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锁定重建钛板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耻骨联合分离的疗效. 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14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男13例,女1例;年龄18~46岁,平均32.4岁;骨折按Tile分型:B1型11例,B2.1型1例,C1.1型2例.损伤类型:新鲜损伤11例,陈旧性损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d至6周,平均16 d.14例患者均采用Pfannenstiel入路横弧形切口解剖复位分离的耻骨联合、上缘锁定重建钛板并前方经闭孔钛缆内固定治疗.结果 14例患者术后获12 ~24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显示11例新鲜损伤患者耻骨联合分离均恢复至正常间隙;3例陈旧性损伤患者中,2例耻骨联合分离恢复至8 mm内,1例恢复至10mm内.随访期内患者切口均获愈合,耻骨联合分离解剖复位且在术后10~ 18周(平均13.8周)获愈合,无钛板断裂、螺钉松动、钛缆松开及断裂、精索及闭孔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Matta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5.7%. 结论 锁定重建钛板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耻骨联合分离可恢复骨盆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重建钢板联合记忆合金骑缝钉治疗髋臼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联合记忆合金骑缝钉治疗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年5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7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Letournel分类:T形骨折2例,后柱骨折3例,后柱并后壁骨折2例,后壁并横行骨折2例,前柱骨折1例,前柱并横行骨折2例,双柱骨折2例,双柱及前后壁骨折3例。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用单一或联合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后侧入路,行重建钢板联合记忆合金骑缝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的评分标准,16例达到解剖复位,1例复位欠佳。所有患者获得9~21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采用Modified d’Aubigne and Postal功能评定标准:优1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4.1%;本组有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未见异位骨化发生。结论术前骨折分类的明确、合适入路的选择、满意的解剖复位及可靠的内固定是治疗髋臼骨折的关键,采用重建钢板联合记忆合金骑缝钉的内固定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记忆合金骑缝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骑缝钉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14例儿童难复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5~16岁,平均10.6岁.骨折部位:均在肱骨近端骺板之下 1.0~3.0 cm.内收移位5例,完全前后移位3例,外展移位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4 h~1周(平均48 h).均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骑缝钉固定治疗.结果 14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5~7周,平均5.6周.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方法评定:优1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骑缝钉内固定能充分对抗骨断端间的剪切、旋转及弯曲应力,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能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结合后方经皮钢板技术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采用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结合后方经皮重建锁定钢板固定骨盆后环骨折的技术治疗16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2~59岁,平均38.8岁.按照Tile分型:C1型10例,C2型4例,C3型2例.采用Tometta评估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术后功能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7.3个月.手术时间80~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200~500 ml,平均280 ml.骨盆骨折的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4周.骨折复位按照Tometta评估标准:优9例,良6例,可1例.术后功能评定按Majeed评分标准:优9例,良5例,可2例.结论: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结合后方经皮重建锁定钢板固定骨盆后环骨折技术治疗C型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入路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入路切开复位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13例肩胛颈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3例;年龄19 ~52岁,平均35.3岁.按Euler等分型方法将肩胛颈骨折分为:解剖颈骨折3例,外科颈骨折10例(A型7例,B型3例).所有患者均使用3.5 mm重建钛板和螺钉固定.通过肩胛骨前位X线片测量肩胛盂成角和盂极角(GPA).末次随访时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和Herscovici功能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 结果 13例患者术后获6~ 37个月(平均16.2个月)随访.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1例,接近解剖复位2例.术后7~9d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肩胛盂成角(27.1°)与GPA(36.2°)均较术前(55.1°、17.1°)有所改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79.6分(54 ~ 95分),其中优9例,良3例,差1例;Herscovici功能评分平均为14.7分(12~16分):优8例,良2例,可2例,差1例.无肩胛上动脉神经损伤、感染、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双入路切开复位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颈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和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路钛板结合方形区螺钉内固定治疗涉及方形区的髋臼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52例涉及方形区的髋臼骨折患者,其中36例获得随访,男21例,女15例;年龄21~59岁,平均43.5岁.骨折按Letournel分型:双柱骨折15例,横形骨折4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8例,T形骨折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复位后行重建钛板及经钛板3 ~5枚皮质骨螺钉(方形区螺钉)部分经骨表面内固定.术后应用Matta放射学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 结果 36例患者术后获12 ~ 72个月(平均41.7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放射学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9例,良好复位12例,不满意复位5例,复位优良率为86.1%.所有患者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16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0.6%.本组患者功能优良率与骨折复位质量呈明显正相关(r=0.513,P=0.001).无一例患者发生方形区螺钉松脱、断裂.结论 前路钛板结合方形区螺钉内固定可靠,无进入髋关节腔之虞,是治疗以前柱损伤为主的双柱骨折、向前移位的横形骨折、部分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及部分T形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C1型骨折,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因定。