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核糖体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核糖体抗体 (ribosomeRNPantibody ,rRNP抗体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 sus ,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 94例SLE患者与 3 42例其他非SLE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rRNP抗体的阳性率 ,以及对照分析SLE患者中rRNP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SLE患者rRNP抗体阳性率为 2 1 3 % ( 2 0 /94) ,明显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总阳性率 3 5 % ( 12 /3 42 ) (P <0 0 1)。SLE患者中 ,rRNP抗体阳性患者中有 5 5 0 % ( 11/2 0 )出现神经精神系统损害 ,明显高于阴性组的 2 3 4% ( 2 2 /94) (P <0 0 1) ,且rRNP抗体阳性组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明显重于阴性组。尿蛋白阳性率在rRNP抗体阳性组为 80 0 % ,明显高于阴性组的 41 9% (P <0 0 5 )。结论 rRNP抗体不仅对SLE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而且与患者的中枢神经病变及肾损害有一定关系 ,可能提示病情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探讨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及评价活动性的情况,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确诊的72例SLE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本院72例类风湿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根据实际结果计算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诊断SLE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诊断符合率,比较SLE不同活动性的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AnuA的敏感度(75.00%)和NPV(79.31%)最高,抗Sm抗体的特异度和PPV均为100%,AnuA和抗Sm抗体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85.00%,但四种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计意义(P0.05);活动组抗ds-DNA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非活动组(P0.05)。结论:使用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检测能有效诊断SLE,区分风湿性疾病,其中AnuA、抗Sm抗体的SLE诊断符合率较高,对患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抗SmD1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性能.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SLE患者(SLE组)、54例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组,其他组)、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抗SmD1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免疫斑点法检测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结果 SLE组抗SmD1抗体水平与阳性率分别为31.55(13.98~128.84) U/mL及53.3%(32/60),明显高于其他组[13.48(12.50~19.80) U/mL,14.8%(8/54)]及对照组[13.62(12.50~17.93) U/mL,2.0%(1/50)(P<0.01)].在5种SLE诊断指标中,以抗SmD1抗体对SLE的诊断敏感性53.3%(32/60)、阴性预测值77.2%(95/123)、准确性77.4%(127/164)为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抗SmD1抗体与AnuA,ARPA之间不具分布的一致性(P>0.05).将抗SmD1抗体与传统SLE诊断指标(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nuA及ARPA)联合检测可将对SLE的诊断敏感性提高至71.7%(33.3%),且与抗SmD1抗体单项检测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ROC曲线达0.827,高于抗SmD1抗体单项检测(0.733)与传统SLE诊断指标联合检测(0.765).结论 抗SmD1抗体对SLE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且与传统SLE诊断指标之间具一定互补性;将抗SmD1抗体与传统SLE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SLE的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裘锦  陈刚  杨建南 《现代医学》2002,30(1):46-47
目的 观察抗核糖体P(rRNP)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997~ 2 0 0 0年间194例用抗原免疫印迹法 (WB)和抗原免疫间接荧光法 (IIF)所查抗rRNP抗体阳性及阴性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抗rRNP阳性与阴性的SLE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皮疹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而光过敏、关节炎、血液系统、心、肺、肾等受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rRNP抗体阳性与SLE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ENA多肽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卫平  付敏 《中原医刊》2005,32(23):17-18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中的盐水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取380例患者血清,采用免疫印迹(IB)法检测ENA抗体.结果SLE患者抗Sm及抗U1RNP抗体分别为32.4%、26%.抗rRNP主要见于SLE为14.6%.9例MCTD抗U1RNP均为阳性.抗SS-A和抗SS-B抗体在15例SS患者中分别为14/15和13/15例.DM患者抗Scl-70为3/12例.PSS患者抗Jo-1阳性1/8例.其他疾病仅检测到抗SS-A 18.1%、抗SS-B4.5%、抗rRNP3.3%.与其他疾病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ENA抗体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抗Sm抗体为SLE标志性抗体.仅凭一条条带即报告某一抗体阳性应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抗核抗体(ANA)及抗核抗体谱(ANAs),评价自身抗体对SLE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SLE组、疾病对照组的所有患者血清标本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NAs。结果 SLE组ANA、抗nRNP/Sm、Sm、SSA、Ro-52、CENP B、dsDNA、AnuA、Histone、rRNP检测阳性率均高于疾病对照组(P〈0.05),抗CENP B检测阳性率低于疾病对照组(P〈0.05)。