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7487例心理咨询门诊初诊咨客的就诊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门诊初诊咨客的咨询问题分布。方法 对2001年5月~2002年11月32位专家的门诊登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咨客7487例,其中重性精神障碍1161例(21.52%).轻性精神障碍3624例(48.40%),一般心理问题2252例(30.08%)。结论 咨询问题以轻性精神障碍较为突出,一般心理问题涉及范围较广,诊断分类名称不统一。心理咨询应建立一套统一的诊断或分类名称,以便于提高信息处理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到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中学生情况.方法 对36例门诊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咨客中有重性精神障碍5例(13.89%),轻性精神障碍25例(69.44%),心理问题34例(94.44%).结论 来咨询的中学生以轻性障碍居多,心理问题涉及范围广.心理治疗或心理记录联合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心理咨询门诊咨客人格障碍倾向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理咨询门诊咨客人格障碍倾向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以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PDQ+4)为工具,对1402例就诊于心理咨询门诊的咨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心理咨询门诊咨客的PDQ+4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高于正常人群常模[如,总分( 38.23±17.04)vs.(22.79±14.10), P<0.001].女性边缘型得分高于男性[(4.25±2.48)vs.(3.97±2.41),P=0.031],而反社会型、偏执型、分裂型、被动攻击型得分低于男性[(1.31±1.55)vs.(1.71±1.64),(2.75±1.87)vs.(3.02±1.93),(3.31±2.17)vs.(3.56±2.21),(2.71±1.69)vs.(2.93±1.64);均P<0.05].按年龄分层后,PDQ+4总分及各分量表分(除分裂样人格障碍外)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如,总分18~24岁(41.73±16.28),25~34岁(39.46±16.95),35~44岁(33.88±16.24),≥45岁(30.64±17.21),P<0.001].各分量表阳性率最高的是强迫型(58.5%)和回避型(54.0%),其次是边缘型(44.4%).心理咨询门诊咨客PDQ+4的3因素分析中,因子1至3分别对应人格障碍C、B、A 3群,方差累计贡献率已达到67%.结论:心理咨询门诊咨客的人格障碍倾向较正常人群更常见,大部分类型人格障碍倾向随年龄增长有缓解趋势,与人格障碍的类群理论构想有一定程度地吻合,提示在咨询工作中要重视对咨客人格的评估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不同性别来访者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综合性医院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来 ,我国许多有条件的综合性医院纷纷开展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心理咨询工作。而有关综合医院心理咨询中不同性别来访者的对照研究未见报道 ,为此本文总结了 14 ,6 89例来访者的资料 ,以探讨不同性别来访者的特点。1 资料与方法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理咨询门诊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首诊来访者的资料。共 14 ,6 89例 ,男 76 17例 (5 1.86 % ) ,女 70 72例 (4 8.14 % ) ,男女比例 1.0 8:1。所有来访者的疾病诊断采用CCMD - 3进行诊断和重新诊断。2 结  果2 .1 不同性…  相似文献   

5.
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询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询者的有关特征和疾病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按照顺序收集近3年来12岁以下,且就诊2次以上409例咨询者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①409例咨询者中,6~12岁儿童占84%。②就诊原因:疾病诊治(49.9%),学习困难(22.2%),要求写诊断证明(21.3%),咨询教育方法(6.6%)。③心理咨询涉及21种精神障碍,位于前三位的诊断是:精神发育迟滞(25.7%),儿童情绪障碍(20.5%)和多动综合征(16.9%)。结论 儿童、少年期心理问题较多;涉及的精神障碍较为广泛,应注意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素质和少儿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北京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咨询内容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1994至 1997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的电话记录进行了分析 ,共 2 3 5 4人 ,男生 848人 ,女生 15 0 6人 ;小学 14 5人 ,初中 994人 ,高中10 5 2人 ,中专、中技、职高 163人。咨询内容按顺序依次为 :学习(740 ,3 1 4% ) ,人际关系 (63 9,2 7 1% ) ,恋爱 (487,2 0 7% ) ,健康(40 8,17 3 % )和情绪问题 (80 ,3 4% )。咨询内容经 χ2 检验发现存在显著差异 (χ2 =5 47 3 5 ,p <0 0 0 1)。男女生咨询内容存在明显不同 (χ2=40 8 76,p <0 0 0 1)。男生最关注健康(13 7/848) ;而女生最关注人际关系(5 0 2 /15 0 6)。咨询内容存在…  相似文献   

