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小板直方图拟合曲线在血小板减少标本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直方图拟合曲线在PLT减少标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Coulter-GENS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根据PLT直方图有无光滑拟合曲线分为2组,与传统显微镜计数法相比较。结果PLT直方图有光滑拟合曲线组与显微镜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LT直方图无光滑拟合曲线组与显微镜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LT直方图的拟合曲线可作为判断是否需手工复检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2.
三种方法对巨大血小板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LH750血液分析仪提示巨大血小板(PLT)时,其PLT计数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用LH750血液分析仪法、手工法和流式细胞仪法同时计数PLT,LH750血液分析仪法、手工法计数结果分别和流式细胞仪法计数结果相互比较。结果当LH750血液分析仪提示巨大PLT但PLT直方图无显示拟合曲线时,LH750血液分析仪法与流式细胞仪法之间PLT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工法与流式细胞仪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LH750血液分析仪提示巨大PLT但PLT直方图显示拟合曲线时,LH750血液分析仪法、手工法计数结果分别和流式细胞仪法计数结果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LH750血液分析仪提示巨大PLT,在无拟合曲线时应进行手工复核,而有拟合曲线时可不需复核,其结果可靠。手工法可替代流式细胞仪法进行LH750血液分析仪测定后的复核。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LH750血液分析仪提示巨大血小板(PLT)时,其PLT计数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用LH750血液分析仪法、手工法和流式细胞仪法同时计数PLT,LH750血液分析仪法、手工法计数结果分别和流式细胞仪法计数结果相互比较。结果当LH750血液分析仪提示巨大PLT但PLT直方图无显示拟合曲线时,LH750血液分析仪法与流式细胞仪法之间PLT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工法与流式细胞仪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LH750血液分析仪提示巨大PLT但PLT直方图显示拟合曲线时,LH750血液分析仪法、手工法计数结果分别和流式细胞仪法计数结果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LH750血液分析仪提示巨大PLT,在无拟合曲线时应进行手工复核,而有拟合曲线时可不需复核,其结果可靠。手工法可替代流式细胞仪法进行LH750血液分析仪测定后的复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PLT)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Beckman LH78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PLT100×109/L的351例样本进行手工稀释计数及涂片染色镜检,按血小板直方图类型分组,A组(正常血小板直方图):297例;B组(小血小板直方图):13例;C组(大血小板直方图):11例;D组(血小板聚积直方图):19例;E组(红细胞碎片直方图):11例,对血细胞分析仪计数与手工稀释计数进行比较,并与涂片染色镜检进行相符程度比较。结果①与手工稀释计数比较,A、B组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C、D组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E组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手工稀释计数比血细胞分析仪计数与涂片染色镜检结果相符程度高。③30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样本中,7例EDTA依赖性假性PLT减少(EDTA-PTCP);8例采血不顺造成;4例冷凝集;大血小板及红细胞碎片11例。结论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有可能出现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对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的样本必须进行手工稀释计数和涂片染色镜检来提高血小板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病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三种方法同时计数血小板(PLT),以手工法结果为参考,分别与电阻抗法(Pu-I)和光学法(PLT-0)进行比较。结果1.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l:I法和PLT-0法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有较好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均〈3.0%。2.对于血小板减少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0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血小板增多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PLT-O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红细胞碎片组、血小板聚集组和大血小板组.光学法、电阻抗法和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红细胞组和血小板直方图组异常组(MPV无法计算),光学法和显微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阻抗法和显微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是测定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计数较理想仪器。光学法是解决异常血液标本检测血小板计数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对于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应选用阻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及探讨血涂片估测血小板(PLT)的方法。