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目的:评估小切口置管真空高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院收治的43例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小切口真空置管高负压引流术治疗20例(置管组),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23例(切开组),比较两组患者脓肿大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换药疼痛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脓肿大小、年龄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美观性及疼痛程度上明显优于切开组(均P<0.05)。结论:小切口真空高负压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具有美观、安全有效、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联合切开引流术治疗糖尿病合并深部脓肿与单一方式治疗的疗效差别。方法:将 48 例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为深部脓肿的患者分为超声引导穿刺引流组(穿刺组)、手术切开引流组( 切开组)以及穿刺联合切开引流组(联合组),比较3组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脓肿愈合情况及复发情况等。结果:采用穿刺引流联合切开引流患者术后较另外两组患者术后脓腔愈合时间更短,术后1年复发率较穿刺组低,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较切开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深部脓肿,将脓肿穿刺引流后再行切开引流效果优于两种中任何一种单一治疗方法,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用于更好的治疗深部脓肿。  相似文献   

3.
汤泽强  李永辉  秦音  詹玲  陈振望 《吉林医学》2012,33(23):5045-5046
目的:探讨未成年服刑人员在监管场所特殊环境下浅表脓肿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了解发病原因,行脓肿小切口切开冲洗引流术,并利用患者就诊、手术和换药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治愈率100%。结论:健康教育加脓肿小切口切开冲洗引流术是未成年服刑人员在监管场所特殊环境下浅表脓肿防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1.病例介绍 王××,女,13岁,住院号1777,主因阑尾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伴切口不愈,流脓一年余入院。 患者于一年前因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乡卫生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回盲部脓肿,未切除阑尾,仅行切开引流。术后切口感染,经换药等治疗后,大部分切口愈合,留有一窦道。常有脓性分泌物。曾多次在该院行  相似文献   

5.
谢忠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2):1650-1652
目的:探讨乳晕区脓肿的合适切口,以减轻切口疤痕。方法:55例乳房脓肿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32侧乳房脓肿靠近乳晕区,在切开引流术中采用了柄状环乳晕切口;B组25例26侧乳房脓肿位于乳房周边,行放射状切口。通过术中排脓、适当冲洗、纱布充填引流和术后换药,10 d左右Ⅱ期缝合切口。结果:两组乳房脓肿术中排脓彻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乳头乳晕血运、清除脓腔间隔从切开引流到Ⅱ期缝合的时间间隔以及冲洗脓腔操作的难易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柄状环乳晕切口疤痕不明显。结论:柄状环乳晕切口可应用于约20%的乳房脓肿患者,合理应用柄状环乳晕切口进行乳房脓肿的切开引流,不仅引流效果好,而且乳房切口疤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爱武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4):2078-2078,2083
目的探讨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各种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6例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患者分别采用脓肿一次切开术,脓肿切开加对口引流术,脓肿切开加胶管引流术,脓肿切开挂线术等方法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一次后均获痊愈。脓肿一次切开术者46例,治愈时间为10~15d;脓肿切开加对口引流术12例,治愈时间18~25d;脓肿切开加胶管引流术6例,治愈时间为20~25d;脓肿切开挂线术者2例,治愈时间为25~30d。术后1年随访38例,无一例复发。结论对低位肛周脓肿的患者采用脓肿一次切开术,对感染范围较大的坐骨直肠窝脓肿或低位马蹄型脓肿采用脓肿切开加对口引流术,对内口在肛管直肠环下、脓腔已超过直肠环的高位脓肿采用脓肿切开加胶管引流术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于海波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0):159-159
急性肛周脓肿的常规治疗是先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形成肛瘘者,再行二期手术治疗。临床上只有少数肛周脓肿经切开引流后不形成肛瘘,因此,大部分肛周脓肿患者都要在切开引流术后再行二期肛瘘切除术。南非有位学者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将肛周脓肿分为2大类:一类是由肛隐窝感染引起的原发性隐窝性肌间瘘管性脓肿,简称瘘管性脓肿;  相似文献   

