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应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的概念自从1995年被提出后,人们对其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BCS现已成为世界药品管理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工具。美国FDA在2000年8月颁布了基于BCS的口服速释制剂免除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BA)及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的工业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
2.2 在药品开发领域的应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口服吸收过程中药物在胃肠道溶出以及在肠壁上通透的重要性。近年来,许多用于建立BCS的研究已为新药开发尤其在药物通透性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定量数据。具体地说,BCS还在筛选候选药物进行全面开发、剂型选择、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体内外相关的可能性及预测并阐述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杨  耿立冬 《中国新药杂志》2012,(24):2861-2869
本文比较了FDA,WHO和EMA各自发布的关于基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classification system,BCS)的生物等效性豁免的指导原则。结果表明它们的基本理念都源于Amidon等提出的BCS理论,因此豁免的基本原则和考虑因素保持一致,但一些重要概念和豁免标准存在较大差异,WHO和EMA拓宽了FDA关于生物豁免应用的范围。文中总结了运用基于BCS的生物等效性豁免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讨论,希望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科学理念并尽快在中国实施。  相似文献   

4.
生物药剂分类系统(BCS)及应用进展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宁  平其能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9):1655-1658
生物药剂分类系统是根据药物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对药物进行分类的一种科学框架,目前FDA、WHO和EMEA都接受了这种分类概念.文中比较了不同管理当局对于生物药剂分类系统(BCS)的定义以及BCS在药品注册申报中支持生物等效免除的应用情况,综述了不同管理当局对于BCS的认识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2.2在药品开发领域的应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口服吸收过程中药物在胃肠道溶出以及在肠壁上通透的重要性.近年来,许多用于建立BCS的研究已为新药开发尤其在药物通透性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定量数据.具体地说,BCS还在筛选候选药物进行全面开发、剂型选择、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体内外相关的可能性及预测并阐述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仿制药上市的根本条件是与原研药保持生物学等效;但是自从生物药剂分类系统(BCS)的概念提出以来,各国药品管理当局及工业界都在进行基于BCS信息免除普通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探索。文中介绍了不同管理当局目前所持态度,并给出具体实例,说明如何基于药物的溶解性、渗透性以及体外溶出特点,来分析是否有免除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基于分子属性的分类树模型以鉴别化合物的生物药剂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的穿透性分类.将从不同文献采集的Caco-2穿透性数据构成训练集,建立分类树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外部测试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CS的标准化合物进行分类测试.由此建立的鉴别化合物的BCS穿透性分类的规则为如果氢键供体原子数量<4、正性范德华极性表面积和<40.71并且溶解能>-33.89,那么该化合物为高穿透性,否则为低穿透性.本分类结构属性关系模型的105个化合物的训练集和17个化合物的外部测试集的识别正确率分别91.43%和82.35%.本模型成功应用于鉴定BCS标准化合物高低穿透性分类药物的分子属性,为药物穿透性的识别提供了简便、有效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氯唑沙宗原料药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分类出发,结合氯唑沙宗片的渗透速率及溶出曲线,对国产氯唑沙宗片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进行初步预测。方法:采用人工仿生膜测定氯唑沙宗原料药渗透性,结合其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对氯唑沙宗进行BCS分类判断。 选择水、pH 1.2盐酸溶液、pH 4.0磷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溶出介质,分别采用相似因子(f 2 )法、AV值法及非模型依赖多变量置信区间法,对参比制剂与4家企业的国产氯唑沙宗片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曲线进行相似性评价。计算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肠及饱腹肠模拟液溶出介质中的渗透速率及总渗透量的90%置信区间,进行生物等效性预测。结果:氯唑沙宗为BCS Ⅱ类,低溶解度高渗透性药物。体外溶出试验显示国产氯唑沙宗片与参比制剂的相似性较低。渗透速率试验显示,在空腹肠模拟液溶出介质中,与参比制剂渗透速率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101.05%~107.12%、 116.57%~120.13%、99.36%~105.72%、130.17%~139.62%之间,其中3家在80%~125%的生物等效接受标准范围内,1家不在范围内。在饱腹肠模拟液溶出介质中,与参比制剂渗透速率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103.62%~115.49%、116.99%~134.85%、131.70%~141.93%、122.37%~127.23%,其中1家在 80%~125%的生物等效接受标准范围内,3家不在范围内。结论:基于溶出曲线结合渗透速率可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模拟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转运过程,该联合应用方法可用于国产氯唑沙宗片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性的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9.
