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早期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干预方法对高危儿进行干预,另设高危儿对照组和正常儿对照组;用儿-心量表对1岁时3组小儿进行智能发育评估,并对其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高危儿干预组与高危儿对照组比较,除了大动作、语言发育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外,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平均发育商高危儿干预组优于高危儿对照组,正常儿对照组与高危儿对照组比较亦显示相同结果。但高危儿干预组与正常儿对照组比较,五个能区发育商和平均发育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早期干预方法可促进高危儿童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2.
朱华  彭珉娟  杨涛毅  李桦  张彤  陈先辉  程建 《四川医学》2013,(12):1780-1783
目的 探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提高高危儿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46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同时选取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观察.对干预组的高危儿定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干预.各组均在3月、6月和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的测评.结果 ① 3月时高危干预组和高危对照组5个能区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1);高危干预组和高危对照组比较,各能区的DQ无差异(P>0.05).② 6月时高危干预组各能区的DQ均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高危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4个能区的DQ无差异(P>0.05).③ 1岁时高危干预组各能区的DQ均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能区的DQ无差异(P>0.05).结论 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到1岁时能赶上正常儿童,有效减少残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梁涛  陈永予  罗莹  龚英  黎燕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08-109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训练结合上田法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筛查出来的高危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引导式教育训练结合上田法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实行家庭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试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尤其在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4个能区的发育商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结合上田法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4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高危儿一般资料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仅常规育儿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早期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每三个月两组均用Bayley智能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评定.结果 干预组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均优于对照组,且随月龄增加差异逐渐显著.结论 早期干预能明显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及精神运动发育,帮助他们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儿童早期发展专家门诊系统>管理对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2月我院高危儿330例纳入<儿童早期发展专家门诊系统>管理,调查在该系统管理下进行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检依从性、发育商数(DQ)以及预后的影响,同时选取2005年318例未应用<儿童早期发展专家门诊系统>管理而直接进行早期干预的高危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体检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家庭干预手段符合率和干预频率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发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行为、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5大功能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早期发展专家门诊系统>应用于高危儿管理更有助于改善发育和预后情况,并能提高体检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教育对高危新生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早期干预方法,对高危儿干预组(29例)进行综合干预,用CDCC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早期智能发育监测,并与高危对照组(31例)和正常对照组(33例)进行比较。结果:高危儿干预组各能区发育商(DQ)和总DQ均大于对照组;但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新生儿智能发育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高危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初次接诊的高危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开展干预和调查工作,随机分为高危干预组和高危对照组,每组各20例,另选择同期在院儿保科常规体检的正常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三组患儿进行常规教育和育儿指导,及有关疾病预防的知识宣教,高危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早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方法,于半年后测定其行为发育水平。结果:高危干预组患儿干预的PDI、MDI值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干预组患儿干预后的DQ值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有效增强高危儿的行为发育情况,改善其预后,提高高危儿的智力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早期干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分析影响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 ,提高围产期高危儿的生命质量。方法将围产高危儿 2 5 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 ( 12 9例 )和对照组 ( 12 9例 ) ,由社区医生上门向儿童家长传授小脑开发技术 ,用BayLey婴儿发展量表测定两组小儿精神发育指数 (MDI)。结果高危儿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 (MDI)方面在其 12、2 4、3 6个月时得分均高于高危儿对照组 ( P <0 .0 1)。在高危儿对照组中智能发育迟缓 3 6个月时 17例 ,占 13 .17% ,而社区高危儿干预组精神发育迟缓率为零。并用多远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为 :孕期营养、母亲文化程度 ,喂养方式、母亲职业、母孕期年龄等。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智能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病情稳定转入母婴健康促进部继续早期干预治疗的高危儿30例作为干预组。选取同期转入,家长拒绝综合干预,只进行常规输液治疗的高危儿30例作为对照组。对干预治疗后10 d,3、6、12个月分别进行生长发育、神经发育(NBNA评分)和智能发育(DQ评分)检查,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0 d后NBNA评分和DQ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随访3、6、12个月的生长发育指标、NBNA评分及DQ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促进高危儿体格智力发育均有明显的疗效,应早期实施综合干预,并定期复查检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定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婴儿智力发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定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正常儿及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效果.方法 2002年3~10月在本院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参加定期系统化管理的婴儿1812例,其中正常儿1720例,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930例),对照组(790例);高危儿92例中早产儿3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5例,根据原发病不同分为早产儿组和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各组再根据有无系统干预分为干预组、非干预组.在干预组根据监测小儿智能发育状况进行干预训练指导.正常儿两组3、6、9、12个月进行智能发育评估及精神发育单项评估;高危儿6、12个月时,对两组小儿进行发育落后情况及智能发育诊断量表测试.结果正常儿3个月、6个月干预组智能发育筛查的可疑率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Ρ《0.01);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单项指标平均月龄较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Ρ《0.01);高危早产儿组及HIE组的干预组婴儿的中枢神经协调障碍、言语障碍及脑性瘫痪的发生与未干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Ρ《0.05).两组高危儿智能发育检查早产儿组及HIE组的干预组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及言语能方面与未干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Ρ《0.01),而在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方面差别无显著性意义(Ρ》0.05).结论定期系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促进小儿智能发育,减少或降低智残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早期教育对婴儿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儿行为发育的影响,以制定一套有效的早期教育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教育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儿童实施,另设对照组,定期进行行为发育指标的评估,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测出1岁时两组婴儿的行为发育商(DQ),结果:实验组婴儿主要的行为发育指标超前于对照组完成,大部分在统计学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1岁时实验组婴儿各行为能区的DQ均大于对照组,其中精细动作和个人社交的DQ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儿的行为发育。  相似文献   

12.
