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文全 《新中医》2011,(5):89-90
目的:观察自拟仙骨汤联合钙尔奇D片对绝经后髋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自拟仙骨汤联合钙尔奇D片治疗,对照组予以钙尔奇D片治疗,疗程2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VICP),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股骨颈、Wards区、大转子各部位BMD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BGP、PIC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仙骨汤联合钙尔奇D片对绝经后髋部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接骨续筋丸治疗骨折后期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丸治疗骨折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骨折后期35例采用接骨续筋丸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依普黄酮和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膏痂X线评分、骨痂BMD、血清ALP、血清GH的改变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骨痂X线评分、骨痂BMD、血清ALP、血清GH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骨痂BMD、血清ALP、血清GH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骨痂X线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骨痂BMD、血清AL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骨痂X线评分、血清GH、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结论:接骨续筋丸是骨折后期的有效验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对血液透析导致肾性骨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80例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等常规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鲑鱼降钙素50Iu皮下注射,1次/d,持续治疗2周后逐渐减量。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Ca、P、ALP、PTH水平及临床主要症状、骨密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血液透析导致的肾性骨病具有良好疗效,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骨密度水平,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智兰  刘亚军  全超 《新中医》2012,(10):33-34
目的:观察升麻鳖甲汤加减方治疗尿道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BPC)差异及发热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2组治疗前PC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PCT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WB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WBC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BP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纽BPC水平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热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能很快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予阿仑膦酸钠加注射鲑鱼降钙素,对照组予阿仑膦酸钠片,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跟骨总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骨密度增加率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补给法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改善机制的作用。方法:3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模型组、运动组、运动补给组,治疗12周后,收集右侧股骨及血清分别进行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和ALP、E2、Ca/P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其他各组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最大承受负荷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与模型组比较,ALP、E2检测结果差异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补给组与模型组ALP、E2检测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a/P去势模型组与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补给法具有改善去势大鼠骨盾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灵丸对绝经前后类风湿关节炎(RA)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BMD)、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4例RA继发OP患者根据年龄分为绝经前组与绝经后组各32例,均在常规抗风湿治疗(甲氨蝶呤10mg/周,口服)基础上配合抗OP中药骨灵丸(由骨碎补、鹿角胶、菟丝子等组成)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BMD、IL-10、TNF-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绝经后组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BMD均明显降低,与绝经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L2~L4、股骨颈、Ward’s三角BMD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前绝经后组IL-10水平降低,TNF-α水平增高,与绝经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IL-10水平升高,TNF—α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绝经前后RA患者均存在明显的骨丢失,其中绝经后骨量丢失更明显,提示雌激素的撤退和RA发病的协同作用可能会加重继发于RA的OP。骨灵丸可对抗绝经后RA患者的骨丢失,调节IL-10、TNF-α的水平,升高BMD。  相似文献   

8.
软坚散结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软坚散结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32例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7例,治疗组采用心脉康方每天1剂口服;对照组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2组均给药3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斑块消退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斑块消退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再住院情况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软坚散结法能降低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滋阴解毒祛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收集60例轻中度活动期SLE肝肾阴虚、热毒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相同西医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联合滋阴解毒祛瘀方,对照组联合中药安慰剂。治疗2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57%,对照组为46.1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SLE—DAI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补体C3、C4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抗双链DNA(抗DS—DNA)抗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抗DS—DNA抗体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滋阴解毒祛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降低SLE-DAI积分,降低抗DS—DNA抗体,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软坚化瘀法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软坚化瘀法组方的中药颗粒剂,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肌苷片、维生素C片治疗。结果: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除面黑唇紫积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苹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含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HA、PCⅢ、LN、Ⅳ—C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前后腹部B超指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软坚化瘀法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是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红霞 《新中医》2011,(4):44-46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外伤康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各30例。治疗组1:2服中药地黄饮子,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均给合康复训练。根据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及FugJ-Meyer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Fugl—Meyer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FIM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伊〉0.05),2组FIM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FIM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地黄饮子结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外伤康复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何小琦 《新中医》2006,38(4):42-43
目的:观察补肾养血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绝经后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同时服用钙尔奇-D片,治疗组加服补肾养血汤(处方:巴戟天、淫羊藿、金樱子、枸杞子、当归、白芍、何首乌、大枣)治疗。2组疗程均为6月。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腰椎骨密度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BMD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血汤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且对骨密度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补肾壮骨方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方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服用维D钙咀嚼片,对照组静脉点滴骨肽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肌注鲑鱼降钙素针、13服补肾壮骨方,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及骨钙素(BGP)、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羟脯氨酸(HY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腰椎、股骨颈部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升高,而治疗组升高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rds区骨密度无显著性改变;观察组骨痛总有效率为98.60%,对照组为71.42%(P〈0.05);2组血BGP水平治疗后呈增高的改变,血TRAP水平和尿HYP/Cr比值的改变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改变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方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能有效缓解骨痛,提高患者的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法中药,对照组29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3%,对照组为31.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腰肌酸软、疲倦乏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浮肿改善明显(P〈0.05);实验组治疗后腰肌酸软、疲倦乏力、浮肿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比较,实验组腰肌酸软、疲倦乏力、浮肿症状积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活血通络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正天丸治疗,均治疗28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头痛指数及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头痛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头痛指数及伴随症状积分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组间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结论:疏肝活血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彦敏  李惠林  倪青 《新中医》2007,39(6):76-7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采用基础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黄芪、水蛭)治疗;对照组用缬沙坦治疗。疗程均为2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糖水平、尿蛋白等,进行肾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动态对比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3%,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FBG、P2hBG、HbA1c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血糖、血压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UAER显著下降,24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UAER、尿蛋白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肾血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肾血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表明治疗组对肾血流各项参数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具有减少糖尿病早期肾病24小时尿蛋白、尿白蛋白、改善肾血流参数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难治性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对部分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综合组32例,西医组16例,中医组16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并设正常组20例,观察各组疗效差异和免疫学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3组临床疗效比较,综合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中医组(P〈0.05),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组毳毛开始生长时间显著短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综合组、西医组、中医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受体(IL-2R)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综合组IL—1β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西医组和中医组治疗后虽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组IL-2R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组和中医组IGF-1与治疗前比较,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对难治性斑秃临床疗效和免疫学指标均有良好作用,优于或显著优于常规西医和中医疗法,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中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精道排毒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病例10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精道排毒丸,对照组服用前列康。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m—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为疗效评价指标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8%,2组比较,差并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精道排毒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型,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祛风补虚法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祛风补虚法基础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以舒氟美口服治疗。观察2纽的临床疗效、病情积分,第1秒最大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等。结果:2组治疗前后病情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病情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FEV1、FEF、FVC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护〈0.01)。2组治疗后FEV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EF、FVC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均有所降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E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祛风补虚法治疗CVA在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上有很好的效果,对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