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WBC)和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计数对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采集的儿童外周血干细胞28例,年龄2岁10个月~14岁,中位年龄10岁。共采集31次,自体7例次采用化疗+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异体24例次采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均在动员后4~5 d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单次平均循环血量(7593±2248)ml,单次产品体积(126±42)ml。干细胞产品进行血常规计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数量。结果儿童外周血干细胞单次采集产品MNC与性别、年龄无关(P=0.44;P=0.81),与外周血WBC、MNC计数相关(P=0.03;P=0.01),产品CD34~+细胞数与性别、年龄、外周血WBC无关(P=0.15;P=0.79;P=0.66),与采前MNC计数相关(P=0.02)。其中24例患者采集前外周血MNC3.75×10~9/L,单次采集的干细胞产品MNC数为(9.88±3.16)×10~8/kg,CD34+细胞数为(7.51±4.74)×10~6/kg。结论外周血MNC数量是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动员后外周血MNC数量3.75×10~9/L,具有做为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评价指标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确定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能否可靠预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效果。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ProCOUNT方法对采集的 2 5份次移植物和采集当天外周血行CD34+细胞绝对计数 ,同时做外周血常规检查和移植物集落形成单位 (CFU)计数 ,每份次移植物以CD34+/kg ,单个核细胞 (MNC) /kg,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 /kg ,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E) /kg等为指标 ,与患者采集当天的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CD34+细胞百分比、WBC ,MNC ,中性粒细胞(NEU)或血小板 (PLT)等各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 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与移植物CD34+/kg高度相关 (r=0 790 ,P <0 0 0 1) ,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与移植物CD34+/kg相关 (r=0 6 17,P <0 0 5 )。外周血WBC、MNC、NEU、PLT或RBC与移植物CD34+/kg无关。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与移植物CFU E相关 ,而与CFU GM无关。外周血MNC与移植物MNC/kg相关。 ( 2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移植物CD34+/kg只与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高度相关 (P <0 0 0 1) ,而与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无关。结论 移植物CD34+/kg只与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高度相关 ,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能够可靠预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对患者年龄、性别、动员方案、疾病状态、采集机器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以上因素对干细胞动员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采集前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量与采集的CD3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动员方案对CD34^+细胞采集数及CD34^+细胞采集成功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影响,而性别、年龄、确诊到动员间隔时间、既往化疗方案、骨髓受累与否等对干细胞采集数量影响并不显著。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数量与采集的CD34^+细胞数呈正相关。采集前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单个核细胞计数与采集成功密切相关。结论:化疗联合细胞因子的动员方案采集造血干细胞优于单用细胞因子的动员方案。通过采集前白细胞计数及单个核细胞计数确定合适的采集时机,可以提高采集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混合移植健康供者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与骨影外周血混合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的关系。对70名亲缘健康供者均皮下注射rhG-CSF5μg/(kg·d),连续5天。第4天和第5天分别采集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首次干细胞采集时用EX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供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和外周血混合采集物中的CD34^+细胞数量。结果表明:rhG—CSF动员的70例供者首次干细胞采集时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数量为(1.15±0.60)×10^9/L;骨髓和外周血采集物中的CD34^+细胞总量分别是(5.854±2.93)×10^7和(1.33±0.77)×10^8;骨髓和外周血混合采集物的CD34^+细胞总量是(1.92±0.86)×10^8。Pearson和Spearman分析显示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10^9/L)与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的总量(相关系数:r=0.265,P=0.027)、外周血采集物中CD34^+细胞总量(r=0.340,P=0.004)以及混合移植物中CD34^+细胞的总量(r=0.398,P:0.001)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与骨髓采集物、外周血采集物以及混合移植物中CD34^+细胞的总量均呈正相关关系(P值分别为0.027、0.004和0.001)。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对混合移植物中CD34^+细胞总量预测的敏感性是71%,特异性是70%(P=0.007)。结论:rh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混合移植健康供者首次干细胞采集时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可有效预测输注给受者的CD34^+细胞总量即采集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未动员的采集因素。 