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2006年联合提出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是要在全世界敲起警钟,以唤起人们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关注。今年3月8日是第2个世界肾脏日,主题是“了解肾脏,关爱肾脏”,重点是“从我做起,从基层做起”,希望借此增强全社会、广大群众和全体医务人员了解慢性肾脏病、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意识,并积极改善预防和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报讯 3月9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香美在北京该分会举办的“世界肾脏日”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分会在第一个“世界肾脏日”对全社会的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健康的重要疾病,为此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  相似文献   

3.
楚修林 《中原医刊》2007,34(16):56-57
最近,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基金会联盟(IFKF)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第一个“世界肾脏日”是2006年的3月9日。开展“世界肾脏日”活动,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医务人员和广大人民充分重视慢性肾脏病(CKD),了解其危害,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4.
迎接"世界肾脏日":重视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hen YP  Wang H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0):649-651
最近,国际肾脏病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 ISN)和国际肾脏基金会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Kidney Foundations,IFKF)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第一个“世界肾脏日”就在今年3月9日。开展“世界肾脏日”活动,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医务人员及广大民众充分重视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了解其危害,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并且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没有得到早期诊断,或者即使诊断了也未能得到有效治疗。为此,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IFKF)不久前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 2006年3月9日成为第一个“世界肾脏日”。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引起全球对慢性肾脏疾病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重视,并借此将肾脏病信息传送给政府的卫生官员、全体医生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个人和家庭。  相似文献   

6.
3月13日,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在北京举行的“世界肾脏日”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当日是第三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令人惊奇的肾脏”。在我国,日前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接近10%。为了引起全球对慢性肾脏疾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重视,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联合倡议把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设为“世界肾脏日”。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丽 《安徽医学》2011,32(12):1959-1959
慢性肾脏病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10.1%~15.1%),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健康的重要疾病。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FIEF)联合提议将每年3月的第2个星期四设为“世界肾脏13”。安徽肾脏病学分会十分重视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积极响应国际上设立、宣传世界。肾脏13的号召,在中华肾脏病学会的领导下,每年的肾脏13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规模的肾脏病知识普及教育工作。2011年是第6个世界肾脏日,宣传主题是:“保护肾脏,关注心脏”。为了提高世界肾脏日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普及肾脏疾病防治知识,《安徽医学》、安徽。肾脏病分会特邀肾内肾脏病学专家撰写了该《肾脏病的心血管损害》学术专题。  相似文献   

8.
自从K/DOQI专家组提出慢性肾脏病(CKD)防治指南以来,引起了全社会对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面对CKD给人类健康与生命带来的严重危害,以及CKD认知率低、防治率低的严峻状况,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IFKF)2006年初联合提出倡议,将每年3月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以此进一步动员全球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向CKD宣战。  相似文献   

9.
矿区3265名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疾病谱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感染性疾病正在减少,而慢性感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死亡原因。为了解我矿职工的健康状况,于2008年7月至8月对全矿职工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本文就此次体检结果和职工对于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重视程度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其中慢性肾脏病(CKD)作为一种新近被了解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不仅可能会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即“尿毒症”),而且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慢性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3月13日是今年的"世界肾脏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与国际肾脏病学会同步开展慢性肾脏病的宣传工作.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令人惊奇的肾脏",宣传口号是"您的肾脏健康吗?",宣传标志是"您的肾脏每天清洁200升血液".  相似文献   

12.
本报讯(记者雍伟哲) 2007年3月8日是今年的"世界肾脏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于当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世界肾脏日"的主题宣传活动。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了解您的肾脏",宣传口号是"您的肾脏健康吗?"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在题为"关注慢性肾脏病,关爱健康,让我们行动起来"的对全社会的倡议书中指出,慢性肾脏病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目前有1.2亿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患病率高达10.8%。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慢性肾脏病是全球死亡率中位列第11的疾病,致残致死率增幅居慢病之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2023年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世界肾脏日旨在提升公众对慢性肾脏病长期规范管理的重视度,促进医护、患者及家属配合完成疾病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005年在中国行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达6万人,并以每年11%以上的速度增长……如果按6万人、每人年花费10万元计算,每年仅透析花费即在60亿元以上,国家和个人均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压力。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部分社区的调查数据显示:CKD患病率分别为9.4%、8.9%和12.1%,与国际报道类似。因此,CKD的防治工作正面临严峻挑战。 第五个“世界肾脏日”将至,今年的口号是“保护你的肾脏:控制糖尿病”。本报记者采访到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梅长林教授,请他讲述了CKD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相似文献   

15.
《看医生》2004,(9):28-2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肾病患者逐渐增多,长期危害人们的健康,是世界公认的疑难顽症.尤其是尿毒症,被人们称为“第二癌症”。它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肾功能恶化、衰竭的终末阶段。国际国内许许多多的医学工作者为攻克这一顽症,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巨大的精力,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的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许多情况下,早期查明和早期治疗肾脏疾病有助于避免更加严重的肾脏损害和其他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疾病的现状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发焕  周剑锋 《重庆医学》2007,36(5):385-385,388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常因起病隐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隐形杀手,对人类生存质量及社会发展构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8.
麻风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流行史,长期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公众对麻风的强烈恐惧和歧视,使这一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一直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肾脏病(CKD)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公认CKD是一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成为全世界国家必须面临的严重挑战。影响慢性肾脏病进程的因素很多,本文就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慢性肾脏病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岁以上成年人CKD的  相似文献   

20.
11月2—4日,由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厦门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慢性肾脏疾病为核心,从病因、进展及干预机制等不同层面,探讨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