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症文摘     
癌痛灵口服液组成:熟地15g,山萸肉15g,茯苓15g,骨碎补20g,补骨脂15g,白花蛇10g,地鳖虫15g,蜈蚣2条,元胡12g,蟾酥6g,肉苁蓉15g,乳香10g,没药10g,熟附子4.5g,黄芪20g。文火水煎2次取汁500ml,分装2瓶,每次1瓶,必要时6小时后再服1瓶。服药期间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蟾酥的急性毒性及丹羚心舒胶囊的急性毒性。方法:以急性毒性为指标,研究蟾酥和丹羚心舒的LD50,并在整个观察期间进行宏观测定。结果:蟾酥75%乙醇提取物的LD50为0.6006g/kg,丹羚心舒的75%乙醇提取物LD50为33.23g/kg。丹羚心舒复方组方中蟾酥用量比为1:23.83,折合为其中所含蟾酥的LD50应为1.39g/kg,表明丹羚心舒组方中蟾酥的LD50约为单味蟾酥LD50的2.31倍。蟾酥的中毒表现主要为上消化道炎症、抽搐、呼吸先停于心脏,丹羚心舒的中毒表现与蟾酥相比性质类似,但毒性反应要低。结论:①蟾酥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但丹羚心舒组方中其毒性明显降低。②丹羚心舒胶囊(0.16g/粒)中蟾酥的含量为0.0068g/粒,根据实验数据,丹羚心舒组方中蟾酥的LD50=1.39g/kg,相当于丹羚心舒临床剂量的5148倍,所以丹羚心舒胶囊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院应用自制的无痛拔牙液为患者拔牙1214枚,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162例,男817例,女345例,拔牙1214枚,其中恒牙930枚,乳牙284枚,最多1次拔牙6枚。年龄最小4岁,最大75岁。治疗方法一、配方:薄荷脑20g 樟脑10g 丁香油5 ml 75%酒精250ml 蟾酥酊(将50g蟾酥磨成粉或切成小粒,加入75%酒精500ml,煮沸15分钟,待冷,用四层纱布过滤即得蟾酥酊)50ml加蒸馏水至500ml 备用。二、麻醉方法:拔牙前准备同一般拔牙法,常规牙周消毒,取干棉球蘸无痛拔牙液,敷贴于患牙的牙龈处,患者即觉口内有辛辣、清凉感,待1~2分钟  相似文献   

4.
方药组成:藤黄30g,蟾酥0.5g,95%酒精100ml.制用方法:取藤黄、蟾酥研末,放入95%酒精内浸泡2天,备用.用时先用白开水将患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蟾酥中4种蟾毒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玲玲  蔡国琴  敬应春  张聪 《中成药》2012,34(11):2151-215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蟾酥药材中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方法。方法 10批蟾酥药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4%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96 nm。结果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分别在0.05~2.61μg(R2=1),0.10~4.96μg(R2=1),0.10~5.03μg(R2=1),0.10~5.18μg(R2=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2%,97.34%,97.23%,97.34%,RSD值均<2.0%。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10批不同来源的蟾酥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药材中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含有量相对稳定,脂蟾毒配基含有量则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梅花点舌丹中药材蟾酥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0nm×4.6nm);流动相:乙腈-水(43.5:56.5);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96nm;进样量20μL.结果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在5.31~63.75μg/mL、6.00~7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和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5%、99.39%,RSD分别为1.32%、0.55%(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蟾酥涂膜剂用于治疗痈疽疔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痈疽疔疮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发生在夏秋两季,民间有将蟾酥用水或食醋调敷患处治疗。我们则以蟾酥为主药,制成了涂膜剂,单独外用治疗痈疽疔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一、处方蟾酥酊70ml,聚乙烯醇(17—88)3g,蒸馏水30ml。二、制法 1.取聚乙烯醇加蒸馏水30ml溶胀后加热溶解。 2.蟾酥酊的制备:取蟾酥5g,研碎成末,置有盖容器中,加入60%乙醇100ml,浸泡,间歇搅拌3天,浸渍10天,过滤,滤液呈红棕色,备用。  相似文献   

8.
