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一帆  许旋 《广东药学》1998,8(4):12-13
应用分子力学方法对17个靛玉红类衍生物分子进行优化,并测定了两个吲哚环平面夹角Q1和两个氮夹着的四位氧与嘴哚环上氮的键角Q2等分子扭转角,分析和讨论了Q1和Q2对靛玉红类衍生物的抗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子的扭转角Q1和Q2处于适当的角度时,可使分子活性中心处于适当的空间,更有利于分子活性中心碑子与靶位中心结合,从而使抗癌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抗白血病药物靛玉红以及靛蓝和异靛蓝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克美  张曼云  方正  黄量 《药学学报》1985,20(11):821-826
靛玉红是我国用于临床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个药物(1)。前报(2)已报道了N1′取代靛玉红衍生物的合成。为了研究靛玉红分子内氢键(N1取代)和两个吲哚环连接位置对于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我们合成了N1-取代和双取代的靛玉红衍生物(Ⅰ1,Ⅰ2,Ⅰ3)和六个靛蓝、异靛蓝衍生物(Ⅱ1~3,Ⅲ1~3)。其中,N-乙基靛蓝和N-甲基或乙基异靛蓝都对Walker癌肉癌256具有抑制作用,而它们的母体化合物则没有抗肿瘤活性。N1-取代的靛玉红(Ⅰ1~2)无活性,但N,N′-双甲基靛玉红确又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吲哚苷是具有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它的衍生物靛蓝及靛玉红也具有抗病毒或抗癌的活性成分。此类植物在自然界中数目较少,对于福建含吲哚苷植物资源及分布尚未见报道。本文作者经查阅有关文献、走访药农及采购部门,野外采集并加以整理,发现福建含吲哚苷植物资源分属于8个科(famelies)、9个属(genuses)、共有47个种(species)、4个变种(var.species)。这对日后研究吲哚苷、靛蓝及靛玉红的福建植物资源及分布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综合评价青黛的质量,为青黛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青黛中6个吲哚生物碱(靛蓝、靛玉红、靛红、色胺酮、吲哚、吲哚-3-甲醛)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不同产地的青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不同产地青黛中靛蓝、靛玉红、靛红、色胺酮、吲哚、吲哚-3-甲醛含量的范围分别为20 320.83~26 585.01、1 327.69~3 102.25、141.69~894.50、2.17~5.27、2.14~5.93、1.69~4.34μg/g。聚类分析将不同产地的青黛聚为2类,S1、S2、S4、S6、S7、S9、S10号样品聚为Ⅰ类,S3、S5、S8、S11、S12号样品聚为Ⅱ类。用3个主成分对不同产地青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Ⅰ类样品得分较高,质量较优,Ⅱ类样品得分较低,质量较差。PLS-DA结果显示,靛蓝、靛玉红、色胺酮、靛红是体现青黛质量差异的主要物质。结论 不同产地的青黛质量差异较大,且同一产地不同批次的青黛质量不稳定。本文所建立的青黛质量评价方法稳定可靠,可为青...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个方程,用于预测靛玉红衍生物(主要为靛玉红-3′-肟类)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经典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对24个靛玉红衍生物进行计算机模拟与统计分析。结果:得到靛玉红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定量构效方程,且发现,该类靛玉红衍生物的活性与脂水分配系数、偶极矩、总电荷绝对值和最大负电荷呈负相关,与分子体积呈正相关。结论:所得方程能有效预测该类靛玉红衍生物的活性,且对其类似物的设计与改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癌药物靛玉红及其衍生物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NDO/2分子轨道法计算了中药青黛的抗肿瘤有效成分靛玉红及其衍生物的电子结构,应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得到了靛玉红衍生物的电子结构,应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得到了靛玉红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结果发现靛玉红及其衍生物吡咯环羰基(c=0)上氧的净电荷、6号C原子的净电荷与其抗肿瘤活性显著相关,表明增大羰基上氧原子和6号C原子的负电荷可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靛红(又名吲哚-2,3-二酮)是一个很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与原料.本文综述了多种结构修饰的C3-取代靛红衍生物及其生理药理活性,包括抗癌,抗菌,抗病毒,抗惊厥,抗癫痫,消炎镇痛等,并介绍若干已经上市或应用于临床试验的抗肿瘤药物,对靛红C3-位的结构修饰已成为目前新药研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吲哚衍生物和氮杂环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设计合成了含有噻二唑、三氮唑、二唑等氮杂环及其相应开链硫脲结构的吲哚衍生物和吲哚希夫碱化合物共18个,除化合物2、3和16外其余目标物未见报道,其结构经  相似文献   

9.
取代苯胺经酰化、环合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取代靛红衍生物4a~4k,再用三乙基硅烷/三氟乙酸体系室温还原制得取代-1,3-二氢吲哚-2-酮类化合物1a~1k,后者可用于合成舒尼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合成β-榄香烯吲哚衍生物并进行体外抗癌活性筛选。方法通过合成β-榄香烯氯代物,在其结构中引入3-吲哚乙胺结构片段进而合成β-榄香烯吲哚衍生物。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β-榄香烯吲哚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活性实验结果显示14个目标化合物的活性高于β-榄香烯。结论在β-榄香烯结构中引入3-吲哚乙胺结构片段有利于提高此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1.
