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惊恐障碍(Panicdisorder,PD)是一组反复出现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伴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为特征的急性焦虑障碍。女性较男性更易患惊恐障碍。惊恐障碍确切的病因尚不明了,但与长期的素质因素、生物学因素、短期的扳机因素、持续因素等有关。治疗上主要有药物和心理治疗,维持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对已婚的惊恐障碍女性患者从应激的生活事件入手,在药物和认知行为干预的基础上加婚姻治疗,保证了维持治疗的实施,提高了疗效和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焦虑障碍,症状包括胸闷、心悸、出汗、震颤、呼吸短促和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该病患病率为3.6%~5.1%,以中青年多发,女性多于男性,不及时诊治易转换为慢性甚至永久性疾病,其终身患病率为3.4%~4.7%~([1-2])。惊恐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社交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无明显其他精神障碍的35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和35例惊恐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与正常常模SF-36比较,社交焦虑障碍组在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受影响明显(P<0.05);惊恐障碍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和精神健康3个方面受影响明显(P<0.05)。结论未合并其他精神障碍的社交焦虑障碍主要影响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惊恐障碍在躯体和精神两方面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焦虑症是以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障碍为主,常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形式。焦虑症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且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病程多迁延。对住院焦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推助药物的疗效,促进疾病的康复,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心理护理联合脑功能治疗仪治疗对于促进焦虑证患者的康复比单纯心理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惊恐障碍是一种焦虑障碍,以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为特点,常伴有强烈的害怕、心悸、出汗、震颤、窒息感和濒死感等,患者持续担心症状发作或回避相关场所,易发展为广泛性焦虑症。全球范围内惊恐障碍发病率约为2.1%,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疾病负担越来越重。目前我国惊恐障碍患者的首诊几乎全部在综合医院,误诊率较高,尚缺乏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通过对1例35岁女性惊恐障碍患者诊疗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体现了辨证统合心理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其应用情况,以期为提高全科医生对整合取向心理治疗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就诊于心内科,笔者对“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躯体形式障碍及癔症”这四种心内科常见心理疾患的临床诊疗体会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7.
张小河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781-784
目的了解焦虑障碍的躯体症状的发生特点、误诊误治情况及其原因,探讨其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00例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广泛焦虑障碍185例,惊恐障碍15例。广泛焦虑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最多见者为上消化系统症状和失眠、乏力,几乎占100%,其次为紧张性头痛的表现,占62%;本症躯体症状所涉及的系统以2个系统者居多,占62%。惊恐障碍患者中,过半数是农村计生结扎对象,此为本组病例特点,躯体症状多见过度换气、呼吸困难、心悸、四肢抽搐等。结论在综合医院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障碍容易误诊误治,原因是临床医生对焦虑障碍的认识不到位和患者对自身情绪症状的否认或掩饰,以及医生对本症患者存在反感、厌恶的对立情绪。但只要耐心细致地加以鉴别,并怀着极大的同情心去诊治这些患者,多数患者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力舒  谢健 《浙江医学》2011,33(1):95-96
焦虑障碍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按其持续性和发作性可分为广泛性焦虑(GAD)和惊恐障碍(PD)。GAD和PD发作时均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常易迁延为慢性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GAD和PD发作特点和诊断标准均不同,本文对比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以下简称PD)是焦虑症的一个亚型,患者有显著的躯体化症状,据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流行病学规划区的渊查,PD终生患病率是1.6%,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患者多就诊于综合医院心内科、神经科及呼吸内科,常易导致误诊。我们对2001~2005年在我院医院就诊的32例惊恐障碍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角性青光眼并发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为其心理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69例闭角性青光眼并发惊恐障碍患者应用90项症状清单量表测评,将生成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自动转换进行处理,再将各因子分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因子分均值均超过中国常模(P<0.01),居前三位的是恐怖、焦虑和抑郁。超过95%高限的前三位因子,女性是恐怖、焦虑和抑郁,男性是恐怖、偏执和焦虑。结论闭角性青光眼并发惊恐障碍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引起医务人员及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惊恐障碍又称惊恐发作或间歇发作性焦虑.是一种焦虑性障碍,以反复惊恐发作为其特征,表现为无明显原因的急性发作的呼吸困难、头晕、心悸、窒息感、震颤伴濒死感等症状[1],给患者的精神和躯体带来极大痛苦,他们往往奔走于各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或心内科,常被误诊为"心脏疾病".为此我院对近两年来接诊的42例因明显心血管系统症状,曾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以便提高医务人员对惊恐障碍的认识和诊治.  相似文献   