9种自身抗体的相关参数,ANA的敏感性最高,但特异性低,阳性似然比低。抗Sm、dsDNA、AnuA、rRNP的敏感性较低,但特异性高,阳性似然比大于8。阳性似然比大于8的4种自身抗体的互补关系,抗Sm阴性时抗dsDNA、AnuA、rRNP的阳性率为39.38%、33.75%、13.13%。但2项联合(AnuA+dsDNA)、3项联合(AnuA+dsDNA+Sm)、4项联合(AnuA+dsDNA+Sm+rRNP)检测时敏感性、阳性似然比和诊断准确性均高于单项ds2DNA(P〈0.05),阴性似然比均低于单项dsDNA(P〈0.05),而特异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抗dsD2NA、AnuA、抗Sm、抗rRNP是SLE诊断的标记性抗体,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若联合检测可以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提高对SLE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可提取核抗原(抗ENA)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诊断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92例SLE患者(SLE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NA、抗dsDNA、抗ENA抗体。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dsDNA采用胶体金斑点渗滤法测定,抗ENA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结果①SLE组患者的ANA、抗dsDNA、抗E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9.1%、47.8%、50.0%,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SLE组患者抗ENA各项抗体阳性率为:抗Sm抗体22.8%、抗SSA26.1%、抗SSB10.9%、抗U1RNP15.2%、抗rRNP9.7%、抗scl-701.1%、抗Jo-1。③SLE组患者中的40例伴发狼疮性肾炎(LN组),52例为非狼疮性肾炎(非LN组),其中LN组抗dsDNA有30例阳性,阳性率为75.0%,非LN组抗dsDNA有14例阳性,阳性率为26.9%,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NA、抗dsDNA、抗ENA抗体的检测对SLE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的发展、疗效的观察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抗SmD1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43例SLE患者和105例非SLE患者的抗SmD1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ds 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Anu A和抗Sm抗体(殴蒙斑点法),分析抗SmD1抗体在SLE诊断中的价值、与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及抗SmD1抗体阳性SLE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抗SmD1抗体在SLE诊断中的敏感性为68.53%,特异性为97.14%,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自身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诊断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SmD1抗体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r=0.689,P=0.027);抗SmD1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发热、关节炎、狼疮肾炎、血液系统异常及雷诺现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SmD1抗体检测在SLE患者的诊断及疾病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抗组蛋白抗体(AHA)和抗Sm抗体(Anti-Sm)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50例SLE患者和12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对两组患者血清进行AnuA、Anti-dsDNA、AHA和Anti-Sm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LE组中AnuA、Anti-dsDNA、AHA和Anti-Sm的阳性率分别为42.7%、30.0%、49.3%和32.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组4种抗体联合检测中,Anti-Sm+Anti-dsDNA+AnuA的阳性率为12.7%,AHA+Anti-dsDNA+AnuA的阳性率为14.0%,Anti-Sm+Anti-dsDNA+AHA的阳性率为11.3%,AHA+Anti-dsDNA+AnuA+Anti-Sm的阳性率为8.7%,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抗体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与单项检测相比均升高,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与单项检测相比均降低.结论 4种抗体的检测对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联合检测更有利于SLE的诊断和治疗,并且对疗效评估和预后监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PUF60抗体水平,探讨该抗体阳性的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SLE患者104例和健康对照163名。采用ELISA法测定上述人群血清中抗PUF60抗体,部分抗体阳性血清采用免疫印迹法进一步验证。结果 :血清抗PUF60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为17.3%(18/104)。抗PUF60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发病年龄[21(18,27)岁]低于抗体阴性组[29(20,37)岁](P=0.007),脱发的发生率[72.2%(13/18)]高于抗体阴性组[40.7%(35/86)](P<0.05)。抗PUF60抗体阳性组中补体C4降低、外周血B1细胞数目升高的患者比例和抗ds DNA抗体、抗Sm抗体及抗SSB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抗PUF60抗体阴性组(P<0.05)。结论 :本研究首次对我国SLE患者血清中抗PUF60抗体进行检测,发现抗PUF60抗体是SLE的相关性抗体,该抗体阳性者具有独特的临床表型。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SLE检测抗CCP抗体的情况,随访抗体阳性者,并与该抗体阴性的SLE进行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149例SLE、1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106例非风湿病的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69.6%和0.9例抗CCP抗体阳性SLE进行了复查,6例阳性,3例阴性.11例抗CCP抗体阳性SLE随访未发现关节侵蚀性病变.抗CCP抗体阳性SLE与40例阴性SLE在关节炎、关节侵蚀性病变等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CCP抗体仅在很小部分SLE中检出,对SLE与RA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其阳性不能作为完全排除SLE的指标,其出现在SLE中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2.
