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春梅 《新中医》2006,38(8):62-6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减肥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50例以穴位埋线减肥疗法(主穴:曲池、中脘、天枢、气海、阴陵泉、三阴交、阿是穴)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针刺疗法(主穴: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体重及体重指数(BM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减肥对单纯性肥胖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与穴位假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穴位假埋线疗法,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1次,8次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对体重和脂肪百分率(F%)的影响以及不良的反应现象。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体重、脂肪百分率(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体重、脂肪百分率(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肯定、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滋平 《新中医》2006,38(10):68-6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6%,对照组为77.0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在第1疗程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疗效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穴位埋线、电针加穴位埋线3种不同方法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这3种方法改善腹型肥胖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埋线组、电针埋线组各50例,分别给予电针、穴位埋线、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疗程均为8周,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在整体疗效分布方面,电针埋线组分别与电针组、埋线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在愈显率方面,电针埋线组分别与电针组、埋线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PF、RP、GH、VT、SF、RE、MH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在PF、GH、VT、RE方面,电针埋线组分别与电针组、埋线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电针、穴位埋线、电针结合穴位埋线3种方法均能有效治疗腹型肥胖、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提高情感职能,电针结合穴位埋线优于单用电针或穴位埋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使用中药内服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内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E胶囊。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对黄褐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软组织松解埋线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软组织松解与皮下埋线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与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及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愈显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56.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LVA、RVA与BA的平均血流速度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半年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12.1%,对照组为37.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软组织松解埋线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与脑部供血情况,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穴位埋线减肥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蒙珊  陈文 《四川中医》2005,23(8):107-108
目的:优选提高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的方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治疗组)及针刺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68.75%,与对照组(62.5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92%,与对照组(87.5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疗效好,且较针刺疗法方便、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8.
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与对照组(针刺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埋线组有效率为90.11%,优于针剌组74.2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埋线组各型治疗前后近期总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肝气乘脾型,脾胃虚弱型与肾阳虚衰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在1年以下患者与5年以上患者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肯定疗效,且对肝气乘脾型和脾胃虚弱型疗效更好,病程短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9.
罗云波 《四川中医》2013,(12):134-136
目的:观察微创穴位埋线结合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微创穴位埋线结合火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能更有效降低疼痛评分和压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创穴位埋线结合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证候及焦虑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埋线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通过分析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来评估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在咳嗽、咯痰、气促、胸闷评分上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咳嗽、胸闷的改善埋线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HAMD、HAMA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埋线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COPD患者可以改善咳嗽、胸闷等中医证候,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穴位埋线为主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肝俞、脾俞、肾俞)为主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及口服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卡托普利片;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降压幅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降压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5.O%,对照组为71.8%,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4.1%,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为主治疗高血压病,在降血压及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潘文斌  梁霞  陈杰  王丽荣 《新中医》2011,(8):115-116
目的:观察四合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治疗组予四合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l临床疗效、胃镜疗效、Hp根除率及溃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溃疡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合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老年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总有效率5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肥胖指标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O.05);腰臀比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老年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穴位解除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推拿配合针刺疗法。对照组30例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0.5m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推拿配合针刺穴位解除产后尿潴留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穴位埋线配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与单纯使用抗癫痫药物做对比研究,探讨穴位埋线介入治疗的优势。方法:GT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印例,穴位埋线配合抗癫痫药物,三组穴位交替使用,15天埋线1次;对照组60例,单纯使用抗癫痫药物,共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癫痫计分及药物副反应的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P〈0.01);癫痫症状积分各组较治疗前具有明显降低(P〈0.01),较对照组,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物的副反应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对神经系统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穴位埋线干预全面发作性癫痫的治疗可以加强临床疗效,减轻药物出现的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宋理萍 《新中医》2009,(5):88-8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维生素B12注射液加维丁胶性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疼痛指数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下降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止痛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穴位埋线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轻中度AD患者按配对方法分为穴位埋线组和穴位刺激组,穴位埋线组分别在神门、丰隆、太溪和足三里进行埋线,穴位刺激组用相同操作方法刺激穴位,但埋线针不穿入羊肠线,每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6次。运用神经心理学量表对2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评分显著升高(P〈0.01),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价量表(ADAS-Cog)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评分显著降低(P〈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评分比较,穴位埋线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穴位刺激组(P〈0.01),穴位埋线组ADAS-Cog评分比穴位刺激组显著性降低(P〈0.05),2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提高了AD痴呆患者认知能力及病人的依从性,为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穴位埋线疗法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推介穴位埋线疗法及其在癫痫中的应用。方法:从源流,常用器具,选穴特点,操作方法、适应症,禁忌证,注意事项等方面回顾穴位埋线疗法,并用安定液浸泡的羊肠线进行辨证选穴埋线,治疗癫痫160例(治疗组),并与传统针刺治疗13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对照组77.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癫痫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在癫痫等疑难病症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4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穴位埋线,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随访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8.3%,二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是一种较佳的疗法。  相似文献   

20.
辨证取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田宝刚 《新中医》2007,39(6):43-44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取穴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围、体重指数、脂肪含量及基础代谢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94.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体重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2组体重治疗前后均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围、股围、臀围减小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的体重指数、脂肪含量均下降,基础代谢均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脂肪含量、基础代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辨证取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优于体针针刺,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便捷的减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