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北地区TT病毒(TTV)的感染状况以及与其它病毒性肝病的关系。方法:在TTV读码框架1区(ORF1)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semi-nested PCR)方法,对309例6种不同人群血清进行TTV DNA检测。结果:TTV的总感染率为46.28%,健康人群的感染率为31.94%,其他人群TTV的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非甲-非戊型肝炎(65.00%)、肝硬化患者(58.33%)、丙型肝炎(57.14%)、乙型肝炎(48.06%)、急性甲型肝炎(38.71%)。急性甲型肝炎与健康人群的TTV DNA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人群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丙型肝炎和非甲-非戊型肝炎各组之间TTV DNA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V感染可表现为单纯携带,也可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存在。结论:该地区存在TTV感染,在非甲-非戊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组的感染率均较高,与非甲-非戊型肝炎并可能与HBV和HCV的感染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血清中抗输血传播病毒(TTV)抗体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原核表达的TTV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96例血清标本中TTV抗体。结果:不同人群TTV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正常体检人群12.0%(6/50),有偿献血者25.3%(19/75),甲型肝炎患者16.7%(5/30),乙型肝炎患者22.5%(9/40),丙型肝炎患者28.5%(10/35),丁型肝炎13.3%(2/15),戊型肝炎33.3%(4/12),庚型肝炎23.8%(5/21),非甲-庚肝炎患者中44.4%(8/18)。男、女阳性率分别为19.5%、23.4%。结论:各类人群中均存在TTV抗体,在非甲-庚肝炎患者中阳性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TT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TTV(N22)区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Semi—nested PCR)方法,对309例7种不同人群血清检测TTV DNA。结果TTV在非甲一非戊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丙型肝炎、急性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健康人群中感染率分别为75.00%(15/20)、75.00%(27/36)、61.90%(13/21)、58.06%(18/31)、52.78%(38/72)、45.61%(26/57)和38.89%(28/72)。肝硬化患者及非甲非戊型肝炎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也明显高于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5)。21~30岁年龄组TTV感染率(39.06%)显著低于51~60岁年龄组感染率(68.75%)(P〈0.01),其他年龄间无差异。急性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性别之间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TV在河北地区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中有较高的感染率,TTV感染与不明原因ALT升高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海口市吸毒人群TT病毒与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海口市吸毒人群病毒与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221例吸毒者进行不同因素分析,采用巢式PCR法检测血清中的TTV DNA,对一株TTV部分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用ELISA法检测甲-庚型肝炎病毒。结果:221名吸毒人群中TTV DNA与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HBV45.7%,TTV DNA31.6%,HCV11.8%、HGV10.4%,HEV2.2,HAV0.4%,静脉毒瘾者,有非固定婚外性伴侣等因素与TTV,HBV,HCV感染有关,TTV与甲-庚型肝炎病毒均存在合并感染;一株TTV DNA序列与GenBank中主要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大于98%,结论:吸毒人群是TTV和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静脉毒瘾者,有非固定性伴侣是TTV,HBV,HCV传播的重要因素,TTV还存在非血源性传播途径。TTV与甲-庚型肝炎合并感染后引起的作用尚须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东省不同人群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状况。方法:1999年12月至2000年11月,在泰安、济宁、枣庄、聊城和济南等地采集不同人群血清,用套氏聚合酶链反就检测TTV DNA。结果:合计检测血清257份,TTV和DNA阳性68份,阳性率为26.46%。献血员、血液病患者、丙型肝炎患者和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的阳性率均高于体检的饮食服务人员(P<0.01或P<0.05)。结论:山东省部分地区不同人群均有较高的TTV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TTV在肝炎病人中的感染率及基因型别。方法:采用半式套式PCR方法,对72例不同型别的肝炎病人血清进行TTV DNA的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株进行序列测定及计算机分析。结果:在72例不同肝炎病人中,共检出39例TTV DNA阳性血清, 总检出率为54.16%。其中在非甲庚型肝炎病人中TTV DNA阳性率为87.5%,而在明确诊断为甲-庚型肝炎病人中TTV DNA阳性率为50%,两组相比差异显(x^2=4.0278,P<0.05)。测序的6分离株相互间的核酸同源性为60.4%-93.2%,氨基酸的同源性为54.1%-97.3%。这6个分离株与9个G1、G2代表株核酸的同源性为60.4%-99.1%,氨基酸的同源性为55.4%-98.6%。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6株TTV可分属于G1、G2两个基因型的4个亚型。结论:非甲-庚型肝炎病人的TTV感染率明显高于明确病原的甲-庚型肝炎的病原之一。检出的TTV至少可分属于G1、G2两个基因型中的4个亚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TTV山东分离株感染状况及基因变异的情况。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6例山东地区非甲-庚型肝炎和12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TTVDNA,并对阳性扩增的产物利用PCR技术片段直接克隆和测序,分析其基因变异的情况。结果 26例非甲-庚型肝炎中11例TTV-DAN阳性(42.3%)。对其中两株(TTVSD4、TTVSD5)部分基因克隆测序,并与日本株(ABOO8394)相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9%和100%。而12例肝细胞癌患者中3例TTVDNA阳性(25.0%),对其中一株(TTVSD6)部分基因克隆与测序,与日本株(ABOO8394)相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TTV山东株三株间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结论 本项研究证实山东地区非甲-庚型肝炎和肝细胞癌患者中存在着较高TTV感染,TTV感染可能具有嗜肝性,而且可能与肝功能损害有关,是引起非甲-庚型肝炎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8.
