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86例血压控制达标、且经CAG或冠状动脉CTA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的高血压患者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ATP负荷试验,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CFR;测定ATP负荷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包括舒张早期、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和左心室侧壁及间隔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m、Am),分析CFR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的关系。结果 入组患者总体CFR为2.85±0.67,其中47例CFR<3(2.35±0.40),39例CFR≥3(3.45±0.36)。CFR<3时,CFR与ATP负荷后侧壁Em呈正相关(r=0.42,P=0.003),且为ATP负荷后侧壁Em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5)。结论 血压控制达标且排除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中,约50%存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有微循环障碍的高血压患者CFR下降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双通道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双通道多普勒成像技术同步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与彩色M型血流传播速度比值(E/Vp)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病例组,选性别、年龄相匹配的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成像技术以及常规超声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峰)、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A峰),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峰值速度(Em)、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峰值流速(Am),以及M型血流传播速度(Vp),计算同步与非同步E/Vp、E/Em。分析:①E/Vp、E/Em与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的相关关系;②E/Vp、E/Em与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相关关系;③分析E/Vp、E/Em用于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的可行性。结果 ①病例组同步及非同步测得E/Vp、E/E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随着NYHA分级的增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同步E/Vp也随之增高,同步E/Vp与NT-proBNP相关性良好(r=0.77,P<0.01);③当同步E/Vp≥1.32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敏感度为74%,特异度为96%;同步E/Em≥9.11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敏感度为61%,特异度为92%。结论 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的同步E/Vp重复性好,能较准确地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年龄及性别对健康人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左心室充盈压的影响。方法 健康体检人员共213名,按年龄分为6组(20~29、30~39、40~49、50~59、60~69和70~87岁组),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计算E/A、E/Em。分析年龄、性别与以上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年龄与E、E/A呈负相关(r=-0.53、-0.70,P<0.01),与A呈正相关(r=0.58,P<0.01),与Em呈负相关(r=-0.75,P<0.01),与E/Em呈正相关(r=0.41,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E、E/A逐渐降低,A逐渐升高,在50岁后出现E/A<1,Em逐渐降低,E/Em逐渐增高,70岁后E/Em明显增高。男性E/Em值(6.04±1.05)与女性E/Em值(6.57±1.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70~87岁组女性E/Em高于男性(P<0.01)。结论 E、A、E/A、Em及E/Em与增龄关系密切,组织多普勒指标更敏感,E/Em值在70~87岁组中女性高于男性,70~87岁组女性较男性舒张功能指标减低更显著,应用二尖瓣血流频谱及组织多普勒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左心室充盈压时应充分考虑年龄及性别的影响,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给出相应的参考数值。  相似文献   

4.
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心脏功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利用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PW-TDI)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对胎儿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PIH孕妇62例(PIH组),正常妊娠孕妇60名(对照组),在胎儿心脏四腔切面,应用PW-TDI测量左心室(LV)侧壁、右心室(RV)侧壁、室间隔(IVS)与房室环交界处心肌运动速度,获得舒张早期E波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A波峰值速度(Am)、收缩期S波峰值速度(Sm),计算Em/Am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孕周增大,对照组胎儿RV、LV的Em增高,IVS、LV的Sm增高,RV、IVS的Em/Am增大(P均<0.05),PIH组胎儿LV、RV、IVS的Em、Sm升高,RV、LV的Am升高,RV、IVS的Em/Am降低,LV的Em/Am升高(P均<0.05)。与相同孕周正常胎儿相比,PIH组胎儿LV、RV、IVS的Em、Am、Em/A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0周的胎儿中,PIH组较对照组RV的Sm增高(P<0.05),<30周的胎儿中,PIH组较对照组IVS、LV的Sm降低(P均<0.01)。结论 PIH患者胎儿心脏舒张功能与收缩功能受损。PW-TDI可评价PIH患者胎儿心脏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变化规律的价值。方法 对30例左心室正常构型(LVN)的EH患者、30例左心室重构(LVR)的EH患者及30名正常人,经胸采集左心室短轴心尖水平和心底水平的二维图像,测量并计算心底部旋转角度峰值(Rotbase)、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Rotap)、左心室峰值扭转角度(Ptw)、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MVOtw)、扭转角度达峰时间(t-Ptw)和等容解旋率(IUR)。