7.
心理咨询关系和心理咨询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心理咨询服务已被看做是心理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它包括对陷入心理困境的正常人给以指导和帮助以及对轻性心理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关系是指咨询家和咨客(或病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任何有效的社会活动都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活动也是社会活动,要使心理咨询工作有成  相似文献   

8.
青春期逆反心理386例就诊者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春期逆反心理 ,虽未列入 CCMD,但由于相关家长、教师及学生本人均为此存在不同程度的苦恼 ,因而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现将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心理咨询门诊 1996~ 2 0 0 1年5年间 ,386例青春期逆反心理就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  年龄 :12~ 18周岁。性别 :男 2 0 1例、女 185例。就诊方式 :主动136例、被动 2 5 0例。2 主诉问题2 .1 不与家长交流 不与双亲交流 :男 82例 ( 4 7.6 %) ;女 35例( 18. 9%)。不与双亲中一方交流 :男 73例 ( 36 .3%) ;女 10 2例( 5 5 .1%)。2 .2 经常与老师冲突 男 112例 ( 5 5 .6 %) …  相似文献   

9.
慢性酒精中毒与抑郁症状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资料报道 5 0 %~ 98%的嗜酒者在饮酒时和戒酒后短期内可出现抑郁症状[1] ,酒依赖中大约有 15 %的患者有重性抑郁[2 ] 。本文通过住院卡检索出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符合ICD -10诊断标准的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病历 170例 ,再从 170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中 ,检出符合ICD -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 18例( 10 5 8% )。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其中男性 17例( 94% ) ,女性 1例 ( 6% )。年龄 2 6~ 62岁 ,平均 41 2 5± 10 83岁。病前性格 :外向 11例 ( 61% )、内向 7例 ( 3 9% )。全部患者…  相似文献   