超量内服蟾酥致急性中毒死亡1例李兴培(新疆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乌鲁木齐830028)患者男,60岁。因患膀胱癌和食道中段癌,某中医师开给汤剂(熟地30g,炮姜6g,白芥子、鹿角胶(另烊)各10g,肉桂、麻黄、炙甘草各3g)3剂,每剂另加蟾酥1.0g(冲服)。药房配方时,3剂药之蟾酥3.0g竟装为1包,具体冲服法更未与患者或家属讲明。服第1剂时,忘记冲服蟾酥。及至服第2剂头煎时,念及未冲蟾酥,竟一次冲服半包(1.5g)许。服药2分钟后,患者呕吐2次,继则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蟾酥皂角蜜治疗肛肠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 cm、6 cm、10 cm蟾酥皂角蜜组和开塞露组。观察注药后的排便时间,肛门疼痛情况,排便方式,肛门指检情况。结果:四组排便疗效从高到低分别是蟾酥皂角蜜10 cm组,6 cm组,4 cm组,开塞露组。4 cm、6 cm、10 cm蟾酥皂角蜜组疼痛明显低于开塞露组。结论:蟾酥皂角蜜在通便疗效、排便时间、肛门疼痛缓解方面优于开塞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干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并考察其体外抗结肠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纯化干蟾皮中的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考察径高比、上样量及洗脱曲线对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纯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纯化产物对结肠癌细胞CT-26的生长抑制作用,考察其体外抗结肠癌活性。结果:纯化条件径高比为2∶14,上样量为10g(干蟾皮原生药材),洗脱溶剂用量为160m L。在9.32~300μg/m L浓度范围内纯化产物对结肠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硅胶柱层析法适合于干蟾皮中脂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的分离、纯化,且纯化产物体外抗结肠癌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HPLC测定心可宁胶囊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淑盈  董海林  梁晓 《中成药》2006,28(6):812-815
目的:建立心可宁胶囊(蟾酥等)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甲醇-水(50∶40),流速:0.8 mL/m in,检测波长:296 nm;柱温:室温。结果:线性范围:华蟾酥毒基3.5μg~0.28μg,脂蟾毒配基3.75μg~0.30μg。平均回收率:华蟾酥毒基为99.86%,RSD为1.8%(n=5),脂蟾毒配基为99.84%,RSD为1.2%(n=5)。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强,能够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自一九七七年以来,我院自拟消肿止痛灵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颇受患者欢迎。药物组成:细辛600g、荜拔300g、黑胡椒300g,生草乌300g,生川乌300g、生半夏300g,生南星300g,蟾酥300g,樟脑100g,薄荷脑100g,75%乙醇10000ml。配制方法:上述药材除樟脑、薄荷脑、蟾酥外,其余分别切碎或粉碎成粗粉,备用。另取蟾酥以适量水煮沸5min(主要原因是为了减轻毒性,不影响疗效),与上述药材粗粉置于同一容器内,加入95%乙醇浸泡一个月后,滤取上清液,加入樟脑、薄荷脑,搅拌溶解,必要时过滤,分装即得。作用与用途:舒筋活络,消  相似文献   

13.
