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杰松  李志勇   《四川医学》2019,40(4):394-39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PCI后出现无复流的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2个月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TFC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CTFC帧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的CTFC帧数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14. 00%低于对照组的32.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AMI患者PCI后无复流采用替罗非班治疗有利于恢复心肌灌注,降低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自2019年12月以来,冠状病毒疾病2019(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流行对人类影响巨大.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人群普遍易感,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更易被感染,且一旦感染发展为重症,将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是SARS-CoV-2进入体内的协同受体.虽然目前尚无临床或科学证据表明发生COVID-19时应终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的治疗,甚至有研究结果提示ACEI/ARB与COVID-19风险不存在相关性,但疫情初期对使用ARB/ACEI是否会增加ACE2的表达,进而增加患者对病毒进入机体和传播的敏感性仍心存疑惑.本文以1例治愈的COVID-19重型肺炎合并高血压3级患者的救治为切入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谈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inhibitor,RASI)应用之浅见,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国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协作组09方案(NB09方案)治疗高危和极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高危和极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38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男27例,女11例。高危组7例,极高危组31例。诊断时月龄19~160个月(中位就诊月龄36.5个月)。高危组:术前新辅助化疗A、B方案交替4~6周期后评估、手术。极高危组手术前后化疗,然后自体干细胞移植,瘤床放疗,停化疗后维甲酸治疗同高危组。结果治疗结束时CR 25例,PR 5例,SD 3例,PD 5例,其中死亡2例,治疗总有效率(CR+PR+SD)86.8%。至随访结束,全组无瘤生存15例,带瘤生存9例,死于肿瘤复发7例,死于进展7例,生存期6~52个月(中位生存期25.5个月),其1、2、3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1.7%、64.5%和57.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提示高危组与极高危组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结论 NB09方案治疗高危和极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近期疗效初步肯定,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4.
闫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04-2805
目的:对比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将80例诊断为股骨干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比较,交锁髓内钉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良并比较机械分离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和木瓜蛋白酶消化法在大鼠皮质神经元培养中的优缺点,为研究工作者根据各自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胎龄为16-18天的SD大鼠胚胎,分别用机械分离、胰酶消化以及木瓜蛋白酶消化三种方法对SD胎鼠皮层神经元进行培养,并对不同培养时间的神经元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显微镜纯度鉴定。结果:三种方法均能成功培养出杂质少且纯度高的皮层神经元,其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典型的形态学特征。经NSE免疫荧光染色,神经元纯度分别在96.28%,95.63% 及97.34%,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改良并比较了三种皮质神经元的培养方法,三种方法均成功培养出杂质量较少且纯度高的皮层神经元,均可作为神经元体外培养的良好实验模型,且三种培养方法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其心脏各项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收治入院的实施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20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二组,分别对其实施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各项功能指标及心功能等级变化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心功能指标LVDD、LVDs、LVEF及FS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降低心功能等级,显著提高预后治疗,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河北张先生我妻子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怀孕四个月发现肝功能异常,能吃药吗?怎么办才好?由于怀孕期间孕妇的内分泌变化和肝脏负担的加重,即使不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孕妇也有可能出现肝功异常。对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来说,怀孕期间出现肝功异常,首先应该查找原因;如果存在乙肝以外的其它肝病,应积极治疗。如果的确没有其他病因,可以根据转氨酶(ALT)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对血液污染利器认知的情况,以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进行预防、阻断医源性利器对人群造成的意外伤害。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5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获取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应用利器的原因中糖尿病测血糖,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射干扰素以及前两者同时存在者分别占2%、14%、76%和8%。所用利器的处理方式中随手扔掉,盖回针帽再扔,放入自制的利器盒和带回医院的分别占22%、64%、10%和4%。受访者对医用血液污染利器危害的严重程度评分,由重到轻依次为扎伤自己、扎伤他人、传染他人和传染自己。受访者认为血液污染利器可以传播的疾病主要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认知率均达90%,普遍认为高血压病、癌症是不会通过该途径传播的。受访者认为正确的处理血液污染利器的方式中,直接扔到医用垃圾箱(袋),盖回针帽再扔到医用垃圾箱(袋),放入特制的利器盒及不知如何处理的比例分别是2%、20%、62%和16%。愿意使用免费提供的利器盒者为98%。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对于血液污染已用利器处理知识的掌握整体比较全面,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譬如对血液传播疾病的种类,对医用血液污染利器的处理方式等还有待进一步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从同济医院2003年1月到2011年5月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98例,根据入院时ALT的水平和是否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分为3组.A组:ALT升高并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ALT升高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C组:ALT正常并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患者治疗1周后ALT的变化.结果 治疗1周后,A组与B组比较,ALT>3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的发生率没有差异(P=0.51);A组和C组比较,ALT>3倍ULN的发生率没有差异(P=0.75).结论 ALT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不会增加肝脏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