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硒、铁、钙、磷、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辉  杨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9):1481-1482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对照组 :健康体检 5 4例 ,其中男 30例 ,女 2 4例 ;年龄 2 0~ 79岁 ,平均 (5 0 .6± 6 .4 )岁。糖尿病组 :糖尿病 89例 ,其中男 5 1例 ,女 38例 ;年龄 1 8~ 84岁 ,平均 (5 2 .3± 8.9)岁。糖尿病诊断按 WHO(1 999)标准 ,1型糖尿病 8例 ,2型糖尿病 81例。1 .2 方法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治疗基础上 ,根据病情分型分别接受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 ,待空腹血糖≤ 7.0 mmol/ L ,餐后 2 h血糖≤ 1 1 .l mmol/ L,继续控制血糖 8~ 1 2周 ,治疗前后采空腹静脉血测血清硒、铁、钙、磷、镁。1 .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结果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Ⅱ型糖尿病及肾透析后患者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及血液抗氧化状态的分析 ,探讨它们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液抗氧化状态的关系 ,寻找评价冠心病危险性有效的血液生化指标。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Ⅱ型糖尿病及肾透析患者各 5 0例及 5 0例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肾病人群的空腹血清。进行血脂及血液抗氧化状态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TG (1 39± 0 34)mmol/L、Chol (4 5 8± 0 92 )mmol/L、HDL -C (1 2 6± 0 36 )mmol/L、LDL -C (2 6 4± 0 4 6 )mmol/L、ApoA1(1 5 9± 0 37)g/L、ApoB10 0 (0 87± 0 2 7)g/L、OX -LDL (0 133± 0 0 3)nmol/L、AOC (14 1± 1 32 )U/ml;Ⅱ型糖尿病组TG (1 4 8± 0 5 1)mmol/L、Chol (4 5 7± 1 10 )mmol/L、HDL -C (1 4 2± 0 4 4 )mmol/L、LDL -C (2 6 9± 0 83)mmol/L、ApoA1(1 6 5± 0 4 7)g/L、ApoB10 0 (0 84± 0 2 1)g/L、OX -LDL (0 12 9± 0 0 2 )nmol/L、AOC (12 8± 2 4 8)U/ml;肾透析后组TG (1 5 5± 0 5 8)mmol/L、Chol (4 6 2± 0 5 8)mmol/L、HDL -C (1 2 7± 0 5 0 )mmol/L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部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矿物质水平变化。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老年门诊体检的1 100名体检者,将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264例纳入糖尿病组,另836名非糖尿病体检对象作为非糖尿病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检测了血矿物质含量(钙、镁)及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分析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间的矿物质水平变化情况;糖尿病患者进一步以HbA1c≥7.0%为切点,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HbA1c7.0%,192例)与未达标组(HbA1c≥7.0%,72例),进行亚组分析,并观察HbA1c与体内矿物质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血钙水平较高[(2.36±0.14)mmol/L比(2.35±0.10)mmol/L],血镁水平较低[(0.85±0.07)mmol/L比(0.89±0.0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HbA1c≥7.0%为切点,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组及未达标组之间的血钙、血镁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35±0.14)mmol/L比(2.40±0.11)mmol/L、(0.87±0.07)mmol/L比(0.83±0.07)mmol/L;P均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所有研究对象的HbA1c与血钙水平呈正相关,与血镁水平呈负相关(r=0.074,P0.05;r=-0.120,P0.01)。结论 :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镁水平偏低,血钙水平偏高;与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血糖控制未达标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血镁水平偏低,血钙水平偏高。