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会芳  汪爱晶 《安徽医学》2007,28(2):130-13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效果。方法选择高危新生儿30例(男18例,女12例)为干预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同时设立同期的高危儿31例(男19例,女1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围产期情况和环境因素相似。结果干预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并能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简单易行,并易被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13.
夏敏  高美哲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4):265-267,269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小儿脑瘫高危儿,分为干预组(12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给予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以及药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全部脑瘫高危儿在干预前和1岁时进行智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干预组在1岁时发育商为102.49±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7.09±10.0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干预组高危儿治疗后发育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92.13±9.3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干预组脑瘫发病率1.60%,低于对照组20.00%,且病情程度较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神经运动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神经征象仅2例未消失,而对照组仍有12例未消失;3)神经心理发育等级评价表明干预组84.0%正常,11.2%聪明,仅2.40%偏低,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改善脑瘫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有效预防脑瘫发生,并减轻残障程度。  相似文献   

14.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的影响(34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采用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方法 将68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参加有关早期干预措施(干预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另以34名足月健康儿作为正常组。3组小儿及家长均参加定期的常规儿童保健门诊检查和指导,并均于1岁和1.5岁时评定发育商(DQ)。结果 干预组和正常组的DQ无差别(P〉0.05),两组DQ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早产儿1.5岁时的DQ均较1岁时提高(P〈0.01)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66-69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高危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神经专科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50 例高危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 例和康复组24 例;对照组采取医院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营养神经药物、普通针刺、康复指导及宣教等;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语言、动作、个人社会交往和认知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家庭治疗。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分别进行Gesell评估发育商数(DQ),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康复组的精细运动、大运动、言语、应人、应人DQ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较常规康复更能显著改善脑瘫高危儿的智能水平、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减少小儿脑瘫后遗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神经行为的影响及与血清S100B蛋白的关系。方法将12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各种感知觉刺激、视听刺激、主动及被动肢体训练等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采用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删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al index,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al index,PDI)分别在于预后3,6,12,18个月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S100B蛋白水平。结果干预组HIE患儿MDI评分从12个月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2个月:干预组(96.6±9.4)分,对照组(86.8±9.5)分,P〈0.01]。于预组HIE患儿PDI评分从6个月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6个月:干预组(91.6±9.2)分,对照组(82.2±11.0)分,P〈0.01]。两组HIE患儿随着月龄的增长.血清S100B蛋白的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在出生后两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较高,且没有差异(P〉0.05);从3个月开始,干预组患儿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降低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3个月:干预组(1.29±0.15)ng/L,对照组(1.40±0.14)ng/L;6个月:干预组(1.06±0.21)ng/L,对照组(1.26±0.22)ng/L,P〈0.05,P〈0.01]。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能够改善HIE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发育,血清S100B蛋白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芪注射液早期应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早期应用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HIE 130例,按家长意见分为治疗组65例及对照组6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早加用中药黄芪注射液。恢复期两组均给予保护脑细胞、高压氧、针灸、功能训练。对两组患儿均进行随访。结果6、12、18个月龄时治疗组平均发育商(DQ)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龄后两组患儿DQ各能区得分均有提高,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26.67%)明显高于治疗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0,P〈0.05)。结论HIE患者早期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能改善其预后,降低脑瘫发生率,防止智能发育落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腩病(HIE)神经行为的影响及与血清SIOOB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12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各种感知觉刺激、视听刺激、主动及被动肢体训练等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采用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测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al index,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al index,PDI)分别在干预后3,6,12,18个月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S100B蛋白水平.结果 干预组HIE患儿MDI评分从12个月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2个月:干预组(96.6±9.4)分,对照组(86.8±9.5)分,P<0.01].干预组HIE患儿PDI评分从6个月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6个月:干预组(91.6±9.2)分,对照组(82.2±11.0)分,P<0.01].两组HIE患儿随着月龄的增长,血清S100B蛋白的水平有下降韵趋势.在出生后两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水平较高,且没有差异(P>0.05);从3个月开始,干预组患儿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降低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3个月:干预组(1.29±0.15)ng/L,对照组(1.40±0.14)ng/L;6个月:干预组(1.06±0.21)ng/L,对照组(1.26±0.22)ng/L,P<0.05,P<0.01].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能够改善HIE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发育,血清S100B蛋白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effects and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s.Methods 120 cases of HI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Under the basis of drug treatment,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different perceptual stimuli,audiovisual stimulation,active and passive limb training earl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the control group only to normal drug treatment.The 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 and psychomotor develo pmental index (PDI) were applied after 3,6,12,and 18 months.S100B protein levels were detected using enzyme immunoassay.Results MDI scor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HIE,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12 month,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12th month:(96.6±9.4)vs (86.8±9.5),P<0.01).PDI scor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6 month,was high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HI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6th month:(91.6±9.2)vs (82.2±11.0),P<0.01).Serum S100B protein level has a tendency to fall for all HIE patients with the old growth.Born in two groups of serum S100B protein levels were higher in neonate period,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P>0.05).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3rd month,serum S100B protein level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reduced significandy,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t each time point level(3rd month:(1.29±0.15)ng/L vs(1.40±0.14)ns/L;6th month:(1.06±0.21)ng/L vs(1.26±0.22)ng/L,P<0.01).Conclusion Early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mental and moto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HIE,and serum S100B protein is involved in the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