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研究植物见血封喉正丁醇提取物中一个二糖甲型强心苷的化学结构。方法:应用1D和2D-NMR技术,如1H-NMR、13C-NMR、1H-1H COSY、HSQC、HMBC、HSQC-TOCSY、ROESY等解析并鉴定该化合物结构。结果:根据光谱数据结合文献报道,化合物1鉴定为glucostrophalloside。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1的核磁数据,并对该化合物的1H NMR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海丰亡果Cerbera manghas别名山样子、猴欢喜、黄金茄等,为夹竹桃科海桩果属植物.海杧果属约15种,分布于亚洲和澳大利哑热带地区;我国产1种,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研究报道海杧果中主要含有强心苷、环烯醚萜等萜类、木脂素和黄酬等化学成分.对海杧果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特征,以及强心苷的强心作用和毒性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见血封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离和鉴定见血封喉Antiaristoxicaria根韧皮部中的内生真菌,并检测其抑菌活性.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gtureus (MRSA)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对内生真菌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从见血封喉根的韧皮部中分离出6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分属于聚端孢霉属(Trichothecium LK.ex Fr.)、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 LK.ex Fr.)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 DC.ex Fr.).其中内生真菌J6的发酵上清液对MRSA有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8 mm.结论 首次对见血封喉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内生真菌J6对MRSA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娟  崔向微 《中草药》2007,38(4):617-618
侧金盏花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为毛茛科侧金盏花属植物,干燥全草入药,具有强心、利尿、镇静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强心苷,强心苷中单体成分铃兰毒苷又是研究较多、疗效较好的一类成分。在我国侧金盏花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为早春特有植物。据文献报道花期中所含的强心苷量最高,各地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影响,侧金盏花中所含的强心苷量是否存在差异尚未见报道,因此在花期采集了东北不同产地的侧金盏花进行铃兰毒苷的测定,通过所得数据,可为其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基础件咨料.  相似文献   

5.
香加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利萍  刘建利 《中草药》2009,40(3):493-496
香加皮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中医将其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风湿性关节炎.其化学成分主要为C21甾类、强心苷类、醛类,以及萜类.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强心、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同时具有诱导细胞分化和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骆驼刺属植物分布于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本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止泻、镇痛、松弛平滑肌、强心等多种活性,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黑龙骨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黑龙骨Periploca forrestii Schlecht.又名滇杠柳、黑骨头,是萝科杠柳属植物。该植物全株药用,可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胃痛、消化不良、闭经、痢疾等[1]。目前关于其化学成分有强心苷、C21甾体苷、胡萝卜苷和熊果酸的报道[2,3]。药理研究表明[4],黑  相似文献   

8.
李建北  杨敬芝  丁怡 《中草药》2001,32(7):593-594,607
樟科木姜子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以及美洲 ,我国约有 72种 ,一般分布在南方和西南温暖地区[1] ,该属多数植物的果实和枝叶都有祛风行气、止痛的功效。木姜子 Litsea pungens主要分布于西南、中南、浙江南部等地 ,其果实和枝叶被用于胃寒腹痛 ,食积气滞 ;宜昌木姜子 L.ichangensis分布于湖北西部及西南部、湖南西部、四川东部及东北部。其果实也用于胸腹胀满 ,食积气滞 ;外用于疮毒肿痛[2 ] 。对木姜子和宜昌木姜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对这 2种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其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 ,经大孔树脂和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LC-MS/MS法,对施图伦滴眼液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HPLC-MS/MS法对各色谱峰进行质谱分析,结合对照品以及水解试验,并参考文献确认各成分.结果 确认了15个成分,其中包括七叶亭苷和14个洋地黄强心苷类成分.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可为施图伦滴眼液的质量控制及稳定性研究提供依据,为洋地黄化学成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短瓣金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文哲  王磊  段金廒 《中草药》2000,31(10):731-732
短瓣金莲花 Trollius ledebouri Reichb.是毛茛科金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及内蒙古东北部 ,在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金莲花属植物在我国分布有 1 6种[1] ,其中金莲花 T. chinensis Bge.和亚州金莲花 T. asi-aticus L.被《中药大辞典》收录 ,可供药用。对风湿、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等症有效。国内学者曾对金莲花的抑菌有效成分做过初步研究 ,但对短瓣金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我们首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 5个单体 ,即β-谷甾醇( ) ,荭草苷 ( ) ,牡荆苷 ( ) ,槲皮素 -新橙皮…  相似文献   

11.