上海部分中老年居民血HbA1c水平与血钙正相关,与血镁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造影剂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具有冠状动脉造影适应证患者 12 0例 ,其中术前肾功能不全 (氮质血症 )患者 13例 ,术后有肾功能不全 2 6例。对患者造影术前术后血肾功能生化和肝功能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2 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血肾功能生化BUN、Cr、阴离子间隙 (AG )术后较术前升高 ,分别为 ( 5 .43± 2 .35 )mmol/L与 ( 6 .2 7± 3.96 )mmol/L ,( 10 5 .0 3± 30 .92 ) μmol/L与 ( 12 1.33± 6 5 .5 4) μmol/L ,( 13.18± 5 .36 )mmol/L与 ( 14 .95± 5 .30 )mmol/L ,均P <0 .0 1。CO2 CP术后较术前下降 ,P <0 .0 1。结论 :非离子水溶性造影剂 (欧乃派克 )对肾功能有明显的影响 ,CO2 CP降低 ,AG升高也应作为一项重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低钙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单次高钙透析 (透析液钙1.75mmol/L)、单次低钙透析 (透析液钙 1.25mmol/L)前后及持续低钙透析1个月后(2~3次/周,4小时/次)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①单次高钙透析4小时后血钙水平明显升高[(2.18±0.15)mmol/L vs (2.35±0.08)mmol/L],iPTH水平没有明显变化[(191.41±108.19)ng/L vs (190.41±93.50)ng/L].②单次低钙透析4小时后血钙水平没有明显变化[(2.20±0.13)mmol/L vs (2.22±0.17)mmol/L)],但iPTH显著升高[(186.05±106.24)ng/L vs (210.04±113.46)ng/L)].③持续低钙透析1月后血钙水平没有变化[(2.20±0.13)mmol/L vs (2.23±0.11)mmol/L],iPTH有明显升高[(186.05±106.24)ng/L vs (229.98±120.20)ng/L].结论低钙透析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加剧尿毒症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期极低热量限制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及降糖药用药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32例,采用短期极低热量限制饮食的方法,比较限食前后和限食后3个月患者体重、腰围、血糖、血脂指标及降糖药用药剂量的变化。结果限制饮食前、限制饮食后、限制饮食3个月后患者的体重分别为(70. 43±9. 32) kg、(68. 23±7. 52) kg、(66. 12±8. 34) kg,腰围分别为(90. 44±7. 43) cm、(87. 01±6. 63) cm、(85. 72±6. 09) cm。患者限制饮食后和限制饮食3个月后的体重和腰围显著低于限制饮食前;限制饮食前、限制饮食后、限制饮食3个月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 12±2. 43) mmol/L、(6. 21±0. 98) mmol/L、(6. 44±1. 08) mmol/L,空腹胰岛素分别为(14. 34±3. 75)μU/L、(7. 84±2. 56)μU/L、(8. 11±2. 44)μU/L,HOMA-IR分别为(5. 18±1. 01)、(2. 16±0. 41)、(2. 32±0. 45),TC分别为(4. 98±0. 67) mmol/L、(4. 88±0. 67)mmol/L、(4. 90±0. 69) mmol/L,TG分别为(2. 87±0. 66) mmol/L、(1. 56±0. 34) mmol/L、(1. 66±0. 32) mmol/L,LDL-C分别为(4. 35±0. 78) mmol/L、(4. 25±0. 74) mmol/L、(4. 29±0. 71) mmol/L,HDL-C分别为(1. 10±0. 09) mmol/L、(1. 05±0. 08) mmol/L、(1. 07±0. 09) mmol/L。患者限制饮食后和限制饮食3个月后的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低于限制饮食前;患者限制饮食后和限制饮食3个月后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限食前,其余血脂代谢指标无明显变化。8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随访期间内胰岛素使用剂量显著降低[(18. 21±7. 44) U/d vs.(14. 43±4. 21) U/d,t=4. 434,P=0. 015]; 19例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中4例(21. 95%)由2种口服降糖药物改为1种,3例(15. 79%)由使用1种降糖药物改为不使用降糖药物即能控制血糖。结论短期极低热量限制饮食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腰围、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能明显减少患者的降糖药用药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葛利  王刚  张凌  杨爱华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2):911-912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CBP)对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应用。