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力  钟礼立  黄寒  厉娟  梁沫  李云 《重庆医学》2012,41(5):445-448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CD4+CD25+、CD4+CD25hig调节性T细胞(Treg)和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1例首次喘息婴幼儿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hig Treg的比例,RT-PCR检测Foxp3mRNA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总IgE水平,并与正常婴幼儿对照。结果喘息婴幼儿外周血CD4+CD25+Treg、CD4+CD25hig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6.31+2.96)%和(3.52+1.46)%,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特应征喘息组CD4+CD25+Treg、CD4+CD25higTreg及Foxp3mRNA表达均低于非特应征喘息组(P<0.05)。喘息患儿CD4+CD25higTreg百分率及Foxp3mRNA表达与血清总IgE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75,r=-0.61,P<0.01),而CD4+CD25+Treg百分比与血清总IgE存在正相关(r=0.36,P<0.05)。结论 CD4+CD25+Treg、CD4+CD25hig Treg及Foxp3mRNA在婴幼儿喘息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宁红  石庆之  华建媛 《重庆医学》2011,40(12):1150-1152,1155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9例ITP患者和2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CD4+CD25highT细胞(Treg)、CD4+IL-17A+T细胞(Th17)占总CD4+T细胞的比例,并评价其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10I、L-17水平;RT-PCR法检测外周血Foxp3 mRNA、ROR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TP患者组外周血CD4+CD25+T/CD4+T细胞比例升高(P<0.05)、Treg/CD4+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Th17/CD4+T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Th17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5)。ITP患者血浆中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RORc mRNA表达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reg/CD4+T细胞比例及Treg/Th17细胞比值在效佳组显著高于效差组(P<0.05),Th17/CD4+T细胞比例效佳组显著低于效差组(P<0.05)。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与Treg/CD4+T细胞比例、Treg/Th17细胞比值成正相关(P<0.05),而与Th17/CD4+T细胞比例则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ITP患者存在Treg/Th17细胞平衡紊乱,T细胞亚群的功能失调可能与ITP免疫发病机制有关,并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变化与患儿支气管哮喘活动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绍兴市人民医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98例为慢性持续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治疗的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40例为缓解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健康的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受试者外周血中Th17及CD+4CD+25Treg。结果三组间Th17、CD+4CD+25Treg和Th17/CD+4CD+25Tre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274、7.813和3.526,P<0.05)。Th17、Th17/CD+4CD+25Treg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3、0.485,P<0.05),CD+4CD+25Treg与C-ACT评分呈负相关(r=-0.562,P<0.05),Th17与CD+4CD+25Treg呈负相关(r=-0.273,P<0.05)。结论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Th17免疫应答增强,CD+4CD+25Treg免疫功能下降,支气管哮喘的活动状态与外周血中的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辅助T细胞(Th,包括Th1、Th2、Th17)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平衡关系的变化,以及在卵巢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卵巢癌疾病组及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l、Th2、Thl7、Treg表达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并计算Th1/Th2、Th17/Treg的比值.结果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2、Th17及Treg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h1百分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亚群变化与临床分期相关,但与组织类型及细胞分化无关(P>0.05).卵巢癌组Th1/Th2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患者存在Th2方向极化;卵巢癌组Treg/Th17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D4+细胞亚群表达异常,存在Th1/Th2、Treg/Th17比值失衡,为卵巢癌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刘萍  张秋业 《齐鲁医学杂志》2012,27(1):31-33,36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病儿急性期Th17细胞功能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水平变化,探讨其在HS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4例HSP急性期病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尿检有无异常分为肾炎组(HSPN组)和非肾炎组(NHSPN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CD4+细胞、CD8+细胞、CD3+细胞、NK细胞(CD3-CD56+)、B淋巴细胞(CD19+)和CD3+HLADR+细胞水平。以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HSP病儿血浆IL-1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14.66,P<0.01),HSPN组和NHSP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病儿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t=7.28,P<0.01),HSPN组和NHSP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病儿CD4+CD25+Treg水平与CD4+细胞呈正相关(r=0.554,P<0.01),与CD19+细胞呈负相关(r=-0.305,P<0.05),而与CD8+细胞、CD3+细胞、CD3-CD56+细胞以及CD3+HLADR+细胞则无相关性(r=-0.109~0.287,P>0.05)。HSP病儿血浆IL-17水平与CD4+CD25+Treg水平呈负相关(r=-0.295,P<0.05)。结论 HSP病儿急性期Th17细胞功能增强,免疫抑制效应不足;HSP病儿存在Th17/Treg平衡紊乱,Th17/Treg失衡参与了HS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颜斌  魏锦  陈健  钟国成  匡红  岳伦莉  王奎  廖皓  孙薏 《重庆医学》2013,42(11):1210-121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表达特点,分析MM与健康者之间的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方法检测28例初诊的MM患者及2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T细胞(CD3+)、辅助/诱导T细胞(CD3+CD4+)、抑制/细胞毒T细胞(CD3+CD8+)的比例、(CD3+CD4+)/(CD3+CD8+)、CD4+CD25+/CD4+、CD4+CD25+FoxP3+/CD4+CD25+比值,并比较MM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细胞免疫指标(Th1/Th2比值、AgNOR比值、TGF-β)的差异。结果初诊MM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T细胞(CD3+)比例、辅助/诱导T细胞(CD3+CD4+)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细胞毒T细胞(CD3+CD8+)比例增加(P<0.05);CD4+CD25+/CD4+、CD4+CD25+FoxP3+/CD4+CD25+比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中Th1/Th2比值、AgNOR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TGF-β含量较健康组上升(P<0.01)。