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治疗中重度A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例肺复张无效的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了俯卧位通气,比较俯卧位通气前、俯卧位2h、恢复仰卧位1h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的并发症。结果8例患者共进行俯卧位通气41例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俯卧位前相比,俯卧位、恢复仰卧位时PaCO2、PA-a,DO2降低(q分别为5.769、3.380、3.611、3.528,P〈o.05),氧合指数(PaO2/FiO2)升高(q分别为4.683、3.690,P〈O.05),但恢复仰卧位时PaO2/FiO2较俯卧位时有所下降(q=3.577,P〈O.05);俯卧位前后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气道平台压、静态肺顺应性、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pH值、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04、2.516、2.297、1.904、2.985、2.043、0.106、0.007、0.045,P值均〉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改善中重度ARDS的氧合水平,不影响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60例中重度ARDS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气道压力释放通气组(APRV组)和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组,即使用容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呼气末正压(SIMV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效果。结果通气后1、2、3 d,两组患者在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氧合指数(Pa O2/Fi O2)、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均较通气前得到改善(P0.05);APRV组在通气后1、2 d时,Ppeak、Pmean、ELWI水平均比SIMV组低(P0.05),APRV组在通气后1、2、3 d时,Pa O2/Fi O2水平均比SIMV组高(P0.05),APRV组在通气后1、2、3 d时,HR、CVP水平均低于SIMV组,MAP水平均高于SIMV组(P0.05),APRV组通气后1、2、3 d时,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均低于SIMV组(P0.05);APRV组无镇静剂使用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长于SIMV组,住ICU时间短于SIMV组(P0.05),两组在无脏器衰竭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1个月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重度ARDS患者中使用APRV通气模式,可提高有效的呼吸支持,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无创机械通气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ARDS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成功组11例均为ARDS早期患者,治疗2h后PaO2/FiO2、HR、PaO2、SaO2、RR都有明显好转。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组全为呼吸窘迫较严重的ARDS患者,治疗2h后PaO2/FiO2、HR、PaO2、PaCO2、SaO2、RR无明显变化。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部分ARDS患者有良好的通气支持作用,尤其是ARDS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4.
Huang YZ  Qiu HB  Liu L  Yang Y  Yan YL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2):883-887
目的 通过观察俯卧位通气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氧合、肺力学的影响 ,探讨实施俯卧位通气时间的选择。方法 对 9例早期肺内源性ARDS(A组 )、7例早期肺外源性ARDS(B组 )患者俯卧位通气 2h ,分别监测俯卧位通气前、通气 0 5h、2h时的氧合、肺力学的变化。观察俯卧位通气前及通气后 10min两组患者胸部CT影像学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俯卧位通气 0 5h时 ,氧合指数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 /吸入氧浓度 (FiO2 ) ]较通气前无明显升高 ,通气 2h时PaO2 /FiO2 明显升高 (P <0 0 5 ) ;B组患者俯卧位通气 0 5h时PaO2 /FiO2 较通气前明显升高 (P<0 0 5 ) ,且 2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俯卧位通气 0 5h ,A组患者中仅有 1例对通气氧合反应良好 ,B组有 7例对通气氧合反应良好 (P =0 0 0 0 7) ;俯卧位通气 2h ,A组有 6例患者对通气氧合反应良好 ,B组有 6例对通气氧合反应良好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392 )。A组患者俯卧位通气 2h后气道阻力明显下降 (P <0 0 5 )。俯卧位通气 10min后A组患者胸部CT显示肺实变区部分消失 ,B组则显示两肺原重力依赖区的肺实变迅速改善及新重力依赖区形成。结论 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早期ARDS患者的氧合 ,肺外源性ARDS患者氧合改善迅速 ,但维持通气时间短 ,不宜  相似文献   

5.