方法对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56例实体瘤组患者及53名健康组供者未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简称未动员)就使用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比较分析2组采集前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计数、血红蛋白(Hb)浓度、单个核细胞(MNC)计数及采集效果差异,并分别与部分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所有未动员采集者均成功采集到一定数量的MNC,CD34细胞。(1)健康组采集前Hct、PLT、Hb指标均高于疾病组[(44.81±3.99)% vs (38.38±4.49)%;(230.91±44.63)×109/kg vs(202.88±60.39)×109/kg;(146.09±16.62)g/L vs (129.07±15.54)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4、2.74、5.51,P<0.05)。(2)健康组采集物中MNC总数、WBC计数均高于疾病组[(2.81±1.35)×108/kg vs(1.99±1.05)×108/kg;(92.23±29.46)×109/L vs(54.60±23.61)×109/L],CD34、MNC却低于疾病组[(1.17±0.66)% vs(1.65±1.01)%;(53.68±20.19)% vs(65.11±1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7.35、2.91、3.24,P<0.05)。(3)健康组采集物CD34细胞及MNC总数均与采集前Hct指标成负相关(r=-0.30915、-0.19624,P=0.00004、0.01119),CD34细胞数与采集血总容量、采集者体质量成负相关(r=-0.04114、-0.15436,P=0.02612、0.03071);(4)疾病组采集物CD34细胞及MNC总数与采集前PLT计数、采集者体质量指数成正相关(r=0.14135、0.19609;r=0.04678、0.14765,P<0.05),CD34细胞数与采集前WBC计数、体质量成正相关(r=0.02028、0.18605,P<0.05)。 结论所有未动员采集者其PBSC采集效果与采集前WBC和PLT计数、Hct、体质量指数、采集循环血量和成品量均有关联,其中健康组采集物中MNC总数、WBC计数高于疾病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患者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对79例采集前未动员的肿瘤患者(A组)行自体血外周血干细胞(PBSC)采集,所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数分别与采集前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与52例采集前动员的血液肿瘤患者(B组)所采集获得MNC和CD34~+细胞数进行比较。结果未动员的A组患者均采集成功:(1)其外周血中存在并能够采集到一定数量的MNC、CD34~+细胞。(2)与B组(动员组)比较,A组MNC、CD34~+细胞总数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与B组的MNC和CD34的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采集物的MNC、CD34~+细胞数量与采集前自身的WBC计数、Hb、BMI、apoB、Hct、血小板计数、MNC均无明显相关性,而采集的MNC细胞数与采集前自身的TG水平是呈负相关。结论未作动员的肿瘤患者其外周血都可以安全地采集到一定浓度的、并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的PBSC。肿瘤患者自身PBSC采集效果与采集前TG水平因素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因素及对健康供者的影响。181例志愿健康供者应用G-CSF5-10μg/(kg·d)动员,10例应用G-CSF3.3-4.9μg/(kg·d)动员,12h1次,连续动员4-5d;采集、检测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MNC)数与CD34+细胞数,并观察供者动员及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表明,与动员前相比,动员后(采集前)供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平均升高7倍(P〈0.01);血小板数明显下降(P〈0.01);血红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性。动员第4或5天采集效果无差异。男性供者采集的MNC、CD34+细胞数高于女性(P〈0.01),高体重供者采集的MNC、CD34+数高于低体重供者,年龄对采集效果无明显影响。G-CSF剂量与采集效果无线性关系。供者不良反应轻微。结论:G-CSF可以有效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供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马莉  顾翔  吴蔚  倪军  王红  吉薇  沈连军  孙梅  顾健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989-1991
【目的】通过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pCsF)动员后的干细胞采集物中CD34+细胞及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以评估干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患者经rhG—CSF动员后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干细胞,将采集物按照白细胞计数标准操作程序计数单个核细胞,取采集物一滴制成血涂片,以瑞氏染色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血细胞形态分析。同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CD34+以评估干细胞成分。将制备成一定的浓度的干细胞悬液进行相关疾病治疗,观察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采集当天供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为(47.36±17.21)×10^9/L。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为(0.12±0.12)%,采集物中CD34+细胞百分比为(0.33±0.30)%。单个核细胞数为(5.09±3.14)×10^8/L,单个核细胞比例为(81.62±17.94)%。其中淋巴细胞比例为(60.43±12.20)%,单核细胞比例为(15.30±9.24)%。幼稚阶段粒细胞(包括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中、晚幼粒细胞)比例为(8.32±4.16)%。以干细胞悬液进行心肌修复时,结果发现自体外周血CD34+干细胞移植后能改善心脏功能,使胸闷、胸痛、气短等临床症状好转。在以动员后的干细胞悬液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结果显示经多点注射数天后病变部位可见散在新生小动脉,新生血管中有移植的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标志。【结论】通过对rhG-CSF动员后的干细胞采集物进行CD34+计数、单个核细胞MNC分类及形态学分析,可以客观评估采集物质量,并可根据需要配制成不同浓度和细胞数的细胞悬液以应用于临床治疗,干细胞治疗的长期疗效,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AEP化疗方案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对血液病患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的效果。方法:选择恶性血液病患者24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5例,多发性骨髓瘤(MM)6例,霍奇金病(HD)3例?以COAEP方案动员[dl(第1天):环磷酰胺(CTX)400mg/m^2,长春地辛(VDS)2mg/m^2;dl-5应用阿糖胞苷(Ara—C)60mg/m^2.依托泊甙(VP-16)60mg/m^2,泼尼松(Pred)30mg/m^2]。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取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抑制达最低点开始稳定回升(第二次回升)时为节点.