方法 采用CBP的主要模式CVVH治疗 2 6例ARF合并MODS患者 ,检测治疗前及第 2 4、4 8、72小时后其血浆生化、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血常规等变化 ,观察疗效 ,结果 2 6例患者治疗前Cr 12 16 5 6± 2 96 84 μmol/L ,BUN 4 5 80± 18 4 0mmol/L ,WBC(15 70± 10 96 )× 10 9/L ,pH 7 10± 0 2 6 ,BE - 11 4± 3 76mmol/L ,AG 34 5 0± 6 34,K 7 0 6± 1 83mmol/L。CBP治疗后Cr181 4 2± 4 6 10 μmol/L ,BUN 14 5 0± 15 86mmol/L ,WBC(7 74± 3 86 )× 10 9/L ,pH 7 4 1± 0 0 6 ,BE 2 7± 0 96mmol/L ,AG 11 12±4 0 1,K 3 86± 0 72mmol/L。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好转显著 (P <0 0 1)。 2 6例患者中 16例 (6 1% )度过疾病的急性期 ,10例 (38% )在急性期死亡。观察APACHEⅡ评分 >2 0分 ,高龄、合并肾外脏器衰竭及严重感染、应用机械通气及低血压等因素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 ①CBP以其有效的清除效应 ,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实现机体内环境稳定 ,成为危重患者的重要支持疗法 ;②可提高MODS患者的存活率及预后 ;③MODS患者预后受APACHEⅡ评分、年龄、合并肾外脏器衰竭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运动对链脲佐菌素 (STZ)引起的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运载体 4(Glucosetransporter 4,GLUT4)转位机制的影响。 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运动组。糖尿病运动组大鼠进行 6周游泳训练。实验到期分离各组大鼠大腿股四头肌 ,制备细胞内、外膜 ,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GLUT4蛋白含量 ,同时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和血糖浓度。结果 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GLUT4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细胞内膜GLUT4蛋白含量减少 2 4.1% (P <0 .0 1) ,细胞外膜减少 48.1% ,(P <0 .0 1)。糖尿病大鼠经过 6周运动训练 ,与糖尿病组大鼠相比 ,骨骼肌细胞内膜GLUT4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 ,而细胞外膜GLUT4蛋白含量增加 10 8.7% (P <0 .0 1) ,血糖由18.5± 1.9mmol/L降至 14 .0± 3 .3mmol/L(P <0 .0 1)。结论 糖尿病状态下骨骼肌细胞GLUT4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其中以细胞外膜GLUT4蛋白含量的减少更为显著 ,即在糖尿病状态下骨骼肌细胞GLUT4蛋白转位机制出现障碍 ,使肌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发生障碍 ,血糖升高。糖尿病大鼠经过运动训练可增加骨骼肌细胞GLUT4蛋白含量 ,并改善GLUT4蛋白转位机制 ,从而增加肌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 ,降低血糖 ,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紊乱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标本因素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锂 (Li )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服用碳酸锂治疗达稳态的住院患者 ,采集不同条件的血标本 ,使用IMS 972电解质分析仪测定Li 浓度。比较不同采血时间、饮食、抗凝剂以及溶血、高血脂、不同储存条件等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Li 浓度的影响。结果  (1)不同时间采集的标本 ,Li 浓度差异有显著性 ,最低值 0 .4 7mmol/L ,最高值 1.2 0mmol/L。 (2 )饮食后血清Li 浓度[(0 .6 4± 0 .2 7)mmol/L]与空腹血清Li 浓度 [(0 .6 1± 0 .2 6 )m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溶血标本Li 浓度 [(0 .6 5± 0 .2 8)mmol/L]>非溶血标本Li 浓度 [(0 .6 1± 0 .2 6 )mmol/L](P <0 .0 0 1) ,两者差值的95 %可信区间为 0 .0 2 8~ 0 .0 6 9mmol/L。 (4)高血脂标本Li 浓度 [(0 .35± 0 .2 4 )mmol/L]较正常血清Li 浓度[(0 .33± 0 .2 2 )mmol/L]轻微增高 (P <0 .0 5 ) ,两者差值的 95 %可信区间为 0 .0 0 2~ 0 .0 4 9mmol/L。 (5 )血浆Li 浓度 [(0 .6 2± 0 .2 7)mmol/L]较血清Li 浓度 [(0 .6 1± 0 .2 6 )mmol/L]稍微增高 (P <0 .0 5 ) ,两者差值的95 %可信区间为 0 .0 0 0 8~ 0 .0 199mmol/L。 (6 )不分离血凝块的血清 ,室温放置不同时间测定的Li 浓  相似文献   

10.
