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增强群众健康意识,促进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变。方法对涪陵区、丰都县榨菜生产区不同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活动前开展基线调查,活动后3~6个月进行评估,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涪陵区、丰都县学生IDD危害知晓率分别由47.87%、46.89%上升至95.56%、99.35%,吃碘盐知晓率分别由45.73%、48.67%上升至97.90%和98.48%;家庭主妇IDD危害知晓率分别由62.00%、32.45%上升至63.67%、82.67%,吃碘盐知晓率分别由48.00%、26.49%上升至64.67%、78.00%。除涪陵区家庭主妇IDD危害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明显提高(P〈0.01);居民碘盐覆率涪陵由86.67%上升到96.33%;丰都由66.23%上升到93.33%。结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能有效提高人群碘缺乏病知晓率和居民碘盐覆盖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在碘缺乏病(IDD)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2009-04/10,对都匀市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乡镇中心完小部分小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IDD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健教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180人、家庭主妇90人,学生IDD知识知晓率由58.15%上升到91.11%,健康相关行为正确率由12.2%上升到82.2%;家庭主妇知晓率由57.78%上升到94.81%,健康相关行为正确率由77.8%上升到100%。结论在小学生和家庭主妇中开展IDD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干预后IDD相关知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陕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在碘缺乏病(IDD)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3~9月.抽取陕县西张村镇,对部分小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IDD知识、行为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家庭用盐碘含量。[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家庭主妇150人、140人,IDD知识知晓率由7.33%~65.33%提高到70.00%~89.29%(P〈0.01),具有相关健康行为者所占比例由17.33%~66.67%提高到90.71%~97.14%(P〈0.01);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160人、152人,IDD知识知晓率由12.50%~76.88%提高到76.97%~91.45%(P〈0.01),具有相关健康行为者所占比例由16.88%~54.38%提高到78.29%~90.79%((P〈0.01)。干预前后分别检测家庭用盐40份,碘含量合格率由35.00%提高到95.00%(P〈0.01)。[结论]开展IDD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家庭主妇和小学生的IDD防治知识,改善相关行为有着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合格碘盐食用率地区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远元 《职业与健康》2007,23(5):382-382
众所周知,我国碘缺乏病(IDD)经过10多年采用以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绩,全球消除IDD的工作由于中国的巨大成就而功效卓著。在IDD防制工作中,IDD的健康教育工作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使公众了解IDD的危害及干预手段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了食用非碘盐行为转到食用碘盐来防治IDD,因此,健康教育是消除IDD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如何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各地IDD的健康教育工作,保证高合格碘盐食用率(指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0%以上)是持续消除IDD的重要工作内容。笔者现就在基本消除IDD和高合格碘盐食用率地区如何做好IDD健康教育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评估掌握消除碘缺乏病(IDD)工作的现状,评估防治效果,制订防治策略,方法:抽检8-10岁学生的甲肿率,尿碘、盐碘和考核组织建设,碘盐管理,健康教育。结果:全民普食磺盐覆盖率达98.75%,碘盐加工、零售,居民食用合格率分别为100%、100%、98.75%,调查人群尿碘中位数为303ug/L,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2.7%,B超法为2.9%,健康教育问卷IDD防治知识及格率100%,结论: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开展全方位的监督监测管理碘盐市场,保证全民普食合格的碘盐是消除IDD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碘缺乏病综合干预,使2004年底全区居民碘盐覆盖率达到95%;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0%;居民对食用碘盐可预防碘缺乏病的知晓率达到80%的3项指标。[方法]执行北京市2004年度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进行目标动员、知识业务培训、摸底调查、专项检查、执法检查、工作检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自我评估,最后市评估组根据评估方案对全区综合干预进行项目评估。[结果]摸底调查医院、学校、宾馆饭店、餐厅94家。合格碘盐35家,合格碘盐食用率37.23%。执法检查超市便利店28家出售合格碘盐单位占96。57%,集贸市场25家出售合格碘盐单位占20%,查出仿冒、伪劣私盐、非碘盐1kg包装袋共1873袋,散装盐65kg。工作检查1299户居民,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89.84%,非碘盐占10.16%,个体路边零售店227家,出售合格碘盐164家,占72.25%,出售私盐非碘盐63家,占27.75%。