仙人掌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周立刚  杨成宗  吴建勇 《中草药》2004,35(1):103-105
仙人掌属植物在中国和墨西哥作为药用植物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主要药用种为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仙人掌含有有机酸、甾醇、生物碱、黄酮和萜类等成分,具有抑菌、消炎、镇痛、增强免疫、降血糖、抗脂质过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并有多种临床用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毛蕊花糖苷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建立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以其学习、记忆成绩,免疫器官指数,脑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小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为指标,对毛蕊花糖苷改善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脑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毛蕊花糖苷可恢复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损伤;拮抗脑组织和免疫器官萎缩;提高脑中ChAT活性,降低AChE活性;改善脑组织海马CA1区椎体细胞的数量和排列。结论 毛蕊花糖苷能明显改善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可以调节脑组织ChAT和AchE活性,保护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提高脑组织和免疫器官指数,改善模型小鼠的脑损伤,提示毛蕊花糖苷的作用可能与其增强中枢胆碱能功能和保护神经元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东风桔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东风桔Atalantia bux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东风桔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东风桔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6-二羟基-3,4,5-三甲氧基-10-甲基吖啶-9(10H)-酮(1)、9(10H)-吖啶酮(2)、1-羟基-3,4,5-三甲氧基-10-甲基吖啶-9(10H)-酮(3)、吴茱萸次碱(4)、吴茱萸碱(5)、柠檬苦素(6)、异土木香内酯(7)、5-羟基-2,2-二甲基-12-异戊烯基-2H-吡喃[3,2-b]吖啶-6(11H)-酮(8)、1,3,6-三羟基-4,5-二甲氧基-10-甲基吖啶-9(10H)-酮(9)、甜橙碱(10)、1,5-二羟基-2,4-二异戊烯基-3-甲氧基-10-吖啶-9(10H)-酮(11)、1,5-二羟基-2,4-二异戊烯基-3-甲氧基-10-甲基吖啶-9(10H)-酮(12)、伞形花内酯(13)、胡萝卜苷(14)、β-谷甾醇(15).结论 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刘寄奴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刘寄奴Artemisia anomal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法和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刘寄奴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aS,7S,7aR)-7-羟基-7-甲基-1,4a,5,6,7,7a-六氢环戊二烯[c]吡喃-4-羧酸甲酯(1)、rehmaglutin D(2)、(E)-6-羟基-2,6-二甲基辛-2,7-二烯酸(3)、金圣草酚(4)、木犀草素(5)、芹菜素(6)、对羟基苯丙烯酸(7).结论 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环烯醚萜,命名为刘寄奴醚萜;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宽苞水柏枝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佳宝  张瑛  崔保松  李帅 《中草药》2013,44(19):2661-2665
目的 研究宽苞水柏枝Myricaria bracte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宽苞水柏枝嫩枝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和大孔树脂30%乙醇洗脱部分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1)、(?)-南烛木脂酚(2)、(?)-异落叶松脂素(3)、Ν-反式阿魏酰基酪胺(4)、Ν-反式阿魏酰基-3-甲氧基酪胺(5)、Ν-反式阿魏酰基-2′-甲氧基酪胺(6)、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6″-甲酯(7)、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6″-甲酯(8)、槲皮苷(9)、鼠李柠檬素(10)、没食子酸(11)、没食子酸甲酯(12)、E-咖啡酸(13)、E-阿魏酸(14)。