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粉琴  李旻 《全科护理》2014,(21):1949-1951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PD)病人住院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对93例腹膜透析病人进行追踪,调查住院时间和住院原因,同时测定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心血管系统状况等指标。[结果]93例病人的年住院次数为2.31次±1.65次;每次住院时间为2d~30d(8.65d±5.28d)。住院的前三位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34.57%),其次为腹透相关性感染(17.76%),再次为营养不良(12.62%)。[结论]腹透病人住院的最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其次为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同时,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也是导致腹膜透析病人住院的重要因素。重视腹透病人住院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腹透的透析质量,降低腹透病人的住院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横膈胸膜漏导致胸腔积液是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和间歇性腹膜透析(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IPD)的少见却严重的并发症[1,2]。据文献报道在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患者中其发生率仅为3%~6%[1],在儿童中发生率为2%~3%[3~5]。成人多见于女性,女∶男=3∶1。腹透液横膈胸膜腔漏将导致大量胸腔积液,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和腹透超滤量减少。胸水几乎都是单侧,大部分位于右侧,如果停止腹膜透析,胸水大多可以在3d之内逐渐吸收。2005年2月,我病房收治1例由于动静脉瘘血管狭窄改为腹膜透析,但腹透过程中并发横膈胸膜漏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总结了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 ,其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率占 3 5%~1 5% [1 ] 。我院 1 996~ 1 999年采用口服伊曲康唑治疗腹透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 1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真菌性腹膜炎诊断标准[2 ] :腹膜炎症状和体征 ;腹透液混浊 ,白细胞数 >1 0 0 /mm3,中性粒细胞 >0 50 ;腹透液中找到真菌。治愈标准 :腹膜炎症状、体征消失 ,腹透液WBC <50 /mm3,培养无真菌生长。本组 1 0例中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1 4~ 75岁 ,平均 50 9岁。均采用维持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方案治疗 ,透析液为…  相似文献   

4.
    
正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儿童(包括新生儿)最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居家操作方便等优势[1]。腹透置管出口处肉芽增生是P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会增加出口/隧道的感染概率,引起腹膜炎的发生,降低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患儿常因此而永久或暂时停止腹膜透析[2]。医用硝酸银具有腐蚀和杀灭细菌的效果,并有很好的收敛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硝酸银笔点灼可促使水肿组织脱水、肉芽组织中血浆蛋白凝固和结痂,加快腹透管出口处干燥、  相似文献   

5.
刘鹏飞  汪涛  王宜芝 《护理研究》2006,20(24):2175-217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病人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调查153例腹膜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腹膜透析病人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分析得分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腹透病人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在病人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探讨提高其自我效能的措施,并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来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的培训和再培训应受到医护人员的充分重视。患者接受初始培训是开始顺利腹透的重要保证。2006年国际腹透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ritoneal Dialysis,ISPD)首次发表了腹透培训指南[1](下文称培训指南),明确指出护士应依据指南推荐,应用成人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7.
苏春燕  马艳秋  鲁新红  汪涛 《护理研究》2006,20(33):3099-3100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据预测到2010年,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病人将达到100万人[1]。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尤其是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终末期肾病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1]。由于腹膜透析治疗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我国的国情。腹透治疗的目的一方面要延长病人的生命,另一方面要促进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然而,很多研究显示,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群[2,3],离全面康复的目标还很远。采取措施,促进腹透病人的全面康复是医护人员要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病人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调查153例腹膜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腹膜透析病人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分析得分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腹透病人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在病人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探讨提高其自我效能的措施,并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来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9.
朱桂松  何劲松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908-1910
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替代疗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长期腹膜透析治疗的维持有赖于腹膜保持良好的功能,但临床上常由于各种原因如:腹膜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长期腹透引起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以及ESRD患者存在全身微炎症状态等导致腹膜纤维化[1],最终超滤失败(ultrafiltration failurle,UUF),这是透析技术性失败和腹透患者退出腹透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上如何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和改善腹透液本身以防治腹膜纤维化,是目前腹膜透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一些较大规模的腹膜透析中心已经开始尝试腹膜透析治疗团队管理下的护士责任制,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面对腹膜透析技术的飞速发展, 腹膜透析患者数量的剧增,现有腹透医护人员的相对匮乏,如何充分、合理的使用现有有限的医疗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文将对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腹膜透析护理模式的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rennin-angiotensin system inhibitors,RASI)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探讨RASI对腹膜功能的相关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在福州总医院规律随访的CAPD患者(n=34),根据是否应用RASI分成治疗组(n=20),对照组(n=14)观察时间为6个月,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尿液、腹膜透析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记录,并行腹膜平衡实验等进行腹膜转运功能及透析充分性评估,并收集血清及腹膜透析液,分别进行VEGF浓度测定,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纳入研究前2组患者一般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0个月和6个月时2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无显著差异。(3)在0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及腹膜透析液的VEGF水平无差异;6个月后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71.515±84.831)pg/ml比(276.598±129.866)pg/ml,t=-2.859,P=0.007],而腹透液VEGF水平较对照组不显著降低[(46.017±19.104)pg/ml比(54.673±19.691)pg/ml,t=-1.284,P=0.208]。(4)在0个月2组间的腹透蛋白丢失量无差异;6个月后,治疗组的腹透蛋白丢失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379±2.329)g/24h比(6.397±3.049),Z=-2.800,P=0.005]。结论 RASI可以减轻或使CAPD患者腹膜VEGF的表达处于稳定状态,减轻腹膜血管新生及渗透性,减少腹透蛋白丢失,从而起到保护腹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腹透液,借助腹膜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压梯度,通过扩散和渗透原理,清除机体内代谢废物和潴留的水分,同时由透析液中补充必需的物质,达到清除毒素、超滤水分、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1].近年来,在腹膜透析过程中,融入了健康教育,既减少了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平衡试验 (PET)对终末肾衰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方式的指导作用。方法 2 2例初次进行腹膜透析的终末肾衰患者 ,试验前 1个月及试验结束前均无腹腔感染史及腹腔用药史 ,随机分为A组 (n =12 )与B组 (n =10 ) ,A组依据PET的结果制定腹透方案 ,B组依据传统的临床经验制定腹透方案。 3个月后分别评价两组的腹透充分性。结果A组显示腹透充分者 10例 (89% ) ,B组仅 3例 (30 % )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在选择腹透方式时依据PET的结果 ,可获得科学的良好的腹透处方。腹膜透析方式可个体化 ,腹透充分性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可提高。  相似文献   