C2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再前方入路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湿肺1例,神经牵拉伤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按Mears术后影像评定标准:解剖复位31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1例。按照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7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远期疗效好,极大地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解剖型跟骨钛板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34例41足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男21例(26足),女13例(15足),年龄21~61岁,平均37.5岁;单足27例,双足7例.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MFS)评分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24~60个月(平均36.5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7~11.2个月,平均6.3个月,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按MF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5足,良11足,一般4足,差1足,优良率为87.8%.结论 解剖型跟骨钛板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SS)联合骶骼螺钉的三角固定技术治疗Tile C 型骨盆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USS联合骶髂螺钉的三角固定技术治疗22例(25侧)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21~48岁,平均31.2岁;骨折按照Tile 分型:C1型9例,C2型7例,C3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21 d,平均11.2 d.根据Ma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及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分别对临床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50 mL(100~800 mL),住院时间平均为16 d(12~26 d).2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个月(4~26个月)随访.2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本组患者无复位丢失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15例已取出内固定物.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8侧,满意复位6侧,复位差1侧.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4%.末次随访时13例术前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按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Ⅰ级6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1例. 结论 USS联合骶髂螺钉的三角固定技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增强了骨折的固定强度,能同时行神经探查、减压,还可早期负重,术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8):1716-1719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Stoppa联合髂嵴前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三种手术入路联合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骨盆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7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重建钛板固定髋臼前柱及前壁骨折结合K-L入路固定髋臼后壁及后柱技术,治疗10例骨盆骨折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31~60岁,平均42.8岁。髋臼骨折按照Judet分型:分为T型骨折、双柱骨折。采用Matta评估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定术后功能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7.3个月。手术时间80~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500~900 ml,平均780 ml。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4周。骨折复位按照Matta评估标准: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4例。术后功能评定按Matta评分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改良Stoppa联合髂嵴前入路及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合并骨盆骨折,可以充分利用每种切口的优势,具有相对减少创伤、手术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复位容易、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重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重建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10月~2004年6月收治56例骨盆骨折,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9~58岁。根据Tile骨盆骨折分型,B型33例,其中B1型15例,B2型11例,B3型7例;C型23例,其中C1型10例,C2型8例,C3型5例。采用骨盆重建钢板复位内固定术,对骨盆以及髋臼骨折复位固定,恢复稳定骨盆前后环的解剖结构。结果术后56例随访12~68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骨折及脱位在3~6个月愈合,疗效满意。患者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及行走功能。按Majeed疗效评价,获优40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为91.07%。前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者骨盆稳定性好,骨盆外形接近或完全恢复,仅沿髂嵴切口有不适,功能恢复快且满意。结论骨盆骨折根据分型采取不同手术方法,并以骨盆重建钢板复位固定,是一个较好的、可靠的治疗骨盆骨折,重建骨盆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盆前后环不稳定的治疗策略。方法对22例Tile C型骨盆前、后环不稳定患者均急诊采用股骨髁上骨牵引结合外固定架固定,病情平稳后行前、后路重建钢板联合骶髂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22例均获随访,时间6~31个月。疗效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21例,良1例。根据Majeed功能评分评定:优18例,良2例,差2例。结论先早期外固定架临时固定,二期行手术内固定,手术安全、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及负重,是治疗骨盆前后环不稳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钢板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15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5~65岁,平均43.3岁。受伤原因: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2例。按Schatzker分型为V、Ⅵ型。均采用锁定钢板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30个月,平均21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2个月。按照R asm 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本组优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86.7%。结论钢板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重建钢板治疗陈旧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至2011年2月,对24例陈旧性骨盆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0~62岁,平均4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3~64d,平均35d。经X线及CT诊断,按Tile分型:C型11例,B型13例。