5′-碘靛玉红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碘靛玉红是靛玉红苯环5′位碘取代的衍生物。对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未见与靛玉红有明显差异。对大鼠W256的实验治疗表明,二药等克分子剂量(2mM/kg)或等剂量(800mg/kg)灌胃,本品的抑瘤率为57~72%(P<0.01),靛玉红为30~34%(P<0.05),二者有显著差异。本品的ID_(50)为490±32.9mg/kg,CI大于10;而靛玉红的抑瘤率低于50%。本品还能明显延长L7212小鼠的存活时间41~73%(P<0.01);而靛玉红无活性。P388瘤细胞体外试验表明,二药均能抑制~3H-TdR参入瘤细胞的DNA,但本品的IC_(50)明显低于靛玉红,分别为6.4和17.0μg/ml。以上结果证明了,5′-碘靛玉红的抗癌活性比靛玉红高。  相似文献   

12.
Fang Z  Yang Z  Xu JF  Wang YL  Wang ZX  Wei P 《药学学报》2011,46(11):1338-1343
在5-氟吲哚-2-酮的母体结构基础上,选用13个已上市或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结构片段,设计合成了11个3-芳香Shiff碱吲哚-2-酮衍生物。11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采用MTT法测试所合成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其中化合物1b、1g、1i及1h的抗癌活性优于或相当于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吲哚衍生物和氮杂环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设计合成了含有噻二唑、三氮唑、恶二唑等氮杂环及其相应开链硫脲结构的吲哚衍生物和缋哚希夫碱化合物共18个,除化合物2、3和16外其余目标物未见报道,其结构经^1H-NMR、IR和MS确证,体外抑菌实验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4.
CNDO分子轨道法研究靛玉红及其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CNDO分子轨道法计算了中药青黛的抗肿瘤有效成分靛玉红及其衍生物的全部分子轨道指数。经过全面系统地搜索,发现其3位净电荷与抗肿瘤活性显著相关,并将3位净电荷与两组疏水参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处理,从而建立了Hansch回归方程,为寻找抗肿瘤活性更高的靛玉红衍生物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还对该回归方程预测未知的靛玉红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能力,3位净电荷在药物与受体相互络合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以及疏水参数的计算方法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新型吲哚衍生物及其抗病毒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35篇,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新型吲哚衍生物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近年来,随着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普遍发生,越来越多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吲哚衍生物被设计合成;将不同结构的吲哚衍生物分为9大类,并综述其抗病毒活性。结论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吲哚类衍生物在抗病毒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尤其是新型的大环吲哚衍生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吲哚是平面杂环分子,对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具有广泛的抗癌活性,在药物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吲哚-3-甲醇及其代谢产物3,3′-二吲哚甲烷的结构修饰、吲哚骨架结构修饰、氧化吲哚衍生物及氮杂吲哚衍生物的结构修饰入手,并综合吲哚衍生物对Lumina型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影响,从细胞水平、乳腺癌相关蛋白、受体、经典通路、体内外药理模型建立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等方面对其抗乳腺癌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抗乳腺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德国Kaiserslautern大学的Eisenbrand认为,由治疗白血病的传统中药分离的靛玉红,可能产生有抗癌功效的衍生物,通过抑制肿瘤生成的几种重要通路发挥作用。靛玉红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进而抑制细胞增殖。一些靛玉红衍生物可导致肿瘤细胞凋亡,E804和其他一些靛玉红衍生物可阻断Stat3信号,从而诱导人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分子力学方法对29个毒扁豆碱类化合物分子进行优化,并测定了两个活性部位的分子扭转角Q1和Q2,探讨了Q1和Q2对毒扁豆碱类化合物抑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分子的扭转角Q1和Q2处于适当的角度(Q1为46~58°,Q2为5~7°)时,可使分子的活性基团处于适当的空间位置,有利于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增强化合物分子的抑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设计合成2类1H-吲唑类新化合物,并测试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抑制活性。方法以肿瘤免疫关键调控蛋白IDO1作为靶标,依据IDO1活性位点的关键药效团特征,利用合理药物设计方法,以前期研究获得的高活性化合物作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2类1H-吲唑类衍生物,并测试其体外IDO1酶抑制活性。采用分子对接软件DOCK6进行分子对接模拟并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果与结论合成了5个1H-吲唑类衍生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IDO1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a和3b的抑制活性较好,在100μmol·L~(-1)时的抑制率均为69%。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研究显示,4位连接基团的结构对化合物活性影响很大,1H-吲唑类化合物还有很大结构优化空间,极具开发潜力,可为靶向IDO1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候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药中所含靛甙经水解后与吲哚醌缩合生成靛玉红,然后用薄层色谱法对靛玉红进行测定的新方法,对不同厂家的板蓝根冲剂进行了质量分析。结果比较满意。加样回收率为98.46%,精密度测定RSD为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