急性牙髓炎是口腔科常见疾病 ,临床常采用传统方法 (穿髓 -引流 -消炎 -失活 )。我院 3年来应用中药蟾雄散治疗急性牙髓炎百余例 ,其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现小结如下。1 治疗方法蟾雄散药物组成 :蟾酥 8g、雄黄 3g、樟脑 1g、盐酸可卡因 4 g、冰片 1g。上药以 10 %细辛酊调成糊剂 ,备用。操作 :对患牙进行穿髓减压 ,将中药麻醉剂贴敷于穿髓孔上 ,盖以小棉球 ,用丁氧膏暂封。通常 2 4小时后根尖炎症大致消退 ,牙髓失活 ,即可按常规治疗。2 讨  论中药蟾雄散中蟾酥攻毒拔毒之力甚大 ,可使牙髓组织坏死 ,失活作用与三氧化二砷相似 ,作用较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蟾酥注射液对H22腹水型肝癌小鼠肿瘤抑制作用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蟾酥注射液组(治疗1组):每次注射蟾酥注射液1.5mL/只;环磷酰胺组(治疗2组):注射环磷酰胺0.5mg/只(用生理盐水组稀释);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每组20只。各组均隔5d注射1次,共给药3次。每组中取10只最后1次注射后5d,采集血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另10只记录小鼠存活情况。结果蟾酥注射液能不同程度延长腹水型肝癌小鼠的生存期,能使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蟾酥注射液对H22腹水型肝癌小鼠肿瘤有抑制作用,能够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喉痛解毒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喉痛解毒丸中的冰片、蟾酥、山豆根;用古蔡氏法对其中的雄黄中含有的三氧化二砷进行了限量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蟾酥中的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6~336 μg,/mL及29~174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9.3%,RSD分别为1.16%和1.10%,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良好.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来控制样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用本品(含山豆根、绞股蓝各500g,龙骨300g.露蜂房550g。蟾酥20g。白花蛇舌草、灵芝、田三七各250g,半枝莲、焦山楂、麦冬各150g。川贝200g,黄芩100g,穿心莲、薄荷各60g,山慈菇120g。制成蜜丸。每丸10g.含生药≥4.5g)20g/日2次口服;4周为1疗程。疗程间隔5日;4个疗程为1总疗程。  相似文献   

17.
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的配方。方法:以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的剥离强度、巴布膏剂制备的难易和巴布膏剂的外观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的配方组成。结果:保湿剂(甘油-丙二醇15∶1)-水-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聚乙烯醇-药粉的配比为40∶40∶6∶4∶1.5∶1∶10时制备的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各种指标均较好。结论:确定的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配方能够适合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蟾酥通痹软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春波  温艳  闫美霞 《中成药》2006,28(11):1584-1587
目的:建立蟾酥通痹软膏(蟾酥、冰片、防己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防己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了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防己等药材的特征斑点;华蟾酥毒基在1.15μg~5.7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精密度实验RSD为1.05%,平均回收率为97.95%,(RSD=1.63%,n=5);脂蟾毒配基在1.05μg~5.2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实验RSD为1.02%,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0.61%,n=5)。结论:所采用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产地加工和炮制对蟾酥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蟾酥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每20 g鲜蟾酥分别采用下列干燥方法处理:105℃烘干,80℃烘干,60℃烘干,60℃减压干燥,冷冻干燥;同一干蟾酥药材采用酒制和乳制两种炮制方法制备相应饮片;HPLC法测定于蟾酥及其炮制品中5种吲哚生物碱和5种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蟾酥5种生物碱总含量依次为17.57% ±0.15%,20.01% ±0.45%,19.99% ±0.68%,19.85% ±0.25%,20.12% ±0.27%;5种蟾毒配基的总含量依次为19.91% ±0.17%,20.20% ±0.17%,19.96% ±0.06%,20.24% ±0.17%,21.05% ±0.13%.炮制前、酒制和乳制后蟾酥中吲哚生物碱总含量分别为15.62% ±0.29%,15.77% ±0.24%,15.78% ±0.27%;蟾毒配基总含量分别为20.69%±0.17%,20.74%±0.09%,22.12% ±0.21%.结论:根据成分含量和样品外观色泽,冷冻干燥是最优的干燥方式;但综合考虑产地加工的相关因素(时间、成本和操作便利性等),60~80℃烘干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选择;酒制和乳制对蟾酥中5种吲哚生物碱和5种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含量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从蟾酥中提取分离高纯度蟾毒灵(B)、华蟾酥毒基(C)和脂蟾毒配基(R)的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三种蟾毒配基的总含量和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结合蟾酥药材的特点、化学成分及工艺成本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考察蟾酥药材的提取、萃取及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具体工艺条件及参数。结果:蟾酥药材经10倍量(v/m)80%乙醇加热回流1h,再用10倍量(v/m)乙酸乙酯萃取3次,最后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后,三种蟾毒配基的总含量可达92.26%,总转移率为80.54%。结论:此法能很好地从蟾酥中分离纯化蟾毒配基,大大提高了三个蟾毒配基的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