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2):269-271
癫痫已成为了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特点为难治性、致残性和反复性。经过正规系统化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后,病情能够得到控制与稳定的患者占70%左右,但对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作,对抗癫痫药物不过敏的患者占20%~30%,从而让难治性癫痫患者在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由于频繁痫性发作而受到限制。总结、分析、归纳国内外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进展,为研究治疗难治性癫痫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81-2583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汤加味对难治性癫痫疗效及影响其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将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柴胡疏肝汤加味治疗,采集患者年龄、发病频率、依从性等资料,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改善发作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依从性、中医证候、病程、发作频率、药物治疗、发作类型与难治性癫痫疗效有关(P0.05)。依从性、药物治疗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OR:25.303、12.941)。结论:柴胡疏肝汤加味能减少发作频率,同时关注与疗效相关的因素,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癫痫是以反复发作性、短暂性、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1],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是一种可治疗性疾病,但是,在临床上仍可见到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发作通过现有手段难以获得满意的缓解,这部分患者的转归与呈良性经过的癫痫不同,称为难治性癫痫[1]。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对于难治性癫痫的疗效不是很理想,且某些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较明显,对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生酮饮食与难治性癫痫患儿的护理。方法:对2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进行生酮饮食治疗,同时监测血糖、尿酮体、血酮体,密切观察病人的不良反应,加强健康宣教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结果: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发作6例,呕吐3例,腹泻1例,酸中毒1例,便秘1例,经过对症处理后缓解;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3例病人癫痫发作减90%,11例病人癫痫发作减少75%,4例癫痫发作减少50%,2例病人效果不明显。结论:加强难治性癫痫患儿行生酮饮食治疗的护理可以降低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提高家属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温玉梅  闫致旺 《河北中医》2010,32(4):529-530
难治性癫痫的定义大多根据其发作频率和对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反应而定。Oxbury等将其认为是临床经过迁延,3种一线药物采用“最理想”的剂量单独或合并使用2年以上仍然有癫痫发作;有学者将难治性癫痫定义为:频繁的癫痫发作至少每月4次以上,  相似文献   

6.
孟陆亮 《中医研究》2010,23(11):11-12
<正>癫痫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癫痫的治疗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治疗,而不是单纯控制发作,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发作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精神心理及家庭社会3个方面)。目前,我国对癫痫的治疗,不论药物还是手术都还基本停留在以终止发作为目标的水平,如何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将是今后癫痫研究的方向[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贝止痫汤加减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痰气郁滞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难治性癫痫痰气郁滞证患者70例作为治疗组,按性别、年龄、病程、发作类型1∶1匹配对照组70例。对照组保持原有抗癫痫药物不变,治疗组在保持原有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柴贝止痫汤加减辅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比较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频次、癫痫积分(针对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癫痫发作伴随症状积分及脑电图,记录药物保留率及不良反应,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最终各纳入66例,其中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37个匹配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癫痫发作频次、癫痫积分、癫痫发作伴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 01或P 0. 05),且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或P 0. 05)。治疗4周、8周、12周后,治疗组癫痫发作频次疗效、癫痫积分疗效、癫痫发作伴随症状积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或P 0. 05)。仅治疗组1例患者经治疗后脑电图由中度异常变成轻度异常,其余所有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程度在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变化;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间药物保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柴贝止痫汤加减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痰气郁滞证患者可降低癫痫发作频率,改善癫痫发作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在2014年7月~2016年10月对难治性癫痫患者在抗癫痫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患者,符合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标准,长期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9~54岁,平均32.1±10.2岁;病程2~13年,平均7.8±3.2年;发作类型: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难治性癫痫对患者脑电图癫痫样波和背景活动的影响。方法对6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醒神开窍针刺法添加治疗,并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加用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后,19%患者发作停止,总有效率达65%;48%患者出现轻、中度副反应。在治疗有效的患者(发作减少≥50%)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显著减少或消失,但有9.3%患者癫痫样放电反而增多;醒神开窍针刺法所致EEG背景活动异常(38.9%)表现为θ活动和δ活动增多,α活动减少。结论醒神开窍针刺法是难治性癫痫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癫痫样脑电活动的减少平行于发作频率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对难治性癫痫多药耐药逆转的中医药研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5000万癫痫患者,我国约有900万患者。其中75%通过常规的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约25%的癫痫即使科学地应用常规抗癫痫药,发作仍难以控制而成为难治性癫痫(Intractab le Ep ilepsy简称IE)。