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10年7月在我科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共98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45例,其中26例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23例为单纯脑脊液漏,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2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1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及伤口深部感染,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同时行伤口深部病灶清除冲洗引流。结果: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腰大池置管时间平均为7.2d。无一例出现脑脊液漏复发、颅内感染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23例单纯脑脊液漏患者中,22例在行腰大池引流2d后脑脊液漏停止,1例在引流5d后脑脊液漏停止,腰大池置管时间平均为6.7d;2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患者,均在引流2d后脑脊液漏停止,腰大池置管时间均为9d;1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及伤口深部感染患者,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及伤口深部病灶清除冲洗引流综合治疗14d后痊愈。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腰大池引流治疗颈椎肿瘤术后脑脊液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颈椎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骨肿瘤科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接受颈椎肿瘤手术的264例患者资料(术后转至上海开元骨科医院继续治疗),其中颈椎肿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并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47例。24例患者因积极一般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13例伤口渗液明显、2例疑似合并颅内感染、8例2周的一般治疗后引流量仍较大而分别选择行腰大池引流。记录置管时间及引流时间,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后均获痊愈。持续引流7~43 d,平均13.8 d,腰大池置管时间为1~19 d,平均7.1 d。随访中有2例出现脑脊液囊肿,给予患者局部穿刺引流并局部加压包扎后治愈,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颈椎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不适症状,有助于伤口愈合,可预防和治疗颅内感染等,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2例接受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管道管理等措施。结果 32例患者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4~11 d,平均6.1 d。引流管置管时间为5~13 d,平均7.5 d。引流后头痛、意识障碍等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颅内感染1例(3.1%),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未发生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住院时间9~16 d,平均13.8 d。结论对接受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精心实施系统化护理,能提高引流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对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36例经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的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患者完全治愈出院,平均带管时间为9.2天,随访1~6月无复发;1例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于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结论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腰大池置管引流是治疗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与不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合并脑脊液漏的可行性。方法:将开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患者12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6例常规抗感染、降颅压、切口外局部换药等综合治疗的同时,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同时经引流管鞘内抗生素治疗;对照组6例,常规抗感染、降颅压、切口局部换药等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6例病人全部死亡,治疗组6例脑脊液漏全部缓解,死亡1例,治愈5例。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有助于降低颅内压,促进切口愈合,配合局部抗生素使用,有助于颅内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治疗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89例,均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的转归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临床有效率为91%,平均疗程为6.9天。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术后颅内感染疗效确切,另可配合鞘内给药,安全性好,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难治性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经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治疗的33例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93.9%)患者脑脊液漏完全治愈,平均带管时间为8天,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其中2例合并颅内感染,经静脉用药后治愈;4例因堵管重新置管;1例引流管置入段脱落,予重新置管;1例因过度引流出现脑内出血及气颅,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例(6.1%)因脑脊液漏反复而行手术修补。