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瓣法腭裂修补术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腭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畸形,随着国人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腭裂常给患者带来面部发育异常和交流的异常,从而影响生活、工作、学习、交流,因此治疗腭裂显得尤为重要,而腭裂手术是序列治疗的关键,手术为达到整复腭部解剖形态,恢复腭部生理功能,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帮助患者重树生活自信和恢复其生理功能,国内外的腭裂治疗组的手术医师为此采用各种手术方式来进入腭裂修补术。我科从2001年开始应用两瓣式这一方式修补腭裂,取得良好效果,对目前这一术式,我们总结分析了78例病例,并对手术的适应症术前、术后的处理,手术技术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腭裂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来恢复腭部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由于腭裂患者绝大部分是儿童,对手术耐受力较差。自身调节及应变能力较低,手术前后病情变化较快。因此,认真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建腭裂患者的正常形态和解剖结构以恢复正常功能活动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犁骨舌形粘骨膜瓣加腭骨复合组织瓣术修复双侧腭裂。结果:用此法治疗双侧腭裂18例,腭部解剖功能恢复成功率达100%,语言功能效果评价优良率达83.3%,结论:犁骨舌形粘骨膜瓣加腭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双侧腭裂临床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潘孟雄  刘治强 《华夏医学》2007,20(2):345-346
腭裂手术修复的主要目的是修复腭部的解剖形态,改善腭部的生理功能,重建良好腭咽闭合,为正常吸吮、吞咽、语音、听力等生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腭裂的修复时间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随着术前正畸的应用及手术方式的变革,在国外手术时间年龄一提前再提前,如有学者提出6~9个月或9~12个月是实施腭裂手术最佳年龄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腭裂术前术后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先天性腭裂是一种口腔先天性疾病,其发病率为1‰。尽管腭裂的治疗已由手术的单一模式,转向了正畸—外科—正畸—语言的序列治疗模式,但外科手术仍是恢复腭裂畸形的主要方法,目的是建立腭部的解剖形态,封闭裂隙,恢复腭部的生理功能,为正常吞咽、语音创造条件。手术成功与否,它除与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息儿年龄、腭裂程度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护理息息相关。我院自1992~2002年收治先天性腭裂6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腭裂修复术是腭裂序列治疗中的关键,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为正常吸吮、语音等生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方法 98例腭裂的手术主要采用腭成形术及咽成形术,术后配合语音训练治疗等.结果 2~3岁腭裂施行手术者,伤口愈合率、语音效果均优于大龄腭裂患者.结论 腭裂患者选择在2~3岁行腭成形术,并采取综合序列治疗,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小儿腭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畸形,影响患儿的吸吮、进食及语言等生理功能。腭裂修复手术是治疗腭裂的常用方法,其目的主要是整复腭部的解剖形态,恢复腭部的生理功能,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为正常吸吮、吞咽、语言、听力等生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实践证明,腭裂修复术实施得越早,越有利于患儿发音的矫正,但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麻醉、手术及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大。现将2001年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47例10岁以下腭裂患儿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情况总结加下。  相似文献   

8.
王洪涛 《广东医学》2000,21(2):91-92
先天性腭裂是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占新生活婴的1.27%,仅我国每年就有2万多名先天性腭裂患儿问世。由于腭部组织的严重缺损,极大地影响了腭裂患者的正常身心发育,导致腭裂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因此,在医学中需要治疗的先天性腭裂较多,而且要特别关注腭裂的语言恢复,这既是需要,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在这方面的治疗水平。 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唇腭裂中心,几乎都在婴儿期对各型先天性腭裂施行手术,有的中心甚至在新生儿期施行腭裂手术,而且术中采用电外科技术,术后不用抗生素,重视术后止痛,并与其它专业协作进行序列治疗…  相似文献   

