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运动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糖尿病医生对于如何让患者积极、持久地进行合理运动往往感到无从人手或缺乏良策,现对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简单易行的抗阻运动,以及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运动时的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介绍。此外,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与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新近颁布的《运动与2型糖尿病》指南也将为患者如何进行运动提供原则性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运动处方按运动量由小到大依次分为1至5级。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例患者均从运动量最小的处方1做起,然后依次递增至运动量最大的处方5,每个运动处方的运动时间设为60min,共3个月;运动第一天和第3个月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进行疲劳程度评分;运动过程中记录发生运动性损伤的种类及次数。结果:80例糖尿病患者发生以下运动损伤:韧带拉伤的有1人次;无关节损伤及肌肉扭伤;随着运动处方量的增加,RPFS评分逐渐升高。3、4、5级运动处方组,3个月后疲劳程度比第一天的有所下降。结论: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是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的运动干预措施;1至5级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运动干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个体化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异常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经24h动态心电图(DEG)检查诊断有HRV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16例,给予每例实施个体化运动处方(有氧运动)治疗,疗程12周。采用以患者为试验对象的自身对照试验方法,治疗前后使用DEG检查HR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12周时,HRV改善例数增加,HRV频域分析高频功率(HF)值增高,两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运动处方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个体化运动处方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况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2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糖尿病治疗(包括饮食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个体化运动处方帮助,3个月为1个监测段,6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及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个体化运动处方实施后,观察组在血糖控制及心理状况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个体化运动处方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运动方法.方法 18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分成两组,一组按照运动计划进行运动,一组自行运动.观察6个月后比较分析.结果 个体化运动指导组运动过程中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体化运动指导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确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不同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化、量化的运动处方.方法: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疾病阶段的需求设计五个等级的运动处方,选择22例普通高校健康学生和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评22例健康人的运动能量消耗量、运动步数、运动中最高心率(HRmax)以及主观疲劳程度分值(RPE),了解不同运动处方的运动量,并测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前、运动结束时、运动后4、12 h的心率、血压、血糖以了解五个等级运动的安全性.结果:五个等级的运动处方运动量是由小到大依次递增;一、二、三级运动处方运动量属微至低强度(相当于20~40 VO2max),四、五级则属于中等强度运动处方(相当50~60 VO2max).结论:五个级别的运动处方对于满足不同疾病阶段和身体状况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需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适量而持续的有氧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减轻体重、促进代谢、增强胰岛细胞和心肺的功能,还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的运动处方和药物处方一样,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血糖高低、平素的运动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其目标是具体明确的,其效果也是可以考核的。运动处方包括多项内容,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下面的处方则比较适用:1.运动强度:它是运动处方的核心。运动强度太小,不足以降低患者的血糖,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运动强度太大,有些…  相似文献   

8.
运动负荷试验在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心率与血乳酸值结合、利用无氧阈心率指导运动训练方法,为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化量化运动处方的可行性.方法 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每2 min递增20 W的运动功率,每个等级运动末检测血浆乳酸水平,运动过程中自动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自动监测血压等数据.运动试验终止标准据美国运动医学会...  相似文献   

9.
身体活动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石,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儿因其血糖变化的复杂性需要更精准的运动处方指导,但此类人群的运动指南相对较少。随着专家学者对该领域的不断研究探索,2022年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ISPAD)更新了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儿运动的指南。本指南将服务人群更精准地面向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患儿,从运动类型、运动时机、运动时血糖波动、胰岛素调整及营养补充等角度全面提出了指导意见。本文对《2022ISPAD临床实践共识指南: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儿运动》指南的主要内容及重点更新内容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儿提供更科学的运动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能量代谢测定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最佳运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osmed K4b2间接热量计,测定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运动强度下的脂肪消耗?测定患者的腰臀围?体重指数(BMI),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定其肌肉?脂肪分布,同时分析最大脂肪消耗量与腰臀围?胰岛素抵抗?肌肉脂肪分布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耗能先增加后降低,但最大脂肪消耗量的运动强度不同;随着脂肪耗能增加,BMI?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呈明显负相关(r=-0.372,P=0.005;r=-0.558,P < 0.001)?结论:脂肪能量消耗增加可降低BMI,改善胰岛素抵抗,运动能量代谢仪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最大脂肪耗能的运动强度,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1.
Two-third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lives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wher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has reached epidemic proportion. With China and India being the most populous nations on the globe, it is believed that over 150 million diabetes reside in the region with more than 95% being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Furthermore, other Pacific islands in the region have high rates of T2DM including Tonga, Fiji, French Polynesia, and Nauru. The latter has the highest prevalence of T2DM per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the prevalence of T2DM has more than doubled, mainly amongst the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and Maori peoples respectively. With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coupled with the limited number of resources, use of 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mode of diagnosis for T2DM is warranted. Yet to date, only New Zealand has adopted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recommendation of using hemoglobin A1C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usefulness of hemoglobin A1C and highlight its diagnostic role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where T2DM is increasingly encountered.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是降低 T2DM 及其并发症的关键。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T2DM的诊断标准之一,并将其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现对HbA1 c在T2DM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胃肠道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T2DM)提供临床路径,为将来该方面的学术研究和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2010-2012年期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代谢病暨减重外科中心先后4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温州进行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归纳温州地区在该方面的手术经验和随访数据结果,结合专题讨论的意见和国内外指导性意见,从而形成规范化文件并在实践中反复修正。结果:最终正式形成了国内首个"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临床路径",并进行初步临床实践。结论:初步临床实践表明,"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临床路径"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经实践安全、高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The Maori and Pacific Islands peoples of New Zealand suffer a greater burde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nd associated comorbidities than their European counterparts. Empirical evidence support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erobic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for effective diabetes management and potential remission, but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interventions in specific ethnic cohorts. We recently conducted the first tria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scribed exercise training in Polynesian people with T2DM.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undertaken to successfully implement the study. The research procedures were accepted and approved by cultural liaisons and potential participants. The approved methodology involved a trial evaluating and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wo, 16-week exercise regimens (i.e. aerobic training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on glycosylated haemoglobin (HbA1c), related diabetes markers (i.e. insulin resistance, blood lipids, relevant cytokines and anthropometric and hemodynamic indices)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Future exercise-related research or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in this cohort should focus on cultural awareness and techniques to enhance participation and compliance. Our approach to cultural consultation could be considered by researchers undertaking trials in this and other ethnic populations suffering an extreme burden of T2DM, including indigenous Australians and American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上海松江区社区血糖正常人群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既往确诊患者和筛检确诊患者的体力活动情况,为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6—2017年上海市高峰松江队列的基线调查数据,将研究对象分为血糖正常组、糖尿病既往确诊组和筛检确诊组。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评估体力活动。对3组人群采用2∶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控制性别和年龄。广义线性模型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用于比较组间体力活动水平及参与率。结果 36 226名研究对象中T2DM现患率为14.5%,其中58.7%的患者知晓患病。不同性别3组人群的总体力活动量及活动水平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静态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确诊组最高,平均为235~273 min/天。男性3组人群各类体育运动的参与率及运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中,7.6%的筛检患者参加剧烈运动,平均运动量为220 MET-min/周,居首位,既往确诊组次之,参与率为5.8%,平均运动量为152 MET-min/周;既往确诊组中等强度运动的参与率和活动量最高,分别为23.7%和373 MET-min/周,筛检确诊组次之,分别为23.2%和357 MET-min/周。结论 研究人群中T2DM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总体力活动量及活动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需加强T2DM的早期筛查及现患病例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糖尿病(DM)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有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两种类型,其中尤其是T2DM由于其患病人数多,病程及进展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为此国内外学者对T2DM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到目前为止,T2DM的各项研究进展仍十分缓慢,其中主要原因是T2DM病因多,发病机制复杂。本文旨在将国内外有关T2DM的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一次总结。  相似文献   

