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血管性介入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临床疗效及适应症.方法采用X线监视下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导管插入患侧子宫动脉后一次性灌注MTX150mg,并用1mm3明胶海绵颗粒行两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监测血β-HCG、B超或CT结果的变化情况及MTX副反应.结果22例异位妊娠经介入治疗全部成功,治愈率100%.血β-HCG平均26.2天降至正常,B超或CT检查显示介入治疗后平均28天包块消失.结论停经时间≤10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有腹腔内少量出血,但生命体征平稳者为异位妊娠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介入治疗异位妊娠可保留患侧输卵管、可保留生育功能[1],疗效肯定,易推广.  相似文献   

2.
姜迎春  马唯 《中外医疗》2011,30(35):35-36
目的总结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重复异位妊娠25例,占同期异位妊娠的8.47%,保守治疗7例,成功5例,手术治疗20例,其中前次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11例,本次异位妊娠全部为对侧输卵管妊娠;前次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5例,本次异位妊娠为对侧输卵管妊娠3例,同侧输卵管妊娠2例。结论输卵管炎症是异位妊娠的首要病因,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对侧输卵管情况及内出血情况等决定,有适应症的患者采取患侧输卵管切除加对侧输卵管绝育术和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能有效避免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经手术证实为输卵管妊娠,其中3例为输卵管妊娠3次;8例为药物保守治疗治愈。前次输卵管妊娠切除输卵管者(33例),重复异位妊娠时均发生在对侧;而保守治疗者(20例),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原患侧者占60%(12/20)。结论重复异位妊娠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患侧及对侧输卵管及内出血等情况决定,对无生育要求者建议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和对侧输卵管结扎术,以减少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重复异位妊娠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汕群  吴淑卿 《河北医学》2006,12(3):220-222
目的:了解重复异位妊娠病因,发病特点及结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寻求及时适当的治疗方案,减轻对患者损伤。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收治的1380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80例异位妊娠发生重复异位妊娠91例(占6.59%),84例经手术探查证实为输卵管妊娠,6例为输卵管妊娠3次,7例为药物保守治疗治愈,86.81%重复异位妊娠为连续两次异位妊娠。90.41%输卵管切除者的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对侧,而保守治疗者72.22%发生在原患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本病的发病与输卵管炎症及前次异位妊娠有关。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患侧及对侧输卵管情况及内出血情况等决定。可采取选择期待治疗;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切除或保留输卵管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990~2010年收治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异位妊娠患者21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结果:21例均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7~10天痊愈出院.结论: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绝育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疗效显著,治疗彻底.  相似文献   

6.
黄宇萍 《吉林医学》2011,(11):2186-2188
目的:探索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扶绥县人民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9月收治的138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1.45%,患侧输卵管通畅62.32%,术后1年获得再次妊娠率为51.45%,其中获得宫内妊娠率为49.28%,再次异位妊娠率2.17%。结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保留了患侧输卵管,可获得一定术后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复异位妊娠病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寻求及时适当的治疗方案,减轻对患者损伤。方法 对1996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428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重复异位妊娠前盆腔操作情况及首次异位妊娠所见输卵管炎情况与重复异位妊娠之间的关系。结果 428例异位妊娠发生重复异位妊娠14例(占3.27%),均经手术探查证实为输卵管妊娠,其中11例输卵管切除者的重复异位妊娠均发生在对侧,而3例保守治疗患者2例发生在原患侧,1例发生在对侧。结论 保守性治疗与盆腔炎症及输卵管炎症是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患侧及对侧输卵管情况及内出血情况等决定。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切除或保留输卵管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复异位妊娠病因。发病特点及结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寻求及时适当的治疗方案,减轻对患者的损伤。方法:对594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4例异位妊娠发生重复异位妊娠38例(占6.4%),36例经手术探查证实为输卵管妊娠,6例经药物保守治疗治愈,90.00%输卵管切除者的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对侧,而保守治疗者66.7%发生在原患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本病的发生与输卵管炎症及前次异位妊娠有关。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患侧及对侧输卵管情况及内出血情况等决定。可采取选择期待治疗、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切除或保留输卵管手术。  相似文献   