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8例获得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4个月。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9例,良5例,可4例,平均(84.4±11.5)分。结论:对陈旧性骨盆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准确进行术前评估,精确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合适处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15例。其中:C1型10例,C2型4例,C3型1例。评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骨盆前环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平均分别为61 min、92 mL;后环手术平均分别为71 min、165 mL。术中均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耻骨处伤口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治愈。骨折复位按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4例,可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通过有限切开复位和钢板内固定可以对Tile C型骨盆骨折进行良好的显露和牢靠的固定,并且不需要暴露神经、血管等结构,具有微创特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外固定架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9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男4例,女5例;年龄19~56岁,平均37岁.9例均为Tile C型骨折,其中C1.2型3例,C1.3型6例.采用后路患侧下腰椎旁切口入路,垂直移位复位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L4.5椎体和髂后上棘,前路双侧髂前上棘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结果 9例患者术后获得12~18个月随访,平均14.3个月.术后X线片均示骨盆骨折复位满意,后环形态恢复良好;根据Matta骨盆骨折复位评定标准,优6例,良3例.术后2例患者骶丛损伤压迫症状解除,未出现医原性神经、血管损伤.下肢行走、蹲屈功能恢复满意.术后12个月Majeed评分:优7例,良2例.结论 外固定架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满意,且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external fixator with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spondylodesis in treatment of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March 2009, 9 patients (4 males and 5 females) with a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were treated with modular external fixator with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spondylodesis.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Tile, 9fractures were classified as type C. This fixation construct comprises a vertical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component which fixed L4.5 and the 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and a transverse fixation which fixed anterior iliac spine with external fixator.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12-18 months after surgery, with an average of 14.3 months. Postoperative X-ray showed satisfactory reduction of pelvic fracture. Pelvic fractures healed in all patients without loss of reduction 3-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ccording to Matta reduction evaluation criteria, 6 patients were excellent and 3 good. For the two patients with sacral neurological injuries,appropriate surgical decompression was performed to improve the symptom and minimize the deformity. No iatrogenic complications of neurovascular injury occurred. Patients now walk unassistedly without pain in the waist or legs, and with no shortening of lower limbs or claudication. By considering symptom and satisfactory scores, the Majeed functional assessment revealed that seven patients had excellent results and two good at one year. Conclusion External fixator with lumbopelvic distraction spondylodesis that allowed early mobilization and ambulation, with general applicability and definite safety, is an effective surgical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vertically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8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恢复骨盆前后环的稳定。结果 4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腰腿痛、肢体缩短和跛行等。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30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8.4%。结论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可以恢复骨盆的正常结构,重建骨盆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高金华  胡炜  郭晓山 《中国骨伤》2015,28(8):753-756
目的:探讨经皮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29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9例,女10例;年龄19~53岁,平均31岁。按照Tile分型:C1型17例,C2型12例。术后采用Tornetta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无神经损伤及盆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好,仅1例出现钉道口感染,换药后治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4~18周,平均16.2周。未见螺钉松动、脱出、断裂。按照Tornetta评价,优 14例,良10例,可 4例,差 1 例。末次随访Majeed评分为87.2±11.3,优16例,良9例,可4例。结论:对于不稳定C1、C2型骨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改良Stoppa入路在髋臼及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及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5例髋臼骨折及13例骨盆骨折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对Tile C型骨盆骨折和髋臼前柱骨折联合应用髂骨翼处辅助切口,术中使用重建钢板固定.C型臂X线机透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和内固定在位情况。结果本组平均切口长度11(9~13)cm,平均手术时间145(95~24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75(375~1350)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骨盆骨折优10例,良3例;髋臼骨折优3例,良2例。18例获得3~19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Matta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例,良5例。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改良Stoppa入路操作安全,手术视野清晰,可直视下对髋臼前柱和四边体复位和固定,术后并发症少。在显露髋臼和骨盆前环时,该入路在临床上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