结论 化合物16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8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紫花前胡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95%乙醇提取,经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从紫花前胡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佛手柑内酯(1)、佛手柑内酯(2)、茴芹内酯(3)、异茴芹内酯(4)、二氢欧山芹醇乙酯(5)、6-牛防风素(6)、前胡香豆素E(7)、花椒毒素(8)、甲氧基欧芹酚(9)、阿魏酸(10)、β-谷甾醇(11)、补骨脂素(12).结论 化合物1、4、5为首次从前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6~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两面针根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根提取物中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药理活性测试为导向,综合利用硅胶柱、氧化铝柱、制备TLC和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分离两面针提取物活性成分,采用NMR和MS谱学数据及其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两面针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茵芋碱(1)、氧化白屈菜红碱(2)、8-甲氧基二氢白屈菜红碱(3)、β-谷甾醇(4)、L-芝麻脂素(5)、8-甲氧基-9-羟基白屈菜红碱(6)、4-羟基-Ⅳ-甲基脯氨酸(7)、鹅掌楸碱(8)、勒樘碱(9)、两面针碱(10)、苯甲酸异丁酯(11).抗菌测试表明化合物1、3、6、8和10均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化合物8抑菌效果最强,MIC为31.3 μg/mL,较优于对照药磺胺甲噁唑;进一步测试表明化合物8能显著抑制临床分离的对6大类抗生素均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IC为93.8 μg/mL.结论 基于活性 导向法从两面针根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碱活性成分,化合物7、9和11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获得,首次发现化合物8对临床多药耐药性MRSA具有较强杀菌活性,为开发新型超级细菌抗菌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簇花清风藤Sabia fasciculata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簇花清风藤枝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中7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3-氧代-12-烯-28-齐墩果酸甲酯(1)、白桦脂醇(2)、3-氧-Δ11, 13(18)-齐墩果二烯(3)、齐墩果酸(4)、imberic acid (5)、拟人参皂苷RP16)、竹节参苷IVa(7);3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8)、芦丁(9)、mutabiloside(10);3个生物碱:5-氧阿朴啡碱(11)、N-p-阿魏酰酪胺(12)、N-反式香豆酰酪胺(13);2个甾体类化合物:β-谷甾醇(14)、β-胡萝卜苷(15)。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6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陈玉  胡昀  贺红武  胡鑫  杨光忠 《中草药》2013,44(24):3429-3434
目的 研究竹叶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技术分离纯化竹叶椒树皮的化学成分,并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竹叶椒树皮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降白屈菜红碱(1)、得卡瑞花椒碱(2)、6-丙酮基-N-甲基-二氢得卡瑞花椒碱(3)、arnottianamide(4)、platydesmine(5)、4-甲氧基-1-甲基-2-喹诺酮(6)、β-[(3-甲氧基-1, 3-二氧正丙基)胺基]苯丙酸甲酯(7)、3-O-阿魏酰基奎尼酸甲酯(8)、去-4′, 4″-O-二甲基表望春花素(9)、柄果花椒素A(10)、竹叶椒素B(11)。结论 化合物1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竹叶椒素B,化合物7为新的天然产物,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彭海燕  钟小清  吕高荣  卢志标  邹节明 《中草药》2013,44(21):3063-3066
目的 对民间常用中药材金沙藤Lygodii Herba原植物来源进行考证。方法 查考本草文献对金沙藤原植物和药用部位的记载及附图,野外调查金沙藤药材的原植物来源,通过产地药农收集金沙藤药材原植物标本,核对药材原植物标本和咨询分类专家。结果 目前市场上金沙藤药材原植物来源主要是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曲轴海金沙、小叶海金沙的地上部分,部分地区将云南海金沙、羽裂海金沙和柳叶海金沙用做金沙藤药材;对商品金沙藤药材和不同植物来源的金沙藤TLC分析,显相似的主斑点。结论 为更好地制定金沙藤新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并为药厂金沙藤药材收购提供依据,保证金沙藤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