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脊柱与内脏生理和病理的联系,脊柱作为人体的平衡系统在失常的情况下如何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的病变,指出骨错缝是引起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的原因之一,及其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2.
诸波  张慈 《光明中医》2011,26(6):1114-1116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脊柱及其周围的软组织构成了人体躯干部的平衡系统。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会不同程度的造成脊柱平衡的失稳,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脊柱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脊柱生理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脊柱内部与周围组织之间错综复杂的整体力学关系,可作为评价、观察、分析脊柱力学平衡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脊柱轮廓应力平行四边形平衡原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脊柱结构与运动轮廓应力平衡原理,探讨人体颈腰曲成因,试图阐明椎曲相互影响之力学依据。方法:从进化论研究躯体的长方形从四足动物站立到人体双足站立轮廓应力改变,根据脊柱四个弯曲力的作用线和牛顿第三定律,求得人体矢状面之平行四边形轮廓应力图及其相应形态结构。结论:脊柱的结构与运动是按平行四边形的轮廓应力达到平衡的。根据Wloff定律,颈曲和腰曲是人类站立后,在平行四边形数学定律作用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轮廓应力是脊柱力学边缘性区域和缓冲带。  相似文献   

4.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神经的中枢、保健的中心,具有支持躯干、联通四肢、保护内脏、保护神经等四大功能,有“人体第二生命线”之称。保护和锻炼脊柱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损伤和慢性劳损可使脊柱位置结构发生异常,引起脊柱、四肢、内脏和神经系统许多疾病的发生。脊柱在20岁左右停止发育,30岁左右开始退变。  相似文献   

5.
脚踩法与脊柱的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脊柱在人体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由26块椎骨,23块椎间盘以及椎体周围的韧带连接而成.它的作用主要是支撑躯干、保护内脏.椎管内有脊髓和脊神经通过,因它的结构特殊,所以当脊柱的平衡失调或椎体变移都会引起运动障碍,神经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脊柱生理曲线变化的生物力学基础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脊柱生理曲线的变化特点,已被证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脊柱失稳的影像学征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胸段和骶尾部的曲度在胚胎时即已出现,为原发性曲度,一般保持不变;而继发性曲度之颈、腰椎生理曲线的研究,对阐述颈、腰椎急慢性损伤的病因病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显示出重大的意义。1 颈椎生理曲线的研究传统认为,颈椎生理曲线变化可能属于正常现象,与临床无明显确定关系,缺乏重要的临床意义〔1〕。随着生物力学的介入和研究方法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证据突出了颈曲在颈椎相关疾病中的重要地位。近年一些研究共同反映了某种趋势:颈椎力学协调紊乱…  相似文献   

7.
脊柱疾病是指由于姿势不正、外伤、风寒湿侵袭以及先天性、退行性等原因引起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病变,从而压迫神经的一种疾病。督灸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在治疗脊柱疾病上有着独到的优势,其相关机制作用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总结了督灸治疗脊柱疾病的相关研究资料发现,督灸干预脊柱疾病的作用机制与抑制局部炎症因子释放,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内分泌代谢水平,加速血流动力学和增强骨代谢等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脊柱手法治疗的中西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手法是广泛应用于治疗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的主要保守治疗手段,在东西方都很流行,近年来,通过出访讲学,临床实际考察及会议交流等,笔者与西方从事整骨、整脊疗法和的法物理治疗的学者,治疗师和学生(包括私立学院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及个体诊断的从业人员)就脊柱手法问题做了许我产为深入的讨论,对中西方脊柱手法治疗体系和原则略有一些浅薄认识,简要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由于环境、生活、工作、交通、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不利因素,导致脊柱相关疾病在逐年上升,据相关部门统计,人体80%的疾病与脊柱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如何有效的调整脊柱平衡,防治脊柱相关疾病,已成为中外医学界共同关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评价Kss系统在脊桂胸腰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自2005年6月-2008年6月将Kss利用于脊柱胸腰椎的病人作回顾性分析,包括病人手术后脊柱生理序列的恢复情况以及生理序列的维持情况;结果:所有病人脊柱生理序列恢复较好,而且生理序列丢失不明显;结论:Kss椎弓根钉棒系统有其它椎弓根钉棒系统没有的优点,它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的特点能对脊柱施行三维矫形。  相似文献   