予G-CSF(惠尔血)300μg/d;而对照组以动员方案结束后向细胞跌至低谷首次回升时即使用G—CSF300μg/d。2组患者开始使用G—CSF后每日查血常规,当白细胞计数〉10.0×10^9/L和单个核细胞(MNC)计数〉1.0×10^9/L时使用COBE血细胞分离机,以自动单个核细胞分离程序采集PBSC.结果:使用COAEP方案动员后,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平均获得的CD34+细胞数达每例17.25×10^6/kg。试验组患者平均使用G—CSF的时间为4.17d,采集PBSC次数为1~2次,采集液CD34+细胞数为每例11.73×10^6/kg(何均值):对照组患者平均使用G—CSF的时间为5.92d,采集PBSC次数为1~2次,采集液CD34+细胞数为每例1.79×10^6/kg(几何均值),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8),结论:COAEP联合化疗可作为血液病患者自体PBSC动员的方案,并能获得良好的干细胞产率:患者白细胞开始稳定回升时使用G—CSF,可显著提高PBSC产率:根据患者外同血白细胞计数及单个核细胞数决定PBSC采集时机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X+G-CSF和DA-EPOCH+G-CSF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造血恢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0例NHL患者分别采用CTX+G-CSF及DA-EPOCH+GCSF方案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动员、采集,并予BEAM方案预处理后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分析动员效果、不良反应及自体移植后造血恢复情况。结果:CTX+G-CSF组动员期间1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降至0.8×10~9/L,其余WBC数最低值均2.0×10~9/L,3例血小板数降至80×10~9/L左右,其余患者血小板数均正常,单次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0.99(0.35-1.30)%,共采集单个核(MNC)数(3.80±2.05)×10~10~,累计MNC(5.84±2.48)×10~8/kg,CD34~+细胞数中位数3.84(3.91-6.5)×10~6/kg。DA-EPOCH+G-CSF组动员期间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最低降至(0.2-1.4)×10~9/L,1例血小板(Plt)数最低为8×10~9/L,其余均在40×10~9/L以上,单次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0.85(0.34-1.2)%,共采集MNC中位数(3.68±1.56)×10~(10),累计MNC数(6.01±2.26)×10~8/kg,CD34~+细胞数中位数4.44(2.7-7.10)×10~6/kg。2组患者采集物CD34~+细胞比例中位数、总MNC中位数,累计每公斤体重MNC数及CD34~+细胞数中位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TX+G-CSF组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为10.00(9.00-11.00)d,血小板植活平均时间为12.00(11.00-13.50)d;DA-EPOCH组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为10.00(9.00-11.00)d,血小板植活平均时间为12.50(11.00-17.25)d,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移植过程中无死亡病例。结论:DA-EPOCH联合G-CSF方案可有效动员NHL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安全性高,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动员方法对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移植后受者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2008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本院4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分为单纯动员和联合动员两组.单纯动员组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0 μg/(kg·d)皮下注射,动员4-6天开始采集;联合动员组在单纯动员基础上于采集前2-4h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观察不同组采集的MNC、CD34+细胞数及其与采集前外周血MNC数的关系,观察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回输不同组供者造血干细胞后受者造血重建情况.结果表明:两组供者采集造血干细胞数均满足移植需要,单纯动员组采集的MNC及CD34+细胞数均高于联合动员组.两组采集物中MNC与采集前外周血MNC计数均呈正相关;联合动员组采集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幅度较单纯动员组明显.单纯动员组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及逆转,联合动员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预处理方案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联合动员组相应的受者造血重建时间较单纯动员组明显缩短.结论:在G-CSF动员供体外周血干细胞时加用地塞米松,可以减少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不良反应,可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数,采集前外周血中MNC计数仍可以作为评估采集物中MNC高低的一项参考指标,特别是联合地塞米松动员干细胞对于受者造血重建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亲缘与非亲缘供者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的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捐献骨髓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健康亲缘供者及只捐献外周造血干细胞的非亲缘供者,在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的安全性方面进行比较。对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提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亲缘供者100例及2003年1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北京管理中心登记的非血缘供者71例,在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及采集后1、3、6个月及每年进行了评估。对血常规指标、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记录,并对随访期间的长期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亲缘供者提供的骨髓+外周血干细胞总MNC剂量为6.70(4.11—12.23)×10^8/kg,总CD34^+细胞剂量为3.40(1.61—13.57)×10^6/kg:非亲缘供者提供的外周血干细胞总MNC剂量为6.69(3.35-11.48)×10^8/kg,总CD34^+细胞剂量为3.50(1.15—11.60)×10^6/kg。动员时的常见副作用为骨痛,在亲缘供者的发生率为47%,在非亲缘供者的发生率为43.7%,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采集时的常见副作用为感觉异常(口唇和四肢),在亲缘供者的发生率为25%,在非亲缘供者的发生率为29.6%,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所有供者对副作用皆可耐受,没有供者因为不能耐受而中断采集。