14.
肾替代治疗初期的成本-效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3种替代治疗早期的成本-效用,对肾替代治疗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临床医生和病人选择肾替代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6所医院196例(肾移植63例,血透组82例,腹透组5例)行肾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随访3个月.采用WHOQOL-BRIEF量表简表调查终末期肾病病人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从而获得各期的效用性,成本来源于医院财务部门和问卷调查. 结果头三个月,经肾替代治疗后,肾移植组效用为0.5399±0.013,血透组0.4508±0.014,CAPD组0.5122±0.099.肾移植组的直接成本明显高于血透组和腹透组.经成本-效用分析,腹透组每获得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成本(cost-utility ratio, CUR)低于血透组和肾移植组,肾移植组每个QALY的成本又低于血透组.增量成本-效用分析结果显示,腹透组最经济,以血透组为对照,肾移植组追加成本高于腹透组.敏感性分析显示,随着ΔQALY在95%可信区间内变化,腹透组优于肾移植组,而肾移植组与血透组和腹透组与血透组的成本-效用孰优孰劣随ΔQALY变化而波动.结论肾替代治疗初期腹透组的成本-效用优于肾移植组;肾移植组与血透组及腹透组与血透组在治疗初期的成本-效用孰优孰劣尚不能得出肯定结论.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双联双袋"系统腹透液的广泛应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腹膜炎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但其仍是导致腹膜透析技术失败和转为血液透析的最常见原因[1]。接触污染是引起腹膜炎的最常见原因[2]。有研究对CAPD病人进行再培训,其腹膜炎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3,4]。但不同透析龄病人其腹膜炎发生原因的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透析龄CAPD病人腹膜炎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护士针对不同透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膜透析(腹透)已在我国特别是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充分显示了其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优点。腹透的操作,主要依靠护士,据我们开展腹透20多年的经验,腹透能否推广,关键在于执行腹透的护士的专业水平,本文重点介绍一些腹透进展情况。一、保持腹膜透析效能的方法腹膜是一层精细的具有良好渗透作用的天然半透性膜。由于腹膜毛细血管的内皮和基底膜的限制,过大的分子如血内的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的球蛋白等不能从腹膜透出,在腹透过程中,由于弥散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纵向观察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腹膜透出液CA125(d-CA125)水平和腹膜转运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d-CA125浓度测定采用微量酶免疫方法,腹膜转运功能判定采用 4h 腹透液肌酐/血肌酐比率(4D/P Cr).结果观察2年后d-CA125浓度及表现率较2年前有显著下降,腹膜转运功能有显著增加;感染性腹膜炎时d-CA125浓度显著升高,感染控制后又恢复至原来水平; 2年前及2年后d-CA125浓度及表现率均与腹膜转运功能无显著相关.结论 d-CA125 水平随腹透时间延长而降低,腹膜转运功能随腹透时间延长而增加,间皮细胞受损可能与腹膜转运功能的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中micro RNA302c的作用。方法 应用医学样本培养法,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择期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即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应用“大网膜血管结扎分离器”分离方法分离腹膜间皮细胞;将腹膜透析液(葡萄糖腹透液、氨基酸腹透液、葡聚糖腹透液等)注入常规腹膜间皮细胞,而后就micro RNA302c对样本腹膜间皮细胞传代数、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端粒等影响进行总结。结果 腹膜透析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主要历经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两种过程,这也是肌成纤维细胞的主要来源类型;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作为腹膜纤维化的起始部分,以结缔组织生长下游因子(CTGF)影响TGF-β1信号通路为决定性作用,期间micro RNA302c作为CTGF表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结论 micro RNA302c在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中起了关键性作用,且随着腹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通过培养出的腹透流出液中CTGF、EMT相关分子标记物与患者的基因突变紧密相关,可作为患者疾病预后的有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导管固定和出口处护理是每个腹膜透析(腹透)患者所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若操作不当可引起出口处感染,导致腹膜炎,甚至拔除导管以致腹透治疗的失败[1].  相似文献   

20.
彭翔  李军  彭佑铭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745-174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液(PDS)中不同浓度钙对体内腹膜间皮细胞(HPMCs)损伤,增殖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规律性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既往使用PD4(钙浓度1.25mmol/L)透析,作为对照组.改用标准钙透析液(钙浓度1.75 mmol/L)透析4用,每周末作为一个实验组.期间每周末检测腹透引流液中纤维连接蛋白(FN)、CAl25,LDH,同时测定血磷、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换用标准钙透析液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腹透引流液中LDH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P<0.01),第4用CAl25、FN浓度值明显降低(P<0.05),血钙浓度显著升高,磷、PTH浓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生理钙PDS与标准钙PDS相比,可抑制HPMCs增殖、损伤HPMCs及促进FN合成,能保护腹膜功能并一定程度延缓腹膜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