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医健脾补肾疏肝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脾补肾疏肝中药实验组57例和对照组患者88例。对照组根据不同方案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于进移植周期前1~2个月或进周期第3 d开始服用以健脾补肾疏肝为基础辨证方类中药至移植14 d,若已妊娠患者继续服用至移植28 d。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2组排卵期或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血流及临床妊娠率。结果:实验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 0. 05);实验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 2组内膜形态A型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 0. 05)。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1),且证候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1)。结论:健脾补肾疏肝法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中医证候,内膜类型有所改善,妊娠率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干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肾阳虚型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肾阳虚型RIF、拟再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激素替代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月经第2天行温针灸治疗,针刺取关元、归来、气海、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地机、太冲,其中关元、足三里予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子宫内膜厚度、内膜血流及内膜形态分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治疗前后肾阳虚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形态及血流分型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日治疗组子宫内膜血流指数PI、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肾阳虚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和常规激素替代方案可能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内膜血流参数,改善肾阳虚症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针刺介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观察针刺改善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作用效果,并以血清和卵泡液相关生殖激素、细胞因子和子宫内膜状态为指标探索针刺改善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93例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96例)与对照组(97例)。两组病例均采用短效Gn RH-a长方案降调节垂体功能,垂体降调节后采用Gn促排卵,针刺组自Gn启动日开始针刺,每日1次,至移植后7天。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血清和卵泡液内FSH、LH、E2、P、T、PRL等生殖内分泌激素和IGF-2、IL-1β、IL-6、LIF、TGF-β1、VEGF、TNF-α相关因子水平,以及子宫内膜状态和临床妊娠情况。结果针刺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 70%(79/185)、61. 70%(58/94),对照组分别为32. 04%(58/181)、44. 68%(42/94),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针刺组h CG注射日E2、P、T水平降低,OPU日E2、P及ET日E2水平降低(P 0. 05),卵泡液中E2含量升高而P含量降低(P 0. 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OPU日血清及卵泡液中TNF-α水平降低,IGF-2、IL-1β、IL-6、LIF、TGF-β1、VEGF水平升高(P 0. 05,P 0. 01),ET日血清TNF-α水平降低,IGF-2、IL-1β、IL-6、LIF、TGF-β1、VEGF水平升高(P 0. 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子宫内膜形态显著改善(P 0. 05)。结论针刺可显著改善IVF-ET临床妊娠结局,其机制可能与针刺可以调节血清和卵泡液相关生殖激素(E2、P、T)、细胞因子(IGF-2、IL-1β、IL-6、LIF、TGF-β1、VEGF和TNF-α)和子宫内膜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滋肾调周法对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70例RI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滋肾调周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各35例。滋肾调周治疗组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温肾养血颗粒,第10天改为培育颗粒,连用15天。空白对照组不用药。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检测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子宫螺旋动脉的平均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及进入体外受精(IVF)周期后的临床妊娠率。结果滋肾调周治疗组临床妊娠率虽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调周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分型A型显著增加,C型呈下降趋势,子宫螺旋动脉PI和RI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肾调周法可改善RIF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养精种玉汤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控制性促排卵+IVF-ET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养精种玉汤治疗,至HCG日停止服用。治疗后统计2组Gn使用情况、取卵数及妊娠率;检测并比较HCG日2组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比较2组妊娠结局及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Gn使用天数及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子宫内膜类型为A型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子宫内膜类型为C型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而子宫内膜动脉血流参数PI及RI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2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及血尿常规检测均未发现异常。结论:养精种玉汤辅助IVF-ET可有效增强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患者妊娠率并改善其妊娠结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温阳化浊方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93例均为2018年4月—2019年8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的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RIF患者,按是否行温阳化浊方中医治疗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52例(自然妊娠5例,实际进入FET周期47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于冻融胚胎移植前1~3个月至移植后14天予温阳化浊方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两组患者均于上次移植失败后3~6个月内行再次FET。比较两组FET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以及移植后12周内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服用中药期间,5例自然妊娠;行FET的患者中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流产率、子宫内膜形态及子宫内膜血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浊方可改善RIF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其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反复移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RI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月经干净后开始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于排卵后停止刺激。检测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子宫内膜血流分型情况。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的血流分型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PI、RI值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血流分型改善较多,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PI、RI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八髎穴可以改善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情况,从而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利于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滋肾填精中药改善肾阴虚型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应机制,从基因层面讨论滋肾填精法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机理。