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桂华  杨蓉  张华  江发寿  韩博  陈文 《农垦医学》2010,32(3):211-213
目的:探讨马鹿茸血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方法:澄清剂选择ZTC1+1天然澄清剂,选择ZTC的用量和药液浓缩比例作为试验因素,以总糖含量及甜菜碱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优选澄清工艺。结果: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ZTC的用量1%,药液浓缩比例为1∶3。结论:本文优选的澄清工艺能很好的提高口服液的澄清度,且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不同天然澄清剂对醒鼻凝胶水提液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壳聚糖、ZTC1+1-Ⅲ、101果汁澄清剂3种天然澄清剂对醒鼻方水提取液的除杂效果,以优选出醒鼻方水提液的最佳纯化方法。方法:以丹皮酚保留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对3种天然澄清剂的除杂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采用壳聚糖除杂后的药液较为澄清,且对丹皮酚保留率略高,101果汁澄清剂、ZTC1+1-Ⅲ对丹皮酚保留率无太大的差别。结论:用量10%的壳聚糖用于醒鼻方水提取液除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及筛选没食子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离心、醇沉、ZTC1+1 Ⅲ型4种方法澄清没食子水提液,以提取液中鞣质保留率、没食子酸保留率、干膏得率为指标,对澄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最佳澄清工艺为自然沉降.结论 优选得到的最佳澄清工艺稳定、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壳聚糖澄清剂用于裸花紫珠水提液的澄清工艺.方法:以固形物去除率和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含量的保留率为指标,考察药液浓度、澄清剂的用量、澄清温度和搅拌速度4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壳聚糖的絮凝澄清条件.结果:壳聚糖澄清剂较佳的絮凝澄清条件为水提液浓缩至0.083 g/mL,壳聚糖用量为药液体积的12%(V/V),澄清温度为70℃,搅拌速度为100 r/min.在此条件下固形物去除率为20.51%,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保留率为90.24%.结论:壳聚糖澄清剂处理裸花紫珠水提液的澄清效果良好,优选的澄清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枳香胶囊醇提液的精制工艺。方法采用离心、壳聚糖澄清剂、ZTC+1-Ⅱ型天然澄清剂等精制方法,以木香烃内酯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枳香胶囊醇提液的精制工艺。结果 ZTC+1-Ⅱ型天然澄清剂法优于离心、壳聚糖澄清剂精制方法。结论本工艺稳定、可靠、可行,为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宁心通痹胶囊水提液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宁心通痹胶囊的最佳澄清工艺.方法: 以水浸出物收率、总多糖含量保留率及丹酚酸B含量保留率作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自然沉降法、低速离心法、乙醇沉淀法、天然吸附澄清技术对宁心通痹胶囊进行澄清工艺研究.结果:4种澄清工艺对3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使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水提液进行澄清时, 在药液比为1∶6.7、加入量为A组分:B组分=8%:4%条件下,水浸出物收率较低为33.33%,丹酚酸B及总多糖含量保留率较高,分别为86.93%、78.74%.结论: 在宁心通痹胶囊水提液澄清工艺研究中,以加入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的澄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可博利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以两种不同工艺配制制剂,比较总固体物含量,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冬虫夏草多糖含量及总固体物含量为指标,优选澄清工艺,再进行稳定性考察的比较。结果:壳聚糖澄清工艺的总固体物含量比原工艺高14.7%,优选的澄清工艺为药液温度50℃、药液浓度(g∶ml)=1∶4、1%壳聚糖的用量为3%(W/W)。结论:本实验简化了壳聚糖澄清工艺,使有效成分的总保留量得到提高,且制剂稳定。  相似文献   

8.