9.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兰氏法是一个年代较久的的经典手术方法,修补裂隙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二瓣法对恢复腭部解剖形态和语音效果优于其它手术方法。咽后壁瓣移植手术封闭裂隙可靠,但因其破坏了腭咽括约式运动,远期语音效果欠佳。腭、颊瓣腭裂根治术则弥补了前法的不足,是修复宽大腭裂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 ,因其能造成鼻口相通 ,使吮吸、进食、发音皆受一定的障碍。腭裂整复手术的目的不仅整复腭部的解剖形态、恢复腭部的生理功能 ,而且能恢复其正常语言功能。1 临床资料1996~ 1999年我院共收治腭裂患者 76例 ,年龄 2~ 18岁。均行腭裂整复手术。2 术前护理2 1 心理护理 热情主动与患儿家长或患者交谈 ,详细介绍病情、手术经过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 ,交待应注意的事项和手术效果等 ,便于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2 2 术前准备 常规检查 ,清洁口周 ,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遵医嘱术前肌…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腭裂整复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滨 《华夏医学》2008,21(1):207-208
腭裂整复术的目的是关闭腭部裂隙、恢复腭部生理功能,为正常发音创造条件。传统的腭裂整复手术虽然也采取修补腭部裂隙、关闭口鼻相通,但从临床效果来看,很多患者术后仍难以恢复正常语音。近10多年来,随着对腭裂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认识到功能肌肉的重建是恢复腭部生理功能的关键,并在功能性腭裂整复上作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2.
腭裂是儿童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适时的手术治疗是修复腭部畸形的最好方法,其手术目的是为了重建腭部的解剖形态,封闭裂隙,恢复腭部的生理功能,为正常的吞咽和发音创造条件。由于该手术多在患儿2—6岁时实施,患儿年龄小,受情感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因素影响,使该手术难度增大,术后并发症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恢复单侧完全性腭裂腭部正常解剖形态与功能 ,获得良好语音的方法。方法 :将 90例单侧完全性腭裂按年龄段分为A、B、C 3组 ,手术均采用改良兰氏法 ,为避免口鼻瘘的发生 ,改进了剖开裂缘 ,并对3组患者术后语音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3组病例术后均恢复了正常解剖形态 ,术后语音评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早期接受手术者发音效果好。结论 :腭裂修复术应尽早实施 ,尽早为良好的语音发育创造正常的解剖生理环境 ,以达到良好的语音效果  相似文献   

14.
腭裂是儿童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主要表现为腭裂软组织畸形和骨组织畸形,造成鼻腔与口腔相通,使患儿吮吸、吞咽、饮食、发音及呼吸等基本生理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适时的手术治疗是修复腭部畸形的最好方法,其手术目的是为了重建腭部的解剖形态,封闭裂隙,恢复腭部的生理功能,为正常的吞咽和发音创造条件。由于该手术多在患儿2—6岁时实施,患儿年龄小,受情感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因素影响,使该手术难度增大,术后并发症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徐俊丽 《重庆医学》2000,29(3):277-278
腭裂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先天性畸形,因腭部裂开与鼻腔相通,不仅发音不清,在饮食、吞咽、呼吸等方面,均有严重的功能障碍。手术是腭裂患者恢复腭咽正常解剖形态的唯一方法,但术后因疾液和伤口渗血易致呼吸道阻塞发生窒息,所以腭裂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尤其重要。现将72例腭裂手术后呼吸道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97~98年收治腭裂患者72例,男47例,女25例,5岁以下7例,5~10岁53例,10~24岁12例,其中腭裂术后畸形重新修复者2例。72例患者均采用全麻插管手术,术后无一例窒息发生。2 注意…  相似文献   

16.
腭裂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先天性畸形 ,其发病率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尽相同 ,一般为 0 .0 1% ,福建省为0 .0 2 % [1 ] 。腭裂虽然不影响美观 ,但因腭部裂开与鼻腔相通 ,不仅发音不清 ,在饮食、吞咽、呼吸等方面均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尤其是语言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抑制了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 ,出现自卑心理 ,养成不愿与人交往的僻性。但通过手术缝合裂开的腭部 ,可以恢复腭咽正常的解剖形态 ,从而使破坏的生理功能可能达到重组目的。我院自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2月共收治腭裂患者 32人 ,采用手术修补 ,效果满意 ,现就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恢复腭部解剖生理功能着想,提出了一种功能性腭裂修复术,经临床应用30余例,疗效满意。经1~2年随访的24例中,发现效果属Ⅰ、Ⅱ级者共17例。对手术方法详加介绍。对功能性腭裂修复术的理  相似文献   

18.
腭裂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腭裂修复术主要是整复腭部的解剖形态,恢复腭部的生理功能,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为正常吞咽、语音、听力等生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由于手术创面在口腔内,术后渗血和原本宽大的通气道随手术整复而变得“狭窄”,使得腭裂修复术中、术后小儿呼吸道的安全至关重要。作者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早期拔管、复睡和并发症的影响,为提高腭裂修复术患儿的安全性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当今,微创理念和显微外科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类手术.在腭裂的整复方面,尽管对理想的腭裂手术方式仍存在有争议,但术中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伤,并对腭部肌肉精细的解剖重建,以达到恢复良好的腭部解剖生理功能和语音效果,这一直是学者和临床医生所追求的目标[1].我科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采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腭裂整复手术82例,取得良好效果.腭裂显微外科技术的运用,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腭成形术手术径路探讨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410008)谢晓莉,唐瞻贵,沈子华重建腭部解剖形态,封闭裂隙,恢复腰部的生理功能,为正常吞咽和语言创造条件,是腭裂整复手术的主要目的[1]。为此,100多年来,临床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许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