C-反应蛋白与胆固醇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 (PE)的葡萄糖 (GLU)、氯化物 (Cl)、蛋白质定量 (PRO)、C -反应蛋白 (CRP)、胆固醇(TCH)等测定在鉴别良性与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 57例胸积液患者根据临床其他指标分成恶性组和良性组进行上述指标测定。结果 恶性组葡萄糖 (GLU)、氯化物 (Cl)、蛋白质定量 (PRO)、胆固醇 (TCH)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分别为 5 .7± 4 .2mmol/L、1 0 3± 9.1mmol/L、35 .2± 1 3 .6g/L、1 .56± 0 .73mmol/L、1 6 .9± 2 4 .7g/L ;良性组测定结果分别为 5 .4± 1 .9mmol/L、1 0 7± 8.6mmol/L、33 .1± 1 2 .90g/L、1 .0 8± 0 .55mmol/L、37.5± 2 7.0g/L。结论 葡萄糖、氯化物、蛋白质定量等指标在鉴别恶性与良性病变诊断中无意义 ;而C -反应蛋白和胆固醇在两者鉴别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可以用来鉴别PE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渴感减退糖尿病患者饮水指导治疗的意义。方法 :3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口渴多饮史 17例 ,无明显口渴多饮史 18例。对患者进行高渗盐水试验及渴感程度测试 ,按渴感程度分为渴感正常组 (A组 ) 2 0例 ,渴感减退组 (B组 ) 15例。对B组患者按尿量多少进行饮水指导治疗 ,观察B组患者指导治疗前后血钠、血浆渗透浓度的变化。结果 :有口渴多饮史的 17例均渴感正常 ,无口渴多饮史的 18例 3例渴感正常 ,15例渴感减退。B组患者饮水指导治疗前血钠 14 5 81± 4 78mmol/L ,血浆渗透浓度 2 98 87± 7 14mmol/L ,治疗后血钠 137 16± 3 87mmol/L ,血浆渗透浓度 2 84 2 3± 6 95mmol/L (P <0 0 0 1)。结论 :无口渴多饮史的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饮水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 1,5脱水葡萄糖醇 ( 1,5 AG)作为一项新的指标在糖代谢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 1例糖尿病组和 35名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 (FBS)、果糖胺 (GSP)、1,5 AG ,比较两组间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同时比较 1,5 AG与FBS、1,5 AG与GSP间有无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 1,5 AG[( 91.74± 2 9.2 5 )μmol/L) ]、FBS[( 5 .0 4± 0 .91)mmol/L]、GSP[( 2 .0 8± 0 .18)mmol/L]结果与糖尿病组 1,5 AG[( 33.8± 2 3.5 2 )μmol/L]、FBS[( 8.71± 2 .6 4 )mmol/L]、GSP[( 2 .77± 0 .89)mmol/L]结果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5 AG与FBS、GSP分别呈负相关 (r1=- 0 .4 1,r2 =- 0 .30 ,P <0 .0 5 )。结论 由于 1,5 AG反映高血糖状态 ,其值可以判断每天的血糖波动情况 ,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近期的血糖控制水平。因此 ,1,5 AG可作为一种新的监测糖代谢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和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的治疗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应用CVVHD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 4 5例共 95次 ,2 5例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应用普通血液透析 (HD)治疗作为对照组 ,两组年龄、性别及肾功能损害相匹配 ,分别观察预后、并发症及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主要生化指征和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两组预后有明显差别 ,治疗组存活率为 95 6 % ,对照组存活率为 80 % ;治疗组仅 1例发生低血压 ,对照组发生低血压 13例次 ,单次CVVHD及HD治疗后血清BUN和Cr分别为 2 5 7 36± 36 8、18 6± 5 4mmol/L和 32 5 1± 6 7 4、2 7 6± 8 7mmol/L ,间断治疗 2 4h后分别为 4 36 7± 6 8 5、2 6 8± 8 8mmol/L和 6 85 3± 10 2 8、4 6 2± 11 8mmol/L( P <0 0 1) ,单次CVVHD治疗前后TNF -α分别为 4 2 35± 18 86ng/L和 2 2 31± 12 5ng/L(P <0 0 1)。结论 CVVHD较HD能更好的清除尿毒症毒素及TNF -α,减少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是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的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空军第九八六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使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84例,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6. 