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探讨AnuA与其他自身抗体和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SLE患者65例(SLE组)、疾病对照组(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38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中的AnuA,同时检测并分析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结果 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阳性率在SLE组中分别为58.5%、52.3%、30.7%,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5.3%、0、7.9%)和正常对照组(0、0、0)(均P<0.05).AnuA对SLE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58.5%,与抗ds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性为97.1%,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抗组蛋白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 与抗Sm抗体之间无关(P>0.05),而与抗dsDNA抗体相关(P<0.05).AnuA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诊断SLE的敏感性达83.1%.SLE组中AnuA阳性者的Hb、C3、C4水平低于AnuA阴性者(P<0.05).结论 AnuA对SLE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对SLE诊断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之一,并与SLE疾病活动性有关,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细胞膜DNA(cmDNA)抗体联合抗核抗体(A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海南省中医院检验科确诊的182例SLE患者为观察组,纳入同期确诊的85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疾病对照组,包括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9例、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33例、脊柱关节病患者12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11例,纳入5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组对象ANA及抗cmDNA抗体,采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史密斯(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结果 观察组抗cmDNA抗体、ANA、抗Sm抗体、AnuA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抗体对诊断SLE敏感性,ANA最高,其次为AnuA、抗cmDNA抗体,抗Sm抗体最低;特异性,抗Sm抗体和AnuA最高,其次为抗cmDNA抗体,ANA最低;阳性预测值,AnuA最高,其次为抗Sm抗体和抗cmDNA抗体,ANA最低;阴性预测值,ANA最高,其次为AnuA和抗cmDNA抗体,抗Sm抗体最低,上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NA、抗Sm抗体、AnuA阴性者,抗cmDNA检出率分别54.55%、64.54%和59.57%。抗cmDNA抗体并联常规方案诊断SLE的敏感性最高,抗cmDNA抗体串联ANA诊断SLE的特异性最高。结论 抗cmDNA抗体有助于检出ANA、抗Sm抗体及AnuA阴性的SLE患者,抗cmDNA抗体联合常规方案诊断SLE具备较可靠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免疫双扩散 (ID)与免疫印迹 (IBT)法检测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诊断价值。方法 :抗Sm抗体阳性的 2 2 8份病例分为 3组 :①ID法阳性组 ;②IBT法阳性组 ;③ 2种方法均阳性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它们与SLE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①ID法检测阳性 131例 ,111例 (85 % )为SLE ,2 0例 (15 % )为其他结缔组织病 (CTDs)。②IBT法检测阳性 15 0例 ,5 3例 (35 % )为SLE ,6 6例 (4 4% )为其他结缔组织病 (CTDs) ;31例 (2 1% )为非结缔组织病。③ID和IBT检测结果均阳性 5 3例 ,诊断全部是SLE ,2种方法阳性符合率 2 3.2 %。④ID法检测抗Sm抗体阳性组与IBT法出现Mr 为 2 80 0 0 ,2 90 0 0 ,13 5 0 0蛋白条带组 ,两组间比较SLE所占百分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ID法较IBT法检测抗Sm抗体更具特异性 ,2法结合检测抗Sm抗体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5.
抗Sa抗体检测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Sa抗体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意义.方法:对75例RA患者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9例及健康正常人47例血清,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a抗体和免疫胶乳凝集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结果:抗Sa抗体对RA诊断敏感性为42.7%,特异性为100%,阳性确诊率为100%,阴性确诊率为71.2%;RF对RA诊断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79.2%,阳性确诊率为71.2%,阴性确诊率为80.0%.结论:抗Sa抗体检测对RA的辅助诊断价值优于RF.  相似文献   

16.
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58例SLE患者,41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中AnuA、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并比较分析各组血清中的三种抗体的关系.结果 AnuA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为72.4%,疾病对照组中为2.3%,健康对照组中为0%;SLE组患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结论感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AnuA测定对SLE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及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SLE患者60例、疾病对照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AnuA,同时检测并分析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两项实验室指标.[结果] Anu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在SLE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75.00%、50.00%、35.00%,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10.00%、6.67%、3.33%)及正常对照组(0、0、0),P均<0.05.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为75.00%,与抗ds-DNA抗体(50.00%)和抗Sm抗体(35.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特异性为90.00%,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活动期Anu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 AnuA在活动期的阳性率(91.7%)高于抗ds-DNA的阳性率(66.7%),Anu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性为91.67%.[结论] AnuA的检测在SLE患者中表现为出现时间早,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以作为临床早期诊断SLE的重要指标之一,且与SLE疾病活动性有关.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中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意义.方法 共1 297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SLE患者148例,非SLE风湿病患者317例,肾脏疾病患者99例,血液病患者210例,其他组患者523例.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患者ANAs,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ROC曲线分析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在SLE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阳性的自身抗体数目对SLE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34;SLE组中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93.92%,高于其他各组(P<0.01),自身抗体阳性数目大于或等于3时,阳性似然比大于10(72.78),对SLE诊断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免疫印迹法检测的ANAs中3种及3种以上自身抗体阳性高度提示SLE.  相似文献   

19.
罗斌  曾永龙  黄玮  韦彩成 《右江医学》2009,37(3):272-27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抗原抗体(抗ENA)及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价值。方法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ds-DNA抗体采用胶体金斑点渗透法检测,抗ENA谱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SLE组ANA阳性率为94.44%,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63.33%,抗Sm抗体阳性率为50.00%,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6.67%,其他抗体均为阴性。结论AN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可作为检测SLE的标志性抗体,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提高SLE的检出率,对病情的诊断分型、治疗、追踪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裘锦  陈刚 《铁道医学》2002,30(1):46-47
目的:观察抗核糖体P(rRNP)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97-2000年间194例用抗原免疫印迹法(WB)和抗原免疫间接荧光法(ⅡF)所查抗rRNP抗体阳性及阴性住院患的临床表现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抗rRNP阳性与阴性的SLE患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皮疹发生率有显性差异(P<0.001),而光过敏,关节炎,血液系统,心,肺,肾等受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rRNP抗全阳性与SLE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