11.
孙树椿老师系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早年曾师承于宫廷派大师刘寿山,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孙老师博采众长,精通典籍,师古不泥,潜心研究脊柱病手法四十余年,在脊柱病的治疗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治疗体系,兹将我学习孙老师脊柱病手法的体会总结如下:1认清局部紊乱对脊柱整体平衡的影响平衡观源于《内经》治病求本的理念,对中医临床具有宏观与微观、功能与形体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孙老师将平衡观引入对脊柱整体结构的认识,认为脊柱的平衡决定了脊柱的生理、病理,反映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任何局部的病理不仅受整体的功能影响,也在不…  相似文献   

12.
邓素玲 《中医正骨》2006,18(11):59-60
脊柱是人体支撑、平衡的中轴,其生理结构的精细,决定了病理变化的复杂。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专家孙树椿老师潜心研究脊柱病手法治疗30余年,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临床体系,作者跟师学习有年,稍有心得,试对其取得疗效的基础因素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13.
肝与脊柱相关疾病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金宏柱 《中医正骨》2009,21(4):23-24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由于脊柱肌力不平衡而致脊柱力学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到其周围的血管、脊髓和植物神经等引起相应的内脏和其他器官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病症。目前,已经发现有近百种疾病与脊柱力学平衡失调有关,这些疾病涉及人体神经、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等多个系统。而目前对于该病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脊柱力学不平衡而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压迫刺激周围血管神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26):F0004-F0004
AMCT(Activator Methods Chiropracti CTechnique)枪激脊柱活化术或脊柱活化器治疗术,在美容界又称雕体术。AMCT以脊柱活化器的方式来整脊,是一门以解剖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学为基础,有着规范、科学矫正手法的独立学科。它注重人体的整体研究,强调各器官、组织的相互关系,寻求一种维护、修复自然生理平衡与物理平衡的脊骨、肌肉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腰痛的病因病机、“脊柱平衡疗法”与脊柱生物力学的关系、“脊柱平衡疗法”的临床应用论述作者对“脊枉平衡疗法”在推拿治疗腰痛疾病中的应用认识。  相似文献   

16.
脊柱是一可屈性复杂结构,各种脊柱病变对脊柱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及脊柱矫形术式和内固定器疗效评价都涉及到对脊柱运动的了解。正确分析和评价影像检查结果,对各种牵引方式及手法的选择可起到指导作用,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腰椎疾病的治疗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脊柱的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脊柱结构与运动轮廓应力平衡原理,探讨人体颈腰曲成因,试图阐明椎曲相互影响之力学依据。方法:从进化论研究躯体的长方形,从四足动物站立到人体双足站立轮廓应力改变,根据脊柱四个弯曲力的作用线和牛顿第三定律,求得人体矢状面之平行四边形轮廓应力图及其相应形态结构。结论:脊柱的结构与运动,是按平行四边形的轮廓应力达到平衡的。根据Wloff定律,颈曲和腰曲是人类站立后,在平行四边形数学定律作用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轮廓应力是脊柱力学边缘性区域和缓冲带。  相似文献   

18.
刃针疗法(8)——刃针治疗脊柱相关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纪钧 《中国针灸》2005,25(9):673-674
脊柱相关疾病,是现代医学领域中从脊柱生物力学角度出发,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一门新学科.与椎周软组织源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相比,脊柱相关疾病更注重脊柱关节的微小移位和脊柱节段性的排列紊乱.由于二者均可以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导致相关脏器的功能紊乱,而且软组织损伤与关节微小移位又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所以可以说它们是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侧重不同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27):F0004-F0004
一.“美式AMCT(脊柱活化器)”技术培训班 AMCT(Activator Methods Chiropractic Technique)枪激脊柱活化术或脊柱活化器治疗术,在美容界又称雕体术。AMCT以脊柱活化器的方式来整脊,是一门以解剖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学为基础,有着规范、科学矫正手法的独立学科。它注重人体的整体研究,强调各器官、组织的相互关系,寻求一种维护、修复自然生理平衡与物理平衡的脊骨、肌肉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20.
脊柱相关疾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由于脊柱肌力不平衡而致脊柱力学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到其周围的血管、脊髓和植物神经等,引起相应的内脏和其它器官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它是现代医学领域中从脊柱力学角度出发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据1992年首届国际脊柱相关疾病会议论文报告,至少有40余种疾病与脊柱的力学平衡失调有关,涉及到神经、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等系统,这一学科的建立,为内脏病的发病补充了新的病因学说,从而为许多难治性慢性病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途径,正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下面将近年来国内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