程琰  尤淋君  杨勇  陈西敬 《药学研究》2016,35(6):351-354,360
许多中药活性成分具有低溶解性和低渗透性等特点,若未进行充分的处方前研究,则易导致生物利用度低,降低药效。因此,本文介绍国内外在中药口服吸收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小肠生理特征和药物本身理化性质两方面阐述影响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探讨中药制剂新技术改善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以期为中药药代动力学和中药制剂的规范化、现代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于2017年12月发布了《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豁免速释固体口服制剂体内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的正式版本。该指导原则指出原料药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1类(而且制剂是速溶的)和3类(而且制剂是极速溶的)的速释(IR)固体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BA)或生物等效性(BE)研究可获得豁免。正式版本对2015年草案版做了许多修订。详细介绍该指导原则的正式版本并标明约30处修订。该指导原则对我国IR固体口服制剂BA或BE研究的豁免和监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平行人工膜渗透试验(PAMPA)和Caco-2单层细胞模型研究氢溴酸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 hydrobromide, LH)的渗透性,结合溶解性的测定,分析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BCS),为制剂的处方优化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等提供参考。方法:用μFluxTM渗透性测试系统测定LH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在pH 5.0饱腹小肠模拟液(FeSSIF)、pH 6.5空腹小肠模拟液(FaSSIF)和pH 7.4磷酸缓冲液中的有效渗透性(Pe);同时采用Caco-2细胞模型,通过测定3种模型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高渗透性)、纳多洛尔(低渗透性)和地高辛(外排基质)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来建立试验渗透性数据与人体内药物吸收程度的顺序关系,以验证细胞模型的可靠性,然后测定LH双向转运的Papp。根据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评估LH的渗透性高低,结合药物在pH 1.0~pH 8.0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度,判断药物的BCS分类。结果:PAMPA试验中,在FeSSIF、FaSSIF和pH 7.4磷酸缓冲液中测...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y)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药剂学新分支,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一领域的扩大及其应用,都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其定义:可看成是研究药物在剂型中物理化学性质及服用后所观察到的治疗效果。更具体的说,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输入”人体的科学,它研究影响  相似文献   

13.
Caco-2细胞单层是评价体外药物渗透性最常用的模型,需进行验证与标准化。本文旨在结合相关指导原则,通过广泛调研文献数据,并针对关键技术要点与业内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就Caco-2细胞单层渗透性测定评价标准达成共识性建议,供制药企业及监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氯雷他定片溶出度测验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改进氯雷他定片的溶出度测验方法,考察国内31家企业氯雷他定片的内在质量。方法根据本品的溶解吸收特性,采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Ⅱ类药物的两点测定法,拟定既符合氯雷他定人体吸收特点又能区分产品内在质量的溶出度检查方法。采用浆法,以p H 3.0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1。液相色谱条件: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5%二乙胺,用磷酸调p H值为3.0±0.05)(60∶40);检测波长为247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氯雷他定在1.006~32.176μg·m L?1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采用此法检测31家企业各若干批样品的溶出度,不合格率达74.7%,与溶出曲线考察结果一致。结论拟定的溶出试验方法更能体现药品的生物利用度,溶出液测定方法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对全国范围样品考察结果显示,方法能够有效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药剂学的发展历史、药剂学教育、生物药剂学、中药制剂学、工业药剂学和物理药剂学等方面的进展作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述。此外,对药剂学的发展趋势也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药剂学进展(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药剂学的发展历史、药剂学教育、生物药剂学、中药制剂学、工业药剂学和物理药剂学等方面的进展作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述。此外,对药剂学的发展趋势也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定时脉冲释药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芳  张志荣 《药学进展》2001,25(5):279-283
脉冲释药系统是根据临床上治疗的需要,能定时释放药物的一种剂型,可用于治疗某些节律性发作的疾病。脉冲制剂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次数,还可避免在服用普通制剂时,机体因长时间处在高浓度药物中而产生耐药性。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脉冲给药系统的应用及其优点,并根据控制脉冲释药时间方法的不同,对制备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8.
19.
杨今祥  李莉 《中国药师》1999,2(6):287-289,301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biopharmacy)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人或实验动物体内动态过程的一门科学。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及药物制剂的广泛应用,剂型对药物在体内产生药效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一般药物进入体内需经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生物药剂学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这是门通过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以控制药物内在质量为目的,以研究剂型与药物的体内动态及疗效间的关系为重点,在高效、速效和长效新药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药剂学作为一门药学专业后期基础课,与实际工作联系密切,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