方法筛选经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选择所有参数均在参考范围内、红细胞及PLT直方图均正常、仪器无阳性报警血常规标本100例(本文定义为阴性标本)。按标准操作规范人工推血涂片并染色,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红细胞平均分布且细胞间无重叠的区域,双人分别计数20个油镜视野平均PLT数V,计算PLT仪器计数值W与血涂片估测值的对应关系值R,R值=W/(V×10~9)。另筛选PLT直方图异常阳性标本40例,其中20例为PLT直方图锯齿状,20例为PLT直方图明显翘尾,分别用电阻抗法、血涂片估测计数法(血涂片PLT估测值=V×R×10~9/L)、手工计数法计数PLT,分析3种方法的差异。结果 R值为(14.51±4.67)。对20例PLT直方图锯齿状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电阻抗法与血涂片估测计数法、手工计数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涂片估测计数法与手工计数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0例PLT直方图明显翘尾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电阻抗法与血涂片估测计数法、手工计数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涂片估测计数法与手工计数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涂片血小板分布均匀,且无血小板异常聚集可以利用R值估测血小板数;对于非PLT聚集因素导致PLT计数结果假性增高或降低,可以通过血涂片复检估测血小板数,对仪器计数结果进行复核,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小板聚集(PLT聚集)和血小板异常直方图(PLT异常直方图)报警提示在血小板(PLT)计数流程中的应用价值,并以此为依据改进实验室工作流程。方法应用Sysmex XN血细胞分析仪,对比单独使用PLT聚集报警与联合应用PLT聚集和PLT异常直方图报警在PLT准确计数中的应用价值。使用荧光染色(PLT-F)通道计数PLT,对比电阻抗法(PLT-I通道)与PLT-F通道计数结果。结果联合应用PLT聚集和PLT异常直方图报警的灵敏度、特异度、总一致性均高于单独使用PLT聚集报警。与PLT-F通道结果相比,小红细胞组PLT-I通道结果明显偏高(P0.05);巨大血小板组PLT-I通道结果明显偏低(P0.05);PLT聚集组两通道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PLT聚集与PLT异常直方图报警可作为PLT聚集标本的筛查依据。电阻抗法PLT计数时小红细胞易造成结果假性升高,巨大血小板易造成结果假性减低,应以PLT-F通道结果作为PLT计数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BX Pentra DF 120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血小板计数(PLT)异常的关系,旨在寻找血细胞分析仪PLT合理的复检指标,实现结果准确、高效。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集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血常规PLT高于参考区间且MCV值低于参考区间的标本175例,分析MCV及PLT结果,浏览血PLT直方图,显微镜直接计数PLT,制作血膜片染色显微镜读片。结果患者MCV70fL时PLT直方图不受影响,MCV≤70fL时,PLT直方图57.14%~100.00%已受到影响出现异常。与人工直接计数PLT比较,MCV65fL,P0.05,仪器PLT未受到影响,MCV≤65fL组,P0.05,仪器PLT已受到影响,17.14%~28.57%以上结果出现假性增高。PLT假性增高22例,均易见到小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而PLT未受到影响的血片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小红细胞和细胞碎片几乎很少看到。结论 ABX Pentra DF 120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MCV≤65fL,小红细胞和细胞碎片导致直方图均异常,PLT结果不准确,需要经PLT直接计数校正;红细胞MCV65fL,虽然直方图异常,但不干扰仪器PLT。MCV≤65fL是血细胞分析仪PLT结果需要人工计数复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液病光学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电阻抗法、光学法和手工法同时计数血小板(PLT),以手工法结果为参考,分别与电阻抗法(PLT—I)和光学法(PLT—O)进行比较。[结果]1.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T—I法和PLT-O法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有较好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均〈4.0%。2.对于血小板减少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O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血小板增多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是测定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计数较理想仪器,光学法是解决异常血液标本检测血小板计数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对于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应选用阻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手工显微镜计数法为参考,比较光学法与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的差异,并对仪器报警信息进行分析。方法应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同时采用光学法、电阻抗法检测468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O、PLT‐I),并与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检测的血小板计数(PLT‐M)进行比较,同时镜检观察红细胞与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并记录仪器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报警信息。结果非血液病组中,PLT‐M、PLT‐I、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血液病组中,PLT‐I与PLT‐M、PLT‐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与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组仪器出现血小板报警信息者149例,出现红细胞报警信息者127例,与镜检结果较符合。