17.
翁雪燕  陈绵雄  林慧 《重庆医学》2018,(15):2007-2010
目的 探讨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的影响及心率恢复(HR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活动平板试验,分析导致HRR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HRR异常分为普通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普通治疗组应用二甲双胍辅并控制饮食,强化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轻度强化运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和HRR的变化情况.结果 异常HRR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静息心率、最大心率及收缩压(SBP)呈明显相关(P<0.05).经过2个月的轻度强化运动训练后,普通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患者的FBG、HbA1c及静息心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RR明显增加;与普通治疗组治疗后相比,强化治疗组治疗后的FBG、HbA1c、静息心率明显下降,HRR明显增加(P<0.05).结论 FBG、HbA1c、静息心率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HRR异常重要的危险因素,轻度强化运动训练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增加HRR,进而有效地改善CAN.  相似文献   

18.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查房对了解培训效果、培养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糖尿病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重点疾病之一,是全科医师在社区组织实施管理的重要窗口。笔者在糖尿病全科教学查房中尝试应用以患者为导向的全科循证方法,训练全科医师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和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社区实际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全科医师。总体查房目标为掌握糖尿病的诊断、并发症、治疗等的要点,掌握循证医学和指南,掌握基于患者为中心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的制定。与既往的教学查房相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强化了学员全科医疗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训练,提高了学员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员对全科医学和对今后从事职业的热爱;同时也加强了带教老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这种初步的尝试可以推广至社区全科培训基地教学查房。  相似文献   

19.
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3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0周的运动治疗,并对血糖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运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胰岛素水平有所上升,血胆固醇下降,甘油三脂无变化,HDL上升,LDL下降,BP下降,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尿微量白蛋白运动治疗后有民增加,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运动疗法能显著降低血糖,血脂和血压,增加胰岛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循环血液中特异微小RNAs(miRNAs)的影响,研究关键miRNA在心血管对运动适应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0名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运动训练,另外在有氧运动训练前后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一次急性力竭运动。在训练前后的急性力竭运动中测定研究对象心血管功能相关指标,同时测定研究对象训练前后静息状态及急性力竭运动后循环血液中miR‐133a、miR‐21、miR‐146a、miR‐199a、miR‐15a和miR‐2226个心血管功能相关的miRNA的水平。结果有氧运动训练后,研究对象静息状态miR‐146a、miR‐222、miR‐21、miR‐15a和miR‐199a水平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与有氧运动训练前后的静息状态相比,急性力竭运动使miR‐146a和miR‐222显著升高(P<0.05);有氧运动训练前,急性力竭运动使miR‐21和miR‐15a显著升高( P<0.05),但是有氧运动训练后急性力竭运动与静息状态的miR‐21和miR‐15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后静息状态和急性力竭运动中研究对象miR‐133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线性相关分析发现研究对象血浆中miR‐146a表达量与VO2max水平呈正相关(r=0.842,P<0.01),miR‐222表达改变量与EF改变量呈正相关(r=0.920,P<0.01)。结论运动员循环血液中动态变化的miRNAs可以作为反映训练效果的标志物,miR‐146a和miR‐222在机体有氧运动训练的心血管功能适应起着生理调节介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