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6年7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8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其中男51例,女31例;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35.3 ±42.8)岁;GCS计分3~8分29例,9~12分53例;患者伤后早期血生化均正常,伤后5 d内常规复查血生化,低钠血症发生于伤后2-15 d,平均7.1d.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急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1月至1997年1月,我们共收治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躯干、四肢损伤365例,占同期颅脑损伤1651例的22.1%。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11例,女54例,年龄4~75岁,平均33岁。致伤因素:车祸273例(74.8%),高处坠落伤51例 (14.0%),打击伤34例(9.3%),平地跌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中常见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是导致颅脑外伤后加重继发脑损伤(脑血管痉挛、脑梗塞、脑积水等)的主要因素。我科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治73例tSAH患者,现总结并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56例,女17例,年龄27~76岁,平均42.3岁。其中,交通事故伤37例,坠落伤23例,击打伤13例。均于伤后12小时内入院,入院时GCS积分:21例3~8分,30例9~12分,22例13~15分。1.2影像学检查患者均行头部CT检查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18例行腰椎穿刺检查,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CT显示蛛网膜…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132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院自1991年7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4例,死亡132例,死亡率42.1%。本文就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8例,女34例。年龄2~78岁,平均46.5岁。其中20岁以内死亡6例(4.5%),21~40岁死亡47例(35.6%),41~60岁死亡43例(32.6%),60岁以上死亡36例(27.3%)。致伤原因:车祸60例(45.5%),跌坠伤47例(35.6%),打击伤20例(15.1%),其他5例(3.8%)。闭合型损伤101例(76.5%),开放型损伤31例(23.5%)。入院时GCS6~8分54例(40.9%),3~5分78例(59.1%)。手术清…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0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1678例,其中合并胸腹四肢等外伤,占5.2%。多发性肋骨骨折49例,肺部挫伤21例,血气胸23例,腹腔内脏破裂44例,四肢骨折49例。死亡32例,占36.8%。现就复合性外伤对重型颅脑外伤的影响因素、死亡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7例,男59例,女17例。年龄12~78岁,平均45岁。车祸伤60例,坠落伤17例,其他原因外伤10例。GCS评分:6~8分57例,3~5分3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选择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探讨醒脑静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的的影响。方法所选择患者均为近几年本院经CT证实的颅脑外伤病人共58例。原发病为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干损伤等。治疗组29例,其中男21例,女8例,格拉斯哥GCS评分3~8分。对照组29例,其中男22例,女7例,格拉斯哥GCS评分3~8分。2组病例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及格拉斯哥GCS评分均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方法: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9例除常规治疗外,伤后24h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300ml静滴,每天1次,共2周,然后观察偏瘫、失语及意识障碍程度。结果 醒脑静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为69.0%,经Pearson Chi-square分析,两组有显著差异(x~2=8.758,P<0.05),说明醒脑静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有显著的疗效。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后,由于血脑 屏障受损,导致脑微循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富含蛋白质的物质从血管内渗透到脑实质内,造成早期脑水肿,颅内压因此增高。颅内高压直接影响患者的意识改变及预后。醒脑静注射液是由祖国医学传统名方“安宫牛黄丸”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的新型中药制剂,有效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部分抑制伤区脑组织钠、钙及水份含  相似文献   

7.
颅脑外伤后许多患者有病情逐渐加重过程,部分患者甚至死亡.如果排除非颅内因素(即全身原因),病情加重多与颅内血肿增大、迟发性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加重等有关,头颅CT检查常能发现其病因.但部分患者病情加重不能用颅脑CT检查结果解释,可能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symptomatic cerebral vasospasm,SCVS)有关,本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相关病例26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颅脑外伤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2~72岁,平均43.3岁;车祸伤17例,高处坠落伤7例,打击伤2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  相似文献   

8.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8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85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57例,女28例,1岁以下5例,1~3岁13例,3~6岁31例,7~14岁36例。坠落伤38例,车祸伤41例,打击伤6例。 1.2 临床表现 开放性颅脑损伤42例,闭合性颅脑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与1998-04~2006-04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病人76例,其中,男58例,女18例,年龄13~68岁,平均39.5岁.受伤原因:井下事故39例,交通伤19例,坠落伤10例,其他8例.根据GCS评分:特重型3~5分60例(78.9%),重型6~8分16例(21.1%).根据病人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时间分:<30min 28例(36.8%),30~90min 19例(25.0%),>90min 29例(38.2%).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男5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9.1岁(5~80岁).致伤原因均为外伤,其中交通事故42例,高处坠落伤8例,打架击伤12例,其它外伤8例.急性脑内血肿40例,急性硬膜外血肿1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0例,多发性血肿6例.颅脑复合伤18例,头痛62例,呕吐45例,锥体束征(+)32例,一侧瞳孔扩大10例.按GCS计分法15~10分50例,9~7分15例,<6分5例.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最多150ml,最少15ml(后颅凹),平均58.4ml.  相似文献   