结论应用持续腰大池闭式引流术治疗难治性脑脊液漏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经颈椎前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颈前路后纵韧带骨化切除术治疗颈椎OPLL患者126例,男89例,女37例;年龄46~72岁,平均61岁;病程3d~7年,平均4.2年。骨化物在矢状面上范围涉及1~3个椎体。术中发现11例患者合并硬脊膜骨化,其中7例术中发生硬脊膜破损(4例为硬脊膜撕裂,3例形成硬脊膜缺损);115例未合并硬脊膜骨化患者中,4例发生硬脊膜撕裂。术中均采用明胶海绵覆盖及生物蛋白胶封堵,术后采用常压引流、卧床休息、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方法综合处理,观察患者脑脊液漏情况及转归。结果:11例术中硬脊膜破损的患者术后均发生脑脊液漏,脑脊液漏发生率为8.7%(11/126),其中合并硬脊膜骨化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63.6%(7/11),未合并硬脊膜骨化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0.03%(4/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综合处理后,3例于术后3~5d内痊愈;8例患者切口愈合拔管后形成间隙性脑脊液囊肿,经反复穿刺抽吸、颈部环形加压包扎治疗,均于术后14~30d内痊愈,其中1例合并颅内感染,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痊愈。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6个月,平均12.8个月,无神经症状加重及持续性头痛等后遗症发生,术后平均神经功能改善率为51.2%。结论:颈椎OPLL患者行颈前路手术术中易发生硬脊膜损伤,术中一期修复极为困难,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高,应采取综合措施处理,以获痊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颅脑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颅脑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发生原因,治疗采用加强切口缝合和在切口旁置管引流局部减压。结果 21例切口脑脊液漏均得到治愈,效果满意。结论 切口旁置管引流减压是治疗颅脑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可靠方法,较腰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有治疗效果确切、简单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椎管后壁切除联合去后凸治疗多节段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采用胸椎管后壁切除联合去后凸术治疗5例多节段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45~56岁,平均52岁;术前病程2个月~6年。5例患者均存在多节段胸椎后纵韧带骨化,骨化节段数5~10节;均合并多节段黄韧带骨化,黄韧带骨化节段数为2~10节;后凸Cobb角22°~56°,平均35.8°。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胸脊髓功能评分为3~6分,平均3.8分。计算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评价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5.5~7.0 h,平均6.3 h;出血量为1 500~6 000 ml,平均3 900 ml;切除椎管后壁数为7~12节,平均8.2节。其中2例去后凸节段数为2节,3例去后凸节段数为1节,去后凸度数为2°~15°,平均7.8°。5例患者随访时间21~27个月,术后均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其中4例术后即刻并发脑脊液漏,经常压引流4~5 d及加压包扎24 h治愈,另1例术后次日并发硬膜外血肿形成,遂急诊行血肿清除术。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7个月,平均24个月。末次随访时4例脑脊液漏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双下肢功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1例硬膜外血肿形成者双下肢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胸脊髓功能评分为9~11分,平均10分;改善率为75%~100%,平均85.6%。按照改良Epstein标准评价术后疗效,优4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胸椎管后壁切除联合去后凸治疗多节段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满意,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迟发脑脊液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12年7月所发生的26例腰椎术后迟发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5~70岁,平均32.8岁。结果经过卧床休息、延长拔管时间和伤口加压包扎等综合治疗1~3周后,所有患者的脑脊液漏症状治愈。经过平均3.3年的随访,术后未发现脑脊液漏,无硬脊膜假性囊肿形成和腰痛、头痛等症状。结论通过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仔细操作并及时对硬膜损伤进行有效修补,术后采取正规的保守治疗,可以降低腰椎术后迟发脑脊液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显微椎间盘镜下髓核除手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并发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原因特点,探讨其预防办法。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期间452例MED手术发生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15例患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中发现硬脊膜损伤的13例患,有9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术中未发现硬脊膜损伤的患术后也出现了脑脊液漏;11例脑脊液漏患经术后正规的保守治疗于3~7d内治愈,无1例脑脊髓膜炎,无继发的深部感染。结论MED手术因其自身的特点,易发生硬脊膜损伤;但通过术前对病例仔细分析,术中具备一定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硬脊膜损伤的发生;术中对损伤硬脊膜及时堵塞或修补,术后采取正规的保守治疗措施,脑脊液漏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3.
