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是肾移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回顾性分析以霉酚酸酯联合环抱素治疗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ARDS的临床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重度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9年1月期间24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致ARDS患耆的临床资料:肺部感染致ARDS多在肾移植术后1~12个月发生。尤以术后2~6个月多见.且大剂量激素冲击多为诱因。24例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并按照抗排斥反应药物治疗方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治疗。结果:24例患者中。9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死亡率为37.5%;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障碍者死亡8例,最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和肾功能衰竭。1例最长呼吸机辅助呼吸达33灭.最终痊愈出院。本组患者肺部感染多为混合性感染,多以巨细胞病毒、真菌、耐药菌群和条件致病菌感染为主。结论:移植肾功能的保护或替代是治愈的决定因素;合理、及时调整抗生素是治愈的关键;肠内营养支持是治愈的基础;早期有利的呼吸功能支持是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例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并发ARD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免疫抑制剂减量或停用,用大扶康,伊曲康唑等药静脉滴注,辅以无创通气治疗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6例患者在第11~27天症状缓解,1个月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果断采取抗真菌治疗,尽早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均有助于改善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并发ARDS患者的预后。胸片、痰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结合临床表现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症肺炎的发生时间为术后25d至术后10个月,平均3.5个月,其中术后1~6个月发病26例,占总数的93%。临床表现为高热伴进行性呼吸困难。该组经反复检测病原微生物培养、巨细胞病毒(CMV)脱氧核糖核酸(DNA)、CMV免疫球蛋白(Ig)M,24例获得病原学证据(混合性感染20例,单纯细菌感染4例),4例未获得病原学证据。治疗前25例(90%)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治疗方案:停用免疫抑制剂,应用免疫增强剂,联合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22例(79%)治愈,其中20例移植。肾功能正常,2例血清肌酐轻度升高。6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均为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持续低水平者,其中2例为细菌+真菌+CMV感染者,1例为细菌+CMV感染者,3例为未明确病原菌患者。结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原学诊断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需反复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CMVDNA、CMV IgM检测。促进免疫功能恢复、联合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对症和支持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 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6 例患者均撤除了全部基础免疫抑制剂,经验性使用抗感染药物,并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抗感染方案;同时静脉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营养支持治疗;如出现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则立即给予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治疗,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16 例患者无一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重症肺炎常发生在肾移植术后3~4 个月,但移植一年以上的重症肺炎也有一定比例18.75%(3/16);发热和胸闷是最常见首发症状,仅有18.75%(3/16)的患者具有明显的咳嗽、咳痰症状;血培养、痰、咽拭子培养病原体检出率较低(43.75%).13 例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有效,3 例死亡,死亡病例均为移植1 年以上,有移植肾功能不全的诊断.结论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撤除全部基础免疫抑制剂,静脉使用激素,进行无创通气及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是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治疗成功的关键.治疗期间全部撤除免疫抑制剂药物对患者安全有益,短期内对移植肾无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和应用,肾移植术后肾或人的存活率都得到提高,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肾移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接近100%。我院2004年5月至2006年2月,早期运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救治肾移植术后并发ARDS的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10例肾移植术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患者实行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治疗。结果4例痊愈出院,6例存活时间超过15d(15d后5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CHVHF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心率平稳,APACHEⅡ评分48h后显著改善(P〈0.05,P〈0.01)。提示肾移植术后合并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患者应用CHVHF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护理评估与监测,保持体外循环通畅,做好心理护理是使治疗顺利进行,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淋巴漏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淋巴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24例肾移植术后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 24例患者发生淋巴漏的持续时间均〉2周,其中5例超过1个月。通过持续引流,并辅以抗生素预防感染,19例患者于治疗15-22d后痊愈;其余5例持续引流4周,引流量始终〉100ml/d,经引流管注入葡萄糖和注射用红霉素共50ml进行硬化治疗,隔日1次,经2~8次治疗后,引流量逐渐减少,分别于术后35-54d治愈出院。术后随访4个月~6年,均未发现淋巴囊肿。结论 肾移植手术操作失误和急性排斥反应是发生淋巴漏的主要原因。采用持续引流及硬化疗法可有效治疗肾移植后淋巴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肾移植术后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肺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针对病原体治疗(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和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的基础上,28例IVIG组患者辅以小剂量免疫球蛋白(0.2 g·kg-1·d-1)治疗.观察IVIG组和对照组患者普通肺炎的治疗有效率和重症肺炎发生率,以及IVIG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血清IgG浓度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判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IVIG组和对照组患者普通肺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3.75% (P<0.05),重症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和12.5% (P<0.05),死亡率分别为0和6.25% (P<0.05);IVIG组治疗后血清IgG浓度显著升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VIG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炎发病早期联合应用IVIG辅助治疗安全有效,能阻止肺炎发展,降低重症肺炎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巍 《器官移植》2010,1(6):352-355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肺部感染发病时间为术后3个月以内6例,术后4~6个月18例,术后6个月以后4例。患者均以发热起病,早期呼吸道症状轻微,未经治疗者易发展为重症肺炎。肺部体征早期多不明显,X线胸片表现常滞后,胸部CT或磁共振成像有助于早期诊断。