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总结了86例45岁以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脑梗死患者以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多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另外,不良生活习惯,心脏病、血液病、血管发育异常、结缔组织病、口服避孕药、产褥等也较为常见。结论青年人脑梗死病因复杂,临床上应注意病因诊断,早期发现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并有效控制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诱发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对90例青年女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青年女性患脑梗死的常见因素,同时分析发病年龄与常见因素间的关系。结果:90例青年女性脑梗死患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是导致其诱发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且随患者的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病情的加重,诱发脑梗死的青年女性的年龄并没有低于平均年龄。结论: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高血压成为青年女性诱发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脑梗死疾病带来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青年脑梗死病因和危险因素极为复杂,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感染、血液病、偏头痛、头颅外伤、先天性血管畸形、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多种因素,亦有极少数病因未明者.结论:青年脑梗死病因和危险因素以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最为多见,临床应尽可能针对病因和危险因素予以积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对25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发病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卒中史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卒中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发生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4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为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和大量饮酒等是常见的危险因素。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高血压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吸烟、糖尿病及饮酒等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有一定关系,积极防治各种危险因素,可有效减少青年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冯敏  魏云  丁梅 《实用全科医学》2007,5(4):308-30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05例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吸烟史、卒中史,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且发病部位多在基底节区。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吸烟史、卒中史为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彭旭  白桦 《中原医刊》2011,(21):61-62
目的探讨与脑梗死发病关系密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脑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各个危险因素的差异及相对危险度,分析确定患病因素。结果脑梗死病因复杂,有年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吸烟等。结论年龄〉60岁、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吸烟患者是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5年来收治的21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包括家族史、原发性高血压、吸烟史、糖尿病、超重和肥胖、年龄、性别等。结果研究发现近年来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又呈现出新的特征。结论心脏病和原发性高血压以及吸烟史和酗酒史还有高脂血症和高血糖,已经成为了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有效预防治疗青年人脑梗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526-1527
目的:探讨青年人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TOAST分型。方法:对收住院青年脑梗死1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青年人发生脑梗死相关的致病因素及病因TOAST分型的亚型。结果:120例青年脑梗死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病68例、有饮酒62例、有高脂血症57例、有吸烟47例、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7例、有心脏病28例、有糖尿病14例以及其它因素等,病因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34.2%;心源型脑栓塞占16.7%;小动脉脑梗死占26.7%;其他原因所致脑梗死19.2%;原因不明型占3.3%。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其余为大量饮酒史、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史、有吸烟史、心脏病史、有卒中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等,病因TOAST分型的亚型主要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青年患者预防脑梗死应早期重视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防治,同时重视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颈痛等症状,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积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与中老年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青年和中老年脑梗死患者各8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因、危险因素、神经影像学特征、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方面。结果:高血压是两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青年组的危险因素还有高脂血症、吸烟、心脏病、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青年组病变部位以脑叶多见,中老年组以基底节区多见。结论:青年及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危险因素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青年脑梗死病因多样化,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酗酒、心血管病。结论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有效戒烟限酒,防止动脉硬化发生是降低青年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春苗 《海南医学》2012,23(18):89-90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7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36例(47.4%),高脂血症42例(55.3%),糖尿病9例(11.8%),肥胖8例(10.5%),吸烟37例(48.7%),饮酒21例(27.6%),心脏病史7例(9.2%),脑卒中家族史12例(15.8%),不明原因5例(6.6%)。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是几种危险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首发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心源性疾病、凝血异常、血管畸形及血管炎等。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脑卒中家族史、肥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预后良好。结论尽早明确病因,积极防治各种危险因素,可有效减少青年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老年和青年脑梗死临床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和青年脑梗死的临床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80例老年脑梗死、25例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发病危险因素、头颅CT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危险因素老年组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青年组有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嗜烟酒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中型和重型在老年组占66.25%,在青年组占48%。发病部位老年组多在基底节、内囊,青年组多在基底节、脑叶。结论:发病危险因素最常见的为高血压,老年脑梗死的中、重型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高,病情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青年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67例青中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青年普通脑梗死患者进行9项危险因素的对比。结果 滥用药物、心脏病、饮酒、糖尿病四项危险因素可能是青中年大面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减少饮酒、滥用药物,治疗心脏病、糖尿病对预防青中年大面积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9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家族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年脑梗死病因复杂,只须注意饮食、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早期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分析134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并与220例老年脑梗死组比较,探讨其危险因素的暴露特点。结果:青年组男性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χ2=13.67,P<0.001),青年组活动中起病比老年组常见(χ2=35.16,P<0.001);危险因素:青年组吸烟(OR,5.43;95%CI=3.16~9.32;P<0.001)、风湿性心脏病(OR,15.77;95%CI=1.97~125.9;P<0.005)、饮酒(OR,1.89;95%CI=1.07~3.35;P<0.05)、高甘油三脂血症(OR,1.80;95%CI=1.06~3.06;P<0.05)高于老年组,青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脂代谢紊乱、饮酒、心脏病及糖尿病等。结论: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暴露不等同于老年患者,控制其吸烟、饮酒以及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心脏病及糖尿病等常见危险因素及一些少见因素有利于防治青年脑梗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22例复发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分析,证实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病变及血流变学的改变相互影响、相互促发是脑梗死及其复发的危险因素,与此同时发现复发性脑梗死其临床症状、体征较初发脑梗死为重,预后亦差。提出了预防复发性脑梗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22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总结其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对复发率、复发危险因素、复发防治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两组病例在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结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病变及血流变学的改变相互影响、相互促发是脑梗死及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性脑梗死其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较初发脑梗死重,预后亦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BSI)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率、危险因素、影像学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经门诊中发现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本组病变多为腔隙性脑梗死,位于大脑皮层静区和非优势半球的枕叶或顶枕叶。SBI患者大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结论基层单位应充分认识SBI的临床意义,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