,证实甲型肝炎抗原就是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抗原分离成功后,很快应用于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与乙型肝炎不同,甲型肝炎抗原只存在于感染后的肝脏,及潜伏后期或急性期的胆汁、大便中。病毒血症时间较短。到目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久美七十味松石丸治疗病毒性甲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两组病例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并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两药对病毒性甲型肝炎的治疗效果。结果:久关七十味松石丸在治疗病毒性甲型肝炎的总体疗效方面效果要优于二十五味松石丸,尤其在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诸如:恶心呕吐、胃纳不佳、皮肤巩膜黄染、小便赤黄等方面效果显著,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久美七十味松石丸对病毒性甲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丽珠肠乐治疗小儿急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珠肠乐治疗小儿急性肝炎的疗效观察王应麟,陈平,申爱花北京中医院(100010)我院自1993年3月至1994年3月,对儿科甲型肝炎应用丽珠肠乐治疗40例,并与单纯中药治疗小儿甲型肝炎做了临床应用观察,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6...  相似文献   

13.
丁蕴烨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10):1052-1052
59例甲型肝炎在典型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结果的出现前,B超示胆囊有实质性病变,说明,胆囊异性改变甲型肝炎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HAV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弄清甲型肝炎(甲肝)患者粪便排出HAV的持续时间,对控制甲型肝炎的流行十分重要。据文献报道,甲肝患者粪便排出HAV的时间长达7周,但目前尚有争议。作者对本院收治的20例甲肝住院病人的粪便排出HAV的持续时间采用RT-P...  相似文献   

15.
杨华  王英 《中国当代医学》2004,3(12):109-110
目的分析嵩明县2001年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情况,以便找出原因所在。方法对2001年嵩明县报告发病的甲型肝炎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嵩明县甲型肝炎发病率以杨桥乡最高,小街镇、嵩阳镇次之。季节以6—8月份为发病高峰。年龄职业以7岁以前的学龄前儿童及15岁以下的中小学生为主。结论乡(镇)及幼托机构,学校的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大部分15岁以下的儿童缺乏免疫保护力,最终引发甲型肝炎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59例甲型肝炎在典型临床症状及实验检查结果出现前,B超即示胆囊有实质性病变.说明,胆囊特异性改变对甲型肝炎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87例HBsAg阳性重叠感染甲型肝炎的临床及血清学变化占定凤,徐敏华,陈懿娟(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邮编310004)我国HBV感染情况相当普遍,HBsAg携带率高达7~12%并有上升趋势,而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甲型肝炎也比较多见。文献报道[1.2]HB...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南昌市西湖区2004-2008年甲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甲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昌市西湖区2004-2008年甲型肝炎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西湖区5年间共报告102例甲型肝炎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44/10万,男女性别比为1.76∶1,高发人群为学生,占18.6%,11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占15.7%。结论甲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免疫接种及以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作好儿童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作好成人甲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工作,特别是应加强对从事餐饮服务行业人员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2006年集安地区甲型肝炎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情况。方法 对2006年检出的36例甲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集安地区共检出36例甲型肝炎患者,男22例,女14例,患者主要分布在市郊区,而后向市区人口密集地区扩展,以农民为主。年龄跨度大,最小为7岁,最大为64岁,其中以青少年发病率较高,患者治愈率为100%。结论 针对集安地区甲型肝炎发生进一步加强地区传染病检测工作,加强对郊区农民健康检疫工作和相关卫生管理工作,做好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8O例甲型肝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并与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表明甲型肝炎患儿急性期T细胞亚群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均有变化,提示甲型肝炎患儿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