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LVN组及LVR组的Ptw、AVCtw、MVOtw、Rotap、Rotbase增加,IUR减低(P均<0.05);t-Ptw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VN组比较,LVR组的Ptw、AVCtw、MVOtw、Rotbase增加,IUR减低(P均<0.05)。高血压患者的IUR与二尖瓣环间隔及侧壁部位的舒张早期峰速度均值(Em)呈正相关(r=0.685,P<0.001)。结论 STE技术可有效评估EH患者左心室扭转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定量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左心室重构逆转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3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30例,于PCI术前2~3天及术后6个月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并比较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手术前2~3天比较,术后6个月LVMI、LVEDVI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VMI与LVEF呈负相关(r=-0.80,P<0.05)。结论 PCI能够逆转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重构,LVMI可对其予以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定量分析二尖瓣成形术对瓣环三维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30例二尖瓣脱垂患者根据术前是否伴有左心室增大分为两组,A组为左心室内径正常患者,共10例,B组为左心室内径增大者,共20例。于二尖瓣成形手术前后分别行RT-3D-TEE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二尖瓣环结构参数变化。结果 ①与二尖瓣成形术前相比,术后A、B两组瓣环面积、周长、前后径均明显减小(P均<0.05),主动脉瓣二尖瓣环夹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术后瓣环左右径、高度、高度/左右径比值明显减小(P均<0.05),而A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术后B组瓣环面积、周长、左右径、前后径及高度变化率均明显大于A组(P均<0.05)。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后,特别术前伴左心室增大时,瓣环部分三维结构可产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超重对心脏结构、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100名体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BMI<25 kg/m2,47名)和超重组(BMI≥25 kg/m2,53名)。对两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超重对心脏结构、功能及颈动脉IMT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超重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颈动脉IMT增高,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和E/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与LVDD、IVST、LVPWT、LVM、LVMI、A峰、颈动脉IMT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与E/A、E峰均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超声检查发现无任何临床症状的超重人群可发生左心室增大、舒张功能减退以及颈动脉IMT。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监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A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10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7天、术后6~9个月应用TDI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m),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m),两者比值(Em/Am),并分析其变化。正常对照组80例,应用TDI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结果冠心病组术前Em(6.81±1.19)cm/s,Em/Am 0.84±0.35,正常对照组Em(10.72±1.41)cm/s,Em/Am 1.32±0.43(P<0.05)。与冠心病组术前比较,术后3~7天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术后6~9个月Em(9.87±1.33)cm/s,Em/Am 1.19±0.25,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直架植入术后短期内左心室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左心室舒张功能会逐步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5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有侧支循环组(CCC组)和无侧支循环组(N-CCC组)。再根据冠状动脉闭塞情况及室壁运动评分将患者左心室18节段心肌分为正常心肌组、缺血心肌组和梗死心肌组。患者分别在PCI术后72 h及1个月接受超声检查,检测并比较左心室心肌整体收缩、舒张功能及心肌纵向应变(LS)和应变率(LSR)。结果 与术后72 h比较,1个月时CCC组和N-CCC组缺血及梗死心肌的LS均增大(P<0.01)。术后72 h,CCC组缺血心肌LSR-s大于N-CCC组(P<0.05)。术后1个月,CCC组缺血及梗死心肌LS均大于N-CCC组(P<0.05),且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N-CCC组(P<0.05)。结论 CCC可显著改善AMI患者PCI术后72 h缺血心肌和术后1个月缺血、梗死心肌的收缩功能及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AMI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存在左冠状动脉支配区域冠心病患者40例(对照组),2组均于术前1d、AMI组于术后1周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心脏结构及功能。结果术前AMI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及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术后左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大,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峰下降时间较术前明显增加,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即可发生心室重构,对心室重构进行早期评价及防治是再灌注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二尖瓣血流脉冲多普勒(PWD)频谱及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观察兔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以2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饲养4周,23只兔成模并存活.