脊柱外科中脑脊液漏的防治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中较常见并发症脑脊液漏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法对1995年1月-2000年5月发生的21例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术中、术后仔细的处理,21例脑脊液漏患者除1例保守治疗无效于21d再次开放切口修补硬膜外,其余20例患者全部经保守治疗后于6-36d内治愈,无1例发生脑脊髓膜炎;36例腰椎手术脑脊液漏患者随访术后3月-2年内发现形成脑脊液囊肿。结论:通过术中对硬脊膜损伤及时修补或堵塞,术后采取正确的保守治疗措施,绝大多数脑脊液漏均可治愈,极少数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开放切口,重新修补硬膜。对晚期形成的交通性或有症状的脑脊液囊肿,可 采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手术致脑脊液漏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腰椎间盘手术中硬脊膜损伤的原因,探讨了后脑脊液漏的防治。方法回顾1990年至1998年间43例腰椎间盘手术致硬脊膜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切口放置引流管的12例病人,有8例于拔术后生了切口脑脊液漏,经切口旁皮肤,椎旁肌置管的31例病人,拔管后无一例发生切口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15.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预防术后脑脊液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性。方法:对2013年3月至9月有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的脊柱损伤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6例,女1例;年龄16~67岁,平均(39.6±15.4)岁;颈椎1例,胸椎9例,胸腰段4例,腰椎3例;爆裂骨折4例,骨折脱位13例。神经损伤ASIA分级:A级12例,B级2例,D级2例,E级1例。车祸伤2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4例,地震时从楼梯滚落1例。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封堵以预防术后脑脊液漏。记录术后每日的引流量。结果:17例患者有15例术后无脑脊液漏出现。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者引流管保留至术后第6~7天。术后未出现头痛、头晕、发热、颈项抵抗、皮疹、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血肿、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随访9个月均未见到切口周围有异常现象。结论:术中应用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封堵硬脊膜撕裂预防术后脑脊液漏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术在脊柱肿瘤硬膜囊缺损合并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4例脊柱肿瘤硬膜缺损合并难治性脑脊液漏的患者,行持续性腰大池引流术,观察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3周时体温变化;术前、术后1周,术后3周时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术后3 d、1周,3周内脑脊液量变化的情况。结果实施腰大池引流术后,患者体温、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出现先升高,随着治疗的进行而逐渐下降恢复为正常水平。放置腰大池引流前,患者脑脊液引流量为135~670 m L/d,平均356 m L/d;术后3周时,多数患者引流量已经降至正常。腰大池引流的放置时间13~25 d,平均16.3 d。腰大池引流中发生引流过度4例、引流不畅3例、引流管滑脱1例,经过调整引流速度,冲洗疏通管腔,适时缝闭皮缘达到满意效果。至末次随访时,原伤口中1例出现皮肤发红,1例发生局部血肿,1例伤口愈合不佳,1例伤口渗液,其余患者均取得了较良好的引流效果,并实现顺利拔除原伤口引流管。结论脊柱肿瘤中多数硬膜囊缺损无法完全缝合修补。对伴有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采取降低局部脑脊液压力的持续性腰大池引流术,对促进硬膜的修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脊柱骨折手术后脑脊液漏合并感染的治疗(附1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清创术后置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及一期关闭伤口对胸腰椎骨折术后脑脊液漏合并感染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1984年1月-2000年2月434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脑脊液漏合并感染10例,(男8例,女2例)。结果:10例均为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平均出现时间48h。感染平均出现时间4.5d。清创术后除2例部分内固定取出外,其余8例均予保留所有病例清创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一期关闭创口,平均置管时间22.5d。清创术后静脉使用抗菌素31.5d。1例因颅内及肺部感染死亡,9例患者平均随访3.5年。未见感染复发及假性硬脊膜囊肿形成,结论:彻底清创术后置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及一期关闭伤口,对胸腰椎骨折术后脑脊液漏合并感染的治疗是有效的,保留置入物,不影响对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前路手术中脑脊液漏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的方法 对2000-01-2009-08所发生6例颈椎前路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术中采用硬脊膜破损口缝合或修补和明胶海绵封堵填塞法处理,术后采用俯卧头低腰高体位,引流管拔除时管口皮肤全层缝合,或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及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技巧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1年1月脑脊液鼻漏26例,包括头部外伤12例,鼻息肉及筛窦囊肿手术误损伤颅底4例,鼻-颅底肿瘤切除6例,颅内手术颅底损伤3例,自发性1例.均在鼻内镜下用股外侧肌肌浆和阔筋膜修补,术后给予抗生素及降颅压等治疗.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23例一次修补成功,2例经二次修补成功,1例失败,总治愈率96% (25/26).结论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的修补手术应重视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围手术期管理和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