结论 MM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异常、Treg表达增加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对判断MM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腺肽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急性VM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胸腺肽治疗组,每组5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1,6-二磷酸果糖、黄芪颗粒等常规治疗,胸腺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3~4 mg·kg-1.d-1,静脉滴注,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3+、CD4+、CD8+、CD4+/CD8+,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胸腺肽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CD8+变化不明显(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仅CD3+明显升高(P<0.05),CD4+、CD8+、CD4+/CD8+水平变化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胸腺肽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2组CD8+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注射液可以改善急性VM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的水平,以期获得能够有效预测患者发生aGVHD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外周血样品采自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和健康人,其中aGVHD阳性组13例,aGVHD阴性组10例,正常对照组2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 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血浆中Treg相关细胞因子IL-35的表达水平。结果   aGVHD阳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比、单个核细胞中Foxp3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量、血浆中IL-35的表达水平较aGVHD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经有效治疗后各指标显著升高。在aGVHD阳性组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比、Foxp3的相对表达量与aGVHD的危险度分级呈负相关(P<0.05)。配对样本资料分析显示,aGVHD发生时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比、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aGVHD发生前1~2周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发生aGVHD时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百分比、其转录因子的表达量及IL-35水平均发生明显降低,且在治疗后明显升高,可以为临床预测aGVH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Th2的表达及变化,研究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以上因素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儿童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 60例确诊哮喘患儿按临床表现分为无激素治疗哮喘组(A组,30例)和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哮喘组(B组,30例),同期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C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Treg、Th1和Th2水平。结果 A组儿童外周血Treg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A组Th1/Th2比值显著低于C组(P<0.05);与A组相比B组儿童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有明显升高,Th1/Th2比值高于A组。结论吸入激素可提高Treg水平来平衡T细胞应答,从而治疗儿童哮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和CD3+ CD8low抑制性T细胞(Ts)及CD4+ CD25+Foxp3+ Treg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患者的外周血,血清学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与FK506的含量,采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h1细胞、CD3+ CD8low抑制性T细胞及CD4+ CD25+Foxp3+ Treg含量变化,分析表达变化特点及与免疫抑制药物FK506(他克莫司)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对肝移植术后存活2~3、8 ~ 10年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中Th1细胞、CD3+ CD8low抑制性T细胞及CD4+ CD25+ Foxp3+ Treg的含量检测显示三者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最终接近至健康人的水平;肝移植术后生存2~3年组外周血中3种细胞百分比计数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生存8~ 10年患者CD3+ CD8low抑制性T细胞百分比计数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而Th1及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百分比计数较2~3年组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生存8~10年组患者中CD3+ CD8low抑制性T细胞较生存2~3年组的水平虽然也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患者血清FK506浓度与三者水平呈直线正相关.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产生免疫耐受一定程度上取决于Th1细胞、CD3+ CD8low抑制性T细胞及CD4+ CD25+ Foxp3+ Treg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梗阻性肾病模型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以及肾脏组织CD4+CD25+Treg特异性标志物FoxP3表达影响。方法自Wistar大鼠分离BMSCs,经体外传代培养、成脂诱导及鉴定后制备细胞悬液。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MSCs干预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每组18只。BMSCs干预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大鼠经UUO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并于造模同时经下腔静脉分别注入BMSCs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后第3、7和14天,采集外周血后分批处死各组大鼠(每组6只),留取肾脏组织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reg的百分比(CD4+CD25+Treg/CD4+Treg);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组织CD4+CD25+Treg特异性标志物FoxP3表达。结果 BMSCs干预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大鼠造模后各时点外周血CD4+CD25+Treg/CD4+Treg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BMSCs干预组与生理盐水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83例完成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慢性丙型肝炎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及随访24周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 CD25high Treg百分比,并进行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定量和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的检测.设立正常对照组(n=32).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慢性丙型肝炎组外周血中的CD4+ CD25high Treg百分比和血清ALT 、AST均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12周时,32例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外周血CD4+ CD25high Treg百分比和HCV-RNA定量结果与治疗前和未获得EVR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清ALT无明显变化.在治疗48周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组(HCV-RNA定量结果低于最低检测限)(n=51)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high Treg百分比、HCV-RNA定量结果和血清AL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无病毒学应答组(n=32)(P<0.01),慢性丙型肝炎无病毒学应答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24周时,病毒学应答组中有39例患者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外周血中的CD4+ CD25high Treg百分比、HCV-RNA定量及血清AL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未获得SVR患者(P<0.01);而未获得SVR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结束时(48周末)明显升高(P<0.05).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外周血中CD4+ CD25high Treg百分比的变化对预测疗效和复发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39-141+145
目的探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给予外周血检测,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Treg、TrI、Th17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IL-10、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CD3~+、CD4~+百分比低于对照组,CD8~+百分比、CD4~+C25~+Treg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水平明显升高,且Th17参与致病过程,因此,通过临床检测及调控,有助于提高患者诊治效果,临床应用与借鉴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4.