复方柴胡口服液制备工艺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复方柴胡口服液中橙皮苷的水煎煮提取工艺,比较乙醇沉淀和壳聚糖澄清剂的澄清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3个因素,以青皮中有效成分橙皮苷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结果 煎煮次数对橙皮苷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溶媒用量对橙皮苷的提取有较大的影响;壳聚糖吸附澄清法与醇沉法均能使药液澄清。结论 水提最佳工艺确定为加水18倍量,每次1.5h,煎煮3次;壳聚糖澄清剂可以替代乙醇沉淀;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中风复元合剂的纯化工艺.方法:以纯化药液的固形物含量、芍药苷及橙皮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比离心沉淀法、乙醇沉淀法、壳聚糖、ZTC1+1澄清剂和101果汁澄清剂法,优选适宜的纯化工艺,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综合加权评分法进一步优选纯化工艺参数.结果:中风复元合剂适宜采用ZTC1+1澄清法纯化工艺,其最佳实验条件为:药液浓度1.0 g/mL,ZTC1+1澄清剂用量4.5%,水浴温度40℃.结论:该纯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以用于中风复元合剂的纯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吸附澄清剂在HL颗粒除杂工艺中的应用。方法:以黄芪甲苷的含量、干膏得率为指标,比较了乙醇沉淀与加澄清剂的除杂效果;并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了ZTC1+1-Ⅱ型吸附澄清剂除杂的工艺参数,包括ZTC1+1-Ⅱ型吸附澄清剂的加入量、加入顺序、药液浓度、搅拌速度等。结果:ZTC1+1-Ⅱ型吸附澄清剂处理对黄芪甲苷含量影响较小,且能明显降低出膏率,研究所得除杂工艺为:取提取液浓缩至药材重(g)与提取液体积(ml)为1:5时,先加入澄清剂B组分,后加入A组分,搅拌速度100~150 r/min。结论:澄清剂法比水醇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减少乙醇用量,节省能源,以ZTC1+1-Ⅱ型吸附澄清剂除杂能较好的保留黄芪甲苷,而且除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芍丹乙肝颗粒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芍丹乙肝颗粒的澄清工艺。方法:分别采用高速离心法、乙醇沉淀法、吸附澄清技术对芍丹乙肝颗粒进行除杂,以水浸出物收率、总多糖保留率及芍药苷保留率作为评价指标,并与自然沉降法进行比较。结果:3种澄清工艺对3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吸附澄清技术中加入4%药液量B组分和8%药液量A组分的正天成(ZTC)1 1-Ⅱ型天然澄清剂。能使水浸出物收率降至18%左右.有效成分保留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结论:吸附澄清技术中加入ZTC1 1-Ⅱ型天然澄清剂可作为芍丹乙肝颗粒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2.
ZTC 1+1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澄清剂,采用最新"1+1"澄清技术,大大加快了澄清过程。但在使用过程中易受温度、药液浓度、澄清剂用量及搅拌速度等较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也直接影响澄清效果。文中对ZTC 1+1天然澄清剂在中药制剂工艺中应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山芪营养颗粒的澄清工艺。方法以固形物含量、总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壳聚糖加入量、药液浓度、pH值及絮凝温度对澄清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澄清工艺为:药液浓度1:8,在70℃条件下,加入1.8 mL·g-1的壳聚糖溶液。结论壳聚糖絮凝法可为山芪营养颗粒的工艺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壳聚糖吸附澄清是否可以取代醇沉用于丹芪偏瘫胶囊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HPLC-ELSD法对分别采用醇沉与壳聚糖吸附澄清工艺的丹芪偏瘫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壳聚糖澄清法与醇沉法均能使药液澄清,但是后者更能保留黄芪甲苷这一有效成分。结论:单以黄芪甲苷含量作为指标,壳聚糖澄清法不能取代醇沉法用于丹芪偏瘫胶囊的纯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不同澄清法对清肺化痰口服液的澄清效果。方法制得清肺化痰水提液后分别采用醇沉法与ZTC1+1天然澄清剂法进行沉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方法澄清后溶液中绿原酸的含量并作对比。结果 ZTC1+1天然澄清剂法处理后的溶液中固形物0.145 g·g-1,绿原酸得率82.1%,醇沉法处理后的溶液中固形物0.137 g·g-1,绿原酸得率75.6%,ZTC1+1天然澄清剂法较醇沉法处理的水提液除杂率相近,有效成分得率更高。结论 ZTC1+1天然澄清剂法较传统的醇沉法能大幅节约能源,且效果更佳,更适合大生产,可以用于清肺化痰口服液水提液的澄清。  相似文献   

16.
实验验证药酒为一胶体大分子溶液,在调至等电点后加入絮凝剂使胶体凝聚而沉下来,以提高药酒的澄清度。低温(0℃)、高温(60℃)放置,以生成沉淀物的重量及澄清度为考察指标考察其稳定性,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选择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等电点时,以5%的蛋清,6%的用量的沉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甲壳素吸附澄清剂和乙醇醇沉工艺对杞菊地黄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和澄清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壳素和乙醇醇沉工艺制备杞地黄口服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中芍药苷的含量、薄层色谱法对丹皮酚和菊花进行定性鉴别,并对澄清度进行比较。结果:甲壳素澄清剂处理制得的成品中芍药苷含量相对醇沉工艺明显下降,澄清度也较差。结论:甲壳素作为天然絮凝澄清剂不适用于杞菊地黄口服液的澄清处理,不能代替原醇沉工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壳聚糖澄清法代替原工艺的醇沉法,制备平疣口服液,不仅澄清效果好,而且采用TLC法及HPLC法比较了两种工艺的层析行为及芍药甙的含量,亦无明显的影响,为壳聚糖作澄清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银花苦丁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湘蕾金银花的花蕾和怀化习用苦丁茶为主要原料,研制银花苦丁茶饮料;方法 采用热浸法提取、冷藏、除杂、抽滤等方法,通过工艺设计、正交实验研制而成;结果 研制出的茶饮料口感好,澄清度高。结论 本研究为茶饮料市场又提供一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吸附澄清高速离心-微滤法制备菖蒲益智口服液,并与醇沉法和吸附澄清法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吸附澄清-高速离心-微滤法工艺能够提高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实现连续化生产,具有简化工艺,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制剂剂稳定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