10.
综合医院内精神科会诊2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9月住院病人中临床各科申请精神 (心理 )科会诊 2 5 8例患者共42 0例次会诊情况。男性 117例( 4 5 3 % ) ,年龄 18-80岁 ,平均年龄 42±11岁。女性 14 1例 ( 5 4 6% ) ,年龄 19-78岁 ,平均年龄 49± 12岁。采用回顾分析将所有会诊病例以国际疾病分类法ICD -10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 -3进行多维诊断 ,并对各科室会诊分布及精神障碍诊断、治疗转归采用SPSS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会诊人次及科室分布 :申请精神科会诊者 2 5 8例共会诊 42 0次。会诊科室分布见表 1。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首先就664例就诊者的职业性别构成和病种构成进行分析;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就诊者进行评定,将就诊者分为有诊断有问题组、有诊断无问题组、无诊断有问题组和无诊断无问题组,并将就诊者的SCL-90得分情况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者女性多于男性,就诊比例较多的依次为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学生、工人和教师。疾病分布以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躯体化障碍、双向情感障碍为多见。就诊者的SCL-90评分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5)。68.37%就诊前有诊断者SCL-90各条目均高于常模,尽管31.63%就诊前有诊断者各因子分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他们的量表总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常模;62.61%的就诊前无诊断者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就诊者中心理健康状况异常与正常者分别为73.64%与26.36%。结论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者多数为心理健康状况异常者,超过1/4的就诊者心理健康状况正常。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心理门诊服务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少儿心理门诊2年来就诊患儿的情况,以探讨少儿心理卫生的服务模式。方法:按10:1的比例随机抽取1999年1月-2000年12月来就诊患儿的1012份门诊病历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就诊患儿以小学生和初中生占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近3:1,来自上海的患儿明显多于来自外地的患儿;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就诊次数在6次以下者点89.8%;就诊患儿诊断按多少为序排列如下: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发育性障碍、其它障碍、精神疾病、抽动障碍、学习困难和适应障碍。结论:少儿心理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是受患儿欢迎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在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应用.方法 对接听的113例次12320心理热线电话原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来电者人群趋向高文化层次(72.56%)和中青年人群(86.73%);咨询内容精神疾病占首位为29.20%,其次是性相关问题为22.12%;有关情绪问题、健康咨询亦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4.
综合医院内科与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患病率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调查沈阳市不同级别综合医院内科和中医科门诊病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23家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7448例年龄?15岁的内科和中医科门诊病人。调查员在门诊于病人就诊前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为筛查工具,将病人分为精神疾病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使用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I/P)对高、中、低危险组100%、40%、10%的调查对象进行SCID诊断。结果沈阳市综合医院内科门诊任何抑郁障碍的总现患率为11.01%(95%CI10.05%-12.06%),中医科抑郁障碍患病率为16.22%(95%CI13.23%-19.87%),高于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病率,RR值为0.68。结论沈阳市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于内科门诊,应该更加关注中医科就诊患者的抑郁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航海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连海事大学航海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分析研究。结果有31%的学生认为自己伴有精神压力,压力来源排序在前两位的是毕业分配和生活空虚,并且有87%的同学认为应该设立心理咨询,这说明绝大多数的航海专业学生已经可以很客观地看待自身问题。结论航海专业学生存在一定的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者应予以关注,并应加大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门诊心理治疗患者预后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接受门诊心理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的预后特征及其有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海斯曼心理CT系统对128名接受门诊心理治疗患者进行测试,评估其预后特征、家庭问题、个性和心理特点等。结果①女性患者的疾病预后不良、康复动力分数高于男性(分别为57.7±12.2 vs 53.0±12.4,P<0.05;58.3±9.4 vs 53.7±8.1,P<0.01),但康复再就业能力分数低于男性(43.4±11.5 vs 47.8±12.0,P<0.05);预后特征与受教育程度显著相关(r=-0.188,-0.294,0.290,0.246;P<0.01);躯体形式障碍的疾病预后不良和心理预后不良分数均高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适应障碍(F=5.358,P<0.01;F=7.268,P<0.01),康复再就业能力分数分别低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适应障碍(F=4.066,P<0.01);②疑病、抑郁、精神分裂、轻躁狂、精神衰弱、精神病态等症状分数,精神质、掩饰性等个性特点,社会适应不良、自我强度等心理特征,受教育程度和性别对门诊心理治疗患者的预后特征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门诊心理治疗者的预后特征存在性别差异,与受教育程度和病种有关,受精神症状性质、个性特点、自我强度和社会适应性的影响,与临床疗效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综合医院心理科儿童青少年就诊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综合医院心理科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就诊情况分析,了解就诊者的分布特点以及疾病分布特征。方法资料来自2004~2007年某综合医院医学心理科785例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就诊者。根据ICD-10诊断标准,对就诊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就诊者中男女比例为1.42:1,各个年龄段中女童的比例均较男童少。就诊者中情绪障碍(37.06%)、适应障碍(9.74%)、关系问题(9.36%)、精神分裂症(8.80%)为前4位就诊疾病种类;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就诊者的疾病构成是有差异的。结论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儿童青少年与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就诊者的年龄分布存在差异;并且综合医院患者在不同种疾病分类中,表现出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某三甲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0年6月至12月该院心内科门诊患者1597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人口社会学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受检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2.5%,其中单纯焦虑症状8.7%;单纯抑郁症状6.5%;焦虑抑郁症状共存27.3%。现患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5.7%;无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率为35.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现患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并发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9.7%、43.2%、40%、53.7%。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A型人格、病程、就诊次数、服药种类、现患心血管疾病、工作压力和对目前家庭收入满意度为焦虑抑郁发生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三甲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总发生率高达42.5%;现患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者。影响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涉及心理、生理、社会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