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降逆益中汤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及对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全部入选患者按乱数表法分别划分入常规组及治疗组,两组均61例,常规组采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降逆益中汤治疗,4周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症状、炎性因子的变化,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8.36%)高于常规组(86.89%),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常规组良好(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反酸、烧心、腹痛、腹胀、嘈杂、嗳气、失眠积分较前降低(P<0.05),且两组对比治疗组更低(P<0.05); 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持平(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hs-CRP、IL-18均较前降低(P<0.05),且两组对比治疗组更低(P<0.05); 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治疗组为1.64%,两组不良反应持平(P>0.05)。结论:降逆益中汤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更好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养胃消疡汤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96例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养胃消疡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GAS、MTL、CCK、SS)的水平。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胃镜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AS、MTL、CCK显著降低,SS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GAS、MTL、CCK低于对照组,S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养胃消疡汤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胃肠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调脾养胃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调脾养胃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胆汁分流等级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MTL、GAS)和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胆汁分流等级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胆汁分流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GAS、TNF-α、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MTL水平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GAS、TNF-α、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MT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调脾养胃汤能明显调节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静滴,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口服,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胃肠激素水平、炎症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胃动素(MTL)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GAS、VI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MT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柴胡汤与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对临床疗效及胆汁分流等级的影响。方法:选取12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研究组6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测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等胃肠激素水平,胆汁分流分级情况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8、TNF-α、GA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MTL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IL-8、TNF-α、GA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胆汁分流分级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 94%高于对照组79. 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相关因子水平,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柴芍护膜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对患者氧化应激、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分析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消化内科收治确诊的74例RE患者,采用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配方柴芍护膜汤治疗,治疗8W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食管黏膜氧化应激指标[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胃肠激素指标[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氧化应激T—SOD、MDA、NO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T—SOD较对照组高,MDA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胃肠激素血浆GAS、MTL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治疗后血浆GAS、MTL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配方柴芍护膜汤能有效改善RE患者食管黏膜的损伤程度,缓解反酸、烧心等症状;其药理机制途径可能是通过提高T—SOD活力,降低MDA、NO表达改善食管黏膜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黏膜炎症刺激损伤;提高血浆GAS、MTL等胃肠激素含量表达,改善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压力和胃肠动力,促进食管黏膜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茅伟达  蒋立新  胡星  吴菁宙  黄冠 《陕西中医》2022,(10):1459-1462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针灸对结肠癌术后急性腹泻患者胃肠功能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结肠癌术后急性腹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在结肠癌根治术后采用XELOX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止泻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胃肠激素、肠黏膜屏障功能、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评分的变化,记录两组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指标低于治疗前,抑胃肽(GIP)指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GAS、MTL、内毒素、DAO、D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组,GIP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腹痛、腹泻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联合针灸治疗结肠癌术后急性腹泻可改善胃肠激素,减轻肠黏膜屏障的损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李倩 《陕西中医》2022,43(1):114-117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6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8例,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和对照组(68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EDHF)]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7.06%与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NF-α、IL-6水平更低,IL-10水平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ET、NO、EDHF水平比较差异均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E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NO、EDH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ET水平更低,NO、EDHF水平更高(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降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清热降逆汤治疗。采用胃食管反流病自测量表(GerdQ)评估两组的临床症状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反流频率、反流持续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GerdQ评分、反流频率、反流持续时间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erdQ评分、反流频率、反流持续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IP明显降低,MTL、GAS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IP比对照组低,MTL、GAS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降逆汤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PGS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胃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运铁蛋白(transferrin,TRF)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胃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GAS、MTL、ALB、Hb、TR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GAS、MTL、ALB、Hb、TR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枳术汤辅助治疗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肠动力恢复和血清胃泌素、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0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枳术汤治疗,均持续治疗6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术后5d泌乳情况.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血清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排气汤对剖宫产孕妇术后胃肠道激素、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产妇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排气汤治疗,均持续治疗3d.治疗后,比较两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和血清胃泌素(GA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小柴胡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GAS、MT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GAS、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小柴胡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建中降逆汤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逆证(NERD)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N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口服雷贝拉唑,治疗组(n=30)予以建中降逆汤。比较两组主要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分、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17(G-17)、胃电图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和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胃电图指标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RDQ、SSS评分降低,PGⅠ、G-1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RDQ、SSS评分低于对照组,PGⅠ、G-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中降逆汤治疗NERD中虚气逆证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情志精神心理以及胃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汤联合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抗凝、利尿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ALB、hs-CRP、IL-13以及IL-6变化、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6、12个月后,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ALB、hs-CRP、IL-13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hs-CRP、IL-13及IL-6水平均降低,ALB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hs-CRP、IL-13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26/35,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联合激素可显著改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高尿蛋白量及水肿等临床症状,降低血清hs-CRP、IL-13及IL-6等炎性因子水平,提高ALB水平,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肠方辅助治疗重症肺炎伴胃肠功能障碍(GID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和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2例GID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予调肠方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GIDS)。检查两组治疗前后胃液PH值、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二胺氧化酶(DAO)的含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6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DS、CPIS、GI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PCT、TNF-α、IL-6、GAS、DAO含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液pH值与MTL血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肠方能够辅助治疗重症肺炎伴GIDF患者,其不仅能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还能抑制炎症因子分泌,调节胃肠激素及酸碱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7.
方承蕙 《新中医》2020,52(1):31-33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保和丸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妈咪爱治疗,观察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保和丸治疗,连续治疗14天后比较2组血浆胃动素(MTL)水平、胃泌素(GAS)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血浆MTL及G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MTL及GA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粪排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愈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保和丸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可有效提升患儿血浆MTL、GAS水平,有助于临床症状改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骨痨汤对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予以乙胺丁醇、利福平等常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骨痨汤。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状况(排便复常时间、排气复常时间、肠鸣音复常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复常时间、排气复常时间、肠鸣音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腰背疼痛、盗汗、发热、疲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腰背疼痛、盗汗、发热、疲倦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及ODI评分、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和ODI评分、NR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 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痨汤治疗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疗效较好,可改善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调控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