以建模前超声检查作为对照组,术后4周复查超声并行病理学检查,根据有无室壁瘤形成分为心肌梗死组(n=11)和室壁瘤组(n=12).测量左心室二维超声指标后,应用PWD分别测量各组二尖瓣的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应用STI技术分别测量各组左心室短轴瓣环水平、心尖水平各节段的旋转角度、短轴瓣环水平圆周应变率(SrC)和径向应变率(SrR)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C-S,Sr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C-E,Sr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C-A,SrR-A),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及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之比(SrCe/SrCa,SrRe/SrR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和室壁瘤组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及SrCe/SrCa、SrRe/SrRa均减小,以室壁瘤组更显著(P均<0.05);各组间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兔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E/A呈假性正常化,而短轴瓣环水平圆周和径向应变率、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显著减小,左心室局部和整体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采用 judkins 法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早发组(n=286,早发冠心病者)、晚发组(n=184,晚发冠心病者)、对照组(n=150,非冠心病者)三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比较早发组与晚发组的冠状动脉特点。结果晚发组、对照组在部分基线资料及部分临床指标上与早发组相比(P <0.05)。以对照组为参照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 <0.01,95%CI>1)。早发组的单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晚发组(χ2=10.998,P =0.001);而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晚发组(χ2=14.442,9.807,P =0.00,0.002)。Gensini 积分越高表明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晚发组在56-85和>85阶段的 Gensini 积分明显高于早发组,经比较(t=2.601,5.290,P =0.010,0.000)。结论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患者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多于晚发,且冠脉病变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超声二维应变显像评价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供血心肌节段在不同方向上运动达峰时间的改变.方法 140例冠心病患者,经胸采集左室心尖四腔、两腔和长轴观及二尖瓣、乳头肌、心尖短轴观二维图像.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所有心肌节段分为5组:0级组,供血冠状动脉正常;1级组,冠脉狭窄25%~49%;2级组,冠脉狭窄50%~74%;3级组,冠脉狭窄75%~99%;4级组,冠脉完全闭塞.分析各组心肌节段在纵向运动、径向运动、周向运动到达收缩期峰值应变、收缩末期应变、收缩期峰值应变率、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的时间值以及各组心肌节段到达收缩峰扭转角度、收缩峰扭转率、舒张早期峰扭转率和舒张晚期峰扭转率的时间值.采用心率对所有的时间值进行校正.结果 纵向运动:3级组到达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的时间较0级组明显延迟,4级组到达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的时间较0级1级、2级、3级组均明显延迟.径向运动、周向运动:1级组到达收缩峰值应变的时间、收缩期峰值应变率的时间、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的时间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的时间早于0级组,而2级组、3级组、4级组上述指标的达峰时间较0级组延迟,3级组较2级组好转,4级组较其他各组均延迟.扭转运动:1级组到达收缩峰扭转角度的时间、收缩期峰扭转率的时间和舒张早期峰扭转率的时间较0级组提前;3级组到达收缩峰扭转角度的时间和舒张早期峰扭转率的时间较2级组明显好转.结论 心肌节段在冠状动脉轻度缺血(25%~49%)时出现短轴方向上运动达峰时间的改变;冠状动脉狭窄≥75%心肌节段在各个方向的运动达峰时间均明显延迟.当冠状动脉狭窄75%~99%时,相应供血心肌节段运动达峰时间的延迟较冠状动脉狭窄50%~74%供血的相应心肌节段显著好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颈总动脉弹性间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41例和正常对照组31例,采用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检测心脏舒张功能,即左心房收缩末期最大径(LA)、二尖瓣前叶射血分数斜率(E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Ve)、舒张晚期充盈速度(Va)、Ve/V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Em)、二尖瓣环舒张晚期最大运动速度(Am)和Em/Am。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测量颈总动脉弹性指标,主要有血管僵硬系数(B)、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动脉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和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结果(1)高血压病组LA、EFS和V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组Va和Am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Em、Ve/Va和Em/Am低于对照组(P〈0.05);(2)高血压病组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3)高血压病组颈总动脉Ep、PWVβ高于对照组(P〈0.05,P〈0.01);(4)Va与Ep和PWVβ、Ve/Va与AC、Am与Ep和PWVβ呈显著正相关,Ve/Va与PWVβ、Era/Am与岱和PWVβ呈显著负相关,Em与各弹性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血管弹性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大动脉弹性降低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二维应变成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LAD)不同程度狭窄时局部心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72例冠心病患者中非心肌梗死患者55例,根据LAD狭窄程度分组:A组(狭窄<50%)24例,B组(狭窄50%~75%)19例,C组(狭窄>75%)12例;17例心肌梗死患者为D组.