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外伤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治疗41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11月~2005年10月,我们对41例手外伤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41例手外伤患者,男26例,女15例;年龄6~47岁,平均21岁。指骨骨折18指,掌骨骨折6指,肌腱损伤或断裂48指,手指完全离断6指,其他损伤61指。手术治疗后均存在抓握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肠外瘘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科疾病,多见于各种急腹症术后、开放性腹部外伤、炎症性肠病穿孔等,目前其死亡率仍较高,据报道在15%~20%[1].治疗肠外瘘的有效方法包括腹腔引流、抗感染、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老年肠外瘘患者多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脏器功能储备不足,对手术治疗耐受力较差,以往的治疗多以长期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措施为主,在付出心理和经济负担的同时治愈率却未见提高.本文对我科2006年7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6例老年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对老年肠外瘘患者早期手术干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03~2013-12该院收治的20例手部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经髂腹股沟皮瓣修复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8例患者对修复外形及正常功能恢复效果满意,2例患者皮瓣稍有臃肿而接受二次去脂修整手术,术后基本满意。结论对于手外伤严重伴有组织缺损而创面不能接受植皮的患者,选择腹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供区隐蔽,在设计上可不限制长宽比例,手术操作方便,对患者创伤也在可控制范围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切口早期愈合情况,分析术后切口早期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07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术后3 w切口愈合情况,分为愈合组76例和愈合不良组31例,将愈合不良组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合并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史、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留置引流管、住院时间;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早期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切口早期愈合76例(71.03%),愈合不良31例(28.97%),其中切口积液15例,切口裂开6例,切口感染10例;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与糖尿病、吸烟史、手术时间和留置引流管有关,合并糖尿病(OR=1.956,P=0.033)和手术时间4 h(OR=1.978,P=0.029)为影响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4 h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结论为降低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早期愈合不良的发生,临床需重点关注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4 h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主要分析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的相关内容。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1—8月间收治的手外伤合并糖尿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在手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疼痛、中度疼痛的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血糖情况后,发现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外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也能控制血糖水平,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手外伤修复术后往往因组织粘连而影响手功能。1995年10月~1998年6月,我们对27例手外伤术后患者进行了综合物理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手外伤术后3~4周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男20例,女7例;年龄19~56岁,平均342岁;机器绞伤12例,刀切伤5例,电锯伤10例。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20~60岁,平均356岁,机器绞伤4例,刀切伤3例,电锯伤8例,压砸伤1例。治疗方法及疗效:治疗组患者在术后3~4周采用超短度、…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GCS评分与颅脑外伤患者的手术预后及麻醉承受力的关系,我们对1992年5月~2000年5月采用全麻手术治疗的156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128例,女28例;年龄5~76岁,平均38.6岁。颅内血肿140例,原发性脑干伤6例,开放性颅脑外伤6例,颅骨凹陷性骨折4例。15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伤后2小时内入院112例,2小时以上入院44例。本组经手术治疗好转治愈率66%(103/156),病死率34%(53/156)。麻醉方法:本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开颅手术。诱导用药为咪唑安定0.1~0.3mg/kg,γ-OH50~80mg/kg,硫喷妥钠5~8mg/kg,…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电视胸腔镜(VATS)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严重胸外伤继发ARDS患者采用VATS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为观察组;与30例采用常规开胸手术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呼吸机平均应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严重胸外伤继发ARDS患者,掌握VATS合理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联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手外伤后如早期处理不当或伤手长期固定于非功能位,易致掌指关节骨性融合及肌腱与裸露骨面粘连固定;而骨床侧形成的粘连常十分致密,对肌腱功能影响很大。对该类患者行早期直接修复被认为是相对禁忌症,以往采用的修复方法又多存在弊端。1995年7月至2000年5月,我们对21例此类患者采用阔筋膜移植的方法行关节成形术,以预防肌腱松解后再粘连,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治疗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1月我院19例严重肝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及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应用情况。结果 19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其中痊愈16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4例。结论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外伤患者,应积极实施DCS,分次手术治疗,可有效地降低严重肝外伤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修复外伤性末节指体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该院急诊外科手术修复65例外伤引起末节指体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采取最佳治疗方案急诊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处理,术后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65例患者中,优20例,良34例,可8例,差3例,患者满意。结论根据损伤类型结合患者要求,选择最佳修复方案,及时急诊手术修复外伤性末节指体端软组织缺损,术后康复处理,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合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医护人员安全防护及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对2020-02该院收治的1例COVID-19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救治过程中的手术方案,术中及术后的医护人员防护及患者管理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接受开放性阑尾切除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所有医护人员均无发生COVID-19。结论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对COVID-19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可实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这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早期气管插管在严重胸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插管对严重胸外伤患者的意义。方法58例严重胸外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0例早期气管插管,28例按常规行气管插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及其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早期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和平均ICU住院时间缩短(P<0.01),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降低(P<0.05),但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是严重胸外伤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早期气管插管在严重胸外伤的治疗中起着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前列腺增生常见临床症状为尿频、尿急、尿不尽,是临床常见男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早期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等离子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结果证实效果显著~([1])。本文旨在探索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选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外伤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如性别、损伤方式、受伤到人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是否手术、是否早期应用激素、是否行牵引、家属及患者的支持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是否手术治疗、是否行牵引治疗、早期是否应用激素、家属及患者的支持状况、受伤到入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对恢复效果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的手术减压、早期及时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适当的保守牵引治疗以及家属、患者的积极配合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丽华 《内科》2014,(5):610-612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患者常因难以忍受疼痛放弃康复,影响预后。目前肩手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无统一的临床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获得较好治疗效果。肩手综合征发生后,要早期介入治疗,早期治疗具有可逆性,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进行积极的治疗对肩手综合征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肩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康复护理评估及预防治疗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志波 《山东医药》2010,(19):110-110
手外伤的修复是手外科永远的话题,19世纪以来各种手外伤治疗方法层出不穷,自从20世纪60年代显微外科应用于手外伤修复以来,手外伤的治疗无论从功能、外观、疗程上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钝性外伤后结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结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评估62例钝性腹部外伤后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方法、相关损伤以及手术方法等临床资料。结果62例中41例急诊剖腹探查明确诊断,Ⅰ期肠修补或切除吻合术47例,Ⅱ期肠造瘘术或肠外置术15例,发生肠瘘2例,死亡6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早手术是结肠损伤治疗的关键。结肠损伤Ⅰ期手术安全可靠,但须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上皮植入性虹膜囊肿是角、巩膜外伤的并发症,可因继发青光眼而致失明。我们借助显微镜对此类患者行角、巩膜创口修复术,降低了虹膜囊肿的发病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将1975年12月至1999年1月因角、巩膜外伤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 甲组为1975年12月至1985年12月因角、巩膜外伤行手术者,共973例,发生外伤性植入性虹膜囊肿18例18眼。其中外伤后未就诊者5例5眼,在基层医院缝合创口5例5眼,基层医院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1例1眼,外伤后在我院接受治疗7例7眼。手术均在普通灯光照明直视下进行。其中虹膜脱出剪除…  相似文献   

20.
手外伤的修复是手外科永远的话题,19世纪以来各种手外伤治疗方法层出不穷,自从20世纪60年代显微外科应用于手外伤修复以来,手外伤的治疗无论从功能、外观、疗程上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