92±1. 01 mmol/L vs. 4. 31±0. 78 mmol/L,3. 30±0. 82 mmol/L vs. 1. 24±0. 28 mmol/L,4. 60±0. 86 mmol/L vs. 2. 43±0. 48 mmol/L;对照组:6. 84±1. 10 mmol/L vs. 5. 10±0. 88 mmol/L,3. 24±0. 76 mmol/L vs. 1. 56±0. 36 mmol/L,4. 68±0. 94 mmol/L vs. 3. 11±0. 56 mmol/L),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0. 76±0. 15 mmol/L vs. 1. 84±0. 38 mmol/L; 0. 72±0. 11 mmol/L vs. 1. 38±0. 30mmol/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HDL-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LDLC水平升高更明显(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FIB、血细胞比容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21. 38±4. 26 mPa·s vs. 15. 72±3. 15 mPa·s,5. 40±0. 95 mPa·s vs. 4. 16±0. 81 mPa·s,4. 05±0. 72 g/L vs. 3. 26±0. 52 g/L,0. 46±0. 05%vs. 0. 43±0. 03%;对照组:21. 63±4. 33 mPa·s vs. 18. 83±3. 81 mPa·s,5. 35±0. 91 mPa·s vs. 4. 79±0. 86 mPa·s,3. 98±0. 79 g/L vs. 3. 62±0. 60 g/L,0. 49±0. 06%vs. 0. 47±0. 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较治疗前下降更明显(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1. 14±4. 46分vs. 14. 47±2. 95分; 20. 67±4. 30分vs. 17. 25±3. 71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25. 03±4. 96分vs. 39. 26±8. 18,25. 38±5. 17分vs. 33. 75±6. 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 0. 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 1%,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成人型多囊肾385个囊肿液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成人型多囊肾囊肿液成分及含量。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分别对 90例成人型多囊肾患者的 385个囊肿进行穿刺 ,留取囊液进行生化检验 ,并与尿液同时进行八联试纸定性测定。结果 单纯性囊肿 32 6个 ,其囊液成分及含量分别为 :蛋白 (14 6 5± 17 6 7)g/L ,葡萄糖 (5 12± 1 4 0 )mmol/L ,碱性磷酸酶 (2 7 1± 19 1)U/L ,乳酸脱氢酶 (116 9± 4 7 7)U/L ,胆固醇(0 85± 1 12 )mmol/L ,K+ (3 93± 0 80 )mmol/L ,Na+ (15 0 3± 9 4 )mmol/L ,CI-(115 3± 14 2 )mmol/L ,Ca2 + (2 13± 0 2 9)mmol/L ,Mg2 + (0 .76± 0 .34)mmol/L ,P3 + (1.2 5± 0 .6 3)mmol/L ;单纯性囊肿液与尿液测定结果不同。结论 成人型多囊肾单纯性囊肿液成分与血清成分相似 ;八联试纸测定法可作为成人型多囊肾囊肿液简易测定和与含尿液囊肿鉴别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伴有贫血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 (EPO)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 40例伴有贫血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及 2 3名正常人 (对照组 ) ,血清EPO水平。结果 :肿瘤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为 (83 5 1± 7 92 )f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为 0 3 0± 0 0 6,肿瘤患者和对照组EPO水平分别为 (3 6 0 6± 2 1 88)IU/L和 (11 5 0± 7 3 7)IU/L(P <0 0 5 ) ,40例患者有 3 2例EPO水平高于正常 ,占 80 %。IV期患者和其他期别患者EPO水平分别为 (4 4 3 8± 18 3 6)IU /L和 (2 0 5 9± 19 80 )IU/L ,P <0 0 5 ,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 (95 67± 2 3 89)× 10 12 /L和 (10 9 93± 2 1 5 1)× 10 12 /L ,P >0 0 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表现为正常细胞低色素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贫血呈多样化改变。 