9.
宁丰  黄玉葵 《海南医学》2012,23(4):68-7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 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组(A组50例)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组(B组50例),比较两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及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率等.结果 A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76%,宫内妊娠率70%,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12%;B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40%,宫内妊娠率48%,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的功能取决于其通畅情况,通过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可有效地判断输卵管通畅情况;就提高今后宫内妊娠率、减少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率等方面,腹腔镜保守手术均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再次妊娠结局(宫内妊娠或重复异位妊娠),为评估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生殖力状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按就诊顺序分层随机分为2组。A组100例:行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B组100例:行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1年内再次妊娠结局。结果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本研究中将保守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列为满意,部分通畅及阻塞列为不满意,A组满意率为60%,B组满意率为47%,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1年内宫内妊娠率为56%,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为3%;B组宫内妊娠率为47%,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为5%,组间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最终生殖目的为获得宫内妊娠,保留患侧输卵管,可获一定术后满意生殖力。  相似文献   

11.
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法对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诊断为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在X线透视监视下,用导丝经宫腔行介入性输卵管疏通术。结果完全性阻塞17例34条输卵管中31条获得再通,再通成功率为91.2%。一年内妊娠率52.9%,异位妊娠率11.8%,输卵管再闭率12.9%,不完全阻塞45例85条输卵管全部获得再通,在一年内妊娠率为64.4%,异位妊娠率6.67%,输卵管再闭率3.64%。结论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介入法对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26例输卵管阻塞不孕症,应用输卵管专用同轴导管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如果发现输卵管阻塞或粘连,则马上行输卵管再通术。结果126例经输卵管造影诊断232条输卵管阻塞,经导丝疏通后开通224条,治疗成功率为96.9%。随访两年,126例,宫内妊娠52例,妊娠率达41.3%,输卵管妊娠2例,异位妊娠率5.85%。结论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有效方法,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法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诊断为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在X线监视下,用导丝经宫腔行介入性输卵管疏通术。结果输卵管腔完全梗阻31例,共58条输卵管中49条获管腔再通,再通率为84.5%,术后1年内妊娠率为29.0%,异位妊娠率为12.9%,管腔再塞率为12.1%。管腔不完全梗阻77例,共145条不同程度梗阻的输卵管,行介入性输卵管疏通术,1年内妊娠率为61.0%,异位妊娠率为6.5%,治疗有效率为89.7%。结论介入性输卵管疏通术对输卵管性不孕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阻塞介入治疗2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介入法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的监视下,使用输卵管再通器械及非离子型造影剂,对患侧输卵管施行再通术,并通过导管直接注入疏通液,输卵管壶腹部至伞部的阻塞病例,在介入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本组治疗210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成功再通1950例,再通率为97.01%,现已有742例患者正常妊娠并分娩健康婴儿,介入再通后正常妊娠率为38.05%。结论: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输卵管阻塞,特别是壶腹部及间质部阻塞,使之复通的一种先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导管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输卵管再通导管,对80例输卵管近端阻塞与中远端阻塞的患者行输卵管再通术。结果输卵管插管成功率100%,近端输卵管再通成功率96%,中远端输卵管再通成功率87%,术后随访6~12个月正常妊娠率46%。结论利用改良输卯管再通导管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是目前一种简便、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华平 《吉林医学》2012,33(19):4060-406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的绝育术后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8.5~158.5 min,平均(85.5±9.5)min。术后宫内妊娠成功31例(81.58%),异位妊娠2例(5.26%)。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术治疗绝育术后患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方法。方法将125例输卵管妊娠行保留输卵管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5例术中应用50%葡萄糖液注入患侧输卵管残腔,对照组70例术中不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第3、7天检测血β-HCG值。结果两组术前、术后3d血β-HC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研究组血β—HCG值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渗葡萄糖可预防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且应用方便,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梅  曹宇 《四川医学》2014,(8):1028-1029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应用于输卵管复通中的临床效果,探索输卵管复通术后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10年03月至2013年03月期间采用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治疗的输卵管绝育术后要求再生育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年龄、BMI、结扎时间、围手术期的情况、术中情况、吻合成功率及术后妊娠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77例患者总计149条输卵管,吻合成功144条,总成功率为96.6%,各部位吻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宫内妊娠59例,流产3例,宫外妊娠1例。总宫内妊娠率为76.6%,宫外孕发生率为1.3%。37岁以下患者宫内妊娠率高于37岁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输卵管复通术安全有效,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患者年龄是影响术后妊娠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导丝介入技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对96例20~37岁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采用COOK专用微导丝及超滑导丝疏通和治疗输卵管阻塞或粘连病变。术后抗炎及通液治疗。结果术中再通163支输卵管,术后复查再通率为85.5%,无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随访怀孕24例,怀孕率34.7%。结论导丝再通技术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所引起不孕的一种微创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