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海春  王雪宏  高林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17-1217,1334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片组38例、氟西汀组38例,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及治疗后4周、8周HAMD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性痴呆精神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阿尔兹海默病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患者64例,分为利培酮+多奈哌齐组(A组)和阿立哌唑+多奈哌齐组(B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采用BEHAV—AD量表进行评定患者病理行为,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后4周BEHAV—AD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显著下降(P〈0.05).B组治疗4周及8周后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B组治疗4周及8周BEHAV—AD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行为紊乱、抑郁、焦虑较A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偏执、幻觉、攻击行为、谵妄等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4周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B组TES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多奈哌齐可有效缓解该类患者精神症状并有较低的副反应发生,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吴绍尉 《中原医刊》2013,(23):125-126
目的探讨短程黛力新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67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短程黛力新联合氟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周HAMD、ADL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HAMD、ADL评分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HAMD、ADL评分观察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情况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短疗程黛力联用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可快速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患者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盐酸奈法唑酮片治疗抑郁症的Ⅱ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盐酸奈法唑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符合《CCMD - 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 5 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奈法唑酮和氟西汀的对照研究 ,其中奈法唑酮组 2 6例 (30 0~ 5 0 0mg/d) ,氟西汀组 2 6例 (2 0~ 4 0mg/d) ,共治疗 6周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临床总体评定量表 (CGI)评定临床疗效 ,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 :经 6周治疗后 ,奈法唑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5 38% ,氟西汀组为 85 38% ,两组相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的HAMD ,HAMA评分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两组的HAMD ,HAMA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不良反应分析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昏、恶心、呕吐、口干、嗜睡、食欲减退或厌食等 .结论 :奈法唑酮治疗抑郁症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而轻 ,适合临床应用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07-2013-07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帕罗西汀治疗,通过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袁)、TESS(不良反应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HAMD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PRS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99%(x2=4.1194,P=0.04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见效快,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HAMD评分及BPRS评分,不增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抑郁发作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78例抑郁发作患者分为西酞普兰组40例和氯米帕明组38例,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除治疗后第1周外,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发作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较轻微。  相似文献   

7.
李建美  杨蓓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524-152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对合并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左室心功能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于入院后3d内行超声心动图左室心功能Tei指数测定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将HAMA评分〉14分和/或HAMD评分〉17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处理组除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外,还给予心理干预同时结合盐酸帕罗西汀10~20mg/d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3个月后,随访患者再次接受HAMA和HAMD评分和Tei指数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i指数的变化和治疗后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处理组Tei指数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AMA、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处理组Tei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ni指数和HAMA和HAMD两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同时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左室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单用组与联用组各4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AMD中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2因子评分以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联用组显效率86.8%,明显高于单用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5);联用组在治疗1、2、4周末时HAMD评分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两组治疗后在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两因子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TESS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抑郁症可以提高疗效,并迅速改善焦虑、躯体化症状和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9.
杨毅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4):47-4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联用利培酮)28例,对照组(帕罗西汀)28例,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比较,第2周末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用利培酮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AD 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组(实验组)和多奈哌齐组(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末分别利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量表、AD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ADAS-cog、ADL和NPI及MM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NPI评分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AD认知功能均有改善,但前者对NPI的改善更明显,两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对重度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34例重度癌痛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止痛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观察。采用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FPS-R)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止痛效果和抑郁缓解,同时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药量、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1);研究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HAMD17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HAMD17评分亦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治疗第4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日平均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能有效控制重度癌痛,改善抑郁症状,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开明 《中外医疗》2011,30(19):8-8,10
目的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伊托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64.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使用盐酸伊托必利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不良反应少,较单纯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观察博乐欣缓释片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9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博乐欣组和氯丙咪嗪组,每组46例,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博乐欣组与氯丙咪嗪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博乐欣组治疗后1、2和4周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丙咪嗪组仅治疗后2和4周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博乐欣组治疗后1周HAMD评分低于同期氯丙咪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博乐欣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氯丙咪嗪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博乐欣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但博乐欣起效更快,并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彬彬  赵志欣  杨俊美 《吉林医学》2014,(25):5572-5573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联合组采用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认知疗法治疗,疗程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药物不良反应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6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末两组药物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好,药物剂量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Pain Vision法及NRS、KPS、QOL评分比较中度癌痛患者经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吗啡即释片两种不同滴定方式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度癌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羟考酮组及吗啡组,每组30例。羟考酮组患者进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接滴定治疗,吗啡组患者则口服即释吗啡片滴定后转换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的PD值、NRS、KPS、QOL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羟考酮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吗啡组(P<0.05);两组患者24 h、72 h时P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72 h时KPS及QOL评分与24 h相比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羟考酮组总体不良反应低于吗啡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中度癌性疼痛治疗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相较于吗啡片起效快、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舍曲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 16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组采用舍曲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观察2组的腹痛程度、电子胃镜检查结果、Hp清除率、HAMD评分结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166株Hp菌株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为75.9%;而对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低。治疗8周后,2组的腹痛程度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的腹痛程度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HAMD评分结果分别为(12.4±3.6)分和(19.0±3.9)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后治疗组的HAMD评分结果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5.8%,总有效率为89.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597、6.019,均P<0.05)。治疗组的Hp清除率为93.0%(80/86),对照组的Hp清除率为78.8%(63/80),治疗组的Hp清除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7,P>0.05)。 结论 舍曲林联合三联疗法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多合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和冲动控制障碍共患病,病程持续1年以上~([1])。该病在学龄前儿童的患病率为3~9‰,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男性的发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4:1~([2])。严重时可影响到患儿的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目前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硫必利已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单独用阿戈美拉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和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根据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变化比较临床疗效、TESS评分比较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服药1周后HAMD评分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服药2、4、8周后与服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服药4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戈美拉汀,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在服药8周后,阿戈美拉汀与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是阿戈美拉汀起效较快,在服药1周左右起效,而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则需要2周。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张振  刘浔雄  汤益民 《当代医学》2021,27(13):19-21
目的探析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与舍曲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阳性(PANSS)与阴性(SANS)综合征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SAN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PANSS、SAN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病分裂症伴有抑郁症患者给予阿立哌唑与舍曲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PANSS、SANS评分,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并富马酸喹硫平治疗伴有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总疗程6周。应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T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伴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