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参梅健胃胶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蒸馏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出膏率、柚皮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水煎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加水量、煎煮次数、提取时间进行考察。结果:药材加水5倍,浸泡4 h,蒸馏7 h提取挥发油;水煎工艺为煎煮2次,加水量分别为6倍、4倍,时间为2 h。结论:研究结果能够作为参梅健胃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可以应用于产业化中。  相似文献   

2.
赵峥  李林 《陕西中医》2012,(10):1404-1405
目的:优选中药赤丹胶囊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芍药苷和出膏率为指标,以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最佳的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煎煮1.5h,第二、三次分别加10倍量水,各煎煮1h,所得芍药苷和出膏率均较高。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消痹颗粒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再配合干膏率,以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正交实验法筛选最佳的水提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h,第二加水6倍量,煎煮2h。所得浸膏得率和淫羊藿苷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2):354-357
目的:优选枳实煮散的粉碎粒度和煎煮工艺,为枳实煮散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4种规格的枳实煮散,采用HPLC方法检测水煎液中辛弗林、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的含量;以总化合物的百分含量和干膏率为指标考察粉碎粒度、加水量及煎煮次数对枳实煮散煎出物的影响,并与饮片传统煎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粒度、加水量和煎煮次数对枳实煮散水煎液的化合物含量和干膏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多方面因素,最终确定枳实煮散的制备工艺为:颗粒全部通过10目筛,且过80目筛的细粉量不得大于20%;煎煮工艺为煮散加10倍水,浸泡20 min,煎煮1次,煎煮时间20 min。按此工艺制备的煮散水煎液中化合物含量和干膏得率均是饮片传统煎煮(10倍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共50 min)的2.5倍以上。结论:筛选的枳实煮散的粉碎粒度,适合工业生产,便于患者煎煮;从药学角度来说,枳实煮散能够起到节省药材和节省能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交实验法优选妇宁舒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锋  葛莉  李芳  李凡 《陕西中医》2012,33(4):484-486
目的:优选中药妇宁舒颗粒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栀子苷为指标,再辅助以干膏量,以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最佳的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量,煎煮1.5h,第二、三次分别加8倍量水,各煎煮1h,所得栀子苷和干膏量均较高。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6.
连丽娟  张恒 《山西中医》2008,24(7):44-45
目的:用正交设计法对非粘栓药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以浸膏得率、柚皮苷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实验选择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对水提取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结果:8倍量的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不用浸泡,柚皮苷提取率高.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罗汉果甜苷Ⅴ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罗汉果甜苷Ⅴ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加水18倍量,煎煮次数3次,每次20min。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快速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优选白虎汤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卫  邓超澄  冯看  黄忆阳 《中药材》2007,30(5):611-613
目的:优选白虎汤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得膏率和芒果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用L9(34)正交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筛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0.5 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按新药技术要求优化紫前膏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L9(34 )正交表 ,选择出膏率和葛根素含量为考核指标 ,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三因素 ,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 ,优选最佳煎煮条件。结果 :影响提取效果的顺序为C >B >A(C煎煮次数 ,B为煎煮时间 ,A为加水倍数 ) ,最佳工艺条件为加 8倍量水 ,煎煮 3次 ,每次1.5小时 ,出膏率和葛根素含量较高。结论 :优选工艺稳定 ,易操作 ,适合车间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枳实煮散与传统饮片的煎出效果,为枳实煮散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方法检测枳实水煎液中橙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及辛弗林含量,以化合物含量和干膏率为指标,系统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对枳实煮散与传统饮片煎煮的影响。结果枳实煮散煎煮工艺为加水量不少于14倍、煎煮时间不少于15min;同等煎煮条件下,煮散化合物含量和干膏率均达饮片2倍以上;煮散加10倍水,煎煮1次,煎煮时间10min,其总化合物含量和得膏率分别为饮片传统煎煮(10倍水,煎煮时间为50min)的3.4倍、2.7倍。结论从药学角度来说,枳实饮片制成煮散,在节省一半以上药材的同时,又能节省4/5的煎煮时间,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定一个优良规范的中药膏方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芪肉桂四物汤煎膏剂为代表方,以出膏率和芍药苷转移率为指标,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实验法L18(37),多指标综合评分评价代表膏方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工艺为从中药饮片至清膏的过程,包括浸泡、煎煮、浓缩。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依次是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最佳提取工艺的有效参数为:12倍水量浸泡60min,浸泡温度30℃,提取3次,每次煎煮9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制备其他膏方和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烫骨碎补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建立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柚皮苷提取量和出膏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烫骨碎补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柚皮苷含量,流动相甲醇-乙酸-水(35∶4∶65),检测波长283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0.5h,加10,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0.5 h;柚皮苷质量分数0.77%,出膏率12.6%。柚皮苷在0.063~1.575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0%,RSD 1.2%;暂定本品配方颗粒每1 g含柚皮苷≥5.0 mg。结论:该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为烫骨碎补配方颗粒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针对三子清肺颗粒剂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选择最为合理的成型工艺。方法选取提取次数、加水倍数和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优的干膏制备方法。在确定干膏粉制备工艺的基础上,优选辅料种类与用量,同时考察颗粒成型率、颗粒溶化性及颗粒的口感,确定最佳的颗粒制备工艺。结果提取次数为3次,加水倍数为8倍量,每次煎煮40 min时浸膏得率最高,干浸膏粉与辅料(淀粉和糖粉)的比例为1∶1∶2∶2.4时所制颗粒成型性较高。结论优化的浸膏提取和颗粒成型工艺稳定合理、科学可行,制得的颗粒剂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强筋接骨胶囊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提升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出膏率、柚皮苷、阿魏酸含量测定等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综合评分法显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6倍量,提取2次,每次提取60分钟。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芩翘抗感颗粒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芩翘抗感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量、黄芩苷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L9(34)确定了芩翘抗感颗粒的水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量,煎煮3次,每次煎煮2 h。结论:提取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信息熵理论优化真方白丸胶囊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总胆酸、柚皮苷、新橙皮苷和浸出物含量为优化指标,以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信息熵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通过多指标综合优化得到真方白丸胶囊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10倍水,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有效成分提取率高,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三拗汤提取液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和甘草酸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优选三拗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以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和甘草酸转移率以及出膏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结果三拗汤提取影响因素依次为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本研究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舒肝和胃降逆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干膏率、芍药苷、黄芩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用重量法测定干膏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黄芩苷含量,对影响水提的因素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浸泡时间进行L9(34)正交实验设计.结果:优选工艺为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0.5小时,提取3次、每次1小时.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薄膜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中的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2 h,加水量为6倍量、4倍量、4倍量。结论:所筛选的水提工艺条件基本稳定,可用于血府逐瘀片的生产制备。  相似文献   

20.
沈祥春  陶玲  彭佼 《陕西中医》2007,28(9):1236-1238
目的:以浸膏得率与酸枣仁总苷含量为检测指标对炒酸枣仁的传统用药方法的进行提取工艺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正交实验中以溶媒倍数(A)、煎煮次数(B)、煎煮时间(C)、药材粒度(D)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用3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不粉碎,加6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3h。结论: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