ARDS患者仰卧位通气与俯卧位通气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ARDS患者仰卧位通气与俯卧位通气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气指标,探讨俯卧位通气在ARDS肺保护作用。方法对19例ARDS患者按机械通气时体位分两组,仰卧位通气组(11例)和俯卧位通气组(8例),分别检测机械通气开始时(0h时)、2h时、24h时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改变。结果两组对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作用不大,两组间MBP、CVP差异无明显性(P〉0.05),而俯卧位通气对HR的改善在24h时较明显,与仰卧位通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仰卧位通气与俯卧位通气均能较好改善PO2、PaO2/FiO2,俯卧位通气与仰卧位通气比较能更好的改善PO2、PaO2/FiO2,在24h时最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PCO2改善不显著。结论俯卧位通气较仰卧位通气能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对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俯卧位通气可能通过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来促进ARDS患者氧合,纠正缺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仰卧位和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记录仰卧位及俯卧位2、4h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RR)、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PaO2/FiO2)、潮气量(VT)的变化。4h后,仰卧位组的患儿也改为俯卧位机械通气,并在2h和4h记录上述指标。结果机械通气后,2组患者FiO2、动脉血pH值无明显变化(P均〉0.05),RR、VT、PaO2、PaO2/Fi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得到不同程度改善(P〈0.05),俯卧位机械组改善明显(P〈0.05)。仰卧位组患儿改为俯卧位机械通气后,PaO2/FiO2增加明显(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PaO2/FiO2,是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早期支持治疗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面罩连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1例,观察患者的呼吸、pH、PaO2、Sa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 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45例患者效果明显,原有的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明显改善,APACHE Ⅱ、pH、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 (P<0.05),R、PaCO2明显改善(P<0.05),16例患者效果不佳,改为有创机械通气.结论 在综合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积极早期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使PaO2、SaO2升高,PaCO2降低,对于效果不佳的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e)对肺不张病人动脉血气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例行机械通气的肺不张病人先后给PEEPe 0、4和8 cmH2O,记录并比较每次机械通气后30 min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st.rs)、气道阻力(RI)的大小,同时比较给予三种不同数值的PEEPe时对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及平均动脉压(MBP)、中心静脉压(CVP)、左室射血分数(CI)的影响。结果 PEEPe为8 cmH2O时Ppeak、Pmean及CVP值较0、4 cmH2O时明显增高(P〈0.05),而Cst.rs、PaO2/FiO2、CI、MBP及RI则明显降低(P〈0.05);PEEPe为0 cmH2O时与4 cmH2O时比较,在Ppeak、Pmean、CVP、PaO2/FiO2、CI及MBP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数值的PEEPe时的PH值及Pa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正压机械通气的肺不张病人,低PEEPe的应用对患者动脉血气及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而较高的PEEPe可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筛选其临床预后指标。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ARDS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因素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确诊后28d,死亡35例,病死率为58.3%。联合使用免疫抑制药物(≥3种)患者的病死率高于其他未联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病死组患者PaCO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氧合指数(PaO2/FiO2)≤150mmHg的ARDS患者病死率高于PaO2/FiO2150mmHg的患者。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免疫抑制药物≥3种、PaCO2≥50mmHg、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9分等因素与ARDS的病死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9分是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对ARDS患者进行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前提下,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9分可以作为评价ARDS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42例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行气管插管,经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给予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治疗.结果 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血气分析各项指标(PaO2 、氧和指数PaO2/FiO2、pH值、PaCO2变化情况)及机械通气各项指标(吸入氧浓度FiO2、通气频率RR、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的变化情况)有显著好转(P<0.01).结论 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而言,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迅速有效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了患儿的抢救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朱然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614-616
目的探讨BIPAP通气模式在ARDS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BIPAP通气,对照组予SIMV通气,观察两组血气分析、肺顺应性、血流动力学变化、带机时间、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 h后,PaO2/FiO2、MAP、CVP及Cst均增高,PaCO2下降,观察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H值高于对照组,带机时间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气胸发生率与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BIPAP通气模式应用于ARDS患者,可改善通气/血流比、肺顺应性及循环功能,提高氧合指数,降低并发症及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策略对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膜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75例,根据通气量(MV)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MV为120mL/kg)45例、B组(MV为135mL/kg)30例;根据呼吸频率(f)和潮气量(VT)的不同又将A组分为三个亚组:A1组f为12次/min、VT为10mL/kg,A2组f为15次/min、VT为8mL/kg,A3组f为17次/min、VT为7mL/kg,每组15例。B组分为两个亚组:B1组f为15次/min,VT为9mL/kg;B2组f为17次/min,VT为8mL/kg,每组15例。分别在气腹前、气腹后30min、气腹后60min、放气后30min4个时间点检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气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计算PaCO2-PETCO2。结果各组气腹后的CVP、PaCO2、Ppeak、Pmean、PETCO2及PaCO2-PETCO2均有显著升高(P均〈0.05),A组PaCO2和PETCO2较B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均〈0.05),B组Ppeak和Pmean升高的程度则高于A组(P均〈0.05)。A组中气腹后A1、A2、A3组的Ppeak、Pmean依次降低(P均〈0.05)。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麻醉时通过增加呼吸频率、调小或不调潮气量的方式增加通气量,可避免血流动力学过度波动,防止气道压过高,维持循环和呼吸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住院的6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比较俯卧位前、俯卧0.5小时、俯卧1h、俯卧4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输出指数。