11.
1994-1996年,我们收治591例重型颅脑损伤,其中177例伤后首次CT扫描表现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其中89例接受尼莫地平(Nim)治疗,88例接受常规治疗。我们发现Nim在减少T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所致的神经功能损害方面有效。接受Nim治疗的患者其不良预后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P<0.05)。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60例死亡病例分析(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1988年,我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23例,死亡60例,死亡率26.9%,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1.年龄与性别: <19岁5例,20~29岁10例,30~39岁15例,40~49岁12例,50~59岁12例,60~69岁5例,75岁1例。女8例,男52例。 2.致伤原因:外伤3例,高坠伤6例,车祸51例。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性分析我科300例颅脑外伤病例,发现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29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9.7%,受伤方式:加速伤3例,减速伤20例,复合伤6例。人院时GCS评分13~15分13例,9分~12分12例,8分以下4例,症状与体征:伤后有原发昏迷者24例,人院时神智清楚者22例,有意识障碍者7例。观察发现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者19例。CT追踪扫描,伤后6—24h发现迟发血肿9例,25—48h10例,  相似文献   

14.
我科2005—2011年收治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颈部外伤(无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病人4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0~7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35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4例;入院时GCS评分8~15分。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科自1997年5月至2000年5月,共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9例,其中手术85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67例,女22例,年龄3~81岁,平均42岁。1.2 临床资料 车祸46例(51.7%),跌伤25例(28.1%),重物击伤10例(11.2%),其他8例(9%)。入院时格拉斯哥(GCS)评分法,3~5分15例(16.8%),5~7分25例(28.1%),7~9分49例(55.1%)。  相似文献   

16.
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将我科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资料完整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结果与2000年12月至2001年10月未行机械通气治疗GCS<8分的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报告。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治疗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18~73岁,平均42.5岁。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22~64岁,平均39岁。2.临床表现:二组病人均为颅脑外伤。治疗组GCS3~5分16例,5~8分26例。对照组GCS3~5分18例,5~8分16例。3.影像学检查:二组病人均行头颅CT检查。治疗组脑弥漫性轴索伤全脑肿胀14例,半球脑肿胀10例,手术减压后脑肿胀4例,复合血肿6例,多发…  相似文献   

17.
以188例颅脑外伤合并颈椎损伤和/或脊髓损伤的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43例,女性45例,年龄2~87岁(平均38岁)。依颈段损伤位置不同分成两组:上颈段损伤组(枕骨到C_2、C_3),中下颈段损伤组(C_3~C_7)。颅脑损伤从重到轻分为重伤(GCS 3~8分),中等伤(GCS 9~12分)和轻伤(CGS 13~15分);具体病变包括:颅盖骨折、颅底骨折、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和脑挫裂伤(脑内血肿)。比较颈段损伤部位与颅脑损伤的关系。 188例当中,除外23例未能证实死亡原因仅为颅脑损伤的病例。165例无心跳呼吸停止患者中,56例上颈段损伤,109例为中下段损伤。46例重伤,11例中等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创伤后救治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后救治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2年2月176例交通事故所致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GCS 6~8分颅脑创伤患者伤后1h内接受救治者,病死率为19.0%;随着救治时间的延长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2h者病死率为26.1%,>2~5h者36.1%,>5h者42.1%,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GCS 3~5分颅脑创伤患者,伤后不同救治时间组之间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伤程度,原发伤愈重GCS评分愈低,其预后愈差;伤后救治时间愈早,患者预后相应愈好。  相似文献   

19.
我院神经外科自2011-01-2013-01对收治的3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男220例,女8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4岁,平均42.2岁。就诊时间为伤后10min~48h。致伤原因:车祸等撞击伤、高处坠落伤、钝器伤、其他分别为180例、48例、56例、16例。根据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标准:轻型(13~15分)、中型(9~12分)、重型(5~8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院2009-06—2011-06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2例,男72例,女20例;年龄16~68岁;闭合性损伤64例,开放性损伤28例;交通事故伤67例,坠落伤19例,打击伤6例。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血肿清除术27例,去骨瓣减压加血肿清除术65例。入院时GCS评分3~8分。92例患者,治愈61例,好转23例,2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2病情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