80 %贫血肿瘤患者血清EPO水平异常增高 ,且晚期患者EPO水平增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无口渴多饮糖尿病患者的饮水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饮水护理。方法 :将 3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明显口渴多饮史 ,临床认为渴感正常患者 (A组 ) 17例 ;无明显口渴多饮史 ,临床疑有渴感减退患者 (B组 ) 18例。B组患者按每日尿量进行饮水指导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血钠、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结果 :B组在饮水指导治疗前血钠 145 93± 4 6 5mmol/L ,治疗后 145 93± 4 6 5mmol/L (P <0 0 0 1) ;血浆渗透压治疗前 2 98 49± 7 5 5mmol/L ,治疗后 2 84 17± 6 86mmol/L (P <0 0 0 1)。结论 :对无口渴多饮史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饮水指导治疗可降低血钠、血浆渗透压 ,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早期与普通肺炎早期的实验室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早期与普通肺炎早期的多项实验室检测项目 ,探讨两者的试验结果差别。方法  2 0 0 3年 4~ 5月收治的 35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及 2 0 0 1~ 2 0 0 3年的 35例普通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测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种肺炎早期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有很多相同点外 ,也有不同点 ,两种肺炎早期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意义的项目及其测定均值分别为 :补体C3 (C3 ) :0 98g/L ,1 36 g/L ;补体C4(C4) :0 2 9g/L ,0 34g/L ;C反应蛋白 (CRP) :2 5 6 5mg/L ,4 4 73mg/L ;红细胞沉降率 (ESR) :2 2 93mm/h ,4 3 6 3mm/h ;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活动度 (PT % ) :95 79,88 85 ;纤维蛋白原 (Fbg) :2 78g/L ,3 91g/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30 6 0IU/L ,2 3 83IU/L ;直接胆红素 (DBIL) :2 34μmol/L ,3 34μmol/L ;碱性磷酸酶 (AKP) :4 5 2 6IU/L ,6 3 97IU/L ;γ 谷氨酰转肽酶 (GGT) :17 94IU/L ,2 7 91IU/L ;血糖 (GLU ) :6 77mmol/L ,5 11mmol/L ;钙 (Ca) :2 2 2mmol/L ,2 33mmol/L ;磷 (IP) :0 97mmol/L ,1 0 9mmol/L ;钠 (Na) :135 2 4mmol/L ,139 4 6mmol/L ;氯 (Cl) :97 2 6mmol/L ,10 0 91mmol/L ;总胆固醇 (TC) :3 35m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糖浓度与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眼底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 32例Ⅱ型DR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例中 13例DR治疗有效者血糖均值为 7.5 7± 1.72mmol/L ,15例治疗未愈者血糖均值为 11.30± 3.2 5mmol/L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为提高DR患者眼底病变的治疗有效率 ,应将血糖浓度控制在正常范围 ,其 95 %范围为 6 .5 3~ 8.6 1mmol/L。  相似文献   

20.
唐吉斌  黄海泉 《江西医学检验》2004,22(2):153-153,136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GSP、FFA、FBG和餐后 2小时FFA、PBG的变化 ,进一步探讨GSP、FFA在 2型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患者 75例及健康对照组 50例 ,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血糖、酮胺氧化酶法测定GSP、酶比色法测定FFA。结果 健康对照组FBG为 4 .94± 0 .59mmol/L、PBG为 5 .87± 1 .2 6mmol/L、FFA为 485 .46± 1 0 7.0 4 μmol/L、2FFA为 482 .1 4± 1 0 8.1 2 μmol/L、GSP为 2 4 4 .52± 30 .73μmol/L ;2型糖尿病患者FBG为 9.57± 2 .51mmol/L、PBG为1 6 .37± 3 .93mmol/L、FFA为 90 2 .1 7± 2 0 1 .85μmol/L、PFFA为 882 .88± 1 85 .0 8μmol/L、GSP41 5 .0 8± 47.66μmol/L ,两组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1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FFA、GSP对糖尿病的病情监控及并发症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