方法:收集进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t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周期并且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不孕症患者,其中72例为肾阴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另外36例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ET治疗的患者为空白组。治疗组在行IVF前一周期始口服六味地黄丸颗粒至取卵日,对照组同法口服安慰剂治疗,空白组不服药。三组均于降调节当天(监测排卵后5~7天)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搔刮少许子宫内膜冻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三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中白血病抑制因子信使核糖核酸(LIF mRNA)的表达;评定三组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分型、子宫内膜容积、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临床妊娠率等。结果:(1)治疗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容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与空白组相比则没有明显差异(P 0.05);(2)治疗组子宫内膜分型中A型+B型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 0.05),其比例略低于空白组,差异亦不明显(P 0.05);(3)治疗组HCG注射日PI和RI低于对照组(P 0.05),略高于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治疗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则没有显著差异(P 0.05);(5)三组患者子宫内膜中LIF mRNA均有表达,其中空白组表达最强,治疗组次之,对照组表达最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滋肾填精法可有效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改善肾阴虚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容积、PI、RI,使临床妊娠率提升,其效应机制可能与提高肾阴虚型患者子宫内膜中LIF mRNA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兰柔  刘韵韵  肖秋凯  李月梅 《中国针灸》2023,(12):1405-1410
目的:在常规激素替代周期方案行冻融胚胎移植基础上,观察“通元针法”联合精玉药灸治疗肾虚血瘀型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拟行冻融胚胎移植的肾虚血瘀型RIF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和西药组(30例)。西药组在移植周期采用常规激素替代方案进行子宫内膜准备;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治疗组采用“通元针法”加精玉药灸治疗,“通元针法”取“通督调神”A组穴位(大椎、肝俞、肾俞等督脉腧穴及背俞穴为主)及“引气归元”B组穴位(中脘、气海、关元等任脉腧穴及腹募穴为主),两组穴位交替针刺,每次取一组穴位,于针刺后隔药灸神阙穴(药粉由养精种玉汤方化裁调配而成),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至移植日。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指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血清雌二醇(E2)及孕酮(P)含量、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子宫内膜血流指数[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临床妊娠率为40.0%(12/30),高于西药组的16.7%(5/30,P<0.05);两组患者β-HC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阴煎加减对育龄期卵巢低反应(POR)肾阴虚证患者卵细胞质量、妊娠结局和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拮抗剂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阴煎加减内服。记录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和使用量、取卵周期;检测扳机日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血清雌二醇(E_2)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记录取消周期率、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检测治疗前后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采用B超检测治疗后卵巢动脉血流指标,记录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舒张末期流速(EDV)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4个指标,计算PSV/EDV(S/D);进行治疗前后肾阴虚证评分。结果:观察组Gn使用总量少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患者Gn使用天数和取卵周期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扳机日,观察组患者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1),LH,E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1),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P 0. 01),获卵数多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取消周期率为13. 33%,低于对照组的17. 91%,观察组患者优质胚胎率为41. 86%,高于对照组的31. 43%,观察组患者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5%,高于对照组的11. 94%,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受精率为82. 12%,高于对照组的72. 96%(χ~2=5. 124,P 0. 05);观察组患者可利用胚胎率为73. 71%,高于对照组的60. 34%(χ~2=5. 767,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MH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肾阴虚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I,PI和S/D均低于对照组,PSV和EDV均快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固阴煎加减治疗肾阴虚型POR患者能增加卵巢血供,提高卵巢储备功能,能减少Gn用量,增加获卵数,提高受精率,减轻肾阴虚症状,起到改善卵巢反应性和改善妊娠结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养精种玉汤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效果。方法:89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用常规治疗加氯米芬及养精种玉汤,对照组37例用常规治疗及氯米芬。结果:治疗后两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及雌二醇(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E2、LH、FSH、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熟卵泡数及优势卵泡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且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观察组96.15%、对照组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精种玉汤结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可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成熟卵泡数量,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198-200
目的研究针灸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0月诊治的在该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60例,封闭信封方式单盲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整合素αvβ3水平、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子宫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成熟时间,并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LIF和整合素αvβ3水平均明显上升,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血流参数PI、R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参数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成熟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因子水平以及血流参数水平,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活血方联合针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指数、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较治疗前厚(P 0. 