在临床实践过程中AED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应用托吡酯作为添加药物对患有难治性癫痫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0例患有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分别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和丙戊酸钠缓释片与托吡酯联合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癫痫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用药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治疗后一段时间癫痫症状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实际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结论:应用托吡酯作为添加药物对患有难治性癫痫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柴贝止痫汤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按不同发作类型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柴贝止痫汤。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及心电图(EEG)改善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柴贝止痫汤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癫痫属中医"痫症"范畴,俗称"羊角风",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疾病。临床以发作性意识丧失和肢体抽搐为特征,根据脑部有无局限性损害,临床上可分为继发性癫痫和原发性癫痫,除继发性需对因治疗外,一般均需抗癫痫治疗。现代抗癫痫药物(AEDS)能使约80%的患者癫痫发作获得控制,但由于癫痫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反应对患者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不利于患者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耳甲腔)电刺激耳迷走神经(ta-VNS)可否作为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双盲法。首先,对50 名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经皮电刺激耳迷走神经治疗(ta-VNS),初步观察治疗效果。然后,将另外144 名癫痫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电刺激耳迷走神经组(ta-VNS,n=98)和经皮电刺激非耳迷走神经组(tn-VNS,n =46)。每日治疗两次,共治疗24 周。除了ta-VNS 和tn-VNS 组患者以外,其余同期入院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以校准恩格尔分级标准为疗效观察指标。在治疗后的第8 周、第16 周和第24 周,对癫痫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前期研究中的50例癫痫患者,经过8 周治疗后,6 例无癫痫发作,12 例发作频率分别减少了50%~89%。经过24 周治疗后,8例无癫痫发作,2 例癫痫发作频率减少≥90%,9 例发作频率分别减少了50%~89%。在144 例癫痫患者的研究中,经过8 周治疗后,ta-VNS 组的98 例患者中10 例无癫痫发作,6 例发作频率减少≥90%,25 例发作频率减少了50%~89%。经过24 周的治疗后,15 例无癫痫发作,6 例发作频率减少≥90%,26 例减少了50%~89%。经过前8 周的治疗,tn-VNS 对照组的46 例患者重只有3 例无癫痫发作,2 例患者减少90%以上,9 例发作频率减少了50%~89%。经过额外16 周的ta-VNS 治疗后,46 例患者中有7 例无癫痫发作,14例发作频率减少50%~89%。各组间发作频率减少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ta-VNS 与VNS 作用相类似,能够抑制癫痫发作,是一个安全、有效、经济且广泛适用的治疗难治性癫痫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左乙拉西坦联合定痫汤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小儿难治性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的34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左乙拉西坦联合定痫汤治疗的3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患儿的疾控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难治性癫痫患儿采取左乙拉西坦联合定痫汤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改善患儿的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痫症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目前临床应用的一些有效西药治疗小儿癫痫,虽经正规治疗,可能减少或减轻发作,但对难治性癫痫仍需长期或终身服药,由于药物毒副作用大,不能长期服用,尤其是对发育期的儿童.人们常寄希望于中医药为痫症患儿带来福音.多年来,中医药治疗痫症有了深入的发展,在临床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展示了中医药治疗癫痫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羚羊角胶囊作为辅助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痫自身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临床自身对照研究,观察羚羊角胶囊辅助治疗对成人部分性癫痫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添加治疗前3个月月均发作频率为基线,对89例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者分为非难治性部分性癫痫54例和难治性部分性癫痫35例,将每例最后6个月月均癫痫发作频率与基线比较,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53.9%,非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有效率(78.8%)、控制率(21.2%)较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有效率(18.9%)、控制率(0)增高,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2%,均未作特殊处理。结论:羚羊角胶囊辅助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有一定疗效,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究柴贝止痫汤加减对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频率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 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内一科住院部及门诊诊治的 90 例难治性癫痫 患者,收集时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 46 例给予柴贝止痫 汤加减联合醋酸艾司利卡西平治疗,对照组患者 44 例给予醋酸艾司利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 BDNF、NSE 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明显低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BDNF 均有不同程度提高,NSE 均有不同程度降 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BDNF 明显高于对照组,NSE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柴贝止痫汤加减治疗可以降低癫痫发作频率,降低脑损伤标记物,增加脑内保护性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贝止痫汤联合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AEDs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AEDs联合柴贝止痫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头痛、头晕、胸闷、痰多、疲乏、失眠及记忆困难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痫性发作频率,头痛、头晕、胸闷、痰多、疲乏、失眠及记忆困难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贝止痫汤联合AEDs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可有效降低痫性发作频率,减轻相关症状体征,且未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总结马融教授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经验。认为儿童难治性癫痫由于频繁发作、治疗不当等导致迁延不愈、气阴两伤,可表现为脾失运化、脾阴不足的特点。采用甘淡养阴法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是指针对脾阴不足,运用温而不燥、凉而不寒、淡而不泻、渗而不滑、甘淡平和的药物纠正脾阴虚、发挥脾的运化功能。其实质是通过甘淡平和的药物促进脾胃运化,使气血化生有源,灌溉五脏六腑,使肝血充沛,肝阴助长,肝阳得涵,阴阳互制,而使癫痫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