亲缘供者由于骨髓和外周血的采集,其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亲缘供者[(125.8±20.2)g/L vs(143.2±20.1)g/L](P〈0.05)。非亲缘供者由于外周干细胞采集多为2次,其血小板计数低于亲缘供者[(126.2±57.2)×10^9/L vs(162.4±72.9)×10^9/L](P〈0.05)。在长期随访中,亲缘供者与非亲缘供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长期的不良反应,健康状况良好。结论:亲缘与非亲缘供者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都是安全可行的。术前进行完备的检查,术中仔细操作、严密观察,及术后长期随访对于供者的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AL)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13例AL患者在本科干细胞移植病房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所有患者均经肾活检明确诊断,采用单用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方案采集干细胞,人均采集2次。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采集足够干细胞,主要并发症为低钙血症、低钾血症及血小板减低。采集CD34+细胞数(2.00~8.36)×106/kg,平均(4.02±2.01)×106/kg。结论对于严格选择的AL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采集足量的造血干细胞是成功行干细胞移植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FDA已批准应用于临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动员剂只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其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单药应用是目前最主要的动员方案,但可引起供者骨骼肌肉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目的:回顾性分析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应用为动员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01/2009-10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应用为动员方案进行血缘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51例,分析移植物成分、造血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结果与结论:动员96h后CD34+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为(0.97±0.13)%,CD34+CD38-细胞占CD34+细胞的比例为(37.49±4.03)%;移植后的快速造血重建与CD34+细胞、CD34+CD38-细胞输入量呈负相关。Ⅰ度、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5.5%,15.7%;局限性、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分别为39.2%,21.2%。提示在血缘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可有效实现干细胞动员,所获CD34+细胞完全可以满足快速造血重建的需要;输入较多的CD34+细胞、CD34+CD38-细胞可能利于快速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无关供者外周血千细胞(PBSC)动员和采集情况.方法 24例无关供者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 μμg·kg-1·d-1,每天皮下注射,第4、5天或5、6天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计数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结果 所有供者均安全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背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实体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是决定造血重建的重要因素。目的:主要评价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动员方案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采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患儿,确诊神经母细胞瘤30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5例,采用CDV化疗方案动员,观察采集干细胞效果。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化疗后第4~9天(平均6.5d)白细胞〈2×109L-1,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5~10mg/kg刺激造血,化疗后13~19d(平均15.5d)至白细胞〉5×109L-1后开始采集。所有病例均采集到足够的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细胞,总采集次数1~4次,平均2.1次,单个核细胞:(6.1±1.2)×108/kg,CD34+细胞为(5.3±0.8)×106,锥虫蓝拒染率:99.5%(99%~100%),动员并发症少,患儿均能耐受。其中25例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均获快速造血功能重建,白细胞开始回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1)时间为移植后10~20d(平均14d)血红蛋白恢复(〉80g/L)的时间为移植后10~30d(平均18d),血小板恢复(〉20×109L-1)时间为移植后12~35d(平均20d)。结果提示CDV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完成神经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儿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及其对小鼠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丹参素组、G-CSF组、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d1~d7,每日1次,第2~8天,采用外周血WBC和MNC计数、流式细胞术、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等检测各组给药后对外周血WBC、MNC、CD34+细胞、CD49d阳性细胞、CFU-GM、CFU-MK、CFU-E的产率及小鼠骨髓基质细胞V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丹参素组给药第7天外周血WBC、MNC数量达到高峰,分别为给药前的3倍和3.5倍;丹参素组外周血CD34+、CD49d阳性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V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03±0.24)%、(12.59±2.64)%和(50.86±8.77)%,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其CFU-GM、CFU-MK和CFU-E产率分别为(14.90±2.88)%、(12.50±4.06)%和(16.10±6.36)%,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丹参素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有一定的动员作用,且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上调小鼠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