8.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早期治疗不当,容易发生乳腺脓肿,脓肿切开引流是乳腺脓肿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大切口开放性引流[1]。我们采取小切口胶管引流术,在脓肿切开引流成功后残腔留置胶管引流外接引流袋,并通过胶管进行脓肿冲洗,较好地避免了上述问题,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女性46例,年龄20岁~37岁,平均26.5岁,哺乳期妇女43例,为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形成,其中1例为双侧脓肿,外伤性乳腺血肿继发感染1例,非哺乳期乳腺脓肿2例,左侧乳腺脓肿28例次,右侧19例次,脓肿切开引流术前使用抗生素治疗者32例,占69.78%。2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微创引流与开放性切开引流术对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10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行微创引流术,对照组行开放性切开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27.38±7.39)min、住院时间(2.91±2.33)d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2.12±1.72)分、伤口感染5例,感染率9.26%,较对照组低;切口美观度(4.32±2.04)分、继续哺乳48例,占88.89%,也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瘢痕不明显、切口不影响乳房外观,是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紫草油纱条填充治疗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创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脓肿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乳腺脓肿切口引流术后的创口,观察组采用紫草油纱条换药,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换药。对2组伤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疗效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草油砂条可以能够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对比盆腔脓肿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后穹隆切开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盆腔脓肿患者为此次研究的目标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将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A组,将采取后穹窿切口引流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设定为观察B组。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观察A组较之观察B组所达效果更为理想(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B组更具优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理想,康复速度较快,后穹窿切开引流术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且费用低廉,故临床具体选择治疗方法时应依据患者的切实情况考虑。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肝脓肿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宝兴  张平 《吉林医学》2012,33(2):230-233
目的:将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后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对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91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综合术前、术后各项指标在各组之间的比较来看,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术(puncturedrainage for liver abscess by ultrasound or CT,PDLA)组明显优于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laparoscopic drainage of liver abscess,LD-LA)组以及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术(incision and drainage for liver abscess,IDLA)组。结论:同等条件下、适应证确切时,应将PDLA作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黄洋峰 《当代医学》2010,16(27):92-93
目的观察采用一期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性切开引流,其中高位脓肿配合挂线,大范围肛周脓肿多切口、内口挂线引流术等方法治疗。结果 60例患者一次性治愈58例,形成肛瘘1例,脓肿复发1例。结论一期根治性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是安全可行的,它能有效避免二次手术,缩短疗程,降低术后脓肿复发和肛瘘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阑尾周围脓肿35例治疗体会许义斌(广西鹿寨县人民医院鹿寨县545600)关键词阑尾;脓肿;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它在普通外科的治疗方法通常以“脓肿切开引流术”为主,但手术治疗费用大,而且易发生切口感染,窦道形成,甚至粪瘘等并发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女,40岁。因阑尾周围脓肿术后一年不愈于1984年4月10日入院。该患于一年前因阑尾周围脓肿在外院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切口感染、流脓,经久不愈,并曾有切口排气及茄籽、柿籽流出过。在当地多处求医,治疗无效而来我院。查右下腹可见切口瘢痕,上有两处瘘口相距1.5cm。全腹  相似文献   

16.
切开引流术是阿米巴性肝脓肿继发感染,细菌性肝脓肿经多次穿刺抽脓或闭合引流无效者常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根据肝脓肿的部位不同,切开引流的途径各异,如经腹膜外,经腹腔,经胸膜下和经胸腔切开引流等。通常将脓腔切开,排出脓液,并置软橡皮管或烟卷引流。鉴于某些病例因脓液稠厚或坏死肝组织块堵塞引流管导致引流不畅。作者对2例位置较高的肝右叶脓肿病人采取经胸腔膈肋窦开窗填塞凡士林纱条一期引流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肛周脓肿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5例。A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A组患者术后疼痛轻于B组,肛瘘形成、脓肿复发、肛门失禁等发生率较B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切开挂线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引流术,术后恢复快,降低了脓肿复发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急性肛周脓肿9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0年以来,我们共收治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91例,分别采用脓肿一次切开术、脓肿切开加对口引流术、脓肿切开加胶管引流术、脓肿切开挂线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成功经验.探讨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12例肝脓肿病人行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1次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35分钟.术后无须使用止痛剂,住院时间8~12天,平均10天.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安全可靠,对患者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明显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优点明显,应成为肝脏浅表部位脓肿治疗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20.
髂窝脓肿是青壮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多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本院对部分选择性病例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一、手术方法平卧位,硬膜外麻醉,同髂窝脓肿切开引流术,切口长约6—7cm.依次切开皮肤和腹外斜肌腱膜,将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沿肌纹分开,将腹膜向内上方推移,可见隆起脓肿包块。其周围用纱布垫保护好,防止污染切口,在隆起明显处(或有波动处)试穿抽脓,在有脓处切一小口,用吸引器吸净其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