FoxP3+调节性T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体内是否存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与COPD的关系.方法 抽取21例COPD患者外周静脉血,用三色标记单抗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4+CD25+,CD4+CD25+FoxP3+(CD4+Treg),CD8+CD25+,CD8+CD25+FoxP3+(CD8+Treg)的数量和百分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取中等程度相关r≥0.3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在本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为(18±6)%,CD4+Treg为(19±13)%,CD8+CD25+为(5±4)%,CD8+Treg为(12±10)%.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白细胞总数和血pH都与Treg的数量或百分比呈显著相关,使其与患者的免疫构成复杂的因果关系.TGF-β1和IL-10在整体环境下与Treg无相关性.结论 在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中有一定比例的CD4+Treg和CD8+Treg,对患者的免疫发挥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成为了解患者免疫状况的一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Foxp3 mRNA的水平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吸入激素前、后和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Treg的比例,RT-PCR检测Foxp3 mRNA表达变化,肺功能仪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呼气峰流量(PEF)。结果哮喘组治疗前CD4+CD25+Treg水平及Foxp3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CD4+CD25+Treg水平及Foxp3 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哮喘组治疗前FEV1%pred、PE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FEV1%pred、PEF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CD25+Treg数量减少,功能下降,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吸入激素可以上调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及Foxp3 mRNA的水平,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83例完成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慢性丙型肝炎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及随访24周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百分比,并进行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定量和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的检测。设立正常对照组(n=3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慢性丙型肝炎组外周血中的CD4+CD25highTreg百分比和血清ALT、AST均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12周时,32例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外周血CD4+CD25highTreg百分比和HCV-RNA定量结果与治疗前和未获得EVR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清ALT无明显变化。在治疗48周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组(HCV-RNA定量结果低于最低检测限)(n=51)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百分比、HCV-RNA定量结果和血清AL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无病毒学应答组(n=32)(P<0.01),慢性丙型肝炎无病毒学应答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24周时,病毒学应答组中有39例患者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外周血中的CD4+CD25highTreg百分比、HCV-RNA定量及血清AL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未获得SVR患者(P<0.01);而未获得SVR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结束时(48周末)明显升高(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百分比的变化对预测疗效和复发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于化疗前1天、化疗结束后第5天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的比例;RT-PCR法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FoxP-3 mRNA表达水平;将分选的Treg细胞和CD4+CD25-T细胞按单纯Treg细胞组、1∶1混合细胞组,单纯CD4+CD25-T细胞组培养,3H-TdR掺入法检测Treg细胞体外抑制CD4+CD25-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43例胃癌患者化疗前1天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17.63%±6.31%,化疗后降至13.79%±4.82%(P<0.01);化疗后FoxP-3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1);化疗后Treg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由化疗前的54.64%±5.15%下降至24.63%±2.34%(P<0.01)。结论 FOLFOX化疗方案可减少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下调其表面标志物FoxP3基因的表达水平,减弱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有利于诱生抗肿瘤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胶质瘤切除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期提供胶质瘤治疗的新思路。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胶质瘤切除前后及正常人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CD4/CD8、CD3-CD16+/CD56+、CD3+HLA-DR+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胶质瘤组CD4+/CD8+比值、CD3+CD4+、CD3-CD19+、CD3-CD16+/CD56+和CD3+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3+细胞及百分比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CD8+细胞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25+明显升高(P<0.05);与胶质瘤切除术前组比较,术后组CD4+/CD8+比值、CD3+CD4+、CD3-CD16+/CD56+、CD3+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D3+细胞及CD3-CD19+百分比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CD8+、CD4+CD25+明显降低(P<0.05)。结论手术切除胶质瘤能明显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减少对其他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如同时辅以CD25抗体来清除掉一部分调节细胞也许会更进一步减少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这或许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葡萄胎恶变过程中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7例葡萄胎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含轻中重度各9例),以15例恶变葡萄胎患者作为阳性对照(B组,含侵袭性葡萄胎7例及绒癌8例),并以15例同龄段健康女性作为阴性对照(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三组外周血Treg及其功能因子白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叉头蛋白p3(Fox p3)的百分含量。结果:A组Treg含量(8.79±3.74)%,B组(13.28±5.43)%,C组为(4.29±1.33)%,以上三组当中任意两组间Treg含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2)。三组间TGF-β1及Foxp3的变化趋势与Treg一致;而A组患者IL-10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患者IL-10显著低于B组(P<0.05)。轻度葡萄胎患者的Treg及TGF-β1百分含量均显著低于中度及重度组(P<0.05),且重度患者的Fox p3显著高于轻度及中度(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胞内因子TGF-β1及Fox p3可能参与葡萄胎恶变的发生,且与葡萄胎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