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肾化痰活血方联合针灸能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对肾阴虚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肾阴虚型IVF-ET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空白组40例,观察组40例,另选取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及内膜下血流的变化,比较患者两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内膜下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以及血流指数(flow index,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ed blood flow index,VFI)的水平,同时比较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αvβ3)mRNA、同源框基因10(Hox10)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mRNA的表达情况、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内膜下血流及PI和RI,VI、FI、VFI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着床期αvβ3mRNA、Hox10mRNA、MMP9mRNA表达水平观察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观察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中药治疗肾阴虚型IVF-ET患者,不仅可改善子宫内膜的厚度、容积、内膜下血流等情况,还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仙蓉养精种玉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肾阴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阴亏虚型PCO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仙蓉养精种玉汤治疗,对照组予以达英-35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卵泡发育、排卵情况、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00%,对照组为73. 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排卵情况,血清T、LH、LH/FSH水平等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对月经周期、经量、卵泡发育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仙蓉养精种玉汤治疗肾阴亏虚型PCOS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同时在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养精种玉汤对原因不明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及与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2例原因不明不孕症患者服用养精种玉汤前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行IGF-Ⅱ及IGF-Ⅱ及IGF-Ⅱ型受体mRNA检测。结果:治疗前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GF-ⅡmRNA表达水平(低度比值)为0.794±0.453,显著低于治疗后同期水平(1.202±0.551,P<0.01);治疗前IGF-Ⅱ型受体mRNA表达水平(灰度比值)为0.725±0.354,显著低于治疗后的表达水平(1.045±0.581,P<0.05)。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IGF-ⅡmRNA与IGF-Ⅱ型受体mRNA表达呈相关。结论:养精种玉汤能促进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GF-Ⅱ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促进子宫内膜分化,提高子宫内膜对胚泡种植的接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滋肾填精中药对肾阴虚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子宫内膜同源框基因10(Hox 10)mRNA表达的影响,从基因层面探讨滋肾填精法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机理。方法:收集120例进入IVF-ET周期的不孕症患者,其中80例为肾阴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另外40例单纯因输卵管因素者为空白组。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长方案进行超促排卵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降调节前1周期的月经第3~21天、降调节当月月经第3~14天及降调节后月经第3天服用二至天癸颗粒至取卵日。于降调节当天(监测排卵后第7天)采用RT-PCR法检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性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3组患者子宫内膜中Hox 10 mRNA的表达;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评定3组患者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分型、子宫内膜容积、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清激素水平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1)观察组肾阴虚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肾阴虚症状改善。2)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容积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于空白组(P0.05)。3)子宫内膜分型中A型+B型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略高于空白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低于空白组(P0.05)。4)观察组HCG日PI和R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PI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空白组PI和RI均降低(P0.05)。5)3组患者HCG日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_2)、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孕酮(progesterone,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妊娠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于空白组(P0.05)。7)3组患者HCG日子宫内膜中Hox 10mRNA均有表达,空白组表达最强,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表达最弱,与观察组及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填精法可有效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升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率,其机理可能与增强子宫内膜中Hox 10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赵淑英  张晋峰 《山西中医》2014,30(11):28-30
目的:观察加味养精种玉汤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排卵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克罗米芬+加味养精种玉汤治疗,对照组单用克罗米芬治疗。两组均在月经周期第5天口服克罗米芬50 mg,共5天。其中治疗组同时加服加味养精种玉汤,每日1剂,1日2次。观察两组HCG日和HCG+9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HCG日≥15 mm卵泡个数,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治疗组HCG日和HCG+9日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内膜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CG日≥15 mm卵泡个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养精种玉汤可明显改善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着床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20,(6)
目的含养精种玉汤血清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监测养精种玉汤的最佳取血时间点,制备血清用于未成熟的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复合体培养,体外培养后观察并计算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和卵裂率。免疫荧光、RT-PCR分别检测卵母细胞VEGF-A、cdc2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养精种玉汤灌胃后0.5 h为最佳取血点。养精种玉汤能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受精率(P0.05,P0.01);下调VEGF-A蛋白和mRNA表达(P0.05,P0.01);上调cdc2蛋白和mRNA表达(P0.05,P0.01)。结论养精种玉汤可通过下调VEGF-A,上调cdc2表达促进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养精种玉汤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对小鼠卵细胞质量的影响及其与卵巢EGF的关系。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n=10。对照组和激素组灌胃蒸馏水10 g·kg-1,中药高剂量组灌胃给予养精种玉汤浸膏相当于生药20 g·kg-1,中药低剂量组和结合组灌胃养精种玉汤浸膏相当于生药10 g·kg-1,每日1次,连续15 d。最后1次给药后,结合组、激素组腹腔注射PMSG 10U/只,中药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8h后腹腔注射HCG 10U/只。观察小鼠排卵情况及卵细胞形态和体外受精及卵裂情况。另选小鼠分组同前,最后1次给药前方法同前,给药后不予注射HCG。酶免法测定小鼠血清E2、P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卵巢EGF水平。结果结合组、激素组均可增加小鼠排卵数(P0.01);中药组、结合组较对照组、激素组卵细胞正常率高(P0.05或P0.01);中药组、结合组较激素组受精率、卵裂率、卵裂球正常率均高(P0.05);中药组血清E2、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激素组、中药组、结合组均可提高小鼠卵巢EGF/IOD水平(P0.05或P0.01)。结论养精种玉汤可与西药发挥协同作用来促进小鼠卵细胞发育,并能提高卵细胞质量,促进卵细胞质及胞核成熟。其作用与提高卵巢EGF水平有关,与血清E2、P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