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研究NF-κB 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后,对TLR4、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W480细胞,用LPS(10 μg/L)刺激3 h后,用脂质体lipofectin 2000介导NF-κB decoy ODNs转染6 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L-8;提取细胞mRNA,经 RT-PCR法检测TLR4 mRNA、IL-8 mRNA的表达。并设对照组、Scrambled ODNs组、lipofectin 2000组进行比较。结果:LPS刺激后TLR4 mRNA、IL-8 mRNA和IL-8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用NF-κB decoy寡核苷酸干预,可以明显抑制TLR4 mRNA、IL-8 mRNA和IL-8的表达。而Scrambled ODNs组和转染剂lipofectin 2000组对其没有明显影响。结论:NF-κB decoy ODNs有望成为治疗IBD的一种新型基因药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核酸锁(LNA)修饰的NF-κB诱捕寡核甘酸(ODNs)对TNF-α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源性MMP-9、MMP-2表达以及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从COPD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分离与培养AM,脂质体转染NF-κB 诱捕 (decoy) ODNs和NF-κB 错配ODNs,接着以TNF-α刺激AM。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MP-9、MMP-2 mRNA的表达;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9蛋白的表达;以凝胶阻滞分析实验(EMSA)检测NF-κB活性。结果:NF-κB decoy ODNs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AM源性MMP-9、MMP-2 mRNA及MMP-9蛋白的表达(P<0.05);错配ODNs则对TNF-α诱导的AM源性MMP-9、MMP-2 mRNA以及MMP-9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NF-κB decoy ODNs显著降低TNF-α刺激所致的NF-κB活性水平(P<0.05),而错配ODNs则对TNF-α刺激所致的NF-κB活性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LNA修饰的NF-κB decoy ODNs能够抑制TNF-α诱导的AM源性MMP-9和MMP-2的表达;LNA修饰和decoy ODNs为COP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NF -κB“decoy”寡核苷酸 (ODNs)对脂多糖 (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 1产生一氧化氮 (NO)及活性氧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转染NF -κB“decoy”ODNs对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和活性氧 (ROS)的影响 ,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活力的变化。结果 :在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转染NF -κB“decoy”ODNs减少NO和ROS的产生 ,降低iNOS的活力。结论 :NF -κB“decoy”ODNs可以对抗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的ROS和NO ,可能与其特异性竞争抑制活化NF -κB结合位点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促炎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环加氧酶-2(COX-2)]和抗炎介质[血红素氧化酶-1(HO-1)、白介素10(IL-10)]表达及NF-κB活化的影响。 方法: 以10 μg/L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RAW264.7细胞作为炎症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1、5、10、50 μmol/L)孵育24 h后,收集培养上清并提取细胞总蛋白,酶联免疫法测定上清中TNF-α、IL-10浓度,Griess法检测上清NO含量(以NO2-/NO3-表示),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总蛋白中COX-2、HO-1、IκB-α的含量。 结果: 10 μg/L的LPS明显诱导TNF-α、NO(NO2-/NO3-)、COX-2、IL-10及HO-1的产生;LPS+肾上腺素组与LPS单独作用组相比促炎介质TNF-α、NO(NO2-/NO3-)、COX-2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抗炎介质IL-10、HO-1的表达却明显增强;肾上腺素与LPS共同作用组中IκB-α的含量与单独LPS作用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结论: 肾上腺素下调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促炎介质的表达同时促进抗炎介质的表达,这种效应并不通过影响NF-κB的活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核因子-kB“decoy”寡核苷(decoy ODNs)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1细胞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含量,半定量盯-PCR观察细胞TNF-α、IL-6 mRNA表达变化。结果:核因子-KB“decoy”ODNs可降低LPS诱导的J774.1细胞TNF-α和IL-6含量,减少TNF-α及IL-6的表达;对照序列的ODNs和转染剂对TNFα、IL-6无明显影响。结论:核因子-kB“decoy”ODNs可抑制TNF-α和IL-6生成,为急性失控性炎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NF -κB“decoy”寡核苷酸 (ODNs)对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 1细胞的TNF -α和IL - 6表达的影响 ,探讨F -κB“decoy”寡核苷酸防治LPS诱导急性炎性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巨噬细胞株J774 1细胞接种于 6孔板中 ,4× 10 5个细胞/孔 ,37℃、5 %CO2 培养过夜 ,待细胞汇合至 80 % ,用无血清、无抗生素 16 4 0培养液洗涤细胞两次后随机分为 4组。内毒素刺激组 :用含 1mg/LLPS的培养液刺激 ,不加治疗 ;NODN治疗组 :用含 1mg/LLPS的培养液刺激 3h ,然后用脂质体介导 1μmol/L(终浓度 )NF -κB“decoy”ODNs治疗 ;SO…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F—KB“decoy”寡核苷酸(0DNs)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1产生一氧化氮(NO)及活性氧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转染NF—KB“decoy”ODNs对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和活性氧(ROS)的影响,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的变化。结果:在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转染NF—kB“decoy”ODNs减少NO和ROS的产生,降低iNOS的活力。结论:NF—kB“decoy”ODNs可以对抗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的ROS和NO,可能与其特异性竞争抑制活化NF—kB结合位点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核因子 -κB“decoy”寡核苷酸 (decoyODNs)对脂多糖 (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 1细胞TNF -α和IL - 6表达的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TNF -α、IL - 6含量 ,半定量RT -PCR观察细胞TNF -α、IL - 6mRNA表达变化。结果 :核因子 -κB“decoy”ODNs可降低LPS诱导的J774 1细胞TNF -α和IL - 6含量 ,减少TNF -α及IL - 6的表达 ;对照序列的ODNs和转染剂对TNFα、IL - 6无明显影响。结论 :核因子-κB“decoy”ODNs可抑制TNF -α和IL - 6生成 ,为急性失控性炎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琪  周向东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11):1139-114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香烟提取物共同诱导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特点。方法 培养的人气道上皮细胞BEAS-2B,转染核转录因子(NF)-κB"decoy"寡核苷酸(ODNs),并以乱序NF-κB ODNs为对照转染组,各组均分别予以TNF-α、10%香烟提取物(CSE)单独刺激及共同刺激,以Western blot、ELISA及RT-PCR法检测各组刺激前后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黏蛋白(MUC5AC)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 转染乱序NF-κB ODNs的细胞予以TNF-α、10% CSE刺激后,各组细胞中p-EGFR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伴随MUC5AC蛋白含量及基因转录水平的提高(P<0.05);共孵育组中较单独刺激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转染NF-κB"decoy"ODNs组再予以TNF-α刺激,细胞中MUC5AC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与未转染组相比升高不明显,而单用CSE刺激组中的MUC5AC、p-EGFR水平仍有明显升高(P<0.05);共孵育组显示出与CSE单独刺激组相似的结果。结论 TNF-α、CSE能协同促进气道上皮细胞中黏蛋白合成,转录因子NF-κB主要参与TNF-α所致的MUC5AC表达,而在CSE诱导的效应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对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5μg/ml的LPS刺激巨噬细胞24 h后用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20、40、80、160μmol/L)处理细胞3 h,MTT法测细胞活性,荧光定量PCR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mRNA相对表达量,ELISA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分泌量,Western blot测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5μg/ml的LPS和不同浓度的NF-κB抑制剂PDTC(1、5、10μg/ml)共同处理巨噬细胞24 h,Western blot测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荧光定量PCR、ELISA测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比较LPS+PDTC组和LPS+PDTC+β-胡萝卜素组炎症因子和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的变化。结果: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有提升作用,对炎症因子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可以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LPS+PDTC+β-胡萝卜素组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比LPS+PDTC组明显,且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对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不明显。结论:β-胡萝卜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通路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分泌,且此通路不是唯一相关的通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没食子酸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联合没食子酸组、LPS联合NF-κB抑制剂吡咯二硫代甲酸(PDTC)组和LPS联合地塞米松(DM)组。处理后的细胞培养24 h,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TLR4、NF-κB mNR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65、p-p65、TLR4、磷酸化的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后TNF-α、IL-1、IL-6水平升高,没食子酸可降低LPS诱导引起的TNF-α、IL-1和IL-6表达水平升高。LPS刺激后TLR4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NF-κB活化,没食子酸可拮抗以上作用,阻止NF-κB活化。结论没食子酸可通过TLR4/NF-κB通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抗炎作用与调节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的关系,并从调控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预先用不同浓度的TGP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孵育,然后加入脂多糖(LPS)刺激细胞,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的产生,Westernblot方法检测iNOS的表达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含量,同时检测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TGP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表达i-NOS,同时也显著增加了细胞内IκBα蛋白的含量和抑制了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论:TGP的抗炎作用与其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F-κB的活性,从而降低巨噬细胞iNOS的表达、减少NO产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脂氧素A4(LXA4)对脂多糖(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用LXA4孵育,再加入LPS;或单用LPS刺激PMVEC。在孵育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的IL-1β、IL-6、IL-8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IL-1β、IL-6、IL-8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髓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的表达。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测定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LXA4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PMVEC的IL-1β、IL-6、IL-8的蛋白合成与mRNA表达,抑制PI-3K的表达,抑制NF-κB和AP-1的DNA结合活性,但不影响LPS诱导的MyD88表达。结论LXA4通过下调PI3-K的表达和NF-κB、AP-1的DNA结合活性,拮抗LPS对PMVEC的IL-1β、IL-6、IL-8合成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体外抑制核因子-κB (NF-κB)对人眼角膜基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对人眼角膜基质细胞活性的影响。用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基质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6)、LPS组(n=24)和大黄素组(n=24)。LPS组单纯给予LPS刺激,大黄素组于LPS刺激前先用大黄素预处理30min,其余处理同LPS组。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PS刺激对角膜基质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角膜基质细胞中κB抑制因子α(IκB-α)蛋白的表达。 结果 所用浓度大黄素对体外培养的角膜基质细胞活性无影响。与刺激前相比,LPS刺激可引起人眼角膜基质细胞IL-8 mRNA表达增加,促进IL-8蛋白分泌、下调细胞内IκB-α蛋白水平,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黄素预处理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人眼角膜基质细胞表达IκB-α,下调细胞IL-8基因表达,减少IL-8蛋白分泌,明显低于同时间点LPS组的表达,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LPS可引起人眼角膜基质细胞IκB-α的降解,促进NF-κB核转位,引起IL-8表达。体外抑制NF-κB,能减少人眼角膜基质细胞分泌IL-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百棒醇提物(TAA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极化趋向以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分泌情况;荧光染色双标法观察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κB定位及表达;Transwell检测TAAE对RAW264.7细胞迁移和趋化性的影响;RT-qPCR检测TNF-α、IL-1β、IL-6、IL-10、Arg-1、NF-κB和TLR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NOS、COX-2、TLR4、NF-κB、p-NF-κB、IκBα和p-IκBα蛋白水平。使用TLR4通路抑制剂TAK-242进一步验证TAAE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TAAE降低LPS诱导的炎症模型RAW264.7细胞中M1型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及NO水平,促使M2型抑炎因子(IL-10和Arg-1)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人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探讨NF-κB在LPS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气道原代上皮细胞,用不同剂量LPS刺激,RT-PCR法检测hBD-2 mRNA的表达,凝胶迁移试验(EMSA)检测不同时相NF-κB活性的变化。 结果: LPS刺激2 h后可见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 mRNA表达,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NF-κB在LPS刺激1h后明显活化,并与LPS剂量正相关,抗体超迁移率实验结果显示NF-κB的异型二聚体p65-p50参与了NF-κB的活化。 结论:一定剂量的LPS可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 mRNA表达,NF-κB在LPS诱导气道上皮细胞hBD-2 mRNA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四妙勇安汤含药血清对LPS刺激的M1/M2巨噬细胞极化及NF-κB/NLRP3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别给予四妙勇安汤水煎液、生理盐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及正常对照血清。细胞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四妙勇安汤组、JSH-23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均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检测细胞上清IL-4、IL-18水平;qRT-PCR法检测细胞i NOS、CD197、CD206、NLRP3 mRNA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测i NOS、CD197、CD206、NF-κB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磷酸化、NLRP3炎症小体蛋白表达。结果 CCK8显示30%浓度以下的含药血清干预LPS诱导的巨噬细胞OD值无明显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iNOS、CD197、IL-18、NF-κB、NLRP3表达升高,CD206、IL-4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妙勇安汤组及NF-κB抑制剂JSH-23组细胞iNOS、CD197、IL-18、NF-κB、NLRP3表达降低,CD206、IL-4...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NF-κB激活和抑制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获取和培养原代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别以NF-κB-decoy和错配-decoy预处理细胞,然后以内毒素LPS刺激诱发内皮细胞凋亡,设立单一LPS处理组和空白组做对照,比较各组之间NF—κB活性和凋亡率差异。结果LPS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NF-κBdecoy组NF—κB活性被显著抑制(P〈0.05),而错配decoy组则不受影响;LPS组,错配decoy组和NF-κBdecoy组凋亡率依次递减,三组之间P〈0.05。结论NF-κB激活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其活性可能减轻由于内皮细胞凋亡带来的毛细血管渗漏。  相似文献   

19.
LPS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脂多糖(IPS)诱导巨噬细胞发生凋亡的分子机理及信号传导通路。方法 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NF-κB的核内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吖啶橙荧光染色及凋亡电泳试验显示巨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LPS刺激可诱导巨噬细胞的NF-κB活化、NO分泌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而特异性PKC抑制剂(Cal C)和NF-κB阻断剂(PDTC)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LPS的生物活性作用。结论 LPS诱导肺巨噬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通路有:PKC、NF-κB的参与,而NO等生物活性介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过度表达的热休克蛋白72(heat shock protein,HSP7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pCD-hsp72重组质粒,转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G418筛选稳定转染hsp72基因的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细胞HSP72的表达水平及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内HSP72的表达水平、LPS刺激后转染细胞中IκBα的含量和胞核中NF-κB的含量的变化.结果构建pCD-hsp72重组质粒并转入巨噬细胞,获得稳定转染hsp72基因的细胞株,LPS刺激细胞内HSP72表达增加;HSP72可通过减少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IκBα的降解而抑制NF-κB活性.结论HSP72能抑制LPS激活的巨噬细胞中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