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以细菌、巨细胞病毒、真菌感染为主,混合感染常见。经给予联合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或者撤除免疫抑制剂、静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辅以无创通气或者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等综合治疗,治愈22例,死亡6例(均为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情进展快,发展为重症肺炎病死率高,应及时予胸部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同时加强病原体监测,确诊后及早予使用抗感染药物、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应用激素、营养支持等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的发病时间为术后7d~2年3个月,其中术后1~4个月发病占75%(36/48)。重症肺炎12例(25%),4例(8%)在发病后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炎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突出,发热是最早或主要表现,有时是唯一的表现,部分病例有干咳、咯黄白色黏液痰,混合细菌或真菌感染时痰量增多。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移植3个月内以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为主,并常混合其他微生物感染,3个月后以细菌感染为主。影像学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发生感染的患者,只给予麦考酚吗乙酯(MMF)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减量。2008年6月以后,诊断肺部感染的患者,确诊后完全停用MMF和CNI减量。3例患者使用免疫球蛋白500mg/(kg.d)。酌情使用甲泼尼龙20mg或40mg,每日2次。在无确切临床病原学资料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抗病毒联合治疗。病原学明确后,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43例(90%)治疗有效,3例转外院,1例并发脑出血放弃治疗,1例死于急性呼吸衰竭。结论肾移植受者肺炎起病大多隐匿,病程进展快。病原体以CMV和细菌为主,多表现为多重感染及重症肺炎。肾移植术后第1~4个月是肺炎发生和死亡的危险时期。及时调整机体免疫抑制状态,明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采用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提高肾移植术后肺炎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特点,总结剧手术期经验。方珐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我院151例60岁以上肾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结合随访结果,对手术适应证、组织配型、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151例肾移植患者尉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人肾存活率达98.68%,术后平均住院23.86d。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达97.61%。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组织配型,优质的供肾是减少老年‘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前提;应用免疫诱导,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个体化治疗原则是保障人肾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术后发生输尿管梗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我科于1998年1月~2000年8月间行肾移植术292例,其中因输尿管梗阻再次手术治疗者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肾移植术后患者结核病感染风险增高,而对于肾移植术后结核性脓肿却罕见报道。本文将探讨肾移植术后结核性脓肿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延误诊断原因。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肾移植手术共计2173例,术后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共40例,其中结核性脓肿患者3例,观察结核性脓肿患者发病特点、诊治方案及预后并进行分析。结果 40例肾移植术后结核病患者中有3例为结核性脓肿。肾移植至起病的平均时间为15个月。患者从第1次就诊到抗结核治疗起始的平均时间为35.7 d,至病原学确诊结核脓肿的平均时间为86.3 d。抗结核及引流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肌酐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于肾移植术后出现脓肿的患者,无论有无肺结核表现,应保持结核性感染可能的警惕性。尤其是经常规治疗症状无好转患者,应尽早留取标本行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该类患者规律抗结核及引流治疗缺一不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尿瘘的病因诊断及处理对策,以降低肾移植术后患者尿瘘发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以来行340例次肾移植术后出现尿瘘的原因及其积极正确的诊断与治疗经验,以挽救移植肾功能及患者生命。结果:340例次肾移植中,确诊尿瘘15例次,发生率为4.4%,发生时间5~24天,平均15天。根据诊断及临床特征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恢复功能14例,治愈率为93.3%;死亡1例。死亡率为6.7%。结论:尿瘘是肾移植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原因各异,排斥反应及血供损伤是主要原因。加强抗排斥反应,防止血供损伤,作抗反流乳头吻合,常规内置双J管,可以减少其发生;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其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移植肾输尿管梗阻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共行肾移植术615例,术后有1例发生移植。肾输尿管梗阻,同时收治外院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梗阻2例,经手术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后最主要的感染并发症,亦是造成肾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和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于1999年1月。2001年12月共行肾移植术236例,其中27例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1.4%,24例救治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腹泻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明确病因是伪膜性肠炎的报告不多。2000年1月至2004年11月在我院的362例肾移植患者中,有6例发生伪膜性肠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早期(6个月内)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提高和改善移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2月施行433例尸体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9例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术后早期死亡病因包括感染7例,占36.8%;急性心力衰竭4例,占21.1%;肾破裂致失血性休克3例,占15.8%;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例,占10.5%;暴发性肝功能衰竭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肺动脉栓塞1例,各占5.3%。除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于术后118天死亡外,其余均在术后1个月内死亡。结论: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早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与术后免疫抑制过度、营养不良及术后并发症等有关,其中以肺部和泌尿系感染最重要;心血管疾病是引起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另一重要因素,尤其是高龄和糖尿病患者;肾移植早期死亡与肾功能延迟恢复(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小管坏死)有密切关系,积极合理的治疗对预防肾移植术后早期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总结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2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及治疗2h后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认为在机械通气尤其是无创机械通气的过程中,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正确的指导,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基础护理等措施,对提高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愈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