结论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内时,PLT‐I计数误差较大,需PLT‐M和PLT‐O方法复检或校正;当出现血小板或红细胞报警信息时,均需涂片复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显示不全的原因。方法对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参数显示不全的137例标本,按仪器血小板计数(PLT)结果分为正常组(100×109/LPLT300×109/L)、低值组(PLT100×109/L)和高值组(PLT300×109/L)3组,分别用双盲的方法行血小板显微镜人工计数,并涂片瑞氏染色观察血小板和红细胞形态。结果 (1)137例血小板参数显示不全标本中,PLT直方图异常126例,占92.0%;小红细胞(MCV75fL)39例,占28.5%;涂片可见大血小板者43例,占31.4%,血小板有聚集或卫星现象者33例,占24.1%,红细胞形态不完整或有碎片者30例,占21.9%,小红细胞者18例,占13.1%。(2)与显微镜计数结果比较,低值组、正常组及高值组仪器PLT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小板参数显示不全现象多发生在宫颈癌、乳腺癌、肺癌、肝癌、卵巢癌及结直肠癌标本,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仪器血小板参数显示不全的标本,无论是低值组、正常组、高值组均应进行显微镜人工计数与形态学观察并积极查找原因,从而保证PLT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4种血小板(PLT)计数方法的准确性。方法筛选70例PLT计数不准确的标本,将其分为4组(小红细胞组,大血小板组,低值血小板组,血小板聚集组),分别用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荧光法(PLT-F)、显微镜法计数,PLT计数结果与参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样本的阻抗法计数结果与参考方法比较相关性差(r均0.9);光学法、荧光法与参考方法相比相关性很高(r均0.9);显微镜法与参考方法比较,计数低值PLT的相关性较差(r=0.744)。结论阻抗法PLT计数对大血小板、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低值血小板等样本计数不准确,可以用光学法,荧光法或显微镜法复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常规血小板(PLT)计数不准确的原因,并提出纠正措施。方法收集PLT计数异常标本180例,分为4组,分别为低值 PLT 组(PLT≤20×109/L)72例,小红细胞组54例,大 PLT 组33例,PLT 聚集组21例,分别采用光学法(PLT-O)、阻抗法(PLT-I)、手工镜检法(PLT-M)3种方法同时计数 PLT,用配对 t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低值 PLT 组、小红细胞组、大 PLT 组光学法与 PLT 计数 PLT-M 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 PLT-I 法与 PLT-M 法 PLT 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LT 聚集组的标本,PLT-I 法和 PLT-O 法计数结果比较,PLT-O 法结果更接近真实值。结论PLT-I法 PLT 计数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小红细胞干扰导致计数偏高,大 PLT 漏检导致 PLT 结果偏低,PLT 聚集等,当 PLT 计数结果异常时应根据复检规则复检,采用手工 PLT-M 法或者 PLT-O 法纠正,必要时重新采血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不能提供完整血小板参数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方法将203例XT-1800i不能提供完整PLT参数的标本在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同时结合手工显微镜计数PLT并观察PLT直方图、红细胞及血小板异常形态。结果在203例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不能提供完整血小板参数标本中,非造血系统肿瘤、消化系统、造血及泌尿系统疾病高达70.9%;在134例PLT直方图异常标本中,59例并无PLT及RBC明显形态改变。197例标本经ADVIA-120、手工法及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数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遇上述疾病时应将标本转移到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实验室应重新采血后在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上复查,如该仪器复查后仍然不能提供完整PLT参数的标本,应结合手工显微镜法以保证PLT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并与临床医生就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直方图对血小板结果的参考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直方图的意义.方法 根据200例血标本仪器检测结果中血小板直方图,分为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大血小板增多直方图,血小板聚集干扰直方图,小红细胞干扰直方图4种进行血小板分析仪与手工显微镜结果作对照,两组资料作配对t检验.结果 正常体积血小板分布组2种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小板增多及血小板聚集干扰结果假性降低,而小红细胞干扰组计数仪器法结果假性增高.结论 大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聚集干扰,小红细胞干扰对直方图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两种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血小板计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就两种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计数血小板(PLT)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分别选取PLT<20×10^9/L、20~50×10^9/L、50~100×10^9/L、100~300×10^9/L、>300×10^9/L共5组患者,其中PLT<20×10^9/L和大于300×10^9/L为20例,其他3组各30例。分别用SysmexXT-2000i、MEK-6318K和镜检法计数PLT,以镜检法PLT计数为参考。