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检测LAD参与供血的11个节段应变和应变率参数的变化.结果 A组各节段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与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牢(SRE)较高尖.B组与A组比较有所下降,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比较,部分节段测值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组各相关节段S、SRS与SRE均显著降低.A、B、C组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D组SRA显著下降.A组SRE>/SRA>1,B、C、D组SRE/SRA<1.结论 二维应变成像可以敏感反映血流灌注减少引起的局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下降,有利于早期发现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冠状动态(冠脉)痉挛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脉冲技术检测20例冠脉痉挛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心尖部和前壁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的心肌运动,测量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运动峰值主时间速度积分并与19例健康成人对照分析。结果:冠脉痉挛梗塞组心尖部及前壁中段、心尖段的收缩波、舒张早期波峰值速度及时间速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舒张晚期波及前壁基底段各测值两组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脉冲技术能够准确测定心肌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对冠脉痉挛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检测提供一种定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测定冠心病患者病变血管相应节段心肌室壁运动速度,评价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选择38例冠心病住院患者,通过冠脉CT或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冠脉狭窄≥50%,病变血管共59支。其中左前降支(LAD)病变22例,回旋支(LCX)病变19例,右冠(RCA)病变18例。健康对照组20例。所有冠心病患者行冠脉CT或冠脉造影检查前均行普通超声(包括二维、M型及解剖M型超声)检查和心肌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检查,分别比较结果。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病变血管相应心肌节段室壁的舒张晚期心肌运动速度(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侧壁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无明显降低。而左室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Ve)及Ve/Va均显著降低(P<0.05)。普通超声心动图检测38例冠心病患者结果显示正常者11例,占29%,而以上患者经组织速度成像显示心室各节段Ve、Ve/Va及左室的Vs均有明显降低。结论QTVI能够直观、定量的显示心室局部缺血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的特征.方法 48例拟诊为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螺旋CT成像或心肌核素显像检查确诊,或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采集心尖左室长轴观、胸骨旁左室二尖瓣水平和心尖水平二维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分别获得左室二尖瓣水平和心尖水平短轴观整体的旋转角度一时间曲线,计算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or)、扭转角度达峰时间(Tp-tor)、收缩末扭转角度(AVCtor)、等容舒张末扭转角度(MVOtor)和等容舒张解旋率(Untw-R).根据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心肌梗死组19例,心肌缺血组19例,冠脉正常组10例.结果 心肌缺血组基底段旋转角度峰值(Prot)和收缩末旋转角度(AVCrot)均明显小于心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组的Untw-R小于冠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or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基底段的Prot与射血分数之间存在负的直线相关关系.Untw-R与射血分数和Ptor之间存在正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心尖段旋转角度明显大于基底段,使心肌缺血患者左室整体表现为更为明显的逆时针扭转.心肌梗死组左室的舒张功能严重受损.Untw-R是反映心肌舒张功能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应变(2DS)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在早期定量评估无左心室重构高血压患者右心室长轴舒张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无左心室重构的高血压患者(HT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2DS及TDI测量并记录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长轴舒张早、晚期峰值速度(Ve、Va),舒张早、晚期峰值应变率(SRe、SRa),计算Ve/Va及SRe/SRa。结果 ①2DS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T组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SRe、SRe/SRa值均减低(P均<0.05);TDI显示HT组右心室游离壁中段SRe、SRe/SRa值均减低(P均<0.05)。②2DS显示,与对照组比较, HT组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Ve、Ve/Va值均减低(P均<0.05);TDI显示HT组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Ve、Va及Ve/V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DS可较TDI更准确地评价无左心室重构高血压患者的右心室长轴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