新疆不同人群血清中TTV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中TTV-DNA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新疆人群中TTV-DNA病毒的分布,分子生物学性状及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微板-核酸杂交PCR-ELISA技术对采集到的血样进行了TTV-DNA检测,同时进行肝功能及其他各型肝炎的检测。结果 本次共检测了不同人群的血要201人份,TTV-DNA的阳性率为12.93%(26/201)。民族与性别分布,汉族为13.04%(15/155),维吾尔族为12.79%(1/186),女性17.31%(9/52),明显高于男性11.41%(17/149)。在不同人群中,已排除甲-庚型肝炎的单纯转氨酶增高者TTV-DNA阳性率为21.05%(8/38),HIV阳笥人群中TTV-DNA阳性率为18.36%(9/49);一般肝炎病人阳性率为13.64%(9/66),透析人群及正常对照人群中未检出阳笥。结论 TTV-DNA的阳性率为12.93%(26/201),不同民族和性别的阳性率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TT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方法:采用TTV(N22)区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半巢式(nPCR)方法,对健康人群、不同型别肝炎病人、非甲-非戊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等7组人群血清进行啊VDNA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TTV在非甲-非戊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丙型肝炎、急性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健康人群中感染率分别为75.00%(15/20)、75.00%(27/36)、61.90%(13/21)、58.06%(18/31)、52.78%(38/72)、45.61%(26/57)和38.89%(28/72)。肝硬化患者及非甲-非戊型肝炎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也明显高于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5)。5个阳性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株属于G1基因型,1株属于G2基因型。结论:TTV在河北地区肝病患者中有较高的感染率,TTV感染与不明原因ALT升高有一定的关系,基因型以G1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山东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和非甲-庚型肝炎TTV感染及基因变异的状况。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41例输血后丙型肝炎和16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并对阳性血清扩增的产物利用PCR技术片段直接克隆法测充,分析其基因变异的情况。结果 41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阳性检出率为19.5%(8/41),而16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阳性检出率为31.3%(5/16)。TTV山东第一析序列与山东第二株序列相应位置核苷酸同源性与日本 株和中国第一株相比较分别为94%和91%;山东TTV的两株序列间同源性均为91%。结论 本项研究证实山东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和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存在较高TTV感染,输血可能为会传播TTV感染途径之一,是否该地区存在着不同的TTV亚型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证实。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人群TTV检测及阳性标本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TT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探讨TTV传播途径。方法设计合成引物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献血者、肝炎病人、幼儿及母婴配对等4组人群血清进行TTV DNA的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株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1)在457份被检血清中检测出TTV DNA阳性111份,总阳性率24.29%。在血清转氨酶(ALT)正常的96份献血者血清标本中TTV DNA阳性检出率为16.6%,而在ALT异常、HBsAg及抗HCV阴性的99份献血者血清标本中,TTV DNA的阳性检出率为36.3%,明显高于ALT正常献血者。(2)在72例不同肝炎病人血清中,TTV DNA阳性检出率为54.16%;在非甲一庚型肝炎病人中TTV DNA阳性率为87.5%,高于甲一庚型肝炎的病人中TTV DNA阳性率。(3)110份体检幼儿血清中,共检出TTV DNA阳性14份,总检出率为12.73%。(4)一对母婴配对血清的TTV DNA同时阳性且序列相同。(5)12个阳性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1株分属于G1、G2 2个基因型的5个亚型,而另1株与Gla、Glb的同源性为74.8%~80.2%。结论(1)献血者人群中存在TTV感染,TTV可以导致感染个体的肝功能异常。(2)TTV感染与肝炎有关,可能是非甲一庚型肝炎的病原之一。(3)TTV可能存在血源途径外的其它传播选径;TTV存在母婴垂直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2.
