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杨洪涛教授治疗小儿蛋白尿的经验。杨教授提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虚,标实为外邪、湿、浊、瘀、毒。小儿脾肾亏虚是蛋白尿发病的病因,肺虚易感是本病复发的关键,脾虚致精微物质吸收分布失常,肾病迁延日久则易致肾虚,故本病多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水、湿、热、瘀等兼证为标。治疗上遵循健脾补肾之原则,同时应注意固护肺卫之气。  相似文献   

2.
泄泻日久,病机错杂,由实转虚,脾胃虚弱与湿浊停滞互见,虚浊纠缠而致迁延难愈。现代医学治疗颇为棘手,中医药治疗久泻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泄泻,把握"虚浊"这个关键病机,结合脏腑辨证,以益气升清,甘润补虚为治疗大法,临床运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异位妊娠属本虚标实之证,肝郁脾肾亏虚为本,浊毒血瘀、冲任不畅为标,虚实互为因果,夹杂致病。湿与浊同源,湿轻于浊,浊极于湿;热与毒同类,热渐于毒,毒重于热。湿热之邪日久转化成浊毒,浊毒血瘀少腹,气血失调,冲任不畅,胞脉受阻,终致孕卵异位着床。治宜化瘀泻浊、杀胚消癥。临证采用化瘀消癥泄浊方加减治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孙霓虹  赵昌谋 《河南中医》2013,33(5):712-713
高脂血症多由痰浊内生,阻于脉络,脉中湿浊与血相搏结,脉络阻滞而形成痰瘀相阻之证形成,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脾肾虚损,标实是痰浊和瘀血.治疗本病应以涤痰化瘀、健脾助运为治疗大法,以达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任琢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秀梅 《陕西中医》2003,24(10):921-921
任琢珊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 ,认为糖尿病多表现阳气虚衰、湿浊内阻、瘀血阻络三种病机特点 ,治疗宜益脾肾、除湿浊、化瘀滞。现将治疗本病的思路和方法介绍如下。1 阳气虚衰 益脾肾方起沉疴 任老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程日久发展而成。对糖尿病病机的认识 ,历代医家多  相似文献   

6.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尚不完全明确,现有研究显示联合中医药治疗能够延缓本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基于“三焦”其生理特性与本病的相关性及现代人体质的改变,本文认为IgA肾病的发病与湿热瘀毒蕴结三焦,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关,为本虚标实之症,是先有脾肾两虚、气血津液亏损,复受外风侵袭而诱发。三焦作为气水运行之通道,以通为用,不通则湿浊、瘀血内生,久而化为邪毒阻滞三焦为本病进展的继发性因素,亦为标实之候。故由此得出中医治疗本病应标本兼顾,以调脾气、滋肾阴为基,固护先后天之本,在辨证基础上加入清内热、化湿浊、通脉络之品,通利三焦,运气化水,共奏清热益气,祛湿化浊,活血通络之效。  相似文献   

7.
从痰湿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心悸、胸痹范畴 ,其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 ,即气阴两虚 ,邪毒瘀阻 ,而致心神失养 ,益气养阴方生脉饮、炙甘草汤为临床所常用。但是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 ,有些病人则表现为湿热内阻或痰热内扰证为主 ,故采用清热利湿或清热化痰法 ,佐以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 ,能取得满意疗效。本病多为感受热毒或湿热之邪而成 ,热毒内感 ,日久可烁津为痰 ;又热之所过 ,血为之凝滞 ,久而可使血行迟滞 ,瘀阻于内 ;而湿毒蕴阻者 ,湿性重浊粘滞 ,缠绵难去 ,迁延日久 ,极易化热 ,结聚于心胸包络 ,使气血运行难畅 ,不能充养于心。这些均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脾肾,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肾两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水湿、湿热、湿浊、血瘀等既是因虚致实的病理产物,又是慢性肾衰竭进展加重的病理因素。孔薇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认为慢性肾衰竭多为正虚邪实,虚实错杂,临证应分清邪毒的轻重浅深、标本缓急,重视标本同治,治则虽离不开扶正祛邪,但亦需根据正虚邪实的轻重不同各有侧重。以健脾益肾、化湿泄浊为治疗大法,多用"平补"之品以防滋腻碍胃,疾病中后期强调清热利湿。脏腑病变日久,各种病理因素均可导致瘀血阻络,临证中适当配伍活血和络药物以提高疗效,活血通络之法当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9.
张琪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琪研究员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 ,理论造诣深厚 ,临床经验丰富 ,擅治内科、妇科等疾病 ,笔者有幸从师随诊 ,获益匪浅。现将张琪老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经验总结如下 :CRF系多种肾脏病之晚期 ,正虚邪实贯穿于CRF的始终 ,正虚主要指脾肾两虚 ,邪实主要与湿毒内蕴 ,血络瘀阻有关。脾虚运化失司 ,水湿内停 ,肾虚气化不利 ,浊不得泄 ,升清降浊之功能紊乱 ,湿浊内蕴 ,日久化为浊毒 ,湿浊毒邪内蕴日久致血络瘀阻为患。其病势缠绵 ,证侯多变 ,难以速愈。因此 ,临床要明辨虚实轻重缓急 ,抓主要矛盾以恰当施治。1 肾功不全代偿期 :临床上…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中医可归属为消渴,水肿,眩晕,虚劳等病症范畴。本病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尤其是肾脏素虚湿本病的发生基础,加之长期的不良精神刺激,气郁化火,或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为主,其病理性质,以燥热内生,水湿潴留,湿浊内蕴为标实,以气阴两虚,精气亏耗,阴阳两虚为本虚,总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虚实互见。一般初期为肺胃阴虚燥热、肺脾气虚,日久生化之源不足,先天之本无所充养,加之肾元禀赋素亏,气随液耗,形成肾之气阴两虚,且伴有“瘀积湿盛”病变累及于肾,肾络受损,发为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1.
余静雯  徐英 《新中医》2015,47(10):15-16
介绍张大宁教授运用通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经验。其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本虚标实,关键病机可概括为虚、瘀、湿、浊。因通法有推陈致新之效,故对本病治疗具有良好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补脾肾解毒活血化浊法治疗慢性肾功不全探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肖菲克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刘金梅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谭莉君慢性肾功不全为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在于脾肾两虚,湿毒潴留,日久形成虚实挟杂,寒热互见之错综复...  相似文献   