12.
心理应激反应 不良情绪反应:①焦虑、愤怒、恐惧、抑郁等。其中焦虑、抑郁是心理应激最常见的反应,原因如下:焦虑、抑郁与住院天数有关。住院7天以内的患者,病情正处在急性期,临床症状较重,患者身心压力较大,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障碍;住院8~14天的患者疾病在恢复期,躯体症状逐渐减轻,患者的心情也逐渐好转;住院15天以上的患者病情较重,病程反复迁延,随着病情的进展,心理和生理双重折磨更加剧烈,而丧失信心,易厌世轻生产生绝望心理。②焦虑、抑郁与性格有关。  相似文献   

13.
惊恐障碍48例的躯体症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惊恐障碍患者惊恐发作时躯体症状和发生频率。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8月至2002年11月门诊诊断为惊恐障碍的48例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分类。结果惊恐障碍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依次为心慌(44/48,91.7%)、胸闷(36/48,75.0%)、出汗(34/48,70.8%)、憋气(33/48,68.8%)、全身发软(31/48,64.6%)、头晕(27/48,56.3%)、濒死感(27/48,56.3%)。按系统来说,惊恐发作时躯体症状平均累及4.8个系统。最常表现为心血管、神经、呼吸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结论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广泛,由于症状的广泛性和非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帕金森病(PD)常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其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关于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尚存在争议。目的 分析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特征,探讨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原发性PD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自主神经症状表现及持续时间评估有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分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组(AutD组,n=107)和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组(NAutD组,n=49)。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受教育年限。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估患者运动症状,根据Hoehn-Yahr(H-Y)分期1~5级评估患者PD严重程度,采用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估患者非运动症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14)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分别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采用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采用自主神经症状量...  相似文献   

15.
梁勇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09-1009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记录每2周惊恐发作次数和HAMA.CGI,进行评定,并做实验室监测,对32例惊恐障碍(PD)患者进行10周帕罗西汀40mg/日治疗研究。结果83.9%的病人疗效显著,96.8%病人症状改善。治疗第4周起惊恐发作次数和HAMA分数即显著下降。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帕罗西汀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治疗PD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焦虑障碍症是以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障碍和运动性不安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植物性系统症状。我国北京和上海地区的焦虑障碍患病率分别为3.2%和2.4%。近年来,外科手术患者出现焦虑障碍病例也在逐年增加。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方法,手术创伤较大;癌症是可以危及生命的疾病,和手术一起成为两大强应急源,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从而产生焦虑障碍。2008-2012年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92例,明确诊断为焦虑障碍的患者12例。医护人员通过早期观察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采用心理及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170例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PD早期诊断、病情进展预测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对170例PD患者进行NMS问卷调查,统计各种NMS的发生率及其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的发生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NMS发生个数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用χ2检验研究NMS发生率最高的不宁腿综合征(RLS)的影响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记忆障碍和情绪障碍与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1)99.41% 的PD患者出现了NMS,发生率最高者为RLS(57.1%),其他依次为身体不适(52.9%)、近记忆障碍(52.4%)、抑郁(51.8%)、疲劳(50.0%);(2)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的PD-NMS中,发生率最高者为失眠(55.3%),其他依次为抑郁(48.9%)、无兴趣(48.2%)、嗅觉减退(46.2%)、焦虑(45.9%);(3)PD患者NMS发生数为0~26个,平均为(10±5)个,NMS发生个数与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发病年龄、临床分型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6、-0.006、0.016、-0.44和0.002,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170和0.194,P<0.05);(4)轻、中、重度PD患者RLS、近记忆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88、9.365和29.710,P<0.05).结论 (1)几乎所有PD患者出现了NMS,发生率最高的NMS为RLS;(2)PD患者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可出现多种NMS,失眠发生率最高,对PD的发生及进展具有预警作用;(3)随着病程延长及病情进展,PD患者出现NMS的个数明显增多;(4)随着病情的加重,RLS、近记忆障碍和情绪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梁勇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1009-1009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记录每2周惊恐发作次数和HAMA,CGI,进行评定,并做实验室监测,对32例惊恐障碍(PD)患者进行10周帕罗西汀40mg/日治疗研究。结果83.9%的病人疗效显著,96.8%病人症状改善。治疗第4周起惊恐发作次数和HAMA分数即显著下降。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帕罗西汀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治疗PD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焦虑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虑症是一种以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本病包括广泛性焦虑(GAD)和惊恐障碍(PD)。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焦虑症越来越广泛深刻地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20.
70例惊恐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惊恐障碍的医疗费用及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对惊恐患者的疗效,方法:调查70例患者的医疗费用,病程,所做的主要辅助检查的种类及次数,同时用焦虑,抑郁量表观察了SSRIs类药物对惊恐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惊恐障碍的患者有较长的病程,病程中接受了很多不必要的辅助检察同时花费了大量的医疗费用。SSRIs类药物能明显降低惊恐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的评分,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在确诊前有较长的病程,花费了大量的医疗费用,SSRIs是一种治疗惊恐障碍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