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输血传播病毒 (TTV) 在广西人群中感染情况, 探讨TTV 在肝炎发病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TTVDNA,用ELISA或RT—PCR法排除非甲—庚型肝炎病毒。结果:正常献血员TTVDNA阳性率为16.4% (12/73), HBV感染者TTV DNA阳性率为4.3% (2/46), 显著低于正常献血员(χ2 = 3.97, P< 0.05), 非甲—庚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为35.4% (6/17), 与正常献血员无显著性差异(χ2 = 3.0, P> 0.05), TTV感染在男女性别中无显著性差异, 但在30~50岁人群中感染率(17/78) 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4/58) (χ2 = 4.92, P< 0.05)。结论: 广西存在TTV 感染,且中年人群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TTV与HBV可有存在互相抑制或干扰作用, 但TTV可能不致病或具轻微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不同人群输血传播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输血传播病毒 (TTV)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检测血清标本中TTVDNA ,并对其中 1株TTV的部分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 不同人群TTVDNA阳性率分别为 :正常体检人群 10 .3% ,献血员 43.7% ,吸毒者 15 .6% ,血液透析病人5 4.4% ,妓女 65 .0 % ,慢性丙型肝炎病人 2 5 .0 % ,非甲~庚型肝炎 0 / 11。结论 TTV在各类人群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TT病毒(TTV)分离株基因组结构特点及其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中感染情况。方法:对49株TTV相关病毒全基因组结构进行分子进化树分析,比较从我国分离的3株TTV全基因结构与原型株的同源性,并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PCR)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血清中TTV DNA进行检测。结果:3株TTV分离株基因组全长为3739bp,有2个读码框架(ORFs),ORF1编码770个氨基酸,位于589-2901核苷酸;ORF2编码202个氨基酸,位于107-715核苷酸。与TTV原型株TA278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96%,ORF1氨基酸同源性为88%-97%,ORF2氨基酸同源性为79%-96%。全基因组序列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从我国分离的3株TTV属于原型组。在18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中,检出TTV DNA阳性40例,阳性率为22.2%。在甲-戊型肝炎、非甲、戊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和正常人中,TTV DNA流行率分别为24.2%(29/120),18.3%(11/60),17.8%(106/595)和19.8%(19/96),4组无显性差异。结论:从我国分离的3株TTV的全基因结构特点与原型株相似,各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正常人群TTV DNA流行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泉州地区肝炎患者TTV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各型肝炎患者TTV感染情况。「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巢式PCR方法对57例肝炎患者及20例健康献血员的血清标本进行TTVDNA检测。「结果」肝炎患者TTVDNA阳性率为15.8%,其中乙型肝炎(或重叠丁型肝炎)患者TTVDNA阳性率为25.0%(6/24),非A-G型肝炎患者TTVDNA阳性率为13.64%(3/22),甲、戊型肝炎患者未检出;健康献血员为35.0%。TTVD  相似文献   

16.
中国部分地区新型肝炎病毒TT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   总被引:76,自引:1,他引:75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新型肝炎病毒TT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TTV在人群中的感染分布状况,探讨TTV在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TTVDNA,克隆测定不同地理株TTV的部分基因序列,分析其基因变异情况。结果检测了南方(广东深圳和江苏南京)和北方(北京和辽宁沈阳)的112例非甲~非庚型肝炎病人,其中TTVDNA阳性者48例,阳性率42.9%,而102例甲~庚型肝炎病人中阳性率为2.9%(χ2=42.8,P<0.01)。ALT异常而无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的献血员中,TTVDNA阳性率(346%)明显高于ALT正常献血员的阳性率(16.8%,χ2=4.5,P<0.01)。南方株(广东深圳TTVCHN002、南京TTVNAN001)和北方株(北京TTVSHB015)病毒间同源性在98%以上,日本发表的序列同源性也高于97%。结论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均存在TTV感染。TTV感染与ALT异常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可能是导致非甲~非庚型肝炎的重要病原。正常人群中存在TTV感染者,类似于HBsAg的所谓“慢性携带状态”。  相似文献   

17.
河北部分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T病毒(TT virus,TTV)是一种单链DNA病毒,自1997年底日本学者从1例输血后非甲非戊型肝炎病人的血清中分离出TTV以来,各国学者对TTV的研究日益深入,1998年Okamoto等报道了TTV全基因序列。为了解TTV在河北省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分析TTV与肝病的关系,笔者对正常人群和甲、乙、丙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及其他肝病患者进行了TTV DNA检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海南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情况。「方法」对162例城市一般人群、153例农村少数民族、120例献血员、96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者、68例血透析者、92例非甲~庚型肝炎病人、102例甲~庚型肝炎病海南地区以上8种人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10.5%、8.5%、9.2%、11.5%、17.6%、40.2%、26.5%、38.7%,各类人员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TTV阳性甲~庚型肝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中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49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及PBMC中TTV-DNA。结果:血液透析患者TTV感染率18.4%(9/49)。PBMC中TTV-DNA检出率22.4%(11/49),PBMC中TTV-DNA检出率在血清TTV-DNA阳性者(66.7%),高于血清TTV-DNA阴性者(12.5%)(P<0.05)。结论:PBMC中TTV-DNA主要在血清阳性患者中检出,PBMC可能是TTV的一个贮存场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TTV肝炎患者中TTV准种及其与患者不同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荧光实时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TTVDNA,收集TTV DNA阳性的慢性肝炎病例52例,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15例、17例、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8例;献血员15例。采用熔点曲线方法进行TTV准种检测。结果TTV肝炎患者中度、重度和重型组中熔点曲线波峰数量显著多于献血员和慢性TTV肝炎轻度组(P<0.05),重度和重型组熔点曲线波峰数量显著多于中度组患者(P<0.05)。但重度组患者TTVDNA熔点曲线波峰数量与重型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TV存在病毒准种,TTV准种感染的复杂性可能是TTV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准种越复杂病情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