13.
孙世竹  孙伟 《北京中医药》2005,24(6):346-348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进展的主要病机特点在于虚、湿(热)、瘀.其发病是在肾元亏虚、正气不足的基础上,遭受外邪或内伤等因素,致气血失和、脏腑机能失调,而产生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日久迁延,则形成本虚标实、肾虚湿瘀之证,若湿邪久恋不去酿生湿浊、浊毒等病理产物,则进入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阶段.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湿浊内蕴。"湿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疾病的始终。从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思路方面论述慢性肾脏病与湿浊的关系,并从湿论治。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湿浊内蕴。“湿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疾病的始终。从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思路方面论述慢性肾脏病与湿浊的关系,并从湿论治。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中医关格、肾虚劳、溺毒、水肿、腰痛等范畴.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俊卿主任医师从事肾脏病的诊治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颇有心得,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其治疗该病经验简介如下. 1 扶正气重补脾肾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治疗棘手,其病机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临床上多以正虚、邪实立法.李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多是由于各种肾病日久发展而来,脾不摄精,肾不藏精,故在本病初期,患者多以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蛋白长期从尿中排泄,正气日益耗损,脾气渐以虚弱,故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本,因此培补脾肾为本病治疗大法.同时由于脾肾亏虚,致使湿浊不化、邪壅三焦,更进一步影响脾胃升清降浊及肾之开阖,使湿浊无外泄之路,郁而化热,故竣补脾肾反而易使湿浊滞而不去.  相似文献   

17.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机为虚、浊、瘀、毒、衰五个方面,虚证以 脾肾气(阳) 虚和肝肾阴虚为主;浊是由于脾肾阳虚痰饮、水湿内停,湿浊内蕴;瘀是因虚致瘀,瘀阻肾络, 贯穿疾病始终;毒是指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停滞日久,胶着不去,在肾形成微型癥积,浊毒内聚, 毒损肾络,出现浊毒证;衰是湿浊羁留,肾功能衰败。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而以肾气衰败为本,湿浊血瘀、 瘀毒为标,即虚、浊、瘀、毒、衰相互夹杂为其病机。治疗原则以补脾肾为本,以祛湿降浊、活血祛瘀、解毒 排毒为标,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复杂,临证要紧抓病机,结合整体与局部,内外兼治,才能收到良好 效果。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功能衰竭多为虚实夹杂 ,其证虚之关键在于脾胃不足 ,气血两虚 ,扶正之法应以调理脾胃为本 ,而实邪之所在乃困脾失运化、湿浊内生 ,气虚日久 ,血着为瘀 ,湿浊与瘀血则为其实邪之关键 ,因而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以益气活血 ,利湿降浊中药组成的健脾益肾解毒汤 ,用于治疗终末肾衰前稳定的无明显并发症的肾功能衰竭 ,对其延缓进展的作用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B组患者加用健脾益肾解毒汤治疗后 ,其肾功能衰竭的发展速度较单纯低蛋白的饮食和控制高血压治疗的A组明显延缓。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为脾肾两虚,湿浊郁久化毒,湿毒入血,血络淤阻。张琪研究员临床善用活血解毒法为主治疗本病,基本方药为《医林改错》解毒活血汤加味。湿浊内蕴明显加草果仁、藿香、苍术;兼有热象者加大黄、黄连;脾虚重者加红参、白术、茯苓;肾虚重者加熟地、山萸、兔丝子。临床疗效证明本法对稳定及改善肾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医论坛》2021,36(5):55-57
高惠然主任把握正邪两端,认为慢性肾衰竭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将其分为脾肾亏虚和肝肾亏虚两型。本病为慢性进展性疾病,在疾病早期多以本虚为主,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产生各种病理产物,以气滞、血瘀、湿浊、湿热为常见,其中血瘀和湿浊为影响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脾肾气虚为贯彻疾病始终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