结果当PLT<20×10^9/L和大于300×109/L,MEK-6318K与镜检法PLT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ysmexXT-2000i与镜检法PLT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LT在20~50×10^9/L、50~100×10^9/L、100~300×10^9/L时,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PLT过少、过多时,以及当血细胞分析仪提示PLT分布异常或PLT直方图异常时,要及时地采用手工计数法复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用高、中、低值血小板标本各1份,检测XE-2100计数血小板的精密度;再将110例血标本分成3组,血小板数量减少组(PLT≤50×109/L)、血小板数量正常组(50×109/L<PLT≤300×109/L)、血小板数量增高组(PLT>300×109/L),用光学法(PLT-O)、电阻法(PLT-I)和手工显微镜法同时镜检,以手工显微镜法结果为参考.结果 XE-2100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4.0%.在XE-2100仪器上,血小板数正常者用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异常者PLT-O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I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2100光学法计数血小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当血小板数异常时宜用PLT-O法复查.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在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在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Sysmex K-4500血细胞分析仪对276例血液标本分析测定,并根据检测结果中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不同,分为正常血小板组、大血小板组、血小板聚集组、小红细胞干扰组,并对各组血小板进行显微镜手工法计数。结果 正常血小板组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大血小板组与血小板聚集组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仪器法结果偏低;小红细胞干扰组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仪器法偏高。结论 对于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的标本应分析原因,重留标本复查或手工法计数进行纠正,为临床提供可靠检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阻法(PLT-I)、光学法测定(PLT-O)、荧光法(PLT-F)、显微镜法计数在低值血小板计数(PLT)中的应用。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住院的1 200例患者中,分别采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静脉血,经Sysmex XN-1000全自动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PLT50×10~9/L的血液标本为研究标本,并根据PLT数据的差异对血液标本进行分类,即PLT为20×10~9/L~50×10~9/L、PLT为10×10~9/L~20×10~9/L和PLT10×10~9/L 3个组;继而分别通过对PLT-I、PLT-O、PLT-F、显微镜法对上述EDTA-K2标本PLT进行检测,其中以显微镜法计数结果作为金标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Sysmex XN-1000全自动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PLT50×10~9/L的血液标本共计600例;当PLT为20×10~9/L~50×10~9/L和PLT10×10~9/L时,PLT-I、PLT-O、PLT-F检测结果与显微镜法PL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LT为10×10~9/L~20×109/L时,PLT-I、PLT-F与显微镜法PL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PLT-O同显微镜法PL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PLT-I、PLT-O、PLT-F与显微镜法均有相关性(P0.05),且PLT-F与显微镜法相关性极强。结论当PLT为20×10~9/L~50×109/L和PLT10×109/L时,PLT-I、PLT-O、PLT-F和显微镜法均能较准确地计数低值血小板数量;当PLT为10×10~9/L~20×10~9/L时,因误差导致,PLT-O检测低值血小板数目明显偏低,应进行复检;在PLT50×10~9/L的情况下,PLT-F检测法表现出极强的再现性,因此其对判断是否进行血小板输注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PLT)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取257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静脉全血标本,使用鞘流电阻抗法(impedance,PLT-I)进行血小板检测,根据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血涂片法复查,按不同形态分组,分为正常血小板体积组、大血小板组、小红细胞组,分别用荧光法(optical,PLT-O)与显微镜目测法(microscopic,PLT-M)作对比试验。以及另取30份健康体检者的EDTA-K2抗凝静脉全血标本做红细胞碎片干扰试验,运用SPSS16.0及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体积血小板分布组3种方法之间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大血小板组PLT-I结果假性降低,PLT-I与PLT-M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O与PLT-M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红细胞组PLT-I结果假性增高,PLT-I与PLT-M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O与PLT-M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BC碎片干扰试验中,PLT-O对红细胞碎片显示出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结论正常血小板体积标本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常规使用PLT-I血小板计数结果正确可靠,但血小板直方图、MPV、MCV异常时标本仪器计数血小板不可靠,需与PLT-O或显微镜手工计数法相结合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