市检查组评估检查居民合格碘盐覆盖率98.75%,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98.75%,商场出售合格碘盐100%,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98.33%和99.17%,3项指标均达到项目标准。[结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政府应强化各部门职责,完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消除碘缺乏病的运作工作机制,将打击私盐、非碘盐工作列入工商、卫生监督所长期工作议事日程,确保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长期可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消除碘缺乏病(IDD)防治对策,实现泸州市消除IDD阶段性目标。方法课题实施前开展流行病学病情调查,了解泸州IDD本底状况提供防治决策依据。随后以对重点人群普服碘油丸为主导措施,积极补碘。接着实施食盐加碘普供碘盐。并加强执法力度,强化碘盐管理和监测。积极开展管理、防治、监测、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创新模式探索,进一步完善、实施"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持续工作机制和综合防治干预策略,全方位防治IDD。结果全市在2005年实现基本消除IDD目标基础上。2009年全市4县3区实现了消除IDD目标。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开展防治创新模式探索,实行食盐加碘,全民普服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干预策略,成效卓越。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山东省在碘缺乏病(IDD)地区对人群开展IDD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IDD健康教育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4月,在山东省100个IDD县(市、区)选择47个县(市、区),合计选择141个乡镇,对中心小学4~6年级学生及其所在行政村的居民进行IDD健康教育干预,并抽取部分5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IDD防治知识问卷调查,比较其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小学生IDD防治知识知晓率,IDD健康教育干预前4255名为78.14%,干预实施后4375人为96.69%(P〈0.01);13个设区市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5)。家庭主妇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干预前2491人为76.94%,干预后2566人为95.80%(P〈0.01);12个设区市(不包括淄博市)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在IDD病区开展IDD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IDD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阜阳市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IDD)的效果,为持续开展碘缺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安徽省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使用PPS抽样法,在全市抽取30所小学1200名8~10岁儿童进行甲肿率调查和尿碘含量检测。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抽取加工批发、销售、居民户盐样,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量。抽取四、五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IDD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儿童甲肿率由1995年碘盐防治前的38.30%下降到2008年的1.08%;尿碘中位数由1995年的76ug/L上升到2008年的251ug/L。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连续10年在97%以上。四、五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IDD防治知识平均及格率分别为96.08%和87.14%,行为正确率分别为87.47%和90.71%。结论阜阳市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IDD工作成效显著,效果巩固,已连续10年达到消除IDD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有效消除碘缺乏病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在汕头市濠江区采取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措施,于2008年初、2009年底分别对实施综合措施前后的情况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居民和学生碘缺乏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居民家庭用盐盐碘含量、8~10岁学生甲状腺容积、育龄妇女和儿童尿碘浓度等。结果各项措施实施后,居民和学生碘缺乏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3.10%上升到91.90%,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实施前的63.81%上升到91.33%,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由实施前的6.67%下降至2.92%,儿童尿碘中位数由实施前的103.5μg/L上升到177.0μg/L,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由实施前的102.3μg/L上升到159.5μg/L。结论汕头市濠江区实施防治碘缺乏病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防治碘缺乏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促进消除碘缺乏病(IDD)项目的深入开展,建立消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方法对1102名小学二~四年级的学生进行IDD知识调查、甲状腺触诊检查,并整群抽取124名小学生的尿样及家中食盐,进行尿碘和盐碘碘含量测定。结果23.96%的小学生听说过碘缺乏病,其知识知晓率为26.53%,54.08%的小学生不知道碘盐与非碘盐的识别特征;17.42%的家庭食用碘盐方法错误;触诊甲状腺肿大率为14.88%;44.65%的小学生认为家长会听自己的宣传;94.48%的家庭听了孩子的宣传后会照宣传内容去做。结论提高缺碘地区小学生预防碘缺乏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家庭碘盐的正确食用,是提高居民对IDD防治效果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2.
宁化县8~10岁儿童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一平  巫朝根 《中国校医》2000,14(3):191-192
我县地处闽西北,土壤以红壤、灰红壤、黄壤为主,年均降雨量1700mm,雨水含碘量中位数3.11μg/L,饮用水含碘量中位数为3.56μg/L,属缺碘地区。我县在供应碘盐前即1985年,根据福建省卫生厅制订的《碘盐监测方案》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法进行调查,居民甲状腺肿大率为7.9%,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1.21%,属碘缺乏病(IDD)轻病区。1986年起,我县采取了以食盐加碘为主的IDD综合防治措施。IWS年底通过福建省卫生厅评估验收,我县各项指标均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哨除IDD标准》,成为消除IDD的县。为了巩固消除II)D的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碘缺乏病(IDD)病情现状,评价干预措施与效果,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为持续消除IDD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在东营市采用PPS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IDD病情调查。[结果]东营市合计检查8~10岁儿童1800名,甲状腺肿大者85人,甲状腺肿大率为4.72%,5个县(区)分别为广饶县11.11%、利津县4.72%、垦利县2.78%、东营区2.22%、河口区2.78%;检测8~10岁儿童尿样560份,尿碘中位数为197.32μg/L,≥100μg/L的占92.14%;检测儿童家庭用盐600份,碘盐覆盖率为97.33%,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65%。调查五年级小学生670人,家庭主妇209人,IDD防治知识及格率分别为71.64%、70.33%。非碘盐冲击现象各县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结论]东营市IDD病情稳定,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居民碘营养状况处于基本适宜水平,建议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碘盐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抵制非碘盐冲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需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青岛市碘缺乏病(IDD)防治状况与消除进程。[方法] 分析我市1995、1997、1999和2002年4次IDD随机抽样监测资料。[结果] 4次监测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9.6%、11.9%、15.0%和5.0%。尿碘中位数及大于100μg/L的比例分别为181.99μg/L和75.7%、460.0μg/L和100%、133.70μg/L和54.3%、164.15μg/L和72.2%。居民户益碘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11.60、10.60和28.55(mg/kg),碘盐覆盖率分别为24.6%、59.4%、61.7%和100%,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17.2%、36.9%、40.0%和94.2%;1995—1999年的非碘益较多,源于大粒粗盐。[结论] 青岛市的甲状腺肿大率呈下降趋势,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逐年升高,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表明近几年来的IDD综合防治成效显著。应巩固防治成果和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2006年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及策略,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在IDD防治中作用. [方法]对中小学生、家庭主妇和碘盐零售店主等目标人群开展碘盐鉴别、作文比赛、给家长一封信、发宣传单(画、折页)、知识讲座、播放IDD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健教干预,在干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碘盐监测评价效果. [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学生3 116人、3 011人,IDD知识及格率由7.5%上升到91.0%(P<0.005);食盐有碘率由96.6%上升到99.4%(P<0.005).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家庭主妇761人、754人,IDD知识及格率由45.2%上升到99.3%(P<0.005);食盐有碘率由98.2%上升到99.9%(P<0.005). [结论]在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等目标人群中开展IDD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其IDD防治知识和巩固IDD防治成效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沿海非碘盐问题地区综合干预试点县中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福建省沿海地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选择使用非碘盐较严重的同安区、南安市,采取综合干预策略和措施。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同安区和南安市两地碘盐销售量逐年提高,碘盐覆盖率分别为89.0%和83.6%,比实施项目前的29.6%和17.5%明显提高,同时碘盐覆盖率与合格碘盐食用率明显高于未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的县;开展真假碘盐鉴别活动,对群众提高碘缺乏病的认识有重要作用。结论:综合干预效果显著,一个“政府重视、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沿海其它非碘盐问题地区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中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情况。方法于2008年5月在石家庄市某医学院随机抽取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平均分为54.8分,及格率为45.0%,无满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在校普及率为48.0%,有39.0%的学生通过电视或广播了解一些碘缺乏病防治的知识,对碘缺乏病可引起粗脖子的知晓率为87.3%,可引起智力下降的知晓率只有5.O%,认为碘盐可防治碘缺乏病的有77.3%,90.0%的学生了解要购买碘盐和正确使用碘盐的方法。结论要加大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碘缺乏病防治基本知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在校学生在消除碘缺乏病中的作用,加快我国消除碘缺乏病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潍坊市基本消除碘缺乏病(IDD)后的防治现状。[方法]2004年4月随机抽取3个县(市)各1个乡镇中心小学,对儿童甲状腺肿大、尿碘水平,居民户盐碘含量、IDD防治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70名儿童.甲肿率为10.37%;检测尿样60份,尿碘中位数为108.30μg/L,≥100μg/L的占81.67%;检测家庭用盐150份,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分别为78.00%、85.40%、86.67%;调查五年级小学生120人、家庭主妇90人,IDD防治知识及格率分别为97.67%、84.44%。[结论]儿童甲肿率较高,碘盐使用率与家庭主妇IDD知识合格率均不太高,应进一步加强有关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碘缺乏病(IDD)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现况进行分析,探讨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IDD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模式与对策。方法:按照《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2010年在全省88个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个县进行抽查评估。结果:9个县能按项目要求开展健教活动;五年级学生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均在80%以上;对人体缺碘的最主要危害认识稍有欠缺,平均值为86.52%,平坝县仅为52.67%、福泉市为72.67%。结论:通过健教干预,学生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得到提高,"小手牵大手"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该项目的开展;但是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学生对IDD的最大的危害——智力的损伤认识不足,提示今后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要有重点、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毛艳敏  周晓梅 《职业与健康》2014,(4):473-474,477
目的了解居民户食用盐的碘含量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持续性消除碘缺乏病(IDD)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13年连云港市居民户食用盐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3年监测居民户盐样12247份,其中合格碘盐11640份,不合格碘盐325份,非碘盐282份。碘盐覆盖率为97.70%,合格碘盐食用率95.04%,非碘盐率为2.30%。结论连云港市2008--2013年的居民食用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符合国家消除IDD标准,不过仍需加强食用碘盐的宣传教育,以便更好地巩固我市消除IDD的工作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