结果:重度ARDS患者随着俯卧位通气供氧时间延长,患者PaO2、SpO2、PaO2/FiO2见显著改善( P<0.05);重度ARDS患者在俯卧通气后HR、MAP、PCWP、C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也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可以显著改善严重ARDS患者的血氧合功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CMO)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48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ECMO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 h及24 h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肺动脉压( PAP )、心率( HR )、心脏指数( CI )〕,治疗前和治疗24 h 后全身氧代谢检测指标〔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血氧饱和度( S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PvO2)、混合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治疗后败血症、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1)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治疗前和治疗4 h后两组患者HR、 PAP、 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2)全身氧代谢检测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 PaCO2、 SaO2、 PvO2、PvCO2及S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PaO2、 SaO2、 PvO2及SvO2高于对照组, PaCO2、 PvCO2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24)、病死率为29.2%(7/2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5.0%(6/24)、67.7%(16/24)(P<0.05)。结论采用ECMO治疗ARDS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氧代谢,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可作为临床治疗ARD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通气对创伤性AR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创伤性ARDS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两组,大潮气量组23例,VT10~12ml/kg理想体重,PEEP5~10cmH2O,平台压35-50cmH2O;小潮气量组25例,VT5~8ml/kg理想体重,PEEP10~15cmH20,平台压≤35cmH2O。观察两组通气治疗前、后3dPaO2/FiO2、PaCO2、pH值及气压伤的发生情况和ICU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通气治疗后两组PaO2/FiO2均较通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但在第3天,小潮气量组PaO2/FiO2明显低于大潮气量组(P〈0.01);小潮气量组出现明显高碳酸血症,但在机体可耐受范围。大潮气量组出现3例气压伤,小潮气量组无气压伤发生。小潮气量组病死率16%(4/25)低于大潮气量组26.08%(6/23)(P〉0.05)。结论:小潮气量通气可改善创伤性ARDS患者氧合状态和预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CMO)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48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ECMO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 h及24 h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肺动脉压( PAP )、心率( HR )、心脏指数( CI )〕,治疗前和治疗24 h 后全身氧代谢检测指标〔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血氧饱和度( S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PvO2)、混合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治疗后败血症、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1)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治疗前和治疗4 h后两组患者HR、 PAP、 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2)全身氧代谢检测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 PaCO2、 SaO2、 PvO2、PvCO2及S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PaO2、 SaO2、 PvO2及SvO2高于对照组, PaCO2、 PvCO2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24)、病死率为29.2%(7/2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5.0%(6/24)、67.7%(16/24)(P<0.05)。结论采用ECMO治疗ARDS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氧代谢,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可作为临床治疗ARD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47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脱水、抗炎、吸痰、营养等支持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联合沐舒坦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血清IL-10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血清TNF-α、IL-6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并且实验组上述指标变化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沐舒坦治疗ARDS可以在有效改善动脉血气的基础上,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明显增强患者的抗炎能力,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ARDS新生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行常规辅助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辅助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4 h后PaO2、PaCO2、PaO2/FiO2水平及X线胸片变化,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aO2、PaCO2、PaO2/FiO2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愈14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0.45%;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可有效改善ARDS新生儿症状及血气分析指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俯卧位肺复张策略与压力控制肺复张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ARDS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21例。A组患者采用俯卧位肺复张策略,B组患者采用压力控制肺复张策略。观察两组患者复张前及复张后30 min、6 h、24 h桡动脉血气,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组内比较:A组、B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H值、Pa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与B组患者复张前pH值、PaO2、PaCO2、PaO2/Fi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张后30 min,B组患者pH值、PaO2、PaO2/FiO大于A组,PaCO2小于A组(P0.05);复张后6 h和复张后24 h,A组患者PaO2、PaO2/FiO大于B组(P0.05)。A组患者通气时间为(19.3±5.6)d,B组为(17.8±7.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28 d病死率为33%(7/21),B组为29%(6/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现气管插管脱出1例,面部、胸部皮肤压伤3例,B组患者未出现气压伤及肺泡剪切伤相关并发症。结论俯卧位肺复张策略肺复张效果缓慢而温和,持续时间较长,压力控制肺复张策略肺复张效果迅速而强烈,持续时间较短,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耐受性灵活选择肺复张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跨肺压(PtP)指导下机械通气(MV)对ARDS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RICU在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ARDS患者75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设置不同的呼气末正压(PEEP)与胸腔内压(食道球囊测定法测得)计算得出不同的PtP,分别设定PtP为10cmH2O、15 cmH2O、20 cmH2O三个亚组;观察组三个亚组按照不同PtP指导下执行MV策略,对照组根据ARDS协作网(ARDSNet)意见制定MV策略;两组患者均严格按照《ARDS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1h、24h、48h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结果,采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监测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数,记录患者MV时间、R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1)75例患者住院48h内死亡1例,转院2例,最终纳入研究72例,其中观察组55例,对照组17例,三个亚组分别为19例、18例,18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随着通气时间延长,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逐渐好转,但对照组各时间点呼吸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tP20cmH2O亚组通气48h后肺容积、肺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及PaO2、PaCO2、PaO2/FiO2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流动力学指标MAP、CVP、CI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P10cmH2O亚组通气48h后肺容积、肺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及PaO2、PaCO2、PaO2/FiO2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3)各组间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P10cmH2O亚组、PtP15cmH2O亚组在MV时间、RICU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tP20cmH2O亚组MV时间与RICU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测得的食道压与设定的PEEP计算得出的跨肺